最近24小時全球要聞

(2024年7月4日16時00分最後更新)

1. 赴日勿戴貴重金飾 外交部:日本海關嚴查黃金 2024-07-04 15:58:56
2. 《愛情城事》預告 伍佰、鄭秀文等大卡司亮相 2024-07-04 15:47:55
3. 八德榮家 衛生所辦理腸道傳染病防治健康講座 2024-07-04 15:42:43
4. 直視澎湖祕境 目斗嶼的酷夏之旅 2024-07-04 15:38:03
5. 《飛月情海》史嘉蕾幫NASA行銷並「製造」登月 2024-07-04 15:34:49
6. 名額有限 桃園考機車駕照先上課補助1300元 2024-07-04 15:23:59
7. 無人機鏡頭捕捉到澳水域最小藍鯨寶寶 2024-07-04 15:19:14
8. 藍白成立鏡電視調查小組 綠委退席抗議 2024-07-04 15:15:49
9. 聲援吳思瑤、沈伯洋 賴清德:深化民主決心絕不動搖 2024-07-04 15:11:25
10. 維護醫護人員免受醫療暴力 桃療龍安派出所合作 2024-07-04 15:09:11
11. 組圖:颶風貝麗爾橫掃加勒比海 至少十人遇難 2024-07-04 15:03:13
12. 紅蜀憶事(27)推薦讀大學 2024-07-04 15:00:17
13. 台61線主線北上沙崙至蘆竹施工管制 2024-07-04 14:58:07
14. 中共歪曲聯大2758號決議 台專家提破解建議 2024-07-04 14:55:11
15. 追尋夢想之旅 桃園光影文化館「夢的遙望」影展 2024-07-04 14:47:09
16. 調查:做好事使人愉悅的感覺持續4小時 2024-07-04 14:41:14
17. 國慶日演出 北一女樂儀旗隊贏滿堂彩 2024-07-04 14:36:23
18. 女童牢記「迷路自救SOP」 平鎮警讓母女平安團圓 2024-07-04 14:27:44
19. TWICE公開日語5輯預告片 以水開啓神秘境界 2024-07-04 14:21:10
20. 2024年日本博覽會 慶祝日本藝術與文化 2024-07-04 14:08:50
21. 上財年新州拒絕逾萬套住房建造計劃 2024-07-04 14:01:42
22. 澳洲出租屋空置率上升 房租漲幅放緩 2024-07-04 13:59:10
23. 違規攀爬國會大廈 親巴勒斯坦抗議者被捕 2024-07-04 13:46:59
24. 工作旅遊兩不誤 加拿大人: 「數位遊牧」省錢 2024-07-04 13:41:45
25. 分析:襲擊事件頻發 中共煽動的仇外之火失控 2024-07-04 13:36:22
26. 西雅圖海灣人隊逆轉戰勝芝加哥火焰隊 2024-07-04 13:36:18
27. 華盛頓州人口突破800萬 2024-07-04 13:32:54
28. 西雅圖提供兒童和青少年暑期免費餐 2024-07-04 13:30:09
29. 斯諾霍米什縣兒童跌落窗戶人數激增 2024-07-04 13:23:02
30. 西雅圖電動汽車充電電纜屢遭盜竊 2024-07-04 13:19:12
31. 凱辛娜高爾夫球場池塘發現浮屍 精神病華男輕生 2024-07-04 13:15:17
32. 法拉盛緬街人行道血跡斑斑  警方初步調查:有人打架受傷 2024-07-04 13:14:47
33. 小心!紐約出現新型停車費詐騙短信 2024-07-04 13:14:23
34. 保護無證勞工 紐約市主計長促國安部延長暫緩驅逐期限 2024-07-04 13:14:12
35. 奧肯那根果農損失九成果樹 改種更抗寒作物 2024-07-04 13:10:22
36. 保留天然氣選擇權獲40萬簽名支持 2024-07-04 13:09:30
37. 東百老匯91號遊民所要開張 華埠上訴案8月審理 2024-07-04 13:07:42
38. 深圳鵬金所爆雷 部分產品延期兌付 2024-07-04 13:05:21
39. 曼哈頓第三社區委員會以多數票通過柏路改善計畫 2024-07-04 13:01:26
40. 紐約市連續6個月犯罪率下降 地鐵犯罪降幅最大 2024-07-04 12:59:55
41. SAT場地屈指可數 考生到外州考試 2024-07-04 12:59:00
42. 紐約市公園局開始在華埠堅尼路植樹 2024-07-04 12:58:19
43. 客戶員工流失嚴重 普華永道在中國舉步維艱 2024-07-04 12:56:17
44. 澳洲發放給部分國家的學生簽證減半 2024-07-04 12:55:01
45. 卡城室內用水恢復正常 2024-07-04 12:44:22
46. 堵塞漏洞防王后區郵件被盜 美國郵政加强鑰匙監管 2024-07-04 12:40:36
47. 去年獨立日開3.5萬張罰單 紐約週四加強捉酒駕與超速 2024-07-04 12:40:13
48. 紐約市擴大向無證移民發借記卡 2024-07-04 12:39:40
49. 美國伊州頒新法 保護「兒童網紅」權益 2024-07-04 12:39:40
50. 紐約13歲緬甸移民遭警射殺 亞太裔議員發聲明 2024-07-04 12:37:28
51. 詹樂霞要求聯邦最高法院維持監管幽靈槍法規 2024-07-04 12:35:06
52. 高額獎金 「美國專業藝術家聯盟」全美公開賽8·7前報名 2024-07-04 12:35:03
53. 最高法院裁決 華州流民問題或有出路 2024-07-04 12:34:10
54. 資助全州學校設施升級 霍楚宣布提供9.56億融資 2024-07-04 12:30:05
55. 西寧兩學生染致命病毒死亡 知情人披露內情 2024-07-04 12:29:09
56. 獨立日假期 加州公路巡警將實施最嚴執法 2024-07-04 12:25:00
57. 【翻牆必看】大陸哪裡可買到白菜價房子 2024-07-04 12:19:33
58. 新唐人第九屆聲樂大賽 評委談曲目和評審標準 2024-07-04 12:16:55
59. 調查:四成安省人因住房成本高考慮搬離 2024-07-04 11:54:55
60. 加拿大使館刪除AI生成的國慶日帖文 2024-07-04 11:50:36
61. 大陸餐廳半年倒閉105萬家 接近去年總和 2024-07-04 11:49:27
62. 安省政府擬用1/4廣告預算支持本地新聞業 2024-07-04 11:46:16
63. 賴清德向孫曉雅授勳 表彰其對台美關係的貢獻 2024-07-04 11:36:55
64. 聖保羅大教堂:巴洛克與古典元素的建築傑作 2024-07-04 11:33:12
65. 美專家:從三個數據看台海衝突的可能性 2024-07-04 11:28:09
66. 達拉斯簡訊 2024-07-04 11:26:51
67. 達拉斯地區五市將引入空中吊艙交通系統 2024-07-04 11:23:43
68. 睽違30年後重聚首 周慧敏與張敏晒凍齡合照 2024-07-04 11:11:26
69. 達拉斯躋身美國20最佳城市之列 2024-07-04 11:05:55
70. 如何規劃退休生活?簡化生活 讓身心受益 2024-07-04 11:00:18
71. 禁令生效前夕反轉 加州餐館可繼續收額外費 2024-07-04 10:56:29
72. 三退聲明精選(2024/07/03) 2024-07-04 10:47:10
73. 美國6月ADP新增就業15萬人 低於預期 2024-07-04 10:29:48
74. 售管理協會:下半年香港零售業可能依舊疲弱 2024-07-04 10:10:58
75. 羅兵咸永道:料香港IPO市場有望於下半年逐步復甦 2024-07-04 10:06:32
76. 戴德梁行:第二季樓價表現反覆 寫字樓淨吸納量維持正數 2024-07-04 09:56:22
77. 這僕人怎得變身為太守?一介貧兒又怎成了皇帝親信呢? 2024-07-04 09:55:54
78. 告別濕答答 內外除濕這樣做 2024-07-04 09:41:12
79. 小型飛機在紐約墜毀,喬州一家五口喪生 2024-07-04 09:40:22
80. 港警方反詐騙拘301人涉逾3.7億 2024-07-04 09:35:51
81. 田納西地區檢察官因頒佈禁止幫助未成年人墮胎法被起訴 2024-07-04 09:35:46
82. 港府擬明年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 2024-07-04 09:35:22
83. 港初選案|彭卓棋一方求情提推廣基本法 官批投機 2024-07-04 09:34:58
84. 路透:兩終審法官辭任削港商業法律信心 2024-07-04 09:34:03
85. 黃大仙停電事故 港政府建議中電派心意券 2024-07-04 09:29:11
86. 從都市到鄉村 美國以創紀錄方式慶祝獨立日 2024-07-04 09:28:03
87. 港5個月錄99宗侵入性甲型鏈球菌 何柏良籲遊日戴口罩 2024-07-04 09:24:55
88. 喬州水族館協助從烏克蘭戰火救出白鯨 2024-07-04 09:24:53
89. 喬州參議院發起監管人工智慧提案  2024-07-04 09:21:57
90. 喬治亞州上訴法院暫停川普共同被告案件 2024-07-04 09:17:56
91. 逛Costco時五種令員工和購物者惱火的行為 2024-07-04 09:15:21
92. 哈馬斯宣傳片被曝展示中國產炮彈 引發猜疑 2024-07-04 09:03:13
93. 悉尼帕拉馬塔輕軌線正式命名L4 下週一試運  2024-07-04 09:02:46
94. 【佳人傳】 作詩千首 持齋修道的汪端 2024-07-04 08:36:14
95. 【思想領袖】中共從內部摧毀美國瓦解戰策略 2024-07-04 08:32:44
96. 《繁花》在大陸爆紅 香港收視率卻觸底 2024-07-04 08:16:35
97. 新研究發現這種古代草藥有助於神經再生 2024-07-04 08:15:34
98. 農村推集體經濟 分析:中共再從農民身上榨錢 2024-07-04 08:11:43
99. 袁斌:稅務總局撐腰 倒查稅收風波愈演愈烈 2024-07-04 08:07:09
100. 世界小姐張梓琳晒帶娃照 稱8歲長女是苗條姐 2024-07-04 08:03:29
101. 王友群:中共最腐敗 民眾「三退」可自救 2024-07-04 08:03:20
102. 茶療養生不麻煩 玫瑰、烏梅皆可變成養生茶 2024-07-04 07:58:35
103. 為何美國人不滿意當前的小費文化 2024-07-04 07:51:51
104. 獨立日 為何美國人喜歡燒烤 2024-07-04 07:43:35
105. 麻州今年首現兩種毒蚊子 2024-07-04 07:29:05
106. 美兩黨議員籲司法部就針對TikTok投訴採取行動 2024-07-04 07:17:11
107. 政府機構是否應定期發布AI算法登記冊? 2024-07-04 07:14:28
108. 【馬克時空】環太軍演著眼實戰 擊沉兩棲突擊艦 2024-07-04 07:08:03
109. 【菁英論壇】籌謀武統 中共軍隊狠抓政治學習 2024-07-04 07:04:42
110. 美國住房負擔能力跌至2007年以來最低點 2024-07-04 06:51:17
111. 澳航在紐推出會員積分預訂航班計劃 2024-07-04 06:46:48
112. 因餐食變質 達美國際航班緊急改道迫降紐約 2024-07-04 06:34:05
113. 假釋、保釋或監禁期間犯罪將受更嚴厲懲罰 2024-07-04 06:33:11
114. 歐盟對華電動車新關稅即將生效 製造商回應 2024-07-04 06:29:25
115. 印度總理莫迪下週訪問莫斯科 與普京舉行峰會 2024-07-04 06:23:44
116. 吳惠林:附錄一 艱苦的經濟自由路 2024-07-04 06:17:43
117. 罷工結束西捷航班續取消 加國機場旅客焦急無奈 2024-07-04 06:14:37
118. 紐葡萄酒南托爾黑皮諾世界葡萄酒大賽獲獎 2024-07-04 06:13:47
119. 美6月ISM服務業指數降至48.8 低於預期 2024-07-04 06:12:09
120. 為何中共對中國國債市場火爆倍感焦慮 2024-07-04 06:03:38
121. 「女巫鎮」塞林市大幅提升導遊費 2024-07-04 05:59:49
122. 安省人在美國住院 保險拒付62萬元帳單 2024-07-04 05:42:05
123. 加拿大去年錄得逾八千毒品死亡 年增7% 2024-07-04 05:15:47
124. 應氏盃八強產生:台、韓、日各剩「獨苗」 2024-07-04 05:12:54
125. 【名家專欄】每個人可做16件事來團結美國 2024-07-04 05:12:17
126. 新澤西海濱步行街上的一道風景線 2024-07-04 05:10:00
127. 美媒:中國通過地下網路購買英偉達高端芯片 2024-07-04 05:02:42
128. 安全和競爭之憂 德國審查中國製造風機交易 2024-07-04 04:47:39
129. 美聯儲:直到更有信心通脹會降到2%才降息 2024-07-04 04:41:28
130. 開車撞死一家四口 舊金山華裔老婦被控罪 2024-07-04 04:36:14
131. 德州最高法院維持兒童變性手術禁令 2024-07-04 04:24:51
132. 幼教摒棄現代育兒觀念 選擇在家務農教育孩子 2024-07-04 04:20:51
133. 台灣民眾立院外再集結 警告勿沒收人民罷免權 2024-07-04 03:49:38
134. 最高法院將佛州和德州社交媒體法發回下級法院 2024-07-04 03:43:41
135. 【名家專欄】歡慶獨立日 祝福美國未來 2024-07-04 03:37:08
136. 荷蘭新任首相斯霍夫籲對中共要「當心」 2024-07-04 03:31:44
137. 德州延長邊境安全災難聲明 2024-07-04 03:29:15
138. 存過熱隱患 加拿大召回數千台熱泵 2024-07-04 03:25:12
139. 民調:提前省選不利福特 保守黨或事與願違 2024-07-04 03:16:10
140. 中共外交官在法國策劃遣返凌華湛 被曝遭驅逐 2024-07-04 03:11:15
141. 警方獲准清除多大校園內親巴勒斯坦營地 2024-07-04 03:07:06
142. 歐盟報告披露中共對經濟的廣泛干預 2024-07-04 02:59:03
143. 新移民感謝李大師:願謹記教誨 積善修德 2024-07-04 02:54:51
144. 【名家專欄】中共四處討好卻收效甚微 2024-07-04 02:44:19
145. 中國6月客車銷量下降8% 連降3個月 2024-07-04 02:20:32
146. 通脹降溫下 為何美國人仍覺得食品價格高 2024-07-04 02:16:29
147. 日本各界悼念胡友平 批評中共「仇日」宣傳 2024-07-04 02:06:21
148. 深圳統計局發布人均收入公告 遭網民質疑 2024-07-04 01:54:49
149. 菲參議員稱中共計劃用高超音速導彈攻擊菲目標 2024-07-04 01:44:11
150. 廚房壞習慣會致癌?用對冰箱廚具 遠離毒物危害 2024-07-04 01:30:17

***********************************

赴日勿戴貴重金飾 外交部:日本海關嚴查黃金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灣台北報導)日本一直是台灣人國外旅遊最愛去的國家,加上今年日幣大幅貶值,民眾赴日旅遊人數大增,外交部4日提醒前往日本旅行商務的民眾注意,日本海關近期嚴格審查觀光客隨身攜帶的金飾品,超過20萬日圓(約4萬新台幣)就必須「攜帶物品申告單」,否則物品可能遭沒收,由於國際金價上漲,隨身的金飾很容易就超過日本海關規定上限。

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祕書長范振國4日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際金價走揚、日幣貶值以及日本消費稅提高10%等因素,犯罪集團又開始以非法手段企圖走私黃金入境日本販售牟利,日本海關也開始對入境日本的觀光客隨身攜帶的金飾品等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

范振國說,根據日本海關的規定,如果攜帶的金額超過100萬日圓(約20萬新台幣)(含等值外幣、支票、有價證券),或純度90%以上的黃金達1公斤以上時,須於入出境時向日本海關進行「進出口申報」。

范振國表示,隨身攜帶物品(包括配戴金飾)如果總計價值超過20萬日圓,也必須填報「攜帶物品申告單」(可於飛機上或海關行李查驗站前的書寫檯取得),如果事先未申告被查獲,物品可能遭到沒收。

范振國提醒,台灣民眾時常佩戴金飾品,又因金價上漲等情形,隨身佩戴金飾容易超過日本所規定的20萬日圓上限而遭到沒收,因此再次提醒國人赴日盡量不要攜帶貴重珠寶及金飾品,以免入境時遭到盤查,進而遭到沒收物品、課徵關稅等處罰,影響旅遊行程規劃。 ◇

責任編輯:昌英

***********************************

《愛情城事》預告 伍佰、鄭秀文等大卡司亮相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維芬報導)由曾寶儀領軍監製的電影《愛情城事》,號召了殷振豪、張吉安、李心潔等創作者,集結金獎卡司演員齊聚飆戲。在今(4)日公布的前導預告中,可看到張震、鄭中基、鄭秀文、劉冠廷等人片中扮相,更出現新面孔9m88與婁峻碩。

《愛情城事》(Tales of Taipei)曾獲選為去年金馬影展的閉幕片、齊聚台、港、星、馬影帝后與金獎得主等實力派演員,共譜十段關於「愛」的故事。

此片繼兩週前發布Q版插畫海報與超前導預告之後,今日再發布前導預告「愛的相遇篇」(點這裡),公布伍佰、鄭秀文、劉冠廷、張震、鄭中基、方郁婷、Karim Leklou、林嘉欣、阮經天、鄧麗欣、蔡振南等華麗卡司在片中的扮相,其中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更有最近在金曲獎上備受矚目的9m88和婁峻碩。

近來開始跨足影視圈的9m88,在此片由黃婕妤執導的段落中,飾演活潑大方且極有主見的神秘女孩。

9m88表示:「平常的我比較慢熟,這角色的活潑個性很像是我喝了點酒、心情很好的時候,話也比較多。」她說,自己平常比較有保護色,其實內心滿嚮往這樣敞開心胸和人互動的經驗,藉由揣摩角色得以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直呼演出這部電影非常好玩。

近來人氣高漲也跨足電影演出的婁峻碩,在《愛情城事》由劉權慧執導的故事中,飾演一名懷才不遇的饒舌歌手,在缺乏工作機會下努力以跑外送維生。

婁峻碩表示:「這角色沒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華,還在摸索自己追求夢想的方向,其實就有點像是早期的我。」而為了揣摩角色,婁峻碩每次叫外送時都會仔細觀察外送員的行為,以及跟顧客之間的互動,再將角色融入屬於他自己「饒舌歌手」的態度,他笑著說:「如果今天我去外送的話,我就會是電影中這樣!」

婁峻碩說:「大家可以在《愛情城事》中看到看似熟悉、卻完全不一樣的我,就像導演劉權慧說的:沒有不能跨越的逆境,這部片也可以喚醒你們對於愛情的憧憬,希望大家多多支持8月30日上映的《愛情城事》!」

責任編輯:蘇漾

***********************************

八德榮家 衛生所辦理腸道傳染病防治健康講座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夏季為腸道傳染性疾病好發季節,為了讓大家可以健康迎接炎夏到來,八德榮家邀請八德衛生所黃嘉慧老師前來辦理「腸道傳染病防治」健康講座,增進長輩們對腸道傳染病認知及防治方法,讓住民們安心過夏日。

八德榮家攜手衛生所黃嘉慧老師(右)為住民長輩示範正確洗手步驟「濕搓沖捧擦」 ,期盼大家用最簡單又有效益的方式,阻斷被傳染的機會。(桃園八德榮家提供)

黃嘉慧老師跟長輩分享,夏季常見腸道傳染病如腸病毒、痢疾、傷寒等傳染病的病因及防治方式,也叮嚀長輩們炎熱的天氣,食物容易變質,所以一定要注意食物的保存,避免生食等。黃老師還教導長輩如何正確使用肥皂洗手、洗手步驟與時機,及學習正確的泡製消毒漂白水,用最簡單又有效益的方式,阻斷被傳染的機會。

課程結束後,胡媽媽表示,原來防治食物中毒上身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勤洗手,最好還要濕洗手,雖然我們進餐廳前工作人員都會協助我們用酒精乾洗手,但今天上完課後,以後要勤用肥皂水濕洗手,預防感染;黃媽媽也說原來腸病毒不是小孩才會受到感染,我們也會得到啊!症狀不是嘔吐、腹瀉,而是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及發燒等,今天真的學習到很多,謝謝榮家及衛生所安排這麼棒的課程。

八德榮家主任酆世俊表示,隨著夏季氣溫升高,又到了各種腸道傳染病的好發季節,尤其前一陣子食物中毒案件頻傳,該家要求伙食承商務必加強廚房的環境清消、食材的妥善處理及保存,讓家區長輩除了吃得美味營養,更要食得安心及安全。◇

責任編輯:黃善

***********************************

直視澎湖祕境 目斗嶼的酷夏之旅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澎湖報導)位於澎湖群島最北端的小島——目斗嶼,是一個藏在藍色海洋中的祕境。這裡有澎湖最高的燈塔、寶石般璀璨的海水、豐富的珊瑚礁生態以及神祕的海底隧道。目斗嶼,這個鮮為人知的島嶼,等待空拍達人nina Chen帶我們一起去探索。

目斗嶼壯觀的燈塔、清澈的海水、豐富的珊瑚礁生態。
目斗嶼壯觀的燈塔、清澈的海水、豐富的珊瑚礁生態。(nina Chen提供)

目斗嶼燈塔——見證歷史的百年燈塔

目斗嶼周圍暗礁密布,過去經常發生船隻觸礁的意外事故。為了指引航行,1902年,一座高聳的燈塔在此建立。這座燈塔不僅是澎湖群島的重要航海標誌,更是台灣最高的燈塔,見證了超過一個世紀的海上歷史。

目斗嶼周圍暗礁密布。
目斗嶼周圍暗礁密布。(nina Chen提供)

探祕目斗嶼——自然與人文的雙重饗宴

目斗嶼除了擁有壯觀的燈塔外,還有許多令人驚嘆的自然美景。這裡的海水清澈見底,閃爍著寶石般的光芒,珊瑚礁生態豐富多樣,吸引著各種海洋生物。更有一條神祕的海底隧道,等待著勇敢的探險者來揭開它的面紗。

海水清澈見底。
海水清澈見底。(nina Chen提供)

空拍達人Nina Chen的目斗嶼探險記

空拍達人Nina Chen分享道:

「6月28日,我們前往目斗嶼,風逐漸增強,浪也變高了。到了目斗嶼,我們像島主一樣,探索這個神祕的小島。大風讓我們的空拍工作變得困難,不得不草草收工。後來,我們在燈塔旁的涼亭裡休息,欣賞著燕鷗的飛舞。」

島上燕鷗相當多。
島上燕鷗相當多。(nina Chen提供)

她接著說:「沒過多久,兩艘觀光船帶來了許多遊客。我們本打算早些去吉貝,但因為風浪大,必須等到他們離開才能動身。看著漁船的船長不停地呼喚遊客回來,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我們等了超過半小時,只因那些遊客還在沙灘上拍照,眼前美景太吸睛了,完全無視約定的時間。」

Nina Chen提醒:「燕鷗的食物是丁香魚,我們提醒遊客不能餵食,以免破壞生態平衡。」Nina的經歷讓人不禁感嘆,目斗嶼的美麗與風險並存。

燕鷗的食物是丁香魚,提醒遊客不能餵食。
燕鷗的食物是丁香魚,提醒遊客不能餵食。 (nina Chen提供)

目斗嶼簡介——探險者的天堂

目斗嶼是位於澎湖北方的一個小島嶼,全島由玄武岩構成,四周環繞著險峻的礁石,地形非常險峻。這裡是個無人島,除了島上的燈塔工作人員外,沒有其他居民。島上除了礁岩,還有一片白皙的沙灘,讓人彷彿置身於度假天堂。

遊客在沙灘上戲水、拍照。
遊客在沙灘上戲水、拍照。(nina Chen提供)

目斗嶼的獨特魅力

目斗嶼這個小島,無論是其壯觀的燈塔、清澈的海水、豐富的珊瑚礁生態,還是神祕的海底隧道,都讓人心生嚮往。這裡既有自然的奇觀,也有歷史的沉澱,是一個值得一探的景點。◇

責任編輯:昌英

***********************************

《飛月情海》史嘉蕾幫NASA行銷並「製造」登月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葉子杰編譯報導)由「黑寡婦」史嘉蕾·喬韓森與「舞力麥克」男星查寧·塔圖主演的浪漫喜劇《飛月情海》即將上映。史嘉蕾最近透露男女主角是如何擦出火花的,還認為她飾演的凱莉很正直,她很喜歡,但查寧卻認為凱莉是個大騙子。

電影劇情講到,白宮找上凱莉負責行銷太空總署 NASA 的登月任務,她必須與帥氣、正直的火箭發射總監柯爾攜手合作,兩人有摩擦也有火花,不過,登月任務不能失敗,凱莉決定設計一場假造登月計劃。

《飛月情海》(Fly Me To The Moon)由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和查寧·塔圖(Channing Tatum)領銜主演,史嘉蕾也擔任製片人。該片探索了60年代的美俄太空競賽期間的假登月陰謀,美國太空總署NASA聘請了一名行銷專家「凱莉」來改善NASA的形象。在理性與感性共存的背景中,NASA火箭發射總監「柯爾」與行銷專家「凱莉」碰撞出的火花。

據《每日郵報》報導,最近,史嘉蕾談到片中凱莉和柯爾之間的化學反應時表示,儘管最初兩人都很保守,並且兩人之間有明顯的摩擦,但最後兩人確實以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對方。史嘉蕾說:「他們在對方身上看到了另一個人的神秘、迷人和熱情,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對方是一個有著相似價值觀的好人。」

史嘉蕾說:「他們明白,只要齊心協力,就能完成真正令人驚嘆的事情。因此,儘管有時可能會有點不服,但你仍然可以看到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且擦出火花。」

《飛月情海》(Fly Me To The Moon)劇照,(左起)查寧·塔圖與史嘉蕾·喬韓森。(索尼影業提供)

片中的凱莉面臨兩方面艱鉅的任務:她不僅試著改變美國人對NASA的看法,而且還與NASA的同事有了摩擦。柯爾有時也是凱莉最大的對手,飾演「柯爾」的查寧說:「凱莉像颶風一樣襲來,在他(柯爾)的心目中,她破壞了一切,製造的問題多於解決方案——事實上,她才是整件事的關鍵。」

從最新的預告片中(看影片)可以看到,白宮的新指示讓凱莉拍攝了假登月的影片,如果出現災難性的錯誤就會用上它,這對柯爾本已艱鉅的登月任務造成了嚴重破壞。據報導,該片劇情並非都很緊張,查寧和史嘉蕾的喜劇表演恰到好處,幽默感十足,是一部娛樂片。

4日,史嘉蕾向《ScreenRant》表示,凱莉是一個善於思考的角色,她能看到大局。她說:「她(凱莉)相信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她知道自己在工作中非常出色,我喜歡她的所有這些特質。她是一個真正有成就的女人,她有自己的想法,各部分合起來成就了她。」

有趣的是,史嘉蕾說凱莉很正直,但查寧不這麼認為,「她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她會承認自己的缺點和瑕疵,我很喜歡她這一點。她很正直,儘管這個傢伙(指著查寧)指責她沒有正直。」查寧則回應說:「我的意思是正直?我不知道,但無論如何。她是一個內心善良的人。」史嘉蕾指查寧說:「他就說:你這個大騙子!」(兩人都笑了)

《飛月情海》將於2024年7月10日在台灣上映,7月11日在美國上映。

《飛月情海》(Fly Me To The Moon)劇照,(左1)查寧·塔圖。(索尼影業提供)

責任編輯:蘇漾

推薦閱讀:

***********************************

名額有限 桃園考機車駕照先上課補助1300元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為提升民眾騎乘機車安全、駕駛技術及應變能力,交通部公路局鼓勵民眾參加機車駕訓班,於2024年11月30日前參加機車駕訓接受6小時學科及10小時術科完整訓練並考取駕照的民眾,補助每人訓練費1,300元,桃園監理站補助名額共計2,235人,期望民眾於申請機車駕照考驗前,能接受完整之機車安全騎乘教育訓練,強化機車駕駛人正確駕駛習慣及行車禮讓之觀念。不過,此項補助不含桃園南區。

桃園考機車駕照先上課補助1,300元。(桃園監理站提供)

為進一步提升取得駕照者防禦駕駛觀念,民眾於取得駕照後,至機車駕訓班參加「道路安駕課程」,由教練帶領學員上路訓練,課程共計3小時(含道路安駕訓練行前說明、實際道路安駕訓練及課後指導等),以提升取得駕照民眾實際騎乘路感,培養遵守交通規則及正確駕駛習慣,完成者補助訓練費用1,200元,桃園監理站補助名額共計279人。

桃園監理站黃成民站長表示,截至6月底,桃園地區領取機車駕訓補助者已有1,264人。經統計2023年度桃園地區經機車駕訓者較未受訓者,其違規及肇事風險更明顯降低,受過駕訓課程者之違規風險減少59%,肇事風險降低36%,顯見透過專業訓練後,提升駕駛技術及防禦駕駛觀念成效顯著。請民眾把握交通部補助機會儘速報名,相關資訊請逕洽桃園監理站。◇

責任編輯:黃善

***********************************

無人機鏡頭捕捉到澳水域最小藍鯨寶寶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楚君澳洲悉尼編譯報導) 在澳洲西海岸拍攝到的一頭侏儒藍鯨(Pygmy Blue Whale)幼鯨可能是迄今為止在澳洲水域觀察到的同類中最小的幼鯨。

據澳新社報導,5月23日,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發現了這頭侏儒藍鯨幼鯨,它被認為只有幾週大。

這頭幼鯨的體型約為其母親的三分之一,長約六米,而之前發現的最小的幼鯨體型約為其母親的一半。

澳洲海洋科學院(AIMS)週四(7月4日)發布的一則推文中說,在一次研究之旅中,在西澳的寧格魯(Ningaloo)附近海域發現了正與鯨魚媽媽一起游泳的侏儒幼鯨。它被認為是在澳洲水域看到的最小的鯨魚。

完全成年的侏儒藍鯨通常長約21米。

This big bundle of joy was spotted in waters off Ningaloo swimming with its #PygmyBlueWhale mum during an AIMS research trip. It’s thought to be the youngest ever seen in Aussie waters. #CentreforWhaleResearch

Learn more: https://t.co/lSfyBJnhrc pic.twitter.com/j9OyvodmNk

—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aims_gov_au) July 4, 2024

這一發現恰逢查爾斯達爾文大學(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週四首次發布了無人機鏡頭下侏儒藍鯨的家庭生活。

錄像顯示了成年鯨魚求愛和母鯨哺育幼鯨的情景。

AIMS研究員圖姆斯(Michele Thums)表示,人們對該物種的繁殖習慣知之甚少。

她說:「沒有人真正知道侏儒藍鯨在哪裡產卵。」

這頭西澳幼鯨是攝影師克萊因(Tiffany Klein)在AIMS和鯨魚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項目中發現的。

在這次研究之旅中,另外六頭侏儒藍鯨被貼上了標籤,當它們浮出水面呼吸時,標籤將通過衛星傳送它們的活動數據。

侏儒藍鯨很難被標記,因為它們行動迅速,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海面以下。

圖姆斯說:「它們只會浮出水面快速呼吸幾下,然後再次下潛,每次下潛15到20分鐘,然後再浮出水面。」

「在這次旅行中,我們標記了六隻,為我們提供了有關它們活動的珍貴數據。」

查爾斯達爾文大學的錄像是在東帝汶海域進行的年度監測項目的一部分,該海域是全球鯨魚出入的熱點水域。

項目負責人埃迪萬博士(Dr Karen Edyvane)說,東帝汶水域為海洋生物學家提供了一些藍鯨日常生活的第一手資料。

「自2014年以來,我們的項目已經在東帝汶水域發現了2,700多頭藍鯨。」

「在全球範圍內,這些數字確實非同尋常。」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藍白成立鏡電視調查小組 綠委退席抗議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立法院交通、司法及法制委員會3日舉行聯席會議討論成立「鏡電視調查專案小組」及運作要點,多位綠委認為會議無效,並退席抗議程序不合法,最後由藍白委通過成立調查小組,並推舉國民黨立委吳宗憲擔任小組召集人。

2024年7月2日,藍白擬成立調查小組查鏡電視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藍白應當自制,否則調查過程中侵害人民、企業權益,將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
2024年7月2日,藍白擬成立調查小組查鏡電視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藍白應當自制,否則調查過程中侵害人民、企業權益,將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宋碧龍/大紀元)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通過後,國民黨團、民眾黨團要求行使國會調查權,並在3日於交通委員會、司法委員會聯席會討論成立「鏡電視調查專案小組」及運作要點,會中針對程序問題藍綠白三黨立委展開攻防。

會議甫開始,多位民進黨立委即針對程序問題表態,民進黨立委李昆澤說,根據《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召開聯席會議須由院會交付,且交通委員會原本就有「鏡電視調閱專案小組」,現在又要成立調查小組,違反一事不二議原則。

針對民進黨立委的質疑,交通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陳雪生說明,因為調閱小組功能不彰,因此有必要成立調查小組,而剛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並沒有規定調查小組不得以聯席會議處理,且《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規定聯席會議須經院會決定交付,是針對法律案、預算案,修法前成立的調閱小組,沒有聯席的案例,也沒有報請院會決定的前例。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說,聯席會議的目的是集思廣益,過去在交通委員會已經參加過3次聯席會議,也不是院會交付,都是基於召集人互相尊重。

最後,由在場的國民黨及民眾黨立委無異議通過成立「鏡電視申設及後續爭議調查專案小組」,並推舉國民黨立委吳宗憲為召集人。另,因應調查小組成立,陳雪生也宣布,「鏡電視申設及後續爭議調閱專案小組」即日起停止運作。

鏡電視:史上僅見 侵害新聞自由

針對立法院通過成立「鏡電視調查專案小組」。鏡電視發出聲明表示,此調查小組加上立委黃國昌曾表明將於本月12日提案成立的調查委員會,及今年3月立院交通委員會成立的調閱小組,立院短時間內針對一家新聞媒體成立3種調查組織,實為史上僅見。

聲明指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後,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行政院、總統及監察院聲請釋憲,尚待《憲法》法庭審議中,但立法院交通、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聯席會議在3日未經院會交付即逕行召開聯席委員會,違反《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第13條之規定成立鏡電視專案小組。

鏡電視強調,公司執照申設過程一切皆依法辦理,再多惡意攻訐或干擾,都無法改變他們是最大受害者的事實。聲明也指,鏡電視申設過程受主管機關最嚴格審查,是史上申設時間最長、受到最多不平等附款(共42項)要求的電視台。◇

責任編輯:昌英

***********************************

聲援吳思瑤、沈伯洋 賴清德:深化民主決心絕不動搖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灣台北報導)總統暨民進黨主席賴清德3日在中常會上表示,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與沈伯洋遭受許多抹黑與攻擊,他要向兩位委員表達關心,面對對惡意挑起的對立和仇恨,我們深化台灣民主的決心絕不會輕易動搖。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部的吳思瑤因議題攻防,常與在野黨交手,沈伯洋近日示警,若民眾使用中國vpn看成人片,可能有被對岸掌握政治立場的風險,引發熱議。

賴清德還提到,7月開始,行政院推出各項新制,以減輕民眾生活負擔為目標,推動了許多便民的措施。社會大眾非常關注的交通安全、行人路權,是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賴清德說,針對行人與道安的保障,行政院推出了「道安總動員」及「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兩大平台,「道安總動員」,讓民眾可以透過平台儀表板,即時了解改善的成效,也可以提報需要改善的路口。

賴清德表示,「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台」則是讓民眾可以直接參與街道改善的過程,經過民眾票選後,得票數最高的前10案,並由中央全額補助進行改善,讓中央地方一起合作、回應民意,打造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希望全體黨公職可以協助政院多加宣傳,只要越多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改革的腳步就會越快。

賴清德提醒,COVID-19疫情,預估7月進入高原期。夏季是腸病毒的流行期,而流感今年夏天也罕見地進入流行期。在疫情重疊之下,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緊密合作,避免疫情擴大。同時,也要確保資訊的透明與流通,讓民眾能夠掌握正確的資訊,一起來維護健康。

前公視主播韓瑩出任民進黨發言人

另外,新北市議員卓冠廷因參選民進黨中執委,辭去發言人職務。中常會後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吳崢宣布前公視主播韓瑩出任民進黨發言人,之後將與現任發言人吳崢、戴瑋姍輪值發言。

吳崢說,韓瑩是輔仁大學經濟學系畢業,2011年畢業即經由校園徵選進入三立電視台擔任記者,之後在udn tv及公視「獨立特派員」製作專題新聞,關注公共議題。

韓瑩說,過去在公視待了8年時間,負責總統府、外交部新聞,民進黨希望借重自己的國際專業形象,以及藉由論述跟媒體溝通的能力,未來將與吳崢、戴瑋姍一起分擔工作。◇

責任編輯:昌英

***********************************

維護醫護人員免受醫療暴力 桃療龍安派出所合作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療養院急重症精神醫療科主任李仁欽與政風室主任陳映潔拜會桃園區龍安派出所,由所長黃龍泰代表接待,雙方洽談加強警民合作,維護醫護人員免受醫療暴力,討論熱烈並達成多項共識。

桃療拜會龍安派出所,洽談加強合作。(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提供)

李仁欽指出,桃療負擔全市2/3的緊急精神醫療業務,常收治高暴力風險個案,不免會遭遇精神行為激躁傷人的急重症病患。龍安派出所與桃療合辦的醫療暴力因應演練,充分驗證了雙方合作機制的有效性。

陳映潔強調警民協作的重要性,現有連線機制運作順暢,感謝龍安派出所的長期支持,同時也慰勉警察同仁們值勤的辛勞。

黃龍泰歡迎桃療來訪,表示將繼續支持醫療機構做好醫療暴力防範,並分享處理相關事件的經驗,願與桃療共同提升應對能力。雙方達成多項共識,包括建立定期聯繫機制、聯合講習演練等。

李仁欽表示,確保安全免於暴力,方能提升醫護人員的安全感和工作積極性。桃療也呼籲社會一起關注警察的身心壓力,並將持續提供資源促進警察同仁的身心健康。◇

責任編輯:黃善

***********************************

組圖:颶風貝麗爾橫掃加勒比海 至少十人遇難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雨霏編譯報導)強大颶風「貝麗爾」(Beryl)前幾天襲擊了加勒比海東南部幾座較小的島嶼,週三(7月3日)又肆虐了牙買加南部海岸,給該地區帶來了破壞性的強風和降雨。這場異常早來的超強颶風目前已造成至少10人喪生。

綜合媒體報導,週三,牙買加南部海岸遭到貝麗爾「眼牆」的正面襲擊,當地社區受到了嚴重破壞,海岸附近的一些道路受損,全國大面積停電。截至週三晚上,已有近一千名居民被緊急疏散至避難所。

牙買加救災機構代理總幹事理查德‧湯普森(Richard Thompson)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表示,牙買加漢諾威教區(Hanover parish)一名婦女因家宅被倒下的大樹砸中而死亡。

此外,截至目前已確認的其他遇難者還包括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格林納達以及委內瑞拉的各自至少3人。但隨著受災地區通信設施的陸續恢復,預計死亡人數還會進一步上升。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表示,週三晚間,颶風眼位於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西部約100英里(161公里)處,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30英里(209公里)。目前正向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移動,然後將於週五早些時候登陸墨西哥尤加敦半島(Yucatan Peninsula)。

該中心發布的消息稱,貝麗爾的強度預計未來一兩天內會有所減弱,但經過開曼群島時仍將保持或接近大型颶風級別。

貝麗爾是2024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首個颶風,也是大西洋有紀錄以來最早在6月形成的四級颶風,同時也是最早在7月增強為五級的颶風。

2024年7月3日,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颶風「貝麗爾」穿過該國南部海岸,當地民眾都待在室內,街道空無一人。 (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颶風「貝麗爾」穿過該國南部海岸,民眾在暴風雨中艱難前行。 (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颶風「貝麗爾」穿過該國南部海岸,民眾在暴風雨中艱難前行。 (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颶風「貝麗爾」穿過該國南部海岸,棕櫚樹在強風中搖曳。 (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颶風「貝麗爾」穿過該國南部海岸,強風暴雨引起了凶猛的海浪。 (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颶風「貝麗爾」穿過該國南部海岸,強風暴雨引起了凶猛的海浪。 (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颶風「貝麗爾」穿過該國南部海岸,並引發了洪水災害。 (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颶風「貝麗爾」穿過該國南部海岸,並引發了洪水災害。 (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牙買加首都金斯敦,颶風「貝麗爾」穿過該國南部海岸,強風將大樹吹倒。 (Joe Raedle/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多米尼加共和國恩里基略鎮(Enriquillo)遭「貝麗爾」襲擊後,道路嚴重受損。(MELBIN DOMING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多米尼加共和國恩里基略鎮(Enriquillo)遭「貝麗爾」襲擊後,四處狼藉一片。(MELBIN DOMING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多米尼加共和國恩里基略鎮(Enriquillo)遭「貝麗爾」襲擊後,工人用鏟斗機清理倒塌的建築廢墟和垃圾。(MELBIN DOMING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颶風「貝麗爾」經過委內瑞拉蘇克雷州庫馬納科阿(Cumanacoa)市區後,暴雨導致當地的河流水位上漲。(VICTOR GONZALEZ/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颶風「貝麗爾」經過委內瑞拉蘇克雷州庫馬納科阿(Cumanacoa)市區後,暴雨導致當地的河流水位上漲,道路受損。(VICTOR GONZALEZ/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日,颶風「貝麗爾」經過委內瑞拉蘇克雷州庫馬納科阿(Cumanacoa)市區後,暴雨導致當地的河流水位上漲,受災地區的民眾正在等待領取捐贈的桶裝水。(VICTOR GONZALEZ/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2日,颶風「貝麗爾」經過委內瑞拉蘇克雷州庫馬納科阿(Cumanacoa)市區後,暴雨導致河流水位上漲,民眾站在被洪水淹沒的房屋外。(VICTOR GONZALEZ/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2日,颶風「貝麗爾」經過委內瑞拉蘇克雷州庫馬納科阿(Cumanacoa)市區後,暴雨導致河流水位上漲,民眾正在修復受損房屋的屋頂。(VICTOR GONZALEZ/AFP via Getty Images)

責任編輯:葉紫微#

***********************************

紅蜀憶事(27)推薦讀大學

一九七二年五月,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和生產隊的社員一起擔小麥去街上交公糧。從糧站走出來,在曲線街上碰見了小學時的班主任唐老師。

「你是高中生吧?」唐老師問我。

「讀了兩年高中。」我有些底氣不足。

「你想不想讀大學?」他突然問。

我已經回鄉當了四年農民,連晚上做夢也經常夢見讀書的情景。有一天晚上,我分明夢見我的初中老師交給我一把教室門的鑰匙,叫我早點去開門。早晨起來跟母親說了,母親也高興了一陣,她說:「可能好運要來了。」

這是兩個月前發生的事,我當時高興了一陣,也沒放在心中。想不到今天居然應驗了。

「誰不想讀書呀?何況是大學!」我對唐老師說。

「那就等我的通知吧。」唐老師對我說。

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我欣喜若狂,不能自己。但只激動了幾分鐘,我就冷靜了下來,對唐老師說:「怕是不行吧!我在鄉上區上都沒熟人,這種事情哪裡會輪到我頭上?」

「這你就不有操心了。」唐老師告訴我,他在區教辦工作,這次是文革中辦大學的實驗。上級給我們縣分了十個上學名額,我們區分得一個。「這件事是我在辦,你就不用擔心。」他說。

我感到非常慚愧。自從回鄉當了農民,我心裡頗感自卑,連上街趕場都怕碰見熟人。見到原來教過我的老師、校長走來,我就把頭上的草帽拉下來遮住臉,匆匆而過。唐老師這麼想著我,幫助我,使我非常內疚、不安。我後悔自己的無知無能。

又過了幾天,我去鎮上趕場,在街上碰見了唐老師。

「讀書的事情都給你搞定了!」一見面,唐老師就興沖沖地對我說,「你的名字已經報到縣上去了,後天就到縣醫院體檢。」

「真不知怎麼感謝您才好。」我激動得連話都不會說了。

「你是我的學生嘛。」唐老師很謙虛。

分手的時候,唐老師告訴我說:「後天我有點事,本來該我陪你去體檢的,我就不去了。縣醫院你找得到嗎?」

「找得到,找得到!」我回答。

「那就好。記得早點去,早晨要抽餓血,不能吃早飯。具體事項明天公社會通知你。」

得到要讀大學的消息心花怒放,從鎮上到家有十幾里山路,我像飛一樣跑回去,感到輕飄飄的。我要把這喜訊告訴母親,告訴朋友,告訴全生產隊的人,讓大家都高興高興。

第二天,我擔著糞桶去上工。生產隊長一把把我肩上的擔子奪下去,說:「都啥時候了,還跑來擔糞?生產隊再忙,也不缺你一個!回去準備準備,明天好到縣醫院體檢。」

那天我什麼事也沒有做,就坐在家裡等候公社的通知。中午,公社的廣播響了,沒有通知我體檢。晚上,廣播又響了,還是沒有我的通知。我一下著了慌,連夜趕到公社去問究竟。公社祕書陰沉著一張臉:「誰說是你讀大學?」他顯得很不耐煩。

我一下就如五雷轟頂,整個人都崩潰了。當我深一腳淺一腳從公社走回家時,全家都還沒有睡覺。已經夜深了,飯桌上點著昏暗的煤油燈,母親還坐在燈下納鞋底,在等我回來。一見我的臉色,大家一句話都不敢說,悄悄進屋睡覺了。

我的臉被丟光了。

我在生產隊的鄉親們面前抬不起頭,我的家人也跟著受連累。我恨我自己太張揚,「黃瓜才結蒂」的事情,我就四處宣揚。我恨自己沒城府,沒最終確定的事情,我就到處嚷嚷。我真恨不得地上有條縫,將自己像蚯蚓一樣埋到土裡頭。

事情過了一個月,我才知道,不是區上沒有通知我,而是我的大學名額下到公社時,被人替換了。

我們公社有個鄉幹部叫鄭有玉,他的兒子在部隊當兵。鄭有玉在二大隊給兒子物色了個媳婦,是一個連初中都沒畢業的女子。鄭有玉串通公社黨委書記汪吉祥,讓她取代了我,上了四川醫學院。

為了此事,我的母親生了一場大病。有天晚上,她把我叫到床前說:「兒啊,我曉得你心高,不願這樣過一輩子。但我們家窮,你弟弟也二十好幾了,兩個大小夥子都沒結婚,叫別人怎麼看啦。」

「誰想結就讓誰結。」我說,「反正我不結!」

「你是老大,你都不結,你兄弟咋辦?」

「反正我不管,我要上大學。」我堅定地說。

待續@

責任編輯:謝雲婷

點閱【紅蜀憶事】系列文章

***********************************

台61線主線北上沙崙至蘆竹施工管制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為辦理道路路面改善作業,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中壢工務段預定於2024年7月8日至2024年7月31日,於台61線24K~19K北上路段實施交通管制如下:

2024年7月8日至7月31日每天晚上10時至隔日上午6時止,封閉台61線主線北上24K~19K路段及23.5K上行匝道入口,請用路人屆時由台61線主線北上沙崙(24K)出口下行匝道改行台61線平面道路至17.2K匯入台61線主線續行北上,增加時間約8分鐘。

請用路人行經該路段車輛遵循標誌及交管人員指示減速慢行或提前改道行駛避開施工路段,以維行車安全,造成不便,尚祈見諒。

相關道路行車資訊請隨時收聽廣播,並注意資訊可變看板(CMS)所顯示之交通管制及訊息。民眾查詢最新路況,可利用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https://168.thb.gov.tw),或撥打02-86875114及公路局用路人服務中心免付費電話0800-231-035。◇

責任編輯:黃善

***********************************

中共歪曲聯大2758號決議 台專家提破解建議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等多個單位3日就「2758號決議開戰!主權的詮釋戰爭——2758號決議的前世今生」議題,邀請學者專家分析。分析人士指出,台灣必須邀請所有友邦、友台國家與友台人士,共同破解中共對此的錯誤詮釋。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4月底舉辦研討會,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藍墨客(Mark Lambert)說,聯合國大會1971年通過的第2758號決議處理聯合國的「中國席位」問題,只是把原本由中華民國代表轉為中共,如此而已。如今中共因自身利益,曲解、濫用這項決議,並與「一中原則」混為一談,「我們需要共同反對中(共)國對聯大2758號決議的曲解」,讓世界各國知道,他們可以保持或發展與(中華民國)台灣的關係。

諾魯(陸譯瑙魯)今年1月以聯合國2758號決議及「一中原則」為由突襲式與中華民國斷交。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1月16日說,對諾魯的決定感到失望,2758號決議沒有決定台灣地位、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與台灣建立外交關係,也沒有排除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空間。

主持人台灣海洋大學永續科技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江雅綺表示,中共近來時常拿聯合國2758號決議出來做文章,阻撓台灣參與國際事務。但「這根本是史詩級的認知作戰」。2758號決議其實是蔣介石所代表的中華民國,1971年在聯合國失去了合法的地位,並不能決定台灣的前途。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說,台灣因晶片與地緣政治的戰略重要性,近年來的國際地位逐漸攀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應積極處理聯合國2758號決議案的詮釋權問題。

董思齊指出,近來外交部部長林佳龍在立法院針對「如何運用國際友我組織力量,協助我國加入聯合國相關組織具體做法」進行專題報告時表示,國際社會誤解2758號決議對台灣在戰爭爆發的國際法問題上會有所關聯。因為,若認同中共對2758號決議的理解模式,就會讓武力犯台取得合理化的國際法基礎。因此,台灣必須邀請所有友邦、友台國家與友台人士,共同破解中共的詮釋,不然台海問題會變成中共內政問題,外國就將難以介入。

董思齊勉勵青年朋友,必須認識到台灣投入國際倡議及加入國際組織的重要性,進而貢獻自己之所長,投身為台灣發聲的國際事務中。透過不同世代的共同努力,台灣一定能夠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並為區域和平及世界做出更多貢獻。

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說,他在新書提到,所謂「退出」聯合國,完全是誤導性的說法,「中國」根本沒有退出,至今仍是常任理事國,問題只是這個席位「由誰代表」。當年美國和日本都力推讓「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擁有席次「雙重代表權」,時任總統蔣介石,遲遲不願意接受,後來宣布退出聯合國,但法律上根本也沒有退出的選項。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強調,2758號決議已被中共扭曲,影響層面非常廣大,可能對你我造成威脅。中共將2758號決議和「一個中國」掛鉤,為將來侵略台灣的「法律戰」鋪路——到時候,台海衝突就是中共「內政問題」,其它國家都不能干預。同時,中共已大肆滲透各國際組織秘書處,包括國際刑警組織,「中(共)國如果濫用紅色通緝令,宣稱任何人觸犯『反台獨法』,這個人都可能被任意抓捕到中國」。

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說,2758號決議已被中共「無限超譯」,混淆國際視聽,甚至連美國眾議院都要在2023年通過的《台灣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中,特別指出「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無涉台灣」。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藍墨客(Mark Lambert)也多次公開表示,2758號決議案並非確認台灣主權歸屬中共,代表美國政府嚴正拒絕中共的烏賊戰。

知名網紅皮筋兒表示,聯合國是一個國際組織,並不等於國際法。台灣、澎湖的法理地位要由國際法來判斷,而不是透過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來判斷。她呼籲,台灣人應珍惜得來不易的言論自由,團結國家共識,走出自己的路。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和青年們也針對「兩德和兩韓(韓國及朝鮮)模式」、「政治實力與法律學理」等提出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責任編輯:葉紫微#

***********************************

追尋夢想之旅 桃園光影文化館「夢的遙望」影展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光影文化館訂於7月6日至8月31日推出「夢的遙望」主題影展,影展規劃5個單元:主題放映、親子幻遊、聚焦影人:馬丁‧史柯西斯、節慶特映、奧斯卡榮耀等單元,夏日鳳凰花開成片火紅,畢業季是個滿懷夢想的季節,嚮往著人生如夏花般絢爛美好,影展精選多部有關「夢想」的電影,邀您共賞。

《瑪格麗特戀習題》劇照。(桃園市藝文設施管理中心提供)

懷抱著對夢想的期待,我們踏上一場影像之旅,猶如電影《青春18×2通往有你的旅程》男主角所言:「我能擁有夢想都是因為遇見你」,青春回憶裡的畫面是最美好的,騎著機車無憂無慮的時光,後頭坐著日本女孩Ami,現今36歲的吉米前往日本試著感受當初Ami的心情;《莎莉》描寫超過適婚年齡的惠君在台中山裡養雞,內心渴望愛情卻怯於表達的她,只能透過交友軟體化名為莎莉與法國男子馬丁談情說愛,並義無反顧飛到巴黎,展開一場尋愛之旅!

《勇闖太空》劇照。(桃園市藝文設施管理中心提供)

或者那些對於夢想的執著,出現在電影《勇闖太空》,傑出的航太工程師吉姆從小夢想成為太空人,卻在歐洲太空總署徵選中高分落榜,祕密計劃乘坐自己研發的迷你火箭上太空,尋夢過程中遇見志同道合的夥伴組建5人團隊,同心協力挑戰這項不可能的計劃。

在電影《瑪格麗特戀習題》中,描寫絕頂聰明的數學才女瑪格麗特攻讀博士,無法接受投注心血的研究被指出瑕疵,難以接受挫敗的她,毅然決然休學展開新的人生;《夢想續航》描述2005年台大機械系教授鄭榮和與學生們共同成立太陽能車隊,遠赴歐洲參加世界大賽,並贏得佳績。那年夏天,他們用實力證明了即使資源有限,只要堅持和付出,台灣人也能靠自己的力量站上世界舞台,十年過去了,當年的車隊成員畢業後各分東西,那時候的夢想又走向了何方?

「聚焦影人:馬丁‧史柯西斯」單元選映導演的多部代表作品,包括《計程車司機》《四海好傢伙》《花月殺手》等片,影迷千萬別錯過。「親子幻遊」單元選映了《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北極百貨的邱乃小姐》《鬼太郎誕生:咯咯咯之謎》《妖怪森林》等好片,適合親子共賞。

影展另安排多場映後座談與影視推廣活動,7/14《富都青年》、7/20《莎莉》、8/11《瑪格麗特戀習題》安排映後座談,7月20日下午2時並且邀請牽猴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創辦人王師帶來一場「我們熱愛電影的前世與今生」工作坊,以上活動均為免費索票參加,歡迎上KKTIX網站進行索票,或上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官網或桃園光影文化館官網、臉書粉絲頁查詢。◇

責任編輯:黃善

***********************************

調查:做好事使人愉悅的感覺持續4小時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提醒人們,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好事也應該做。最近就有調查發現,做好事可以讓人有愉悅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可以持續4個小時。有專家說,做好事對心理健康有益。這是個良性循環。

在這項針對2,000名英國成年人、經由國際市場研究機構OnePoll所進行的調查顯示,人們一年通常會做223件好事,而做好事產生的愉悅感覺可以持續4個小時。

依據這項調查,人們做好事的動機包括想讓別人感覺良好(占40%)、想讓自己感到滿意(占34%)等。在受訪者中,有82%的人在做了好事之後有正面的感覺。

這項調查指出,58%的人相信,這種善舉不一定是大事,小事往往也能產生影響。 54%的人認為,現在做好事的人不夠多。

該調查說,61%的人遇到過某人為他們做了超出預期的好事。結果,65%的人表示感激,60%的人表達感謝之意,42%的人有被愛的感覺。

心理治療師特瑞爾(Emma Reed Turrell)說:「正面的社交互動對我們的心理健康有益。當我們與其他人分享正面的經驗時,我們的大腦會釋放催產素(oxytocin),這能增進同理心、信任和關係的建立。」

她還說,人們從事越多這種令人感覺愉悅的行為,大腦釋放的催產素越多。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行善會產生良性循環。(Shutterstock)

如以上所述,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做好事不一定是大事,舉手之勞也能做好事。以下是最常見的20種善舉:

(1)替別人開門
(2)為鄰居取貨
(3)給某人指路
(4)捐助慈善機構
(5)為家人燒一壺水
(6)在大眾運輸工具上讓座給別人
(7)當零售商到你家工作時為他們泡杯茶
(8)在路口讓其它車輛先走
(9)與親人外出時為他們購買食物或飲料
(10)載某人一程
(11)當商家陷入困境時前去購物
(12)給同事泡杯茶
(13)幫親戚做家事
(14)幫助年長者使用科技產品
(15)借錢給別人
(16)幫忙拿沉重的購物商品
(17)替身體不適的人買東西
(18)送舊物給朋友
(19)幫別人搬家
(20)撿拾公共場所的垃圾

先前也有研究表明,做好事能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

大紀元此前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社會科學家安迪潘(Meena Andiappan)從事道德行為與幸福的研究。她的研究表明,行善有助於增進心理健康與幸福。

安迪潘說,做好事不一定很難、很花時間或很花錢。事實上,這是在60秒之內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不用花費很大的功夫或任何金錢──只要替陌生人開門,或讚美你的同事。

她說,儘管行善對於情緒管理而言並非普遍的治療方法,但這些小小的善事卻也印證了這樣的格言——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

責任編輯:茉莉

***********************************

國慶日演出 北一女樂儀旗隊贏滿堂彩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享譽國際的「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樂儀旗隊」一行130人,7月1日在溫哥華市中心「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充分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

溫哥華市議員費必得 (Pete Fry) 、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劉立欣、副處長邱建義、蕭伯君伉儷、僑務組秘書黃慶育、台加文化協會理事長張亦凱、本地台灣社團領袖、僑胞及加拿大民眾一千多人共襄盛舉。本身也是北一女畢業的經文處處長劉立欣,笑稱自己當年身高不夠,沒有資格進入北一女樂儀旗隊。溫哥華市議員費必得盛讚北一女樂儀旗隊名聞遐邇,具備世界一流水準。

儘管第一場演出中午十二點才開始,許多民眾扶老攜幼不畏驕陽,一早就前往溫哥華女王劇院戶外廣場,希望能佔得好位置,就是為了一睹名聞遐邇的精湛演出。北一女樂儀旗隊整齊劃一的動作,音樂與舞蹈融合為一的意象表現,令在場台灣僑胞及加拿大民眾歡呼叫好,不少民眾意猶未盡,留下來等待欣賞一個小時之後的第二場演出。許多觀眾在每一個表演段落結束,忘情大喊 「謝謝」、「真棒」(”Thank You!”,”Bravo”),在加拿大國慶日成功展現國民外交及台灣的軟實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圖為駐溫經文處劉立欣處長(著紅衣)到場祝賀。(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演出結束後,立刻馬不停蹄搭車前往卡加利,7月4日至7日參加卡爾加里牛仔節大遊行及各項表演活動。歡迎卡爾加里的民眾前往欣賞這群台灣高中女生的演出,為她們加油打氣。

北一女樂儀旗隊歷史悠久,是目前台灣碩果僅存超過百人的大型樂儀旗隊,參與樂儀旗隊的學生品學兼優,經歷辛苦嚴格的訓練,才能在眾人面前呈現高水準的演出。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7月1日,北一女樂儀旗隊在「台加藝文節」舉行兩場精彩演出,展現青春活力贏得滿堂彩。(北一女加拿大校友會提供)

責任編輯:李盈

***********************************

女童牢記「迷路自救SOP」 平鎮警讓母女平安團圓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平鎮區一名媽媽帶9歲女兒前往住家附近診所就醫,回程途中,媽媽一個恍神未注意女兒沒有跟上,媽媽發現後也急得到處尋找,幸好女童機警走進超商,在孤苦無依時又遇到巡邏員警,經過員警耐心的協助,終於讓母女平安團圓。

開啟GOOGLEMAP街景讓女童指認,並耐心的帶著女童徒步尋找。(桃園市平鎮警分局提供)

宋屋派出所長鄒安晴表示,家住平鎮區民族路的9歲女童,與媽媽前往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看完診返家途中,因為媽媽一時恍神,等到回過神時才發現女兒沒有跟上,焦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四處尋找。

成功找到女童住家。(桃園市平鎮警分局提供)

恰巧警員吳曉玲及周均鴻前往超商簽巡時,發現女童在店內休息區哭泣,身邊又沒有大人陪伴,趕緊上前關心協助安撫,細問之下,才知道女童與媽媽走散,所幸女童想起老師教過的走失求救方法在原地等待,但因為天氣炎熱,只好先躲進超商等候,卻又擔心媽媽沒有發現她,於是焦急的在店內哭泣。

女童太過緊張,無法想起住家地址及家長電話,員警研判女童走失地點應該不會離住家太遠,於是開啟GOOGLEMAP街景讓女童指認,並耐心的帶著女童徒步尋找,最後成功找到女童住家。女童的家人接到通知趕回家裡,見到女童平安無恙,總算放下心中大石,頻頻向警方道謝。◇

責任編輯:黃善

***********************************

TWICE公開日語5輯預告片 以水開啓神秘境界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樂慧萱編譯報導)4日,韓國女子團體TWICE通過官方社交平台公開了第五張日語專輯《DIVE》的預告片,這是她們時隔2年再次發行日語專輯。

在公開的視頻(點這裡)中,TWICE成員漫步在茂密的森林中,懷著好奇又緊張的心,觀察著週圍的一切。偶爾有滴答滴答的流水聲貫穿其中,突然她們似乎看到了什麽後,成員一起來到了亮光穿透的地方後,以水開啟嶄新的神秘境界的景象。

視頻公開後,粉絲也紛紛留言:「這次的概念很好,我很喜歡大海的感覺」、「快要看到全新的TWICE了,我們有多麽幸福啊」、「只是看到TWICE成員這樣並肩站在一起,我都流淚了,謝謝你們」、「我很期待今年夏天也能見到TWICE!」、「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而且真的很酷」、「在日本這種質感和這種品質真的很棒!非常期待」、「我希望我們的娜璉已經恢復了力量」、「TWICE每個成員真的很努力,女藝人年輕時發光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我猜她們是想把那一瞬間的光輝保留在某個瞬間裡」等等。

TWICE自2017年6月28日在日本正式出道以來,今年滿七周年。新專輯《DIVE》傳遞了TWICE將邁入新階段的概念,並且通過這張專輯展現新的音樂世界。

TWICE的第五張日語專輯《DIVE》將於7月17日0:00正式發行。

責任編輯:蘇漾

***********************************

2024年日本博覽會 慶祝日本藝術與文化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漫西雅圖報導)6月29日至30日,2024年的日本博覽會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的Meydenbauer中心舉辦,這是一個慶祝日本藝術和文化的為期兩天的免費公眾節日。本次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展覽和互動體驗,向公眾展示日本的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參觀者將有機會親身體驗到日本的文化精粹和藝術創造力。

文化展示與和服魅力

6月29日至30日,2024年的日本博覽會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的Meydenbauer中心舉辦。圖為日本和服展示。(葉漫/大紀元)

活動期間,大廳內將有許多人身著和服,這種傳統的日本服飾因其精美的設計和豐富的色彩而成為拍照留念的熱點。和服的主要部分包括袷(雙層布料),裄(袖子到肩部中心的距離),帶子(obi,用於固定和服),以及草履(傳統的日式涼鞋)。

展品區與工作坊

6月29日至30日,2024年的日本博覽會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的Meydenbauer中心舉辦。圖為生花藝術。(葉漫/大紀元)

展品區聚集了來自日本及本地的藝術家和工匠,展示了從傳統的陶瓷和木工藝術到現代設計和創新的多樣手工藝品。此外,博覽會還設有多個工作坊和展示區,包括日本傳統的茶道、花道(生花藝術)和書法課程,讓參觀者不僅能學到技能,還能深入體驗日本文化的精神和魅力。

特色商品區

6月29日至30日,2024年的日本博覽會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的Meydenbauer中心舉辦。圖為特色商品展區。(葉漫/大紀元)

特色商品區是日本博覽會的一個重點亮點,聚集了眾多攤位,展示並出售各種獨特的日本產品。參觀者不僅可以購買到傳統的和服、精製的日本武士刀和各種動漫周邊商品,還能找到手工製作的玩偶、精細的日本刺繡以及使用傳統布料製成的各種製品。此外,攤位上還展出了日本的特色商品,如各種地區特有的茶葉、優質的日本米,以及富有創意的文創產品。

表演藝術與美食探索

6月29日至30日,2024年的日本博覽會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市的Meydenbauer中心舉辦。圖為日本武士模型。(葉漫/大紀元)

表演區設有主舞台和小舞台,上演各種包括傳統日本舞蹈、音樂會和武術展示的表演,由來自日本及本地的藝術家呈現,展現日本文化的多樣性。

餐飲區則提供了一次味覺探索之旅,從街頭小吃到精緻的壽司和天婦羅,每一種食物都代表了日本的食文化和對食材的尊重。

兒童區

專為兒童設置的區域結合教育和娛樂,使得家庭參與成為可能,讓小朋友們也能在遊戲中學習和體驗日本文化。

通過這樣多樣化的活動和展區安排,2024年的日本博覽會不僅為公眾呈現了一個全面的日本文化展覽窗口,也強化了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理解,成為一個連接東西方文化的重要平台。

責任編輯:舜華

***********************************

上財年新州拒絕逾萬套住房建造計劃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楚君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項數據顯示,在悉尼住房危機下,新州過去一年拒絕了逾11,000套住房的建造計劃。

根據規劃門戶網站的數據, 2023—2024財年,僅新州規劃部門就拒絕了20項耗資數百萬元的規劃提案,這些提案預計建造5,200多所住宅,耗資14.85億元。

與此同時,在截至6月30日的12個月內,開發商為繞過市政府否決18個總體規劃中超過6,000套住宅的計劃做出了最後的努力,但卻遭到了規劃部門的拒絕。

新州建築商協會(Master Builders Association of NSW)執行董事塞德勒(Brian Seidler)表示,截至5月的一年中,該州的建築審批量下降了18.2%,僅「有43,022套新房獲批」。

他說:「建築商們已經準備好開始工作,但如果不加快建築時間或降低建築成本,我們將繼續受到束縛。」

「強大的建築業等於強大的經濟,如果沒有對新項目的投資,經濟和與通脹的抗爭將繼續受到影響。」

今年1月,新州州長柯民思(Chris Minns)向《每日電訊報》透露,該州將無法實現國家內閣提出的75,000套住房的目標。

房地產開發遊說團體城市工作組(Urban Taskforce)負責人福雷斯特(Tom Forrest)表示,在未來60個月內,新州每月需要建造7,500套住房,「才能滿足本州未來五年內37.7萬套新住房的需求」。

澳洲統計局的數據證實,去年有54.73萬名移民移居澳洲,其中184,619萬人選擇新州為家。

新州規劃廳長斯卡利(Paul Scully)告訴《每日電訊報》,「新州有超過7萬套新住宅正在建設中」,但「由於洪水和叢林火災易發地、缺乏配套設施和基礎設施或現有的生物多樣性影響等多種原因,一些土地重新規劃或規劃提案可能無法推進」。

「最近,新州為43個市政府設定了住房目標,並為新州偏遠地區設定了一個目標。」

然而,悉尼西區城市規劃小組否決了一項耗資2.5億澳元在悉尼西區的卡登斯購物中心(Caddens Shopping Centre)停車場建造塔樓,開發近500套住宅的雄心勃勃的計劃。

去年8月,新州規劃部門否決了Canterbury Leagues Club將利物浦市( Liverpool )紀念大道84號(84 Memorial Ave)的一塊空地改建1,150套住宅,作為高層住宅和社區中心的一部分的計劃。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澳洲出租屋空置率上升 房租漲幅放緩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隨著住房空置率的增加,澳洲一些城市的房租漲幅已經開始放緩。專家表示,這可能意味著房租漲幅已經過了頂峰期,人們的經濟承受能力到達極限。

Domain房產網7月4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 全國範圍內的獨立屋租金上漲了11.1%,公寓租金上漲了8.6%。但今年第二季度的獨立屋租金漲幅低於前幾個季度,公寓租金漲幅也已經減半。

今年第二季度,悉尼仍然是獨立屋租金最貴的首府城市,租金中位數保持在750澳元未變;公寓的週租又上漲了20澳元,中位數達到720澳元。兩者的週租差價僅為30澳元。

這是自2021年以來,悉尼獨立屋和公寓租金漲幅最低的一個季度。

墨爾本獨立屋租金在所有首府城市中漲幅最大,達到1.8%,週租中位數達到580澳元,然而,這也是2021年以來最低漲幅。墨爾本公寓租金中位數保持在550澳元未變。

布里斯班的公寓週租中位數已經漲到600澳元,僅次於悉尼。獨立屋週租漲幅為1.6%,達到630澳元。

阿德萊德的獨立屋租金已經連續16個季度上漲, 週租中位數達到595澳元,但季度漲幅已經放緩到4年內低點。當地公寓租金上漲4.3%,漲幅全國最高,中位數已經漲至480澳元。

珀斯的獨立屋和公寓租金在第二季度保持穩定,獨立屋租金中位數為650澳元,公寓為550澳元。這是當地獨立屋出租市場自2020年同期以來的最疲軟季度,也是公寓出租市場自2018年以來的最弱表現。

堪培拉獨立屋週租已經漲至690澳元,達到2022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但公寓週租下降了10澳元,降至560澳元。

Domain研究與經濟主管鮑威爾(Nicola Powell)表示,雖然冬季是租房市場的淡季,但市場放緩是顯而易見,許多城市租金上漲乏力,這表明租金漲幅可能已經觸頂,雖然市場仍對房東有利,但部分城市的租金沒有上漲,有的還在下降,這意味著人們對租金的承受能力已經達到極限。

上月,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和堪培拉的空置率創下半年內新高,珀斯也攀升至兩年內新高。

鮑威爾表示,租房需求正在放緩,這體現出流入的移民人口可能已經過了高峰,隨著政府進一步控制人口的政策生效,需求可能進一步下降。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違規攀爬國會大廈 親巴勒斯坦抗議者被捕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7月4日,4名違規爬上堪培拉國會大廈的親巴勒斯坦抗議者被捕。國會大廈將啟動安全審查,以避免此類事件重演。

這些抗議者在議會大廈樓頂打開橫幅,指責澳洲「種族滅絕」和犯下「戰爭罪」。隨後,4名抗議者被捕。

突發的抗議活動引發安全擔憂,導致公眾在眾議院問答環節期間被禁止進入國會大廈旁聽。

眾議院發言人迪克(Milton Dick)表示,他與聯邦警察總長討論後決定對此事進行調查,以避免此列事件再度發生。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譴責了抗議者的行為。

他說:「責任人應該受到法律嚴懲。和平抗議在我們社會中有其重要位置,但這並非和平抗議。」

「公眾有權進入國會旁聽議會現場活動,但今天早上發生的事卻破壞了這一權利,也損害了我們的民主。」

他表示,他不希望議會因為這次違規抗議施加不必要的限制。

反對黨領袖達頓也表示需要調查這些人是怎麼進入國會大廈的。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工作旅遊兩不誤 加拿大人: 「數位遊牧」省錢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欣羽加拿大溫哥華編譯報導)在秘魯的Pisac小鎮,格雷森‧艾倫(Grayson Allen)坐在一間明亮的、放滿植物的咖啡館裡,自然光從上面的天窗透進來,他說他喜歡在國外工作。

據CBC新聞報導,這位來自溫哥華的30歲自媒體人自稱「數位遊民」,在過去的兩年半裡,他曾在英國、哥倫比亞、厄瓜多、墨西哥以及最近的秘魯遠程工作,早先是為一家加拿大公司工作,現在是為自己工作。

艾倫告訴CBC新聞:「這就像做夢一樣,這樣的生活可以節省一些錢,生活成本更低,還可以在週末旅行。我旅居的國家會很高興,因為我在那裡花費。加拿大仍然很高興,因為即使我不使用那裡的任何服務,我也在納稅。」

面對國內高昂的生活成本,一些旅行者開始轉向數字遊民以節省開支——從葡萄牙到日本再到巴貝多(Barbados),許多國家都推出了工作、旅行混合的數字遊民簽證,加拿大也宣布了自己的數字遊民戰略。

艾倫說,自從他開始用臨時簽證「遊民」以來,他已經償還了在英國攻讀碩士學位時欠下的大部分學生貸款,在遠程工作期間,他一度把三分之二的薪水存了下來。

他在溫哥華認識很多人,他說他們只是在生存。如果他將來真的想住回溫哥華,他必須多賺點錢。

部分加拿大人定居在在美國和墨西哥

當COVID-19疫情導致遠程工作人數急劇增加時,數字遊牧主義迅速流行起來。一項研究發現,全球有4,000萬人認為自己是數位遊民,其中大多數來自美國,一份報告發現,17.3%的美國上班族認為自己是數位遊民。

倫敦大學學院研究數字遊民的人類學家大衛‧庫克(David Cook)說,目前有很多關於數位遊民簽證的討論,它們都很不同,很令人困惑。但在疫情之前,這些都不存在。

他說,早在疫情使這些安排正常化、國家和工作場所開始正式實施這些計劃之前,生活成本就已經是數位遊民的一個主要考慮因素。數字遊民是一個相當廣泛的群體。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賺很多錢的高淨值人士。有些人是,但不是每個人都是。

在拉丁美洲、歐洲和東南亞的一些熱點地區,遠程工作和旅行的結合導致人們越來越擔心,數字遊民和其他遊客正在把當地人趕出負擔得起的住房,推高房價。

庫克說,與東南亞或東亞國家相比,加拿大的數字遊民更有可能在美國或墨西哥定居,因為時區相似使遠程工作更加無縫。

COVID限制加劇了這種現象

但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加拿大人採用了這種生活方式。根據位於麥吉爾大學的加拿大麥吉爾研究所(McGill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Canada)2024年4月的一份報告,目前超過11%的加拿大人口居住在國外。

加拿大駐葡萄牙大使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在過去兩年中,在葡萄牙尤其是在里斯本的數字遊民中,持有加拿大簽證的人越來越多,儘管我們缺乏具體的定量數據來提供幫助。」

里斯本的移民律師伊奧蘭達‧安德拉德(Iolanda Andrade)估計,她的客戶中大約有10至15名加拿大人——他們都是數字遊民,進入葡萄牙的要麼是指定的遊民簽證,要麼是被稱為D7的被動收入簽證。

雖然這取決於簽發簽證的國家,但數字遊民簽證有一定的限制,包括最低收入要求。在葡萄牙,申請數字遊民簽證的人,收入至少要達到該國最低工資的四倍。

加拿大住房成本太高

34歲的數字媒體經理阿茲拉‧卡薩姆(Azra Kassam)年輕時從肯尼亞來到卡爾加里,成年後大部分時間都在多倫多度過。

卡薩姆近年來使用了數位遊民簽證在克羅地亞遠程工作。起初,費用並不是她決定申請簽證的一個因素。但當房價開始飆升時,它就成為了一個更重要的考慮因素。

她估計,她在克羅埃西亞為她位於多倫多的公司遠程工作,每月可以節省大約1,000元。她為克羅埃西亞的數字遊民和外籍人士建立了一個WhatsApp社區,目前已有500名成員,其中包括一些加拿大人。

卡薩姆說,如果拿花費2,200元在多倫多住一間一居室和花2,200元搞定機票、住宿、雜貨和做有趣的事情做選擇,她寧願選擇後者。◇

責任編輯:李盈

***********************************

分析:襲擊事件頻發 中共煽動的仇外之火失控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近日,在中國的外國居民常成為襲擊目標。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傷人事件背後,反映了難以宣洩不滿的中國社會現況,同時表明中共多年來煽動的仇外之火已失控。

上週一,蘇州市高新區塔園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發生一起持刀傷人案。一名三十多歲的日本籍女子和她的兒子等待另一名孩子放學回家時,被一名52歲的外地無業人士刺傷。

蘇州毗鄰上海,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由於較早引進外資,這裡居住著許多外國居民。

當地政府稱,持刀襲擊者的動機可能是「對社會不滿」。在這起襲擊事件之前,今年4月,蘇州也發生了一起類似事件,一名日本男子被一名陌生人持刀襲擊。

日本人不是唯一被攻擊的外籍人士。6月10日,吉林市的一個公園裡,四名美國男子被人用刀刺傷,他們都是美國愛荷華州康奈爾學院的教師。

2024年6月24日、10日,中國大陸蘇州(左)、吉林(右)發生外國人被刺傷事件。(網頁截圖合成)
2024年6月24日、10日,中國大陸蘇州(左)、吉林(右)發生外國人被刺傷事件。(網頁截圖合成)

《日經亞洲》資深特約撰稿人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週四(7月4日)發表了評論文章,他指出,在中共嚴格的控制下,反日、反美是極少數可安全表達的政治正確立場,一位熟悉中國媒體的中國專家告訴他,對於部分中國網紅來說,「反日」是吸引更多的追隨者,進而獲得廣告和其它收入的方法之一。

中澤克二在文中舉出一段最近廣為流傳的視頻為例。

這段視頻是在東京拍攝的,片中自稱「鐵頭」、戴著墨鏡的中國網紅說:「對於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污染水,我們就不能採取行動嗎?」

「不,我會給他們點顏色瞧瞧。」這名男子說。

然後他在夜色之中,爬上靖國神社石柱的底座,在石柱上撒尿,並用紅色噴漆用英文寫下了「廁所」字樣才離開。

靖國神社被中國人視為日本戰時軍國主義的象徵。這段視頻被發布在中國社交平台小紅書上,吸引了許多流量。

這種仇外之火,有時候甚至會使中國民眾受害。他舉例,2022年,在蘇州,中共警察在街上抓捕一名年輕的中國女子,並將其以涉嫌觸犯「尋釁滋事罪」帶離,原因只是她穿著「浴衣」拍照,這是一種日本傳統的夏季衣著。

中澤克二表示,這些中國網紅們「並沒有堅定的反日或反美政治信仰」。

「對社交媒體明星來說,發布反日或反美言論,是一種將自己塑造成時尚人物、贏得粉絲、有時還能賺取收入的方式」,他寫道,「他們的訊息經過用戶轉發會進一步放大。」

仇外之火是由中共當局所點燃

中澤克二表示,這種反日、反美的潮流是中共當局煽動下的產物,也可被視為是北京「戰狼外交」的結果。

他舉出12年前,日本將尖閣諸島(釣魚島)國有化時,在當局支持下,中國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日示威風暴。

在這些抗議活動中,有人呼籲將日本劃為中國的一個省。一些在中國經營的日本公司的商店和工廠遭到破壞。

儘管日本駐華大使公務車上的日本國旗被扯下,但沒有在中國居住、工作、學習的日本人遭到直接攻擊。

「當時,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包括美國人和日本人在內的外國居民,在中國的人數遠遠高於現在」,中澤克二寫道,「他們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在中國生活得很好。」

「這是因為抗議活動的核心部分是『政府製造』——由當局自己發起」,他寫道,「聚集在北京日本大使館前的示威者,是從周邊省份乘車趕來的。他們每天都有津貼和盒飯。」

12年過去了,情況卻發生了重大變化。他認為,目前的仇外風潮是「不穩定的社會形勢和動蕩的經濟形成的」。

中澤克二認為,中共當局也不願倉促控制這場仇外之火。

「也許他們知道,如果他們要採取行動來平息失控的網路敵意,可能會適得其反,讓沮喪的社群媒體用戶開始發洩對高失業率、大幅減薪和其它經濟問題的沮喪。」他寫道。

責任編輯:李沐恩#

***********************************

西雅圖海灣人隊逆轉戰勝芝加哥火焰隊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若晨西雅圖編譯報導)6月30日晚,坐鎮主場的西雅圖海灣人隊(Seattle Sounders)連續第二場反敗為勝,以2比1的比分戰勝來訪的芝加哥火焰隊。

芝加哥火焰隊(Chicago Fire)的馬倫·海爾-塞拉西(Maren Haile-Selassie)在第30分鐘為芝加哥火焰隊取得領先。火焰隊前場通過拼搶拿到球權,一腳直塞傳給了馬倫,馬倫單刀面對守門員弗雷,將球打進球門左下角。

海灣人隊隨後兩次得分全部來自於阿爾伯特·魯斯納克(Albert Rusnák)的兩粒點球。第一粒點球出現在比賽第55分鐘,第二例點球出現在比賽傷停補時階段第二分鐘,兩粒點球全部射向球門左下角,儘管守門員判斷正確方向,但未能撲出點球。

這是海灣人隊連續第三場比賽反超或者追平比分,也是連續第二場比賽在傷停補時階段反敗為勝。目前球隊21場比賽7勝7平7負,積28分排在西區第9。

責任編輯:舜華

***********************************

華盛頓州人口突破800萬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常學西雅圖編譯報導)華盛頓州財政管理辦公室的數據顯示,華州人口在過去一年新增約8萬4,550人,總人口突破800萬。

財政管理辦公室的年度估算,截至2024年4月1日,華州人口為803萬5,700人。根據2023年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華州是美國第13大人口州,緊隨弗吉尼亞州之後,略高於亞利桑那州。

加州人口最多,達3,890萬,德州排名第二,這兩個州是美國唯一人口超過3,000萬的州。佛州排名第三,人口達2,300萬。

在這三個州中,只有加州的人口增長率為負,人口同比下降0.19%,自2020年以來下降了1.55%。而德州和佛州在此期間人口分別增長了6%和6.4%。

華州的人口僅增長了0.36%,在全美人口增長排名榜中位列第25。南卡羅來納州是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州。

華州雖然人口在增長,但增速卻略低於上個十年。根據財政管理辦公室的報告,在2010年至2020年間,平均每年有9萬8,200人搬到華州,而去年遷入華州的人數只有8萬4,550人。

華州超過68%的增長發生在五個最大的都會縣:金縣、克拉克縣、斯諾霍米什縣、皮爾斯縣和斯波坎縣。

西雅圖市人口增長了1萬8,500人,是華州所有城市中人口最多的,目前人口為79萬7,700人。

責任編輯:舜華

***********************************

西雅圖提供兒童和青少年暑期免費餐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常學西雅圖編譯報導)從7月1日起,廣受歡迎的西雅圖市人文服務部暑期免費供餐服務(SFSP)將回到全市的70個不同地點。

西雅圖市人文服務部暑期供餐服務計劃為1至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在暑假期間提供免費的健康早餐、午餐和小吃。根據西雅圖市的規定,每位參與者每天可以在現場食用最多兩餐飯或一餐飯與一份小吃。

西雅圖市政府網站顯示該服務將運營到8月23日。除非市政府另有說明,所有西雅圖居民,無論移民身分如何,均有資格參與西雅圖市的這個計劃,無需報名,即可到這70個地點領取食物。

西雅圖市人文服務部青年與家庭賦權部門主任舒克里·奧洛(Shukri Olow)博士說,「暑期免費供餐服務計劃支持西雅圖各地參加暑期項目的兒童和青少年,以及那些在家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營養的孩子。」

奧洛表示,這一計劃要「在學校放假期間幫助學生填補營養空缺。今年,預計提供超過10萬份的餐點和幾乎同等數量的小吃」。

責任編輯:舜華

***********************************

斯諾霍米什縣兒童跌落窗戶人數激增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蘇菲西雅圖編譯報導)近日,華州斯諾霍米什縣(Snohomish)官員警告家長和兒童看護人員注意兒童從窗戶掉下來的危險正在上升。

據統計,斯諾霍米什縣今年迄今為止已經發生了14起孩童從窗戶墜落的事件,而以往每年的平均水平是8起。官員們擔心斯諾霍米什縣兒童墜窗事件將在2024年達到創紀錄的數字。

根據斯諾霍米什縣縣府埃弗里特(Everett)消防部門報告,在剛剛過去的6月,他們曾在一週內處理了兩起幼兒從三樓窗戶跌落的事件。這兩名兒童都受了重傷,被送往港景醫院接受治療。

埃弗里特消防局發言人克里斯蒂·維利(Christie Veley)表示,他們「不知道墜窗是怎麼發生的,但不幸的是,在斯諾霍米什縣,每當天氣變暖,人們就會打開窗戶,讓微風進來」。

兒童從窗戶墜落會導致肺部損傷、骨盆骨折等,其中一至四歲的孩子最為脆弱。

為了防止再發生墜窗事件,斯諾霍米什縣官員建議家長和兒童看護人,購買「兒童安全窗止動器」,以防止幼兒自己打開窗戶。這種安全設施在火災時可以容易地取下。

責任編輯:舜華

***********************************

西雅圖電動汽車充電電纜屢遭盜竊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詹潞西雅圖編譯報導)西雅圖已成為電動汽車(EV)充電電纜盜竊的熱點城市。

電動汽車充電電纜因富含金屬銅而屢遭盜竊。根據美國充電服務商「美國電氣化」(Electrify America )公司的報告,在過去幾年,西雅圖市喬治敦(Georgetown)街區的一個充電站有50多條電纜被盜;大學村(University Village)的一個充電站也有20多條電纜被盜。整個西雅圖市的電動汽車充電電纜失竊案件激增。

「美國電氣化」公司在美國和加拿大運營著一個由950個充電設備組成的龐大的充電網絡,每週為25萬用戶提供服務。

這個公司的雷切爾·摩西(Rachel Moses)說,在加州和內華達州,充電電纜盜竊案也在激增,但是西雅圖的盜竊規模卻令人震驚。僅在一年內,西雅圖就發生了90起盜竊事件。與2023年相比,2024年的盜竊頻率翻了一番。

「美國電氣化」公司已經在各電動汽車充電站安裝了照明設備和攝像頭以阻止偷盜。他們拍攝到了罪犯使用斷線鉗剪斷富含金屬銅的電線,然後逃跑的鏡頭。

摩西表示,公司正在與當地執法部門密切合作,以減少此類盜竊的發生。

華州生態部的報告顯示,電動汽車保有量創下了歷史記錄,2023年註冊的電動汽車接近17輛,比前一年增長了43%。與此同時,充電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責任編輯:舜華

***********************************

凱辛娜高爾夫球場池塘發現浮屍 精神病華男輕生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昨天(7月3日,週三)早上9點半左右在王后區法拉盛凱辛娜公園高爾夫球場(Kissena Park Golf Course)的池塘(pond)內發現了一具屍體,經紐約市警察局和109分局的調查,死者為40歲的華人男子,有精神病史,已經死了好幾天,沒有他殺的跡象,推斷他是自殺。

紅色地點為池塘附近的入口。
紅色地點為池塘附近的入口。(谷歌街景)

根據警方消息,3日上午9點33分左右,有人撥打911報警電話,稱發現有一具屍體漂浮在凱辛娜公園高爾夫球場的池塘裡,屍體已經腫脹、發臭,相信已經死了好幾天。

警方到達後,將死者的屍體從水中拉出來,在他的包裡發現了他的身分證。死者為40歲的華人男子,叫李飛(Fei Li,音譯),住址在109分局的範圍內。

警方說,是打高爾夫球的人聞到奇怪的臭味後,尋找哪裡有臭味,走過去,發現了池塘裡漂浮著屍體。經過調查,沒有發現他殺的痕跡,死者有精神病史,相信是自殺而且無疑點。

警方說,這個池塘在高爾夫球場裡面,並非凱辛娜公園的湖泊,它靠近新鮮草原巷(Fresh Meadow Lane)和派克大道(Peck Avenue)的林蔭道,除了打高爾夫球的人去外,很少人有其他人進去,不容易發現異常情況。

法醫將進行屍檢並確定死因。

無獨有偶,昨天早上法拉盛凱辛娜走廊公園(Kissena Corridor Park)緬街(Main St.)與長者大道(Elder Ave.)一側,一大早7點多就被警方用黃色警戒線圍蔽,人行道上有點點滴滴的血跡,一直從緬街與Franklin Ave.路口滴到公園門口,人行道上沿路觸目可見。不過警方確認,血跡與池塘的屍體沒有關聯——血跡是新鮮的,池塘的屍體已經泡在水裡幾天了;而且兩宗案件不在同一個地方,距離較遠,不是同一宗案件。

責任編輯:鄭樺

***********************************

法拉盛緬街人行道血跡斑斑  警方初步調查:有人打架受傷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7月3日一大早7點多,警方將法拉盛緬街(Main St.)凱辛娜走廊公園(Kissena Corridor Park)在法拉盛緬街的入口封鎖,緬街上發現斑斑血跡。據警方調查後發現,是有人打架受傷,一路流血,警方圍蔽公園入口是為了調查。

緬街人行道上的點點血跡。
緬街人行道上的點點血跡。(林丹/大紀元)

據在凱辛娜走廊公園晨練的李大姐表示,早上7點多時,警察將公園在緬街的入口用黃色警戒線封鎖起來,警察對晨練的人表示,在公園門口的樹下發現了血跡。李大姐早上8點多結束晨練,沿著緬街走回家時,看到緬街人行道上沿路都有點點滴滴的血跡,「是新鮮的,一滴一滴的,一直滴到中國銀行那地方。」

記者看到,警察除了封鎖凱辛娜走廊公園緬街的入口之外,還沿著Elder街用黃色警戒線圍蔽人行道,一直到Colden街。血跡在Elder街比較明顯,但在緬街上的血跡不太明顯,如果不仔細看,看不出地上有血。

在公園圍蔽區域執勤的警察對記者表示,圍蔽是為了進行調查。

下午警方表示,經過調取監控錄像發現,是有人在酒吧打架受傷,流著血離開,血滴到了人行道上,但傷者沒有報警,也沒有死亡。

責任編輯:鄭樺

***********************************

小心!紐約出現新型停車費詐騙短信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如果你收到短信說你欠了2.5美元的停車費,讓你到一個CityPay的網站去付款,那麼千萬不要點擊這個網站鏈接,因為這是一種新型詐騙模式。

最近,很多市民收到一則來自「New York CityPay」的短信,該短信說,「我們的記錄顯示,你有一筆2.50美元的停車費未繳,若不及時支付將變成25美元。」隨後附上一個結尾為.com的網站鏈接,紐約市府提醒千萬不要點開該鏈接。

對此,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週二在記者會上說:「很多人認為自己永遠不會受騙,然而你會驚訝,我們不知不覺中仍然進入了索取個人資訊的短信的圈套⋯⋯請務必保持警覺,我們也會盡職盡責(打擊詐騙)。」

實際上,真正的CityPay的官方網站結尾為.gov,並非.com。紐約市居民可透過這個市府網站繳納車輛罰單和地產稅等費用,並查詢真正的CityPay帳戶的餘額。

現在,CityPay官方網站首頁提示,「若您收到一則自稱是CityPay發出的短信,請立即刪除。我們絕不會發送未經請求的短信提醒您付款。切勿點擊任何自稱是CityPay發出的短信中的連結,那是詐騙。」

紐約居民譚女士(化名)向本報表示,上週她也收到這樣的短信,不過,幸而她先用電腦谷歌搜索到了真正的CityPay官方網站,該網站沒有顯示她的車輛有任何欠款。她把這條短信告訴丈夫,才搞清楚當初登記車輛信息時,留的是丈夫的電話,並沒有留她本人的電話,才得知這是一條詐騙短信。

王女士告訴大紀元,她也經常收到這類短信,她說,「所謂的停車費等等都是詐騙,我看到這些都會封鎖掉號碼,這樣這些騷擾會少很多很多。」

責任編輯:陳玟綺

***********************************

保護無證勞工 紐約市主計長促國安部延長暫緩驅逐期限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紐約市主計長蘭德(Brad Lander)加入由27個州和地方機構組成的全國聯盟,呼籲聯邦國土安全部(DHS)將保護無證移民的「勞工執法暫緩行動」(Deferred Action for Labor Enforcement,簡稱DALE)期限,由從目前的兩年延長至至少四年。

「勞工執法暫緩行動」為遭到雇主剝削或虐待的無證移民提供暫緩驅逐出境的保護,以便無證移民能夠配合執法部門調查,並出面作證,將無良雇主繩之以法。目前暫緩驅逐的期限為兩年,兩年期滿可以申請延長。不過由馬薩諸塞州總檢察長辦公室、伊利諾伊州總檢察長辦公室和西雅圖勞工標準辦公室牽頭組成的全國聯盟認為,這類案件往往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執法,因此他們在7月2日聯合致函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呼籲將暫緩驅逐的保護期限從目前的兩年,延長為至少四年。

信中指出,雖然目前無證移民勞工在兩年保護期限期滿後可以申請延長,但申請延長過程相當複雜繁瑣,而且不保證一定會獲得批准。如果無證移民在調查和相關執法行動完成之前喪失了暫緩驅逐出境的保護,將使他們無法繼續擔任證人或協助執法機構對違法雇主究責,導致執法行動功虧一簣,違法雇主不會受到懲罰。因此該聯盟敦促國土安全部將暫緩驅逐的保護期限延長為四年。

蘭德還指出,移民勞工對國民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他的辦公室在執行紐約市現行的工資法的過程中,經常看到無證移民擔心遭到雇主報復或被遣返,不願出面作證,透過延長保護期限,才能讓工人毫無畏懼地挺身而出。

責任編輯:鄭樺

***********************************

奧肯那根果農損失九成果樹 改種更抗寒作物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加拿大溫哥華編譯報導)一月份的寒流徹底摧毀了奧肯那根的桃樹、杏樹和櫻桃樹。

由於今年最具破壞性的冬季寒流,詹妮弗‧迪奧爾(Jennifer Deol)和她的丈夫不得不毀掉他們位於卑詩省基洛納市的果園中的超過一公頃的珍貴桃樹。

1月初的極端氣溫嚴重破壞了位於奧肯那根山谷(Okanagan Valley)的果樹和葡萄藤,導致果樹枝條和藤蔓上的嬌嫩幼芽枯死。

現在,迪奧爾和其他果園主們正在改種植更抗寒的作物,以適應近年來卑詩省農場遭受的極端天氣事件,目的是為了減輕未來的損失。如不這樣,不出幾年他們就會面臨破產,倒閉。為了挽救經濟損失,迪奧爾在曾經種植桃樹的土地上種植了葡萄和玉米。

卑詩省的果園農場比任何其他省份都多,果農人數是安大略和魁北克總和的兩倍還多。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卑詩省每年的水果總產值估計超過4.5億加元。而卑詩省的絕大多數的水果都是種植在奧肯那根山谷,櫻桃、蘋果和桃子是該地區最常種植的林果作物。去年,由於產量下降,卑詩省的水果銷售量減少了近2%,而今年的冰凍災害將使水果銷售量大幅下降。

據卑詩省水果種植者協會(B.C.Fruit Growers’Association)副主席蘇克迪普‧布拉爾(Sukhdeep Brar)稱,雖然蘋果樹經受住了今年冬天的極寒天氣,但核果類果樹,尤其是桃、杏和油桃卻遭受了重大損失。桃子幾乎是絕產。同時,據布拉爾估計,今年奧肯那根的櫻桃只有約三分之一存活下來。

果農的作物損失只是近年來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中的最新打擊。在2021年,卑詩省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天氣,果園被烤焦,果樹受創。而在過去的兩個冬天,極端寒冷的天氣導致果農以及釀酒葡萄種植者的損失慘重,今年他們面臨著高達95%的作物損失。

今年早些時候,卑詩省政府宣布了一項7,000萬元的計劃,用於葡萄和水果種植者重新種植和維護果園和葡萄園。這筆資金是在2023年啟動的一項1,500萬元的多年生作物更新計劃的基礎上追加的,該計劃旨在幫助生產者更換病蟲害和產量低的植物。但布拉爾說,這筆資金在短期內對果農的幫助不大。因為即使今年幾乎沒有作物生長,生產者仍然需要投入時間和金錢來維護果園。

今年核果收成的損失也迫使水果和蔬菜的經營者改變銷售策略,因為往年他們都是靠銷售卑詩省種植的櫻桃、桃子和杏子來吸引顧客。而今年將從美國進口桃子,以滿足顧客的期望。◇

責任編輯:李盈

***********************************

保留天然氣選擇權獲40萬簽名支持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紫櫻西雅圖編譯報導)7 月2日,在雷蒙德(Redmond)一家雜貨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反對州政府終止在建築物和住宅中使用天然氣的I-2066倡議者表示,他們已經收集了足夠的簽名,將這一措施納入11月的投票。

I-2066由華盛頓建築業協會發起,並獲得Let’s Go Washington和華盛頓酒店協會的支持。會上支持者堅稱,這項措施不是關於天然氣和電力的優劣,而是為了保留可以選擇其一的權利。他們已收集了超過40萬個簽名,

I-2066如果獲得批准,將防止未來任何形式的天然氣禁令,包括烹飪、供暖和建築中使用的設備。並將會廢除新州法(HB1589)的一部分,該法律旨在減少碳排放,使州內最大的能源供應商——普吉特海灣能源公司(PSE)放棄天然氣。

雷蒙德Mayuri雜貨店的老闆丹·納特在會上表示,如果轉換到電力將使他的成本高達70萬美元。納特說,「我們不涉及黨派和政治。我們只想有選擇的權利。」

責任編輯:舜華

***********************************

東百老匯91號遊民所要開張 華埠上訴案8月審理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儘管華埠民眾多年抗議,位於東百老匯91號的遊民所還是要開張了。不過當地老百姓還在抗爭中,他們的上訴案將在8月份開庭審理。

根據社區消息,日前該遊民所的裝修改建已經完成,所有隔板都已拆除,晚上燈火通明,似要正式開張。

一直帶領居民抗爭的紐約東華協會主席于金山表示,91號原為酒店,因營業不佳而關閉,之後業主出售給經營遊民所的企業。

「大華埠民權聯盟」等社區組織曾多次示威抗議,並與遊民局交涉,沒有結果;遊民所經營者拒絕向華人社區做出任何妥協,執意開設遊民所及遊民醫療中心。

于金山表示,遊民醫療中心向全市遊民開放,未來將迎來患各類疾病的遊民,對當地居民健康危脅極大。

不過,由於居民的抗議,雖然91號仍為遊民所營業,但其它3個原來也有意在華埠開設的遊民所,因爲抗議聲浪而都打退堂鼓了。

「這也算是略有成效。」于金山說,「進一步的抗議活動正在籌劃中。」

他透露,「大華埠民權聯盟」的上訴案,預定八月開庭審理。

責任編輯:陳玟綺

***********************************

深圳鵬金所爆雷 部分產品延期兌付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鵬金所的母公司深圳鵬鼎創盈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鵬鼎創盈)7月1日發布聲明稱,受市場因素影響,公司所投項目無法按計劃實現回款,導致目前部分產品出現延期兌付。有消息稱,違約金額涉及七八億元(人民幣,下同),很多購買金融產品的為萬科員工。

6月30日,有萬科員工通過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其購買的相關理財產品出現延期兌付,其中涉及一筆「北相股權收益權產品」,期限為360天,預計年化收益率為5.2%,已經於2024年4月7日到期。

據券商中國報導,鵬鼎創盈旗下全資子公司鵬金所(全稱為深圳市鵬金所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的兌付危機在今年5月開始陸續出現,很多投資者購買的產品到期後一直未兌付,涉及金額預計至少七億至八億元。

很多萬科員工購買了鵬金所的股權收益權產品,3月開始就出現逾期,5月以前的產品只有小部分兌付,5月以後的產品一律沒有兌付。

一位在萬科工作多年的員工透露,自3月以來鵬金所已經有十幾隻產品爆雷了,涉及金額大概7~8個億(客戶經理說),但從來沒有主動告知過員工。

該員工表示,他和其他兩位萬科前員工三個人就投資了500多萬元,產品名叫新創股權收益權和宏成股權收益權。有人買了一千多萬元,大部分是萬科員工。

一位通過萬科內部職工介紹購買產品的投資人表示:「鵬金所利率五個點,本著內部員工對萬科信任買的定投,現在到期了不兌付,無方案、無計劃、無交代,就是等。」

該萬科員工表示,「鵬金所」針對內部員工的發行人主要有兩家,分別是匯成浩濤,瑞錦。其中,瑞錦熙真正的發行人是深圳盈安財務顧問有限公司,匯成浩濤真正的發行人是博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即真實借款人疑似影子公司。不過工商股權顯示,這兩家公司與萬科無明顯關聯。

另據時間財經7月3日報導,有投資者透露,鵬金所的理財產品屬於股權收益類定融產品,之前在萬科內部推薦,由員工自願購買,此次鵬金所的產品延期兌付,屬於債務非標,並不涉及萬科。

據報導,對於投資者而言,這種股權收益類產品既不是信託,也不是私募基金,沒有第三方託管,也沒有底層抵押產品,即便是內部員工,都是基於對平台基本面的信任,不知道具體投向,一旦爆雷風險巨大。此前,就發生過多家房地產公司內部的理財產品出現問題。

官網資料顯示,鵬金所成立於2015年8月,是深圳市鵬鼎創盈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鵬鼎創盈2014年6月成立,2016年8月,鵬鼎創盈獲萬科戰略投資3億元,是其最大的一筆融資。天眼查信息顯示,鵬鼎創盈的第一大股東是深圳萬科財務,持股比例20%。

責任編輯:劉毅#

***********************************

曼哈頓第三社區委員會以多數票通過柏路改善計畫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儘管有很多華裔居民強烈反對,曼哈頓第三社區委員會(CB3)以多數票贊成的結果通過了一項在柏路增建巴士島和警局停車位的方案。

紐約市交通局(DOT)今年向CB3提交了關於柏路(Park Row)及其周圍街道的改善計畫(Street Improvement Project,簡稱SIP),該計畫提議在柏路建一座新的巴士島以及在柏路北行一端增設15個警局停車位。

柏路改善計畫(SIP)是華埠且林士果/劉錦廣場(Chatham Square/KimLau Square)重建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還包括擴建及油漆人行道,增設自行車道,重置路障圍欄、新路標,美化圍欄等。

SIP的支持者認為,此舉有助改善華埠商業壓力,帶來經濟效益。但許多華裔居民強烈反對,認為此次改建將導致柏路變窄,增加交通隱患,且導致警察局更多占領華埠地區,讓社區充斥警衛、警犬、混凝土屏障和收費站。

在上週二(6月25日)的投票中,曼哈頓第三社區委員以26票贊成、11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這項柏路改善計畫。

責任編輯:陳玟綺

***********************************

紐約市連續6個月犯罪率下降 地鐵犯罪降幅最大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2024年下半年開啟之際,紐約市長亞當斯和紐約市警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6月份犯罪數據。截至目前,紐約市連續六個月犯罪率下降,1至6月整體犯罪率下降約2%。

紐約市警局局長卡班(Edward A. Caban)。
紐約市警局局長卡班(Edward A. Caban)。(趙芬妮/大紀元 )

根據市警局公布的最新數據,紐約市連續第六個月整體指標性的犯罪再次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份主要犯罪降低4%。七項重大犯罪中有5項下降,謀殺案下降了21.1%,入室盜竊案下降了8.8%,重大盜竊案下降了9.9%,汽車盜竊案下降了9.4%,搶劫案下降了1.5%。但另外兩項重大犯罪有所上升:強姦案上升了59.1%,重罪攻擊案上升6.7%。

6月份報告的強姦案有175起,而2023年同期為110起。紐約市警局表示,上個月報告的175起強姦案中有39起發生在前幾年,90%的案件發生在嫌疑人和受害者彼此認識的情況下。

重罪襲擊案件數量增加了6.7%,從2023年6月的2,632起增加到上個月的2,808起。

紐約市長亞當斯表示,紐約市連續六個月犯罪率下降,說明本屆政府採取的措施正在發揮作用。當他接手紐約時,面臨的是槍擊案、飛車黨犯罪等的犯罪率上升40%的局面。

他提到,自去年10月大批移民進入紐約,特別是在10月7日之後,其中一小部分人參與幫派組織,對紐約帶來危險。

亞當斯表示,紐約地鐵犯罪率在今年1月份激增之後,從2月到6月的地鐵犯罪率持續下降,這源於一千名新警察加入地鐵系統執法的行動。

紐約市警局局長卡班(Edward A. Caban)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警局自2022年以來從紐約街道上收繳超過1.7萬支非法槍枝,其中僅在過去六個月就收繳了3,400多支。

他表示,今年上半年地鐵重大犯罪下降近70%,6月份下降近15%,目前地鐵主要犯罪率比新冠疫情前低11%。警局在堅決打擊暴力和秩序混亂方面取得穩定進展,這一行動將持續今年整個夏季。

恰逢美國獨立日到來,亞當斯還宣布,將部署數千名包括穿制服的和便衣的警察上街執勤,以確保7月4日晚的慶祝活動順利進行。

他也提醒,希望人們在燃放煙花時,確保按照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的規定來使用,並遠離兒童,以避免危險發生。

責任編輯:鄭樺

***********************************

SAT場地屈指可數 考生到外州考試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一些名校對於明年或後年秋季入學的學生重新要求SAT成績,法拉盛一家教育培訓中心表示,在這個暑期,備考SAT的考生比過去多了不少,由於8月份的考場比較少,以致一些學生要到外州去考。

布朗大學、耶魯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學校對申請2025年秋季入學的學生,恢復要求SAT或ACT成績;斯坦福大學則對2026年秋季入學學生要求SAT成績。而且從今年3月開始,SAT改為數字化方式考試,時間從原來3個小時縮短為2個小時。位於長島鐵路茉莉丘(Murray Hill)火車站對面的金銘學習中心(Ai Plus Learning Center)的負責人林老師表示,在這樣的變化形勢下,SAT成績的重要性重新被加強,而且SAT考試方式改變,學生需要訓練和適應,到她的培訓中心備考SAT的學生增加。

林老師表示,暑期是提升學業和備考的好時機,由於10月份考試對12年級學生申請大學來講,時間比較緊張,所以很多學生把握8月份來考,暑期一開始不少學生就在SAT班度過,不過由於是暑假,SAT考試的名額和考場比較有限,有的學生不得不選擇到外州去考試。

不過林老師也表示,如果無法報到8月份的考試,在10月份考對於12年級的學生來說時間也來得及,只是那時已經開始填報志願、準備申請文書,時間比較緊張,而且機會只有一次了,所以學生的心理壓力比較大,所以建議10年級、11年級的學生還是及早準備SAT比較好,「好的高中的學生,比如史岱文森高中等特殊高中的學生,只需要讀衝刺班,但對於一般學校的學生,備考的時間相對長一些。」

林老師也表示,SAT的成績並不是越高入名校的機會越大,大學是綜合考察一個學生的,考察的要素是:高中平時成績、申請文書、課外活動、SAT、推薦信等。SAT分數達到一個層級,這個範圍裡面的分數相差幾十分,在大學招生官看來是都是同一個層級。金銘教育中心作為培訓機構,將根據學生的需求(目標大學、專業),除了輔導他們備考之外,還為學生給出他們的安全分數線和備考後的保底分數線,讓學生對自己的目標心中有數,目標精準。

林老師更提出,人們一直在爭論是大學的排名重要還是專業重要?他指出,「每個孩子的特點都是不同的,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他們的特點度身定造,無論如何,用最短的時間提高SAT成績,可節約學生時間,而這個暑期是一個備考的好時機。」

責任編輯:鄭樺

***********************************

紐約市公園局開始在華埠堅尼路植樹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紐約市公園局開始在華埠堅尼路種植行道樹,目前已從包厘街路段到巴士達街的堅尼路北側,種植了11棵行道樹,植樹將逐漸向西延伸到六大道,改變了堅尼路目前無樹的情况。

以綠化華埠為主旨的紐約東華協會主席于金山說,去年市長亞當斯參加華埠社區大會時,他即表示希望市府在堅尼路廣植樹木以減少噪音,並改善景觀及潔淨空氣。

7月3日,于金山對市長實現承諾表示感謝。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客戶員工流失嚴重 普華永道在中國舉步維艱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君宜綜合報導)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PwC)在中國深陷恆大財報造假醜聞,自今年3月以來的三個月內,至少有36家客戶取消了與普華永道的合作,造成審計費用損失高達人民幣(下同)6.65億元。

據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報導,中共當局正在權衡對普華永道處以創紀錄的罰款,並可能暫停其部分本地業務。該公司將面臨至少10億元(1.38億美元)罰款,遠超去年對德勤(Deloitte)處以的人民幣2.1億元罰款,將創下中共對會計師事務所開出的單筆罰款紀錄。

大客戶的接連流失給普華永道在華的業務和收入帶來巨大壓力。儘管中共監管部門的處罰結果尚未最終確定,但這家全球知名公司在中國的信譽及特許經營權已遭受了重創。

據彭博社報導,普華永道的一些中國客戶正在與其它會計師事務進行洽談,等待監管機構調查的結果,然後再決定是否更換審計機構。

中共的監管處罰威脅也讓普華永道的中國員工深感不安。雖然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已經離職,但內部消息顯示,其它大型國際和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已經收到了數十封來自普華永道員工的求職信。

根據監管文件,截至2023年12月底,普華永道共有為291名合伙人及1710名註冊會計師。

本週三(7月3日),普華永道宣布由李丹(Daniel Li)接替於6月底退休的趙柏基(Raymund Chao),出任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區主席。現年53歲的李丹1993年從上海財經大學畢業後加入普華永道,並於2004年成為合夥人。他是首位擔任這一職務的中國大陸人士。

普華永道是中國大陸營收最高的會計師事務所。與其它三家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相比,普華永道中天(普華永道在華機構)在2020至2023年度的業務收入均居首位。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數據顯示,普華永道2022年的收入為79.25億元,其中審計收入68.37億元。這一年,普華永道審計了約400家在上海、深圳、香港或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2023年收入回落至71.37億元。

在放棄普華永道的36家中國上市公司中,有26家已經任命了新的審計機構。其中約三分之二選擇了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或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包括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國有企業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和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

有8家公司選擇了中國本土的審計公司。中共官方數據顯示,在中國最大的12家會計師事務所(包括全球四大和中國本土八大)中,國內事務所的收入占集團總收入的51%,高於2012年的44%。

普華永道在中國的主要客戶包括科技巨頭騰訊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美團和小米公司,這些公司仍在使用普華永道的服務。

該公司還為許多消費品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商提供審計服務。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下滑,普華永道一直在縮減這方面的業務。但未能逃脫厄運,中國房地產龍頭恆大集團在2021年爆發出債務危機,作為其審計機構普華永道也受到牽連。

今年3月,恆大地產因財務造假收到行政處罰告知書及41.75億元的罰單。根據處罰書,恆大地產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度報告中,共虛增收入5641億元。而對於恆大2009年至2020年的年報審計,普華永道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

自4月以來,普華永道屢次陷入輿論風波,並被自稱為該所前合伙人的人士舉報。香港會計及財務匯報局於4月19日發文稱,該舉報信對普華永道的質量管理系統,以及其在恆大審計中的潛在質素缺失,表達了嚴重擔憂。

責任編輯:李沐恩#

***********************************

澳洲發放給部分國家的學生簽證減半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發放給7個留學生生源主要來源國的簽證數量大幅下降,其中印度、尼泊爾和菲律賓在一年內減少了一半,巴基斯坦和哥倫比亞下降了大約三分之二。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導,澳洲在2022—2023財年發放給印度留學生的簽證數量為62,037份,但根據最新統計數據,在2023—2024財年的11個月中,獲批簽證數量只有32,390份,降幅接近一半。

同期,哥倫比亞獲批的學生簽證數量從32,500減少到12,500,尼泊爾從24,530減少到10,940,巴基斯坦從11,765減少到4,024,菲律賓從4,700減少到2,470。

作為澳洲留學產業最大的生源國,中國留學生獲批的簽證數量降幅較小,從98,500減少到77,185,越南從10,880減少到8,270。

澳洲政府本週突然宣布將學生簽證的申請費上調一倍多,從710澳元漲至1600澳元。此外,澳洲政府計劃從明年1月開始對各大學招收的留學生數量設置上限。預計這些舉措會進一步抑制留學市場。

留學產業是維州最大的出口產業。根據維州工商協會的分析,除了學費之外,每個留學生還會給維州帶來額外5.3萬澳元的經濟活動,如果政府給留學生人數設限,將導致維州在3年內損失65億澳元的經濟活動,1.4萬份工作流失。

墨爾本大學校長韋斯利(Michael Wesley)表示,以這種規模削減留學生數量不僅會對學生和學校產生毀滅性影響,也會進一步加劇技能短缺並衝擊維州經濟。

政府的設限計劃雖然受到一些大量招收留學生的大學的抵制,但一些留學生比例較低的大學卻對該計劃表示贊同,這些大學包括昆士蘭大學、迪肯大學和昆士蘭科技大學。

昆士蘭科技大學的校長希爾(Margaret Sheil)對《澳洲金融評論報》說,設限政策可能有助於平衡一些大學的國內和國際學生人數,把校園裡留學生比例限制在30%似乎是個合適的數字。

但查爾斯達爾文大學校長表示,設限政策對於地處偏遠的大學來說是不適用的,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留學生去填補護士、教師等緊缺行業的職位空缺。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卡城室內用水恢復正常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記者陳安編譯報導)7月2日(週二),卡爾加里市長宣布,卡城和鄰近社區的室內用水現在可以恢復正常。

但喬蒂·貢德克(Jyoti Gondek)仍敦促居民逐漸恢復正常的用水習慣,因為工作人員正努力完全穩定係統。貢德克說,「已經不再需要在家中限水了。你可以像以前一樣在家中用水;不過,我們要求人們逐漸回復這一點。」

先前被要求關閉的業務——例如洗車場和室內游泳池——也可以恢復正常的室內用水。

貢德克表示,這標誌著完全恢復供水和取消剩餘限制的第一步。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同時洗澡、沖所有廁所和洗所有衣服。」

城市仍處於當地緊急狀態,室外第四階段用水限制和全市禁火令仍然有效。市政事務部長里克·麥克萊弗(Ric McIver)說,「我們還沒有完全擺脫困境。」

本週後將審查當地緊急狀態

貢德克補充說,當地緊急狀態將於7月4日到期,城市將在監測情況的同時考慮是否延長或解除緊急狀態。

迄今為止,卡城311服務已接到近11,000個與濫用水和禁火有關的電話。地方法規官員已開出19張濫用水罰單,以及6張違反消防禁令罰單。
市基礎設施服務總經理邁克爾·湯普森(Michael Thompson)表示,熊掌區(Bearspaw)南支線幹線目前以50%的容量運行,恢復正常供水也意味著減輕系統其它部分的壓力。

他說:「上個月格倫莫爾(Glenmore)水處理廠的運行負荷非常高,因此我們需要開始減緩負荷。我們將減少格倫莫爾水處理廠的產量。這些泵一直在不停地運轉,我們沒有能力在該工廠進行一些定期維護。」

他說,工作人員將在未來幾天測量管道對打開更多水泵的反應,這些水泵將更多的水通過管道輸送,以了解何時可以取消剩餘的限制。湯普森還補充說,這種穩定管道的方法與石油和天然氣作業類似,水務人員將繼續與能源部門合作夥伴合作。

湯普森說:「洗車場等場所將於今天重新開放,室內游泳池也將於今天重新開放。」

官員也指出,一些人在打開水龍頭時可能注意到水渾濁。市資本優先和投資總監弗朗索瓦·布沙爾(Francois Bouchart)表示,這是將供水幹線重新連接到供水系統的結果。

布沙爾表示:「在過去24小時內,濁度有所改善,並且隨著我們穩定係統,濁度將繼續改善。這些水可以安全飲用,這種情況只是暫時的。」

7月2日發布的新聞稿指出,城市將利用消防栓沖洗水以減少混濁。

總成本仍未知

此次緊急事件的總成本仍未知。7月2日,當被問及是否可以提供潛在金額時,貢德克表示:「目前還沒有大概的數字。」

「此時此刻談論數字對任何人都沒有用。」貢德克表示,卡城尚未向亞省尋求財政支持。

當被問及省政府是否計劃幫助支付與支線幹線破裂相關的費用時,麥克萊弗表示,他將等待市府的消息,然後再承諾提供任何財政支持。

麥克萊弗說,「這是一筆意想不到的開支……我認為很容易猜測這將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責任編輯:齊守善

***********************************

堵塞漏洞防王后區郵件被盜 美國郵政加强鑰匙監管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紐約報導)國會眾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7月3日宣布,美國郵政局將採取措施,改善紐約王后區內郵件盜竊案頻發的狀況。調查顯示,郵件被盜頻發是由於郵筒和綠色中繼箱的鑰匙未能妥善保管和跟蹤使用情況造成。

孟昭文敦促美國郵政進行內部審計之後,郵政局監察長辦公室(OIG)在今年1月啟動了對王后區郵件盜竊案的首次調查。調查結果於今年5月底公布,調查發現整個郵政局在王后區的郵件防盜上存在諸多問題。孟昭文上月致信美國郵政局局長路易斯·德喬伊(Louis DeJoy)和王后區郵政業務地區經理John Tortorice,要求落實郵政局監察長辦公室指出的改進措施。

調查結果顯示,地方郵政局未能跟蹤和保管綠色中繼箱(green relay boxes)的鑰匙,沒有安裝高安全性的郵筒以及郵筒的電子鎖,沒有對郵筒和中繼箱進行維護——包括沒有維護門上有裂縫和縫隙的郵筒和中繼箱,這都是盜竊事件不斷發生的原因。

調查報告給出了7點建議,包括:(1)制定並實施郵件防盜措施;(2)在收集點管理系統中,增加區分藍色收集箱(blue collection boxes)和高安全級別收集箱的功能;(3)更新收集點管理系統,以區分紐約2區(New York 2 district)的藍色收集箱和高安全級別收集箱;(4)向王后區的經理和主管重申箭頭鎖的安全政策和責任;(5)要求紐約2區經理確認所有箭形鑰匙都已添加到「零售和配送分析與報告系統」的庫存中;(6)完成年度安全檢查、記錄藍色收集箱和綠色中繼箱的檢查結果,彌補缺陷;(7)制定流程,明確檢查綠色中繼箱的角色、責任和頻率,並記錄和跟蹤綠色中繼箱的位置和狀況。

這些建議的實施日期從2024年10月到2025年4月。

孟昭文說,她這兩年來一直在推動郵政局採取更多措施,打擊王后區猖獗的郵件盜竊行為。郵政局顯然沒有採取足夠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尤其是在綠色中繼箱中的郵件被盜問題上,民眾被盜的物品從支票、信用卡帳單到藥品和個人物品。她將繼續給予監督,確保這些改進的措施得到落實。

監察長辦公室是郵政局內部的一個獨立機構,負責監督國家郵政系統的誠信和效率,確保郵政業務的問責制和透明度。

責任編輯:陳玟綺

***********************************

去年獨立日開3.5萬張罰單 紐約週四加強捉酒駕與超速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紐約州長霍楚(Kathy Hochul)7月3日宣布,紐約州警察廳(NYSP)和當地執法機構將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加強巡邏,打擊高速公路上的酒後駕駛、毒駕和其它交通違規行為。紐約州執法部門也會在夏季旅行期的週末設置酒駕檢查站,確保公路安全。去年美國獨立日,紐約州對違規司機祭出超過3.5萬張罰單。

州長霍楚表示,紐約州警察和地方執法機構將在這個假期週末再次出現在紐約的道路上,確保司機和乘客的安全;「我們希望紐約人在週末玩得開心,但我們也希望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我們不能容忍用魯莽行為危害他人生命的駕駛員。」

加強公路執法的宣導活動由紐約州長交通安全委員會(GTSC)資助,自週三(7月3日)下午6點開始,持續至週日(7月7日)午夜。

為了緩解美國獨立日週末的出行交通量,紐約州高速公路上道路和橋梁建設項目會在7月4日上午6點至7月8日(週一)早上6點期間,暫停封閉臨時車道。而高速公路部分因施工關閉的車道,也已於7月3日上午6點開始暫停關閉。

不過,州長辦公室也提醒司機要留意高速公路上仍有永久混凝土障礙物在推進工程,或是進行緊急維修。

紐約州警察​廳廳長詹姆斯(Steven G. James)則表示,「雖然我們希望每個人都能享受美國獨立日,但我們要求司機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喝酒了,請指定一名清醒的司機代駕。」

去年7月4日,紐約州執法部門開出了35,104張罰單,其中包括1,200多張酒駕罰單、1,000多張分心駕駛以及7,000多張超速罰單。期間,僅州警就開出了12,991張罰單,逮捕了193名醉酒駕駛者,處理了949起車禍——其中有5人身亡。

駕駛者應遵守紐約州的《讓道法》,該法在今年3月擴大修法,要求司機遇到停在公路上的車輛時需要減速並讓道。

為了民眾能快樂出門,平安回家,紐約州府提供公路駕駛員以下6點注意事項:

(1)在開始歡慶假期前,先規劃好安全回家的行程。(2)飲酒前,指定一位清醒的司機。(3)如果你的身體狀況不佳,請搭乘計程車、打電話給清醒的朋友或家人,或使用大眾運輸工具。(4)在約好慶祝的社群中確保有人是「清醒司機」(sober driver)。(5)如果你懷疑司機酒駕,請立即聯繫當地執法部門。(6)如果你知道有人要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開車或騎車,請拿走他們的鑰匙並幫他們另作安排,安全回家至上。

責任編輯:鄭樺

***********************************

紐約市擴大向無證移民發借記卡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紐約市擴大了向無證移民發放借記卡的試點計畫,未來半年將再增加7,300人受惠。

這項試點計畫是在今年2月啟動,向住在3家酒店的900個無證移民家庭發放類似糧食券(SNAP)的預付借記卡,用於購買食物和嬰兒用品,以取代由市府供應餐盒。一個有兩個5歲以下孩子的四口之家,每週最多可獲得350美元,卡片每28天就會重新儲值一次。PIX11新聞報導,雖然計畫遭到了批評,但是市長辦公室發言人表示,將擴大向住在另外14家酒店的移民家庭發放,預計未來六個月再增加7,300人受惠,支出260萬美元。

對於這項計畫的爭議,市府表示,借記卡不是ATM卡,不能提領現金,只是讓移民自行購買食物,避免市府統一供餐造成浪費,自啟動計畫以來,已為市府節省了59.8萬美元的開支,同時移民在當地商店消費,也為社區經濟增加了同樣金額的產值。

責任編輯:鄭樺

***********************************

美國伊州頒新法 保護「兒童網紅」權益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綜合報導)伊利諾伊州一項本週生效的法律規定,兒童網紅有權因參與了父母或監護人發布到社交媒體上的內容而獲得經濟補償,這使伊利諾伊州成為美國第一個頒布此類法律的州。

在伊利諾伊州,該州《童工法》(Child Labor Law)的一項新修正案於7月1日生效,要求那些成為網紅的父母或監護人向在其社交媒體中出場、為其賺得收入的兒童支付報酬。

該法案明確規定,如果16歲以下的兒童出現在一名成年網紅用來賺取收入的網絡內容中,且所占內容量至少占整個網絡內容的30%,那麼他們應該獲得這名網紅總收入的15%。這些兒童的網紅父母或監護人必須負責將這筆收入存入一個信託帳戶。

該法律還規定,兒童可以要求刪除那些將自己作為主角的在線內容,如果成年人不遵從,未成年人可以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損失。

該法律的支持者稱,此舉旨在為在網上出鏡的兒童提供更多保護。

這項立法的發起者、州參議員戴維‧科勒(David Koehler)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這個新的數字時代為我們的孩子提供了通過自己的內容在網上賺錢的絕佳機會。然而,這也產生了新的童工問題,一些父母利用孩子的努力來獲取經濟利益。作為立法者,我們有責任應對這些挑戰,保護我們的青少年。」

這項法律的倡導者認為,一些成為網紅的家長經常過度分享自己孩子的私生活,並從這些內容中賺錢。這些父母可能無意中損害了孩子的隱私,對兒童網紅的社交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響。

責任編輯:葉紫微#

***********************************

紐約13歲緬甸移民遭警射殺 亞太裔議員發聲明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紐約上州尤蒂卡(Utica)的緬甸裔初中生尼亞·姆維(Nyah Mway)因閃避警方攔截問話,並用仿真槍指著警察而遭警員開槍射殺,死時年僅13歲。目前尤蒂卡警方與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都分別針對此事件展開調查,多名紐約州議會兩會的亞太裔民選官也發表聯合聲明,支持姆維家人與社區向開槍的警員問責。

紐約州眾議會亞太裔工作組聯合主席李榮恩(Grace Lee)與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紐約州參議員劉醇逸、州參議員庫尼(Jeremy Cooney)、州眾議員金兌錫(Ron Kim)、州眾議員拉格(Steven Raga)、什雷斯塔(Sarahana Shrestha)7月2日共同發表以下聲明:

「我們對來自尤蒂卡克倫族(Karen)社區的13歲少年姆維的不幸離世深感悲痛,他在上週五晚上被警察槍殺。姆維的去世是一場影響我們所有人的深刻悲劇。」

「在這個極其困難的時刻,我們的思念和祈禱與姆維的家人和克倫族社區同在。我們與克倫族社區站在一起,並響應他們的呼籲,要求對這起慘案進行公正和徹底的調查。警方隨身攝影機和旁觀者手機上的影片片段似乎顯示了,雖然姆維在逃離警察時可能展示了一把看起來逼真的彈丸槍,但他在被槍殺時已經躺在地上被警察制服。」

「我們對正義和問責制的承諾仍然堅定不移,我們堅決支持尤蒂卡的家庭、社區和居民追求真相和治癒。」

根據警方公布的隨身攝像頭畫面,當姆維奔跑逃避警方攔截盤問時,已有6年資歷的警察胡斯奈(Patrick Husnay)與兩名同袍帕特森(Bryce Patterson)、西特里尼蒂(Andrew Citriniti)緊追在後,而姆維也拿出了仿真槍指向後方警員,胡斯奈因此開槍射擊。

據「雪城新聞網」(syracuse.com)報導,警方在上週五(6月28日)晚間因為姆維與同伴符合了搶劫嫌犯信息,而將兩人攔下——一名深色皮膚的亞裔與一名騎自行車者。

事發後,克倫族社區抗議尤蒂卡警方失職,而上述3名涉事警員已經被處以有薪假,並接受內部調查。另一方面,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也表示會立案調查。

責任編輯:鄭樺

***********************************

詹樂霞要求聯邦最高法院維持監管幽靈槍法規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紐約報導)7月3日,紐約州總檢察長(AG)詹樂霞(Letitia James)宣布加入一個由24位州總檢察長組成的聯盟,敦促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維持一項聯邦規則,即對幽靈槍(Ghost Guns)和其它槍枝進行同樣監管。

這個聯盟在「加蘭訴范德斯托克案」(Garland v. VanDerStok)中提交了一份法庭之友陳述,敦促聯邦最高法院推翻第五巡迴上訴法院的一個監管幽靈槍的判決。因為州總檢察長們認為,該規則澄清了現有法律,對於防止槍枝暴力是必要的,並有助於執法部門解決嚴重犯罪。

「加蘭訴范德斯托克案」是幾個槍枝生產廠家提出的聯邦法案。原告對2022年「美國菸酒槍砲及爆裂物管理局」(簡稱ATF)關於1968年的「槍枝管制法」(GCA)中對於槍枝、槍械框架和機匣的監管修訂提出質疑,原告認為ATF非法擴大了「槍枝」和「機匣」等術語的法定定義,故要求法庭做出初步禁令。

去年6月30日,聯邦地區法官奧康納爾(Reed O’Connor)批准了針對ATF的判決動議,以ATF超出其法定權限為由,在全國範圍內撤銷ATF的機匣規則。

但是,去年8月8日,美國最高法院暫停了奧康納爾的撤銷令;恰巧此時該案的被告ATF正在第五巡迴上訴法院上訴;而在2023年10月2日,這個上訴法院維持了奧康納爾的判決。

今年4月22日,最高法院宣布將全面審理整個案件。

現在,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採取的行動,是要求最高法院在審理此案時能夠最終維持被告ATF的規定,像管制傳統槍枝一樣監管幽靈槍。

幽靈槍一般指個人能夠在家中組裝而成的、無法追蹤的武器。隨著槍枝暴力氾濫全國,各州執法部門發現的無法追蹤、未序列化的幽靈槍枝數量不斷增加。所以,ATF於2022年發布的這項規定,澄清了GCA中對「槍械」的定義,即包括可以輕鬆轉換為功能齊全的槍枝的套件和零件;雖然最終規則並不禁止槍枝套件,但它使槍枝套件和近乎完整的槍枝遵守與傳統製造的槍枝相同的規則,包括序號和背景檢查要求等。

「槍枝安全法可以拯救生命,削弱這些措施會使美國人處於危險之中。」詹樂霞在一份聲明中說,「幽靈槍在全國範圍內呈上升趨勢,廢除有助於監管這些致命武器的聯邦規則將導致問題變得更糟。」

詹樂霞一直是控槍的領導者,這次同盟還包括其他23個州的總檢察長。

責任編輯:陳玟綺

***********************************

高額獎金 「美國專業藝術家聯盟」全美公開賽8·7前報名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第96屆美國專業藝術家聯盟(The American Artists Professional League)全美公開競賽,即日起接受報名,截止日期是8月7日。

徵求美術品類項計有油畫(Oil)、壓克力(Acrylic)、水彩(Water media)、粉彩(Pastel)、素描(Drawing)、雕塑(Sculpture)等,獎項甚多,總獎金超過35,000美元,首獎獨得5,000美元。參賽作品必須是原作,不可用印刷品、或電腦合成圖片參加比賽。所有參賽者必需是住在美國,報名表要填寫美國地址(US-based artists)。

評審結果將於2024年8月23日發出通知,並在該會網站www.aaplinc.com公布入圍名單。展出日期是2024年10月28日至11月15日,展覽地點是在曼哈頓第5大道47號「沙瑪冠帝美術館」(Salmagundi Art Club)。

美國專家藝術家聯盟已創設近百年,在美國畫壇具有崇高的地位,每年除了舉辦大型的全國公開賽(Grand National Exhibition),另外還舉辦一年三次的會員展,眾多美國藝術家都以能入圍公開大賽為其每年努力的目標。不少華裔的藝術家已加入該會會員,且常在公開大賽中榮獲大獎、而揚名美國畫壇。該會歡迎藝術家加入Associate Member會員,便有機會參加多項展覽活動。請上網www.aaplinc.com申請入會。

報名參賽方式:先進入網站:Showsubmit.com,再選擇「The American Artists Professional League-96TH Grand National Exhibition」,點撃:Details,然後按照說明進行操作。

如有問題,請發郵件給:admin@aaplinc.com,聯繫Alex Tiber,便可獲解決。

責任編輯:陳玟綺

***********************************

最高法院裁決 華州流民問題或有出路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沈寧遠西雅圖編譯報導)近期,美國最高法院就俄勒岡州的一起案件作出裁決,裁定市政府可以強制禁止無家可歸者在公共場所露營。

最高法院裁定,對在公共場所露宿的無家可歸者處以罰款或監禁並非「殘忍或不尋常的懲罰」。這項裁決雖然理論上只適用於第九巡迴法院管轄的城市,但它向全國傳遞了一個信息,即民選官員在決定如何以及何時清理居住在公共場所的人方面有很大的自由度,而無需考量是否有可用的經濟適用房或庇護所。

無家可歸問題已經在美國許多城市蔓延,成為當地民眾和官員最為關心的議題。在華州,無家可歸人數從2016年以來就在不斷上升,在西雅圖地區尤為嚴重。州、縣、市各級政府每年都要花費上億美元,試圖讓更多的人獲得住房支持,但收效甚微。為此,一些縣、市開始制定更為嚴格的驅逐政策。

2018年,馬丁訴博伊西案(Martin v. Boise)開創了先例。法院裁決要求市政府必須能夠向無家可歸者提供庇護所,否則不能逮捕或懲罰他們。這導致許多城市在清理流民之前要確保庇護所有可用的床位。2021年,第九巡迴法庭在格蘭茨帕斯訴約翰遜案(Grants Pass v. Johnson)中延續了這一判決,隨後這一案被上訴到了最高法院。

在過去的一年裡,數十名來自西海岸的民選官員寫信請願最高法院審理此案。許多人認為懲罰或可信的威脅是迫使占據公共場所的無家可歸者搬進庇護所或至少搬到其它地方的必要手段。西雅圖市檢察官安·戴維森(Ann Davison)就是其中之一。她認為,城市和縣一級政府需要能夠自行決定如何處理無家可歸者的問題,而不需要聯邦政府對那些住在外面的人提供保護。

最高法院上週駁回了第九巡迴法庭的判決。最高法院法官尼爾·戈薩奇(Neil Gorsuch)在代表多數派的意見中寫道,對在公共場所露營的無家可歸者處以罰款和監禁慣犯並不算殘忍,因為這種懲罰的目的不是造成「恐懼、痛苦或恥辱」,而且這種懲罰在全國範圍內很常見,因此並不罕見。他說,最高法院不應該規定各個司法管轄區如何處理住房和無家可歸問題。

「今天的裁決清楚地表明,制定解決無家可歸問題的政策是當地民選領導人的任務,」戴維森在裁決後的一份聲明中寫道。「支持無家可歸者是我們所有人都承擔的重要責任。同時,我們不能忽視流民營地對我們社區的影響。」

這項裁決對於西雅圖南部的布里恩市(Burien)的領導人來說意義重大。布里恩市政府制定的法規要求,如果無家可歸者拒絕進入庇護所,那麼他們在白天和晚上的任何時間都不准在公共場所露營。布里恩市使用金縣治安官(King County Sheriff)做為當地的執法力量,但治安官辦公室以該市的法律違憲為由一直拒絕執行。金縣區域無家可歸管理局向聯邦法院起訴了布里恩市。

在最高法院的裁決之後,金縣治安官辦公室發表聲明表示,他們堅持認為布里恩市的法律違憲。雖然聯邦法院尚未就布里恩市法律是否合憲作出裁決,但布里恩市市長凱文·席林(Kevin Schilling)認為,最高法院週五的裁決證明該市的法律合憲。他說,「我毫不懷疑我們的法令合憲。我很高興看到它合憲,只要治安官辦公室提起的訴訟被駁回,或者在聯邦法院案件中得到某種裁決,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執行它……我希望金縣會遵循法官做出的任何決定。」

金縣行政長官陶·康斯坦丁(Dow Constantine)表示,在沒有其它選擇的情況下,政府不應將在公共場所睡覺這一基本人類行為定為犯罪,但他表示支持最高法院的裁決,稱該裁決解決了第九巡迴法院在馬丁訴博伊西案和格蘭茨帕斯訴約翰遜案中做出的裁決造成的一些實際困難和意想不到的後果。

金縣議員里根·鄧恩(Reagan Dunn)表示,周全的做法是只有當附近的收容所還有空位時再實施這一禁令。

責任編輯:舜華

***********************************

資助全州學校設施升級 霍楚宣布提供9.56億融資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紐約州長霍楚6月25日宣布,本月份透過紐約州住宅局(DASNY)為全州69個學區發行了約9.568億美元的低息免稅債券,用於升級學校設施。

霍楚表示,這些債券用於協助升級的學校設施項目包括:擴建和翻新教室、改善運動場、升級能源效率、增強保安以及更新科技以促進創新與協作。希望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茁壯成長。

參與發行債券的69個學區分布於首府地區、紐約中部(Central NY)、手指湖(Finger Lake)、長島、中哈德遜(Mid-Hudson)、莫霍克谷(Mohawk Valley)、南部地區(Southern Tier)、北境(North Country)和紐約西部(Western NY),債券發行總金額約9.568億美元,殖利率在2.99%至4.29%之間,實際平均利息成本為3.58%。

自2002年啟動這項計畫以來,DASNY已為三百五十多個學區發行過114種債券,總金額超過88億美元。

責任編輯:陳玟綺

***********************************

西寧兩學生染致命病毒死亡 知情人披露內情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江左宜採訪報導)一個月前,西寧中學爆發病毒導致兩名初中生不幸感染並在短時間內離世。該消息近日被曝光後引爆網絡,不少網民表示震驚、恐怖。有知情人向大紀元透露,學校一開始就封鎖了消息。

《平頂山日報》報導,7月3日,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教育局、衛生健康局發通告稱,湟中區第一中學2名同班學生22天內先後離世。

據湟中融媒官微消息,近期湟中區第一中學兩名學生因病死亡事件受到關注。據通告:病例1:馬某某,15歲,西寧市湟中區第一中學八年級(5)班學生,6月5日上午第三節課後回家感到不適。當晚,馬某某在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從發病到死亡僅幾個小時。

病例2:嚴某某,15歲,西寧市湟中區第一中學八年級(5)班學生,6月25日晚放學回家後,家長反映有「吸冷現象」,6月26日中午家長稱,嚴某某在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報導說,據家長描述,孩子在夜間突然發燒,並伴隨有身體不適。次日清晨,症狀急劇惡化,身上出現了紅疹,隨後被緊急送往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進行救治。

報導說,該事件的迅速發展和嚴重後果,讓所有人感到震驚和痛心。而涉事的學校在面對這一突發狀況時隱瞞了實情。

據家長反映,學校在得知學生感染病毒並死亡後,並未立即向所有家長通報情況。

一名當地居民告訴大紀元,兩名學生都上初二,第一個學生去世的時候學校封鎖消息,有些人還不知道,「一中雖然是當地最好的中學,但是一出事就會壓下去。」他認為,如果學校馬上採取對策,第二個學生也許不會死。

他還說,「現在其它班級還在上課,雖然新聞上說教育局決定停課了,其實沒有,還有一週就放(暑)假了,不知道會不會停課,不知道學校怎麼想的。」目前,當地學生都不敢到處亂跑。

另有一名知情人則告訴大紀元,兩名去世學生都是男生,他認識6月22日去世的學生,「平時很活潑的孩子,好端端的人就沒有了,大家都非常痛心。」

據這名知情人透露,6月5日有學生去世後,學校開始說是因為食物中毒,把事情壓下去了,那個班級放了兩天假。第二個學生去世後家長曝光了,所以壓不住了。現在去世同學所在班級已經停課,其它班級沒有停課。

對於學校的這一行為,網民紛紛表示不滿和憤怒。他們認為,學校隱瞞和拖延,不僅是對學生和家長的不負責任,更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網民還指出,這起事件暴露出學校在應急管理和傳染病防控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

另外,官方通報稱,上述兩例病例均患流行性腦膜炎。該病屬於乙類傳染病。

有網民跟貼質疑,是不是新冠病毒?

(網頁截圖)

責任編輯:李沐恩#

***********************************

獨立日假期 加州公路巡警將實施最嚴執法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魏廣綜合報導)7月4日及長週末美國獨立日假日期間,加州公路巡警 (CHP) 將在全州范圍內實施「最嚴執法期」(Maximum Enforcement Period,MEP),防堵超速駕駛或酒駕等危險行為。

加州公路巡警表示,獨立日「最嚴執法期」將於7月3日週三下午6點開始,至7日周日晚上11點59分結束。所有可以調動的警員將參加巡邏,防止危險駕駛和交通事故。

加州公路巡邏局表示,在加州,超速駕駛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整個「最嚴執法期」,加州公路巡警將高度警惕任何會給公眾帶來危險的道路行為,超速行駛是主要重點。

「超速不僅是違法行為,還會危及生命。每小時多行駛一英裡都會減少駕駛員的反應時間,增加車禍的嚴重性。」加州公路巡警專員肖恩•杜瑞(Sean Duryee)說,「我們要求公眾選擇安全而不是超速,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安全回家。」

CHP說,去年獨立日長週末,全州共有68人在車禍中喪生。在加州公路巡警管轄范圍內發生的車禍中,近一半的遇難者沒有系安全帶。

此外,去年獨立日MEP期間,加州公路巡警共逮捕了1,224名酒後駕駛者,這相當於平均每五分鐘逮捕一名酒後駕車者。

加州公路巡警提醒公眾,節日期間,可以指定一名清醒的司機或使用公共交通或共乘服務,以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公眾的安全是我們的首要任務。請減速慢行,負責任地駕駛,確保您和您所愛的人安全到達目的地。」杜瑞說。#

責任編輯:鄭念啓

***********************************

【翻牆必看】大陸哪裡可買到白菜價房子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每天為讀者梳理翻牆必看的文章:

1.遼寧阜新鶴崗化 年輕人白菜價買房後「躺平」
近年來,黑龍江省鶴崗的房價僅萬元人民幣,令鶴崗成了大陸「年輕人去鶴崗買房躺平」的首選。近期隨著大陸房價普遍下跌,偏遠地區房價更趨「鶴崗化」,如遼寧阜新,不少年輕人在當地以「白菜價」買房後「躺平」。

2.湖南常德發生命案 一家四口被殺含兒童
7月3日,多名網民發消息稱,湖南常德桃源縣盤塘鎮發生命案,一家四口被殺害。陸媒稱,被殺的是一家四口,包括兒童。

3.新移民感謝李大師:願謹記教誨 積善修德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的《為甚麼會有人類》在大紀元上發表是在一年前的1月份。那時候大陸青年宮凱還在國內,剛開始以為這篇文章是法輪功學員應該讀的,但他不是,所以就沒有仔細看內容,只看了標題。

4.羽壇小將張志傑意外去世 更多細節曝光
年僅17歲的中國青年羽毛球隊運動員張志傑在印尼比賽過程中突然倒地,隨後不幸離世。事件持續發酵並引發關注。大陸一三甲醫院急診科主任指出,在現場張志傑未在第一時間得到心肺復甦(體外除顫儀)的急救,這是致命的錯誤。

5.王赫:中國經濟危機與中共三中全會
6月27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中,又一次強調了他的前任胡錦濤13年前所講的黨面臨「四大考驗」與「四種危險」。

6.法國法輪功學員舉行修煉心得交流會
法國部分法輪功學員於6月30日在巴黎舉行了一次修煉心得交流會,學員們分享在講真相項目中如何提高心性,體會修煉法輪大法的神聖莊嚴。

7.德叫停大眾向中共出售燃氣渦輪機業務計劃
出於安全考慮,德國內閣週三(7月3日)阻止了大眾汽車將旗下燃氣輪機業務出售給中共大央企的計劃。

8.中共外交官在法國策劃遣返凌華湛 被曝遭驅逐
法國媒體《世界報》(Le Monde)週二(7月2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兩名中共外交官員被要求離開法國,原因是他們在法國企圖強制遣返一名中國異議人士回國。

9.美媒:中國通過地下網路購買英偉達高端芯片
自從2022年美國政府禁止英偉達(Nvidia,又譯輝達)公司對中國出口高端芯片以來,中國買家就從地下網絡,通過供應鏈盲點規避美國的出口管制,從海外走私管道購買英偉達的先進人工智能(AI)芯片。

10.深圳統計局發布人均收入公告 遭網民質疑
近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公告,去年深圳公營機構平均年薪約17萬,私企員工年薪9萬餘元。相比2022年,實際增長5.2%和3.5%。該數據遭網民質疑。

11.為何中共對中國國債市場火爆倍感焦慮
中國十年期國債市場火爆,卻引發了中共政策制定者的強烈焦慮,因為他們擔心會出現類似2023年硅谷銀行(SVB)倒閉危機。

12.歐盟報告披露中共對經濟的廣泛干預
在宣布對中國製造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之前,歐盟委員會於4月發布了一份長達712頁的報告,內容涉及中共政府向中國企業提供的多層補貼。

13.歐盟對華電動車新關稅即將生效 製造商回應
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的額外關稅將於週四(7月4日)生效,一些汽車製造商對此已做出回應,表示將採取應對措施。

14.中國服務業降溫 財新PMI降至8個月新低
中國財新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6月數據為51.2,比5月大幅下降了2.8個百分點,降至去年11月以來最低,顯示市場信心明顯走弱。這一放緩可能加劇人們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

15.王友群:中共最腐敗 民眾「三退」可自救
初步統計,今年1-6月,中共法院審判的億元以上貪官達16個,法院認定的受賄金額共計49.97億元。

責任編輯:方曉

***********************************

新唐人第九屆聲樂大賽 評委談曲目和評審標準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于麗麗紐約報導)新唐人電視台第九屆「全世界華人美聲唱法聲樂大賽」,將於2024年9月18日到21日,再度在紐約市曼哈頓的考夫曼音樂中心(Kaufman Music Center)拉開賽事。

為了幫助選手積極備賽,日前新唐人專訪了本屆大賽的評委之一,神韻藝術團女高音歌唱家天麗老師,講述了本次大賽的宗旨,指定曲目的種類特點和評審標準。

展現純真、純善、純美的傳統文化色彩

新唐人華人聲樂大賽的宗旨是弘揚純真、純善、純美的正統聲樂藝術,幫助有才華的華人聲樂家走上世界舞台。「我們想要從選手中選出這種心靈純淨的、有內涵的這樣的選手,在這個舞台上展現華人的風采。」天麗表示。

與其它國際聲樂大賽不同,新唐人華人聲樂大賽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很多華人選手他們心裡、骨子裡的東西,還是比較接近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天麗介紹說,「而且選手心裡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也會展現在這個舞台上,讓別人看到中國純真、純善、純美的,這樣一個五千年文化的色彩。」

理解大賽提供的三十首曲目、四大類別

大賽提供了三十首中文歌曲,主要分為四大類,第一是藝術歌曲,第二是古曲,第三是民族、民間歌曲,第四是神聖的、讚美神的歌曲。天麗老師介紹,「不管選手選到哪一類,都要符合那類歌曲的形式,符合那個歌曲的場景去演唱。」

她對這四大類歌曲一一做了介紹:

第一類藝術歌曲,主要是抒發情感,有愛情啊,有親情啊,大部分都是一些旋律比較優美的,演唱者需要把旋律的優美線條唱出來。而且,要讓觀眾聽到你在表達什麼,吐字要清晰;

第二類古曲,就要求演唱者有起承轉合,不單單是聽選手演唱時,音調高昂一些,低沉一些,婉轉一些,裝飾音的運用多一些,而是選手骨子裡、心裡的東西,能表達出具有中國古代獨特的韻味、韻律的東西;

第三類民族、民間歌曲,主要是展現那個民族的文化特點,包括他們的生活環境,勞動工作時的狀態,展現那個民族的特色,還有那個民族獨特的音樂律動。旋律上也更接近於那個民族的說話和生活狀態。在把握風格上要下下功夫,也會詮釋出不一樣的音樂;

第四類神聖的歌曲,讚美神的,唱的就要莊嚴、優美,要認真對待,不能泛泛而唱。當然有敬神之心的人,才能表達出來這種對神的崇敬,對美好的嚮往。這也能看出選手的心境,和心裡的狀態。

美聲演唱中文歌曲的最大不同

本次大賽最大的看點,也是對選手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求選手用美聲唱法演唱一首中文歌曲。

「談到美聲演唱中文歌曲,就會有中文的吐字、發音、歸韻等,還要看你有沒有中國的韻味,你不能唱出一個西洋的味兒來。」天麗說。

中國的這個韻,有起、承、轉、合,尤其體現在古曲上。她說,「古曲的起、承、轉、合就是它有高昂的、有低沉的,但這個低沉的時候是為了高昂的時候做準備,所以很多是一個中國人骨子裡的一種感受、一種韻。」

天麗進一步舉例道,「西方人的性格比較直白、直接。東方人的性格比較含蓄,注重涵養,或者說有委婉的一些東西,在聲音上也會有所體現,所以跟西方人在表現上是不太一樣的。」

天麗介紹,「意大利語只有五個元音,而中文不僅有五個元音,還有很多輔音,濁輔音、清輔音,所以中文其實並不好唱。」她說,「很多觀眾覺得唱中文歌很了不起,就是這個原因,他發音的方式要比意大利文更加的複雜,所以如果要是不能自然地發聲,那就會很難。」

大賽的評審標準上有那些特點

首先,天麗表示,最基本的就是「吐字一定要清晰」,「我們這次大賽沒有字幕,不像看電視節目有字幕,能看到你在唱什麼、說什麼,就算聽不清也可以看。但是,我們要求就是要把字一定要唱清,要能聽清你在唱什麼。」

其次就是旋律要優美。天麗介紹說,「每個人詮釋作品的高度也不一樣,或者說詮釋作品的想法不太一樣,我們偏向於積極正面的,不要有那種負面情緒太多的表達方式。」

再一個就是要看選手的基本功。天麗表示這體現在選手的聲音上,「美聲美聲嘛,就是亮你美麗的聲音,所以你的聲音好不好聽,那也是一個評判的標準。」

還有一個,天麗特別提醒大家的,聲樂界是要用頭腔去唱歌,「評判的標準,肯定是不要撐起口腔。我們要的是頭腔的聲音。」天麗說。

如何做準備能在參賽中更好地發揮

天麗表示,這就要看選手他個人文化的底韻,和他駕馭作品的能力。她建議選手要更多地去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多地去體會中國文化中那個含蓄的那種感覺,這樣才能唱出來。「因為西方人對音樂的表達比較直接,而中國人對音樂的表達比較含蓄,他是由內而外的一個表達。」

她進一步介紹,「因為有很多詠嘆調,唱下來可能沒有什麼難度,可是要去駕馭它,你要掌控整個曲子去演唱的話,那就有些難度了,所以要看選手的整體狀態。」

中國人講「相由心生」,天麗認為,「一個心靈比較純淨的人,他發出的聲音就會比較乾淨。」她說,「最乾淨的聲音,就像似孩子的聲音,孩子的聲音是非常清澈的。」

天麗建議選手注意提升個人修養,「不管是音樂修養,還是做人的修養」,就是要通過修養「展現出最自然的聲音,不用有過多的修飾或花哨的東西,就是聽你最自然的、內心的聲音。」

上屆參賽選手的感受和體會

新唐人大賽總監Lucy Zhou介紹,新唐人聲樂大賽,要求用美聲唱法演唱中文歌曲,這是大賽的獨特之處。她說,「新唐人搭建的這個平台,是非常獨特的,是其它地方沒有的,給華人聲樂好手,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上屆第八屆大賽中,以一首古詩詞歌曲《幽蘭操》獲得女子組銀獎的徐晶晶,參賽時表示,「在北美,能夠有一個演唱中文歌曲的機會,非常難得。」「對於學美聲來說,中文是這麼多語言當中最難演唱的一個,也是最有講究的一個,咬字也是最難掌握的一個。」她介紹說,為了參賽她特意向演唱中文的美聲老師學習了中文發音,才有了參賽的信心。

通過參加比賽,讓徐晶晶對中國古詩詞有了更深的理解,她體會到,「中國的傳統歌曲非常、非常的廣闊,內容非常、非常的深厚。」「(新唐人大賽)推動了大家對更加細節化的音樂的理解。這是個非常好、非常好的平台。」

多次在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國際比賽上獲得金獎的羅心汝也曾表示,「對唱習慣了西方歌劇的歌手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她在上屆的新唐人第八屆比賽中獲得銅獎。她表示,是因為這個比賽,讓她重新開始練習中文藝術歌曲,「才越來越發現其中的美。這是和西方的美學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Lucy Zhou表示,本屆大賽特邀來自神韻藝術團的歌唱家擔任評委,這也是大賽的榮幸。決賽將通過全球網絡進行直播,也將在賽後通過新唐人電視台全球播出。

報名的截止日期為2024年8月31日,主辦方介紹,目前大賽報名勢頭火熱。
比賽詳情請到官網查詢:https://vocal.ntdtv.com

責任編輯:孫芸#

***********************************

調查:四成安省人因住房成本高考慮搬離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一項民意調查發現,近四成安省人表示,由於住房成本高昂,他們正在考慮離開該省。

6月14日至20日,安格斯裡德研究所(Angus Reid Institute)對4,204名加拿大人進行了一項在線調查,發現28%的受訪者由於擔心住房成本,正在考慮搬出他們現住的省。該比例在安省高達39%。

考慮離開本省的安省人比例排全國第一,卑詩省以36%排第二,新斯科舍省排第三(25%)。

在表示「認真」考慮離開本省的安省人中,約有26%的人表示,他們最可能的目的地是「國外」,其次是亞伯塔省(17%)或美國(17%),然後是加拿大大西洋地區(14%)。

年輕人考慮搬家的可能性更大。安省18歲至34歲的居民中,46%的人表示因住房成本高考慮搬家;55歲以上的居民中,該比例下降至26%。

與整體加拿大人相比,新移民更可能表示,他們會因為住房成本高而考慮離開。在加拿大居住10年或以下的移民中,約有39%的人表示,他們正考慮因住房成本而搬家;在加拿大居住11年或以上的移民中,該比例下降到30%。

安格斯裡德研究所的報告稱,在經濟上融合移民方面,加拿大的表現一直優於大多數經合組織國家。但現在,許多新移民因為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高昂而離開加拿大,「這可能會損害加拿大作為歡迎新移民國家的聲譽」。

責任編輯:岳怡

***********************************

加拿大使館刪除AI生成的國慶日帖文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加拿大駐華盛頓大使館刪除了一條社交媒體帖文,裡面含有人工智能(AI)生成的圖像。

加拿大全球事務部通過一份新聞公告表示,其6月30日在X平台上發布的帖文,鼓勵人們慶祝加拿大國慶日,但沒說明圖片是人工智能技術生成的。

「這是各部門正在探索的一項新技術,隨著技術的發展,全球事務部將根據國庫委員會祕書處的建議,調整其使用人工智能的政策。」該聲明說。

聯邦政府的上次預算準備了24億元,在未來5年支持開發人工智能技術,其中20億元將幫助研究人員、初創企業和現有企業,獲得發展人工智能所需的計算能力。

另外,政府表示將再投入2億元,幫助將人工智能技術推向農業、醫療保健、製造業和清潔技術領域。國家研究委員會(NRC)將在5年內獲得1億元,幫助中小企業部署人工智能技術。政府將撥出5000萬元,用於對因人工智能而失業的工人進行再培訓。

預算還撥款5000萬元,用於創建一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幫助加拿大了解和防範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

責任編輯:岳怡

***********************************

大陸餐廳半年倒閉105萬家 接近去年總和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截至今年6月30日,今年前六個月,中國註銷、吊銷的餐飲業數量達到了105.6萬家,這些註銷、吊銷的餐飲企業數量已經接近了去年數量的總和。總體來看,中國餐飲業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狀況。

據大陸企業、商業查詢信息平台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大陸餐飲相關企業新註冊量達到134.6萬家,而註銷、吊銷量也達到了105.6萬家,其中,吊銷10,471家、註銷了1,045,678家。

大陸大微、頭部餐飲垂類媒體平台「餐飲老闆內參」7月2日的消息稱2023年全年,中國吊銷、註銷的餐飲企業數量是135.9萬家,而2024僅6個月,這個數據就「逼近」了去年一整年。

從事餐飲二手設備回收的狗哥對「餐飲老闆內參」透露,如果對比開關店數據,今年開店的人還是比關店的人多。但如果跟以往對比,開店的人數已經下降一大截了。

狗哥同時表示:「和去年同期相比,餐飲營收普遍下滑,少則15%,但更多的是30%~50%。」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5月,中國餐飲收入21,63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4%;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5858億元,同比增長5.9%。

表面看餐飲收入呈現增長的態勢,但中國烹飪協會分析表示:「與此同時,餐飲行業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而價格戰、同質化競爭和成本壓力的不斷加劇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北京,2024年餐飲業1月~5月實現收入530.7億元,同比下降2.7%;上海市統計局公布了1月~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情況,其中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09.34億元,下降3.1%。

早在4月份,北京和上海就出現了住宿和餐飲業收入「雙降」,至今上半年都快過去了,「雙降」現象依然未能翻盤。

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少餐飲老闆從2024年中國新年以後就沒有發自內心地笑過。

胡總在2022年投資450萬,在北京做雲南菜,至今仍然未能回本。

胡總表示他的自家餐廳2024在中國新年過後,首先是人沒有那麼多了,「實際上,很多去年回到老家的年輕人就再也沒回來過」。其次,桌均消費金額少了30%-40%是常態。5~6個人的小包間,之前,平均下來消費七八百(人均140-150元)十分正常,而現在,經常出現三四百的桌消。「散台更加明顯,甚至還有兩個人點1個菜的情況。我們有一道經典菜叫黑三剁,確實也很下飯,42元,兩個人來了,點一個黑三剁,兩碗米飯,50塊就解決了。這是去年絕不可能發生的事!」 胡總說。

面對市場內卷,餐飲企業紛紛下調價格以吸引顧客。

財新網的消息顯示,以麵食為特色的中國餐飲連鎖品牌和府撈麵主流價格在16元~29元之間,價格整體下調了約30%。

另一家連鎖中餐品牌九毛九旗下的慫火鍋在5月宣布價格下調,集團旗下另一連鎖品牌太二酸菜魚也在團購平台推出了雙人九折套餐等。

火鍋連鎖店海底撈2023年人均客單價降至99.1元,下滑了5.8元;其子品牌「嗨撈火鍋」(現改名為小嗨火鍋)被稱為平價版海底撈。去年開業後,一直走的是人均80元左右的親民路線。今年開春後,價格繼續下探,目前客單價在50元~60元之間,甚至也推出了39.8元工作日午餐套餐。

呷哺呷哺2023年人均客單價則下滑1.7元至62.2元,該集團旗下定位中高端的火鍋品牌「湊湊」去年人均消費142.3元,同比下滑8.6元。

一位經營商場餐飲多年的業界人士對「餐飲老闆內參」表示伴隨著消費下行的趨勢,商場餐飲各個品類的平均價格持續下降。據他觀察,購物中心的正餐,以往人均在70元~80元區間就算是很有性價比的,但是今年不行,「這個價格還是尷尬了,上不去下不來,你得做到50元~60元」,而以往人均100多是常態,但是現在就「顯得太貴了」。

該業界人士表示如今,在存量市場有限的情況下,快餐主要賽道還是聚焦在25元~35元之間,25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價格線。然而,快餐正餐化,正餐快餐化,快餐呈現的特點是快餐小份菜化(正餐化)。很顯然,快餐慢慢形成對正餐消費的「殺傷力」。

呷哺呷哺創始人賀光啟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採訪時也表示現在的消費市場,50塊錢左右的產品競爭越來越激烈了。突然間,整個市場的消費分得越來越細,一部分是十幾元、二十元的消費,一部分是五十元以內,再有就是六七十元、七八十元、一百元,以前不會分這麼細。

2024年,餐飲業價格戰始終在持續。中國烹飪協會甚至呼籲行業「停止價格戰」。

騰訊用戶5iv7pf6對此表示:「普通老百姓普遍收入減少,而中高收入人群又占一小部分,人們消費慾望減少,服務行業又趨於飽和,國內經濟百業待廢。」

網民「『ˊs』苽.丶」則表示:「餐飲都關了這麼多了,何況其它實體店了,統計出來數據漂亮的不像話。」

「七七通–蔡先生」則建議大家:「這個環境就不要創業了,守得住才可以活的久。」

責任編輯:李沐恩#

***********************************

安省政府擬用1/4廣告預算支持本地新聞業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安省保守黨政府將把其廣告預算的四分之一,花在本省的新聞媒體上。此舉旨在幫助本地傳統媒體應對來自國際科技巨頭的壓力。

據《國家郵報》報導,安省財政廳長貝倫法爾維(Peter Bethlenfalvy)在發給都會聯通(Metrolinx)、安省博彩公司(OLG)、安省大麻零售公司(OCRC)和安省酒類管制委員會(LCBO)的一封信中,要求政府機構在9月3日前,實施該政策。

「我們的政府堅信,支持和推廣安省製造的產品、服務及支持安省工人,非常重要。」他說。

該信寫道:「安省的主要政府機構位列本省最大廣告商行列,每年的市場推廣費總計超過1億元。這些可觀的廣告預算,應支持安省的出版商和安省工人,為省民創作本地新聞內容。」

省政府在信中表示,它希望政府機構向「被加拿大稅局指定為合格加拿大新聞機構」的安省公司,投入更多廣告費。

加拿大各級政府都表示,希望支持新聞業,但很少政府付諸行動。政府將大部分資金投入了谷歌和臉書等產品。

儘管各界已對TikTok的安全性表示擔憂,但聯邦政府最新的年度報告顯示,政府在2022-23財年給了TikTok110萬元廣告費;在搜索引擎上花了990萬元;在社交媒體上花了1300萬元。

相比之下,聯邦政府同年在加拿大全國的所有平面印刷廣告上,總共才花了944,602元。

安省審計總長的報告顯示,省政府內部2880萬元的廣告支出中,有450萬元用於印刷廣告,所占比例不到16%。

雖然該指令信針對的是安省四大主要機構的廣告預算,但省政府表示,將要求所有政府廣告支出的25%,投放給安省的出版商。

貝倫法爾維在給LCBO的信中稱,該舉措在省政府及其所有機構實施後,「有望向安省的出版商提供超過2500萬元的資金,幫助保護就業,並推廣本地內容和文化。」

責任編輯:岳怡

***********************************

賴清德向孫曉雅授勳 表彰其對台美關係的貢獻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3日頒授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大綬景星勳章」,表彰其對台美關係的卓越貢獻。他指出,希望未來孫曉雅處長持續支持台灣,促進台美合作,成就台美間更好的發展。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他很高興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頒授「大綬景星勳章」予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表彰她對台美關係的卓越貢獻。他提到,孫曉雅與台灣有很深厚的淵源,1992年到AIT服務時,是當時整個單位最年輕、漂亮、有為的外交官,文武雙全,不僅具備外交專業,也是跆拳道高手,獲得長官一致肯定。30年後,她再次回到台灣,成為AIT首位女性處長。

「孫曉雅不僅與台灣淵源深厚,對台灣的感情更是堅定,也幫助台灣非常多。她就任處長時,為自己設定了4項工作目標,包括增強台灣自我防衛力量、促成台美經濟更緊密結合並增加全球供應鏈韌性、協助台灣參與國際事務及有意義參與聯合國所屬組織,以及讓台美關係在已經很好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這4項工作目標對台灣而言都非常重要,而且經過短短3年的努力,已經有相當的成果。」賴清德說。

賴清德表示,國防方面,在孫曉雅處長努力下,拜登政府前後共15度宣布對台軍售,並促成國會支持「總統提用權」及「外國軍事融資」等方法,幫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力量。在經貿合作上,台灣與美國已完成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目前也持續進行第二階段談判,讓台灣在全球新的產業鏈重組中占有地位,也讓台灣在未來國際社會的經濟繁榮發展,扮演關鍵力量。

賴清德說,孫曉雅也努力協助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每年美國國會或相關行政單位,都積極結合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以及各項國際活動,讓台灣有機會貢獻更多公共衛生力量,造福國際社會。現在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候。當台灣面臨疫情挑戰,美國也贈與台灣數百萬劑疫苗,這就是最好的證明,也顯見孫曉雅已完全達到她原先設定的4項工作目標。

「孫曉雅處長是傑出的外交官,也是台灣的好朋友。對她任期即將屆滿,內心感到非常不捨,希望她未來不論在哪一個工作崗位上,都能秉持過往支持台灣的立場,促進台美合作,成就台美間更好的發展。也歡迎孫曉雅常常回台灣看看好朋友,吃最愛的胡椒餅,並祝福未來一切平安順利。」賴清德說。

2024年7月4日,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頒授「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大綬景星勳章」。(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2024年7月4日,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頒授「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大綬景星勳章」。(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孫曉雅(Sandra Oudkirk)處長致詞時表示,她非常榮幸能獲頒「大綬景星勳章」。擔任AIT處長是她職涯上的夢想成真,「過去3年來,我們共同推進台美堅若磐石夥伴關係的發展」,這是她30年前開始外交生涯時無法想像的成就。她提到,她曾兩度居住於台北。第一次是1990年代初期,當時她是AIT最年輕和資歷最淺的美國官員;2021年再度回到台灣擔任AIT處長,過去30年來,美台關係持續穩健深化。

「美台關係植基於自由、開放、民主社會等共享價值。即使世界不斷改變,兩國如今面對的全球局勢更加複雜,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依然非常強健、有原則,而且是跨黨派的。」孫曉雅說。

孫曉雅感謝賴總統提及她上任時所設定的四項工作目標。她表示,能與AIT的同事一起工作她感到非常榮幸,她代表AIT所有同仁接受勳章,因為外交工作無法單靠個人努力,需要團隊合作才能達成。現在在場也包括與AIT緊密合作的機構,像是美國學校、台北市美僑協會(American Club Taipei)、學術交流基金會等。尤其美台之間在經濟與商業方面的緊密連結,也有賴台灣美國商會與美國各州的在台組織的協助。

孫曉雅也特別感謝台灣作為AIT對口的現任與卸任官員,是很棒的團隊,這三年來雙方合作非常順利。她對美國和台灣共同取得的成就感到相當驕傲,也深信台灣、美國和雙方堅若磐石的夥伴關係將有光明的未來。

她表示,她一生從事外交工作,已經習慣說「下次再見」。無論下次見面是在何處,她想讓大家知道,在台灣的這段時光和台灣人民的良善與溫暖,都已深深改變她,讓她成為更好的人。

在場觀禮者還包括AIT台北辦事處副處長柯傑民(Jeremy Cornforth)、農業組組長王睿珂(Erich Kuss)、政治組組長饒昌明(Richard Jao)等,以及中華民國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政務委員楊珍妮、外交部長林佳龍等人。

責任編輯:葉紫微#

***********************************

聖保羅大教堂:巴洛克與古典元素的建築傑作

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於倫敦市中心,擁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幾個世紀以來經歷了多次重建。這座大教堂最早是倫敦主教於西元604年建造,紀念傳教士聖保羅(Apostle Paul)。

1087年一場火災後,「征服者威廉」(英王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啟動建造新教堂的工程,歷時二百多年才完成。 1240年新完工雄偉的聖保羅教深受法國哥特式風格的影響,更成為歐洲數一數二的大教堂。

1640年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祝聖典禮,但1666年的倫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再次將教堂摧毀。於是英國建築師克里斯多福‧雷恩(Christopher Wren)接受委託重新設計一座新的巴洛克風格大教堂,融入古典元素,1710年竣工。

教堂著名的特色包括靈感來自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圓頂,以及精緻的西立面,有著寬敞門廊和雙塔樓。雷恩從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汲取靈感,融合科林斯柱、壁柱和山形牆飾造型,將這些元素與巴洛克風格合為一體,詮釋出獨特的英式風格。

巴洛克式圓頂有兩層樓高,堪稱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圓頂,高出城市天際線365英尺。設計靈感來自意大利的聖彼得大教堂和法國的芒薩爾教堂(Mansart’s Church)。圓頂的特點在圓頂的鼓環(drum)周圍有連續的列柱(colonnade)造型。在列柱廊上方,可見帶有欄杆的陽台,稱作「石廊」(Stone Gallery),圍繞著圓頂的第二層。相間隔的壁柱和矩形窗戶裝飾著樓面,增添幾許輕盈感。鉛製圓頂位在石廊上方,有八個採光井圍繞著,穹頂的頂端有一盞造型石燈籠。石燈籠也有幾個階層,最高層有四柱門廊和金球,底層圍繞著金色廊道。

巴洛克式圓頂有兩層樓高,圓頂的鼓環周圍有連續的列柱造型。上方可見帶有欄杆的陽台,圍繞著圓頂的第二層。鉛製圓頂周圍有八個採光井,頂端有一盞造型石燈籠。石燈籠最高層有四柱門廊造型和金球,底層有金色廊道圍繞。(Shutterstock)

聖保羅大教堂西側外觀融合了不同的建築風格。雷恩設計的立面融合古典與巴洛克風格,成為獨樹一格的英式風格。立面前方由一段階梯與雙層古典門廊組成,兩側各有一座巴洛克式鐘樓。雙樓層門廊都以科林斯柱為焦點。上層可見三角形的雕刻龕楣(tympanum)和矗立在龕楣頂端的雕像。鐘樓聳立在簷口(cornice)上方,以科林斯柱和壁柱組成,上面還有雕刻飾帶(friezes)。

聖保羅大教堂西側立面前方可見一段階梯與雙樓層古典門廊,兩側各有一座巴洛克式的鐘樓。雙樓層門廊以科林斯柱為焦點。上層可見三角形的雕刻龕楣和頂端的雕像。鐘樓聳立在簷口上方,可見科林斯柱和壁柱,上面還有雕刻飾帶。(Shutterstock)

聖保羅大教堂室內平面呈十字形,有長形的中殿、壁畫藝術和唱詩班。此外,大教堂擁有罕見的地下室,位在整個建築物下方,是納爾遜勳爵(Adm. Lord Nelson)和威靈頓公爵(Duke of Wellington)等英國名人的安息之地。

教堂內的十字形中殿裝飾華麗,內有唱詩班和三個半圓形殿,以典型奢華的巴洛克風格裝飾。中殿高91英尺,兩側有科林斯式壁柱支撐的側道拱廊隔開。雷恩精心設計的拱頂包括碟形圓頂,以及弦月造形的天窗。拱頂有威廉‧布萊克‧里奇蒙德爵士(Sir William Blake Richmond)設計的馬賽克裝飾藝術,一路通往挑高的祭壇。

教堂內的十字形中殿裝飾華麗,內有唱詩班和三個半圓形殿,以典型奢華的巴洛克風格裝飾。(Shutterstock)
中殿兩側有科林斯式壁柱支撐的側道拱廊隔開。雷恩精心設計的拱頂包括碟形圓頂,以及弦月造形的天窗。拱頂有馬賽克藝術,從中殿一路通往挑高的祭壇。(Shutterstock)

大教堂中央圓頂的直徑延伸至中殿與兩側廊道的整個寬度。周圍有八座支柱和許多矩形窗戶裝飾,窗戶之間有鍍金壁龕(niches)隔開。繪畫裝飾由詹姆斯‧桑希爾爵士(Sir James Thornhill)繪製,描繪聖保羅的八個生活場景。圓頂中央有一個圓形開口,稱作「圓頂之眼」(oculus),設計靈感來自羅馬的萬神殿(Pantheon)。

大教堂的中央圓頂周圍有八座支柱和許多矩形窗戶,窗戶間有鍍金壁龕隔開。一旁的彩繪裝飾描繪聖保羅八個生活場景。圓頂中央有一個圓形開口,稱作「圓頂之眼」。(Shutterstock)

唱詩班區的特色有主教的座位、講壇、唱詩班和管風琴,全部是雷恩設計並由藝術家格林林‧吉本斯(Grinling Gibbons)雕刻。法國工匠讓‧地儒(Jean Tijou)特別在通往唱詩班的入口處添加了一座鍛鐵和鍍金的格柵門(grilles)。唱詩班上方的格子造型拱頂有馬賽克裝飾,來自威廉‧布萊克‧里士滿爵士(Sir William Blake Richmond. )的設計。

唱詩班裡有主教的座位、講壇、唱詩班和管風琴。上方的格子造型拱頂有馬賽克裝飾設計。 (Shutterstock)

挑高的主祭壇是戈弗雷‧艾倫(W. Godfrey Allen)和史蒂芬‧戴克斯‧鮑爾(Stephen Dykes Bower)的作品。祭壇採用椴木鑲板搭配鍍金拱門,頭頂上方是大教堂的格子造型天花板。祭壇上有一尊基督雕像,下方以木製柱廊和半圓形拱門襯托,不禁令人想起過往的哥特式建築。

挑高的主祭壇採用椴木鑲板搭配鍍金拱門,頭頂上方是大教堂的格子造型天花板。祭壇上有一尊基督雕像,下方以木製柱廊和半圓形拱門襯托。(Shutterstock)

聖保羅大教堂內有許多陵墓和紀念碑,英國的大英雄納爾遜海軍上將(Adm. Nelson)也長眠於此。納爾遜的陵墓位於大教堂地下室的中央,剛好在圓頂的正下方。這個陵墓有一個黑色石棺安置在天然石材基座上,周遭環繞著堅固的石柱,地板有航海圖樣設計精緻的馬賽克藝術。

英國的大英雄納爾遜海軍上將(Adm. Nelson)的陵墓位於大教堂地下室的中央,剛好在圓頂的正下方。這個陵墓有一個黑色石棺安置在天然石材基座上,周遭環繞著堅固的石柱,地板有航海圖樣設計精緻的馬賽克藝術。  (Shutterstock)

原文:St. Paul’s Cathedral: Christopher Wren’s London Masterpiec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艾莉翠布斯維特(Ariane Triebswetter),國際自由新聞工作者,擁有現代文學和古典音樂背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

美專家:從三個數據看台海衝突的可能性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隨著緊張局勢升溫,關於台海是否會爆發衝突,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一位美國政治學家認為,可觀察三個關鍵數據,判斷北京是否可能開始一場如此危險的戰爭。

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CMC)政治學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週三(7月3日)在彭博社發表評論,他認為在侵略台灣之前,中共將採取措施降低金融風險敞口、增加糧食供應和石油儲備。

裴敏欣認為,中共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在入侵前夕,俄羅斯將3,000億美元(約占其外匯存底總額的一半)存入西方金融機構,這在戰爭爆發後,很快就被凍結。

「在戰爭爆發之前,可以預見中國(中共)會減少其在西方金融壓力下的風險敞口,拋售美國國債,並用所得資金購買黃金或其它華盛頓無法觸及的資產。」裴敏欣寫道。

他認為,中共也可能減持歐元、日元和英鎊。

裴敏欣分析,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雖已從2018年1月底的1.17萬億美元,縮減至目前的約7,700億美元。但應該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促成了這一下降。

「到目前為止,這些數字反映的是逐步下降,而不是斷崖式下跌」,裴敏欣寫道,如果中共在很短的時間內拋售大部分資產,那麼台海戰爭可能一觸即發。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字是中國的糧食自給率。2000年,中國94%的糧食供應來自國內。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降至66%。

在重大衝突中,美國海軍可能切斷中國的貿易路線。雖然不清楚自給率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才能讓中共當局感到放心。但裴敏欣認為,「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自給率需要遠高於66%」。

如果戰爭爆發,美國可能阻止中國的海運石油進口。

今年1月,中國原油總庫存(包括商業庫存和政府儲備)為9.34億桶,大約能供應兩個月所需。

「顯然,如果中國(中共)想打一場戰爭,就需要增加儲備。」裴敏欣寫道。

裴敏欣認為,目前因台灣問題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很低。更緊迫的危險,反倒是意外衝突。

「正如本週中國(中共)海警隊扣留台灣漁船事件所顯示的」,他寫道,「一場源於北京、華盛頓或台北的誤判或挑釁的危機。這是各方都應做好準備並努力避免的。」

責任編輯:葉紫微#

***********************************

達拉斯簡訊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

美國航空(AA)大力投資氫動力飛行

美國航空(AA)公司正在大力投資新型可持續飛行方式。該航空公司已與「清潔航空」公司ZeroAvia簽訂有條件協議,購買100台氫電動發動機用於短程飛機的動力。氫動力飛機使用氫燃料作為動力源,據說可以如蒸氣動力一樣實現零排放。美國航空也加大了對ZeroAvia的投資。該航空公司於2022年首次投資ZeroAvia,目前已參與該公司的C輪融資。該引擎協議是在兩家公司於2022年宣布的諒解備忘錄之後簽署的。ZeroAvia正在為商用飛機開發氫電(燃料電池驅動)發動機,該發動機具有接近零飛行排放的潛力。該公司正在測試20人座飛機的原型機,並為大型飛機設計發動機,例如美國航空在某些短程航線上運營的龐巴迪CRJ700飛機。美國航空的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並且他們已經開展了廣泛的機隊更新工作,以更積極提高燃油效率,包括與下一代低碳生產商Infinium敲定可持續航空燃料承購協議。

達拉斯地區新冠肺炎病例正在增加

達拉斯地區各地的醫院和急診護理機構的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數正在上升。達拉斯醫學城急診室醫師Rick Williams博士周一參加了「專家訪談」節目,並表示過去一個月COVID-19確診病例數量增加了一倍。他解釋了一些在出現COVID-19癥狀時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感覺不適時呆在家中、及時接種COVID-19疫苗和加強針,以及采取推薦的預防措施,例如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衛生專家解釋說,這些措施對於防止COVID-19傳播和保護最脆弱人群至關重要。患有基礎病的患者患嚴重COVID-19感染的風險更高。可能需要去急診室的嚴重癥狀包括呼吸困難、胸部持續疼痛或壓迫感、意識混亂、蒼灰色或發青的皮膚和嘴唇。

達拉斯地區13名運動員獲巴黎奧運參賽資格

2024年巴黎奧運開幕式將於7月26日開始。巴黎奧運美國隊的選拔賽現已全部結束,今年將有13名達拉斯地區運動員代表美國參賽。弗里斯科市的Jaedyn Shaw入選女足18人名單,是這支奧運代表隊中最年輕的球員。過去一年裡,她在美國足球界迅速崛起,並將隨美國女足國家隊在高級級別的世界錦標賽上首次亮相。布蘭諾市的Hezly Rivera年僅16歲,是美國體操隊最年輕的成員。她在2023美國錦標賽上獲得了青少年組全能冠軍,以及高低杠第四名和平衡木第五名。來自達拉斯的David Johnson是UT奧斯汀分校三年級學生,曾參加2021年NCAA全國錦標賽。他在500米自由泳、1650米自由泳和400米自由泳中八次入選全美最佳陣容。科佩爾市的Chiaka Ogbogu參加了上一屆東京奧運會,團隊贏得了女子排球金牌,她也曾在義大利、波蘭和土耳其打過職業比賽。此外,達拉斯地區的運動員還將參加舉重、田徑、運動攀岩、射擊、高爾夫球、划船等項目。

柯林學院獲200萬美元投資用於醫療保健培訓

美國商務部向德州布蘭諾柯林學院(Collin College)提供200萬美元贈款,用於加強醫療保健勞動力培訓。這筆資金由該部門的經濟發展管理局(EDA)提供,旨在改善醫療保健教育所需的基礎設施。新設施旨在幫助學生為當地醫療保健領域的工作做好準備。另外50萬美元的當地資金將支持該項目,預計將創造4,000個就業機會。參議員約翰·科寧在聲明中表示,「通過投資領先的醫療基礎設施,我們正在推動勞動力發展計劃,幫助熟練員工獲得高薪工作。」該投資項目將為布蘭諾柯林學院提供擴大達拉斯地區醫療保健勞動力發展的機會,從而對當地經濟產生積極影響。該計劃將把現有的教室空間改造成健康科學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踐培訓的機會,建築工程也將融入節能方案。

責任編輯:林遠

***********************************

達拉斯地區五市將引入空中吊艙交通系統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高強編譯報導)達拉斯地區有五個城市——達拉斯、布蘭諾、阿靈頓、弗裏斯科和德索托(DeSoto)——表示有興趣成為Whoosh運輸系統在美國的首批安裝地點。

這種創新系統使用類似傳統空中吊艙的電動吊艙,但采用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運行,使其能夠沿著固定電纜和軌道的高架網絡獨立移動。

Whoosh系統提供類似於優步(Uber)的按需交通服務,但優勢在於其成本遠低於傳統交通項目。所有行程都快速直達,沒有中間停靠站,提供無縫的旅行體驗。

開發Whoosh系統的公司Swyft Cities正與北中央德州政府委員會(NCTCOG)合作,評估這五座城市中的潛在選址。他們還將進行合作討論,以確定哪座城市將率先試行該系統,討論潛在的時間表、路線和規劃,這些信息均由Swyft Cities提供。

NCTCOG的新興可靠交通技術認證(CERTT)計劃旨在將先進的交通技術引入達拉斯地區,重點關註安全性和可靠性。作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達拉斯地區面臨著巨大的交通挑戰。NCTCOG的2045年交通更新預測到2045年更多交通走廊將出現擁堵,這突顯了對創新解決方案的需求。

「我們很高興能與這五個城市合作,將先進的交通引入達拉斯地區的城市,」Swyft Cities首席執行官傑拉爾·波斯基(Jeral Poskey)在一份準備好的聲明中表示。「Whoosh提供了『完美的Uber』–快速、按需、直達的旅行體驗,並且擁有絕佳的視野。車輛在車站等候乘客,而不是乘客等待車輛。Whoosh可以以全新的方式連接達拉斯地區各地,讓您快速、便捷地到達目的地,並讓您零排放地飛越街道交通。」

達拉斯地區交通委員會主任邁克爾·莫裏斯(Michael Morris)強調了創新解決方案對該地區發展的重要性。

「北中央德州政府委員會和區域交通委員會一直以創新技術應對交通挑戰,」他在一份準備好的聲明中表示,「達拉斯-沃斯堡是美國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每7年新增居民超過100萬。我們期待與我們的公共和私營部門合作夥伴合作,推進能夠幫助我們管理增長並提高生活質量的交通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非常適合地面空間有限的城市地區。」

從谷歌分離出來的獨立公司Swyft Cities已經展示了Whoosh自動化高架電纜和軌道系統的多個原型。

責任編輯:林遠

***********************************

睽違30年後重聚首 周慧敏與張敏晒凍齡合照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又淳報導)「玉女掌門人」周慧敏日前到大陸溫州舉辦演唱會,與淡出演藝圈多年的港星張敏敘舊。睽違30年後重逢的兩人,7月1日都在微博大晒合照,消息迅速衝上微博熱搜。

周慧敏近日到大陸溫州舉辦演唱會,想不到被譽為「最美星女郎」的張敏特意來捧場。1日,周慧敏在微博分享兩人的合照並配文道:「沒料到溫州的表演,造就了我倆的重逢。以為你只是說說,驚訝你真的大老遠到來看我。」

周慧敏還感慨:「在台上一眼看到你那刻,恨不得馬上走下台與你相擁。三十多年沒見,原來無論世界怎麼變,只要在你旁,就被你滿滿的愛擁抱著,一如既往。」

照片中,張敏戴著黑框眼鏡和白色禮帽,白外套搭配黑色連衣裙;坐在身邊的周慧敏,披著一頭烏黑濃密的長髮,穿著一身牛仔服,笑容依然甜美;同為56歲的雙姝,外表凍齡,熱情相擁。(點看帖文和照片

周慧敏與張敏因合作《妖魔道》《精裝追女仔之3狼之一族》等港片相識並成為好友。

出道近40年的周慧敏,影視歌三棲,1990年代紅遍華語圈,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偶像。雖然1997年一度淡出演藝圈,但復出後人氣不減。

張敏曾是1990年代香港電影產量最多和最炙手可熱的女星,1988年,她與周星馳首次合拍電影《最佳女婿》,那時兩人都是剛剛出道,兩人的性格也都屬於慢熱和內向型。之後,張敏又陸續接演多部電影,是凡周星馳主演的《新精武門》《逃學威龍》《漫畫威龍》《九品芝麻官》《鹿鼎記》等,都由她擔任女主角,並憑藉《賭聖》中「綺夢」一角紅遍華語圈。張敏與周星馳在影片中的互動非常默契,兩人獲封「最佳銀幕情侶」。

從未承認結婚的張敏,自2000年淡出演藝圈後,鮮少出現在螢光幕前,不時在各地旅遊,生活愜意。

網友大讚周慧敏與張敏「兩人都保養得宜,完全看不出已經56歲」、「綺夢成真」、「好經典的同框」、「歲月如梭,兩人的友情從未減退。難得」。

責任編輯;葉紫微

***********************************

達拉斯躋身美國20最佳城市之列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唐仙儀編譯報導)加拿大房地產和旅遊行銷顧問Resonance Consultancy在一份著名的新報告中稱,達拉斯因其繁榮度、招人喜愛度和宜居性而贏得讚譽。

年度「美國最佳城市」報告對大都會人口超過50萬的美國城市的文化多樣性和經濟繁榮等品質進行了排名。報告稱,這100座城市是「地區和國家經濟的引擎,更重要的是全球經濟的引擎」。

達拉斯在榜單上獲評第16名。紐約市(排名第一)、芝加哥(排名第二)和洛杉磯(排名第三)佔據前三名。

Resonance在描述達拉斯的成就時提到了其2023年「世界最佳城市」報告,特別重申了隨著達拉斯藝術博物館、亞洲博物館等藝術機構的發展,這座城市的文化足跡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大幅改善。

報告中指出的另外兩個突出方面是達拉斯因其強勁的經濟和就業市場而享有的盛譽(最近多家主要雇主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為全美最佳雇主),以及達拉斯-沃斯堡(DFW)國際機場帶來的「連通性」優勢。

報告指出,「達拉斯擁有10,000多家企業總部,是美國最大的企業總部所在地,在財富500強企業聚集地中排名全美第四,交通便利。」「達拉斯-沃斯堡(DFW)國際機場在機場連通性子類別中名列前茅,考慮到DFW的乘客量在2023年將反彈至近8,200萬人次,使其成為全球第三繁忙的機場,計劃中的耗資30億美元的F航站樓項目可能會重新列入考慮範圍。」

德州另一個進入前十名的城市是休士頓,排名第10。

根據Resonance Consultancy的調查,美國十大最佳城市依次是:紐約州紐約市、伊利諾州芝加哥、加州洛杉磯、佛羅裡達州邁阿密、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加州舊金山、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華盛頓特區、華盛頓州西雅圖和德州休士頓。

責任編輯:林遠

***********************************

如何規劃退休生活?簡化生活 讓身心受益

【大紀元2024年06月19日訊】(Deanna Ritchie撰文/大紀元記者孟曉聞編譯)人生進入退休階段,日常生活將有所改變。如何能讓自己儘快的適應並擁有健康、充實的退休生活?一個最佳的方法就是簡化生活——從長期財務規劃到日常家庭事務,要讓生活的各個方面得到簡化。

那麼,該如何做呢? 為什麼這很重要呢?

簡化生活之意義

簡單的生活就是不複雜、不繁瑣的生活。追求簡單意味著避免浪費,放下無關緊要的事情,並對生活進行全面優化,使其合理有效、簡單易行。

這對退休人士有兩大好處:

開支減少

首先,簡約的生活往往意味著更少的花費。如果住較小的房子,減少外出度假次數,減少業餘愛好,那麼你的整體支出自然會減少。此外,簡單的生活還能降低一些間接的生活成本。擁有更少的物品和更簡潔的生活空間,那麼需要操心的維護工作和維修開銷都會減少。

壓力減輕

退休本應是終於可以放鬆的時候——然而,壓力始終如影隨形。你可能會因為財務、人際關係、健康、未來等種種問題而感到焦慮。但如果你下定決心簡化生活,你會漸漸地不再將焦點放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事物上,而專注於對你真正重要的事情,從而有效減輕(雖不能完全消除)你的壓力。

家事整理
簡化退休後的日常生活,整理家中物品,可以先列清單將雜物分成3大類:保留、送人(回收)和丟掉。Shutterstock)

如何簡化退休後的日常生活?

第一階段:清理物品與精簡空間

你的目標是簡化居住環境,清理不必要的物品,甚至可能減少居住空間。

1)縮小居住空間

有不少人一退休就會減少自己的住房面積,選擇一個更小或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居住環境。這樣不僅能節省開支,還能減輕房屋維護的負擔,提升生活的靈活性,並促使人們減少物品的擁有量。然而, 這並不適合所有人。如果你的住宅已經夠簡單,或者你對它有特殊的感情,就不必為此感到壓力而勉強自己搬家。

2)整理家中物品

即使目前不打算搬家,也應該對你的所有物品進行一番整理——沒錯,是全部物品。你可能積攢了許多既無實際用途也不具情感意義的物品。清理掉或妥善地存放這些物品,可以大大簡化你的生活。

首先處理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堆積物品;然後是家具、裝飾品、紀念品以及長期存放的物品。對許多人來說,這是一項大工程,所以可以慢慢來,逐個房間進行整理。

3)清理多餘物品

在整理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一些不需要、不用或不想保留的物品。一個實用的原則是,如果你在過去一年裡沒有用過或想用過的物品,就可以將其清理掉:捐給慈善機構,送給親人朋友、送去回收、賣掉或乾脆扔掉。每處理掉一件物品,你的生活就簡化一點。

4)繼續整理剩下的物品

搬家後或清理掉不用的物品後,就應該抽時間對剩下的物品進行安排。把每件用品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有助保持整潔有序。同時,這種做法自然會限制你購買物品的衝動,幫助你持續保持簡約的生活方式。

5)優先選購多用途物品

在為家中儲備和購物時,優先選擇那些既節省空間又能發揮多種功能的物品。例如,洗碗機專用洗滌片就是一個選擇。這些洗滌片雖然主要用於洗碗機,但也能應對其它清潔工作。同樣的,衣櫥裡保留那些多用途的服裝,處理掉只適合特定場合、很少穿的衣服。

退休後嘗試的不一樣,看看哪些愛好和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學畫畫。(Shutterstock)

第二階段:簡化日程安排

接下來,抽出時間來整理和簡化你的日程安排也是相當重要的。退休後會擁有比以往更多的時間,但時間終究是有限的,需要有意加以控制。

1)檢視當前的責任義務

退休了,每天怎麼過?每週、每月和每年有哪些要盡的責任義務?是否感到時間緊或日程安排得太滿?

2)確定最重要的事

有哪些工作、愛好和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哪些人對你是至關重要的?這些事項應該優先安排在你的日程表上;其它的都是次要的。

3)考慮削減事項

經過這番分析,你可能會發現有許多事並非必要或想做的,現在正是時候來做一下調整,比如辭去兼職,或換掉某種業餘愛好。

4)優先考慮靈活且有彈性的活動

在安排日程時,應始終優先考慮靈活且有彈性的活動。承諾的事越少,日程就越簡單,你的壓力也會相應減少,因為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取消、退出或改期。

5)設立基本的日常安排

固定不變的日常安排有好也有壞,然而,在建立了基本的日常作息後,大多數退休的人往往能過得更加充實。例如,設計一套健康的晨間流程,包含運動、洗浴、吃早餐和看報紙等環節。這不僅讓自己的作息時間穩定且有規律,也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的生活習慣,有益身心健康。

6)簡化日常家務

儘量簡化家務勞動。可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改進和升級一些家居設備,降低後期維護成本;將某些工作自動化;也可以僱人幫忙,分擔家務;此外,還可以購買更高效的工具,讓日常清潔維護工作工作簡單、省力。

退休後不妨整頓一下財務,優化投資組合,清理非必要的投資。示意圖。(Shutterstock)

第三階段:財務整頓

雖然簡化個人財務可能有難度,但想要簡潔順暢、輕鬆靈活的理財方式,這一步則格外重要。

1)優化投資組合 獲得穩定的收入

若能擁有穩定而可預見的收入,退休生活將會更加自在。因此,應該考慮調整你的投資組合,以確保收入的穩定性。與其算計可以從本金中提出多少錢,或是為了增加收益加大投資風險,不如考慮將更多的資金投向那些能帶來穩定、可預期收益的資產。如分紅型股票、房產出租,以及某些定期存款(CD)和高收益儲蓄帳戶(HYSAs),都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項。

2)清理非必要的投資

如果你一直熱衷於投資,多年來可能積累了一些非必要的投資。現在可以好好整理一下,將它們整合到安全、有穩定收益的資產中。當然,保持投資組合的多元化是必要的,分散投資,但不是到處投資。

3)增加資金流動性

一般來說,應該調整資產配置,增加資金的可流動性。也就是說,相較於那些難以變現的資產,應保持更多可以隨時挪動的資金;如此一來,當你有意外之需或市場低迷時,便能輕鬆地調整資金配置,而無需面對太多困難。

4)明確必要的開支

談到預算和退休規劃,這是一個大而複雜的領域。不過就目前而言,我們只需集中精力確定自己真正需要的開支,有哪些是必須支付的生活費用?這對於做長遠的財務規劃和預算管理非常有幫助,同時也能讓我們更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非必要的、可酌情考慮的消費。生活方式的變化和主觀的感覺可能會讓我們對真正必要之事的認知產生偏差。

第四階段:轉變心態

你還可以在心態上做一些調整,使自己的思路、感受及生活方式更單純。

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各不相同,有一些方法可以幫你以更簡單清晰、更有效的方式進行思考、看待世界。

1)明確退休目標

你期望從退休生活中獲得什麼?哪些事情能讓你感到生活幸福和滿足呢?很多人帶著一種開放、無目的的心態開始退休生活,並沒有什麼努力的方向和明確的成功目標;但如果能明確自身的目標和優先事項,就更容易辨別哪些是真正對自己有益、哪些是不必要的事情。即使情況發生變動也無妨,重要的是持續對此保持關注。

2)寫日記和反思

堅持寫日記並定期進行反思。那些經常自我審視、深入了解自己想法和情感的人,相較於其他人,情商更高,適應力更強。對於評估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重新檢視個人的核心目標與優先事項,並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實,寫日記和反思都是很好的辦法。

3)打坐冥想

打坐冥想是一項練習,讓你專注於當下,不是過去或未來。初學者可能會覺得有點難,但隨著不斷的練習,就會越來越輕鬆。專心是幫助我們重新思考、舒緩壓力的好方法,還能提醒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其實很簡單。

4)體驗無聊

退休後,人們常常會想把日程排得滿滿的:實現一直擱置的旅行夢想,投入那些曾經渴望卻未能嘗試的各種愛好。然而,偶爾體驗一下無聊也是必要的。這是反思自我、激發創意、感恩人生的絕佳時機——所以,找個時間,拋開煩惱、放下日常瑣事,讓自己體驗一下無聊吧。

以上所述,希望能夠幫你在退休生活中找到心靈的平和與滿足,同時保持心理健康。

千萬不要獨自一人埋頭苦讀,與許多同伴一起學習就有主動與人對話的機會。(Shutterstock)
簡化生活不要走極端,是為了減少生活壓力,讓生活容易獲得滿足感。(Shutterstock)

簡化退休生活的建議

勿走極端:簡化生活,不意味著賣掉所有財產,住進一個小小的屋子裡;要做到適度,不走極端。

尋求幫助:不要孤軍作戰。整理所有物品、搬家等這類繁重的工作,若找人幫忙,更容易完成。

做好調整準備:嘗試生活簡單化,一開始時也許不適應,沒關係,可以隨時進行調整。

結語

退休生活或許精彩紛呈,或許平淡無奇;也可能充滿挑戰,或是悠閒自在。但若保持生活簡單,則壓力會大幅減少,打理起來比較輕鬆,也有助於獲得生活的滿足感。所以,在退休之初,應抓住時機簡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要有意避免日後變得越來越繁瑣。

原文:How to Simplify Daily Life as a Retiree刊於Due網站。

大紀元版權所有©2024。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元祺

***********************************

禁令生效前夕反轉 加州餐館可繼續收額外費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田磊綜合報導)在加州一項禁止收取隱藏性額外費用的法律即將生效前夕,州長紐森(Gavin Newsom)簽署了一個緊急法案,允許餐廳和酒吧在明確告知顧客的前提下收取額外費用和服務費,為在7月1日生效的禁止隱藏性額外收費的SB478法案做出緊急補充修正。

州長在去年10月簽署了SB478法案。該法案禁止在餐飲業及音樂會門票、酒店房間等帳目中收取隱藏的額外費用或服務費。

該法律受到來自餐館業的反對。這促使提案者、民主黨參議員比爾•朵德(Bill Dodd)在今年3月又提出了一項緊急法案,即州參議院法案SB1524。

SB1524法案進一步禁止了一些「不公平競爭」和收費。但同時也特別說明,這些禁令不適用於已經寫明收費條款的餐廳,酒吧,食雜店或食雜配送服務和宴客服務合約等。另外,關於額外費用或收費必須在廣告、菜單或其它公開的信息上「清晰顯示」,並說明其目的。對餐館和相關業界符合「清晰顯示」的要求,自2025年7月1日起才開始執行。

SB1524法案在6月29日走完了在加州參、眾議院通過的程序後,被州長簽署成法律,即刻生效,以對已經在7月1日生效的SB478及時修正。

因此在SB1524法案的緊急修正下,只要做出說明,餐館、酒吧目前仍然可以繼續收取額外的附加費用。

不過,SB1524不適用於雜貨和送貨服務、餐飲服務以及食品攤販。

加州餐館協會(California Restaurant Association,CRA)反對SB478,批評該法案可能會導致法律解釋上的混亂,而且因為一些餐館員工的薪酬依靠額外費,因此SB478會影響員工的所得。該協會認為,緊急法案SB1524的簽署成法律,是一項勝利。#

責任編輯:鄭念啓

***********************************

三退聲明精選(2024/07/03)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

三退聲明——退出邪黨,才有美好未來
本人小時候因學習好,小學、初中時學校吸收曾加入中共紅小兵、共青團。中共在學校的教育,從小就誘騙年少無知的青少年兒童,作為獻祭品。記得很清楚,初中一年級時從報紙上抄的發言稿,裡面結尾有句:「為共產主義事業甘灑熱血獻青春」,心生厭惡感,在學生大會代表發言時就沒有念這句,下來後老師對此還專門問話頗有不甘不滿。長大後單位組織部門領導談話讓寫入黨申請,後被動加入了黨員。
2001年家人因煉法輪功被中共邪黨非法迫害,本人也被單位邪黨組織要求在開除黨員的表格上簽字,因對這個外來的惡黨迫害良善民眾感覺厭惡至極,對其不報希望,退出其黨正合心意,就毫不猶豫簽字了。
鑒於當時是被邪黨開除,形式上被動退黨,當時也沒有退黨網站,沒能真正反映出自己內心要主動退黨的心意,現在此特別鄭重聲明:中共邪黨是西方外來幽靈,歷次運動迫害中國人民,鎮壓良善,人神共憤。本人自願聲明徹底退出中共邪惡的黨團隊紅小兵等一切組織,對中共邪黨的所有組織所書所寫所說的任何誓言決心表態等承諾,一律作廢。呼籲中國民眾早日退出並遠離中共這個外來的邪惡組織,抹去其烙下的獸記,不要被其幽靈附體,選擇自己美好未來。
聲明人: 李紅兵(lihongbin)
2024-07-03 00:21
中國大陸
https://tuidang.epochtimes.com/index/showpost/id/31866025

三退
我聲明退團隊。我知道邪黨腐敗透頂,也知道所謂的同志鬥爭更加你死我活,互相爾虞我詐,坑蒙拐騙,都已經麻木了。但是,現在才知道是紅色惡龍乾的,要毀滅所有人。我要退出被欺騙加入的團隊,抹去獸印。謝謝您們了,希望大家平安。
聲明人: 張軍
2024-07-03 07:58
四川
https://tuidang.epochtimes.com/index/showpost/id/31866317

責任編輯:欣明

***********************************

美國6月ADP新增就業15萬人 低於預期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綜合報導)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ADP)週三(7月3日)發布的就業報告顯示,6月份美國私營企業的就業增長小幅放緩,這表明美國的勞動力市場可能也在放緩。

這家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公司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個月私營部門增加了15萬個就業崗位,低於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 Company)和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所分別預測的16萬個,也低於5月份向上修正後的15.7萬個。這是自1月份以來最低的月度增幅。

6月份的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增長主要集中在服務業,在1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中,有13.6萬個來自服務業,尤其是休閒和酒店業,增加了6.3萬個職位,約占ADP報告中所有新增職位的40%。

專業和商業服務業增加了2.5萬個職位,其它服務業增加了1.6萬個,貿易、運輸和公用事業也增加了1.5萬個。

但服務業中也有下行的,如信息行業就減少了3000個職位。

其它部門中,建築業增加了2.7萬個就業崗位,而自然資源和採礦業則減少了8000個崗位,製造業也減少了5000個崗位。

從企業規模來看,僱用50至499名工人的中型企業增幅領先,增加了8.8萬個崗位;而擁有500名及以上員工的大企業增加了5.8萬個職位;雇員少於50人的小企業只增加了5000個職位。

留在現有公司工作的人的平均工資同比增長了4.9%,為2021年8月以來的最小增幅。跳槽者的工資增加了7.7%,增幅也呈下降趨勢。這兩項指標均比上個月報告的指標下降了大約1%。

ADP的數據比更受關注的美國勞工部非農就業報告提前一天公布。根據路透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預計政府將於週五報告,繼5月份增加27.2萬個就業崗位後,6月份非農就業崗位增加了19萬個。失業率預計維持在4%不變。

儘管兩份報告的數據有時會有很大差異,但ADP報告是政府報告的前奏。

責任編輯:葉紫微#

***********************************

售管理協會:下半年香港零售業可能依舊疲弱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5月香港總銷貨價值約305億元,同比下降11.5%,環比上升3%。約85%至90%的會員預計6月、7月和8月的銷售額仍將下降。謝邱安儀認為下半年香港零售行業可能依舊疲弱,即使香港政府提高免稅額,因市況低迷和經濟環境差等因素,最快要到8月才可能見到實際效果。

邱安儀引述早前進行的調查指出,4,200間店舖中只有約10%預計6月零售數字會上升,85%的會員預期會下降。跌幅較輕的為本地市場,重的則集中在遊客消費相關行業如化粧品、鐘錶珠寶等,預計低雙位數至三成跌幅。

她提到,7月由於多種因素可能較為疲弱,但8月情況略有好轉。7月約有95%會員認為將錄得單位數至低雙位數或低雙位數至三成的跌幅,8月有90%會員預期同樣跌幅。不過,8月在化粧品、傢俬等行業跌幅將略收窄。

邱安儀表示,香港零售業管理協會將在7、8月舉行開心購物節,期望跨界合作優惠能帶動整體消費。5月網購增長,顯示電商和網絡銷售是未來趨勢,零售商需時間適應。租金方面,多數會員情況不增不降,但建議業主減租三成以支持零售商持續經營。@

責任編輯:陳玟綺

***********************************

羅兵咸永道:料香港IPO市場有望於下半年逐步復甦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羅兵咸永道表示,2024年上半年香港市場總集資額按年下降27%,總額為131億港元,反應投資氣氛審慎,新股的融資規模亦普遍較小。不過,預料香港IPO市場有望於下半年逐步復甦。

該行指出,企業融資的大量需求仍是主要的驅動力。隨著加息周期結束,在各國主要央行陸續啓動減息的刺激下,來自歐洲、美國和中東的全球資金預計將會回流亞洲。資金的流入將會增加市場流動性,並提高估值。因此,羅兵咸永道對香港IPO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2024年第二季度已見有逐步回暖跡象。

根據報告,綜觀今年上半年,香港共有30家新股上市,包括29家在主板上市和1家GEM板上市公司,按年下降9%,當中主板以資訊科技及電訊服務(41%)為主,工業及材料和零售、消費品服務則分別各自佔21%。

該行又指,現時有超過100家公司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部份已在中證監成功備案,當中不乏大型公司。如果市場情緒在下半年持續改善,將有機會出現一些集資超過50億港元的大型IPO來港上市。

羅兵咸永道預計,本港IPO市場下半年可逐步重拾動力,預料2024全年將有約80家企業於香港上市,籌資金額有機會達到700至800億港元。下半年來自資訊科技及電訊服務、人工智能及零售、消費品及服務相關的行業板塊將會是市場焦點。

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服務主管合夥人黃金錢表示,新實施的《第18C章》上市機制將發揮關鍵作用,有助於將這些高增長的科技公司與投資者對接,為企業和香港股市帶來新機遇。

黃金錢又指,港府及監管機構繼續採取策略措施擴大其全球影響力,有望吸引更多中東和東盟上市公司來港上市,進一步擴大港交所的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

責任編輯:陳玟綺

***********************************

戴德梁行:第二季樓價表現反覆 寫字樓淨吸納量維持正數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戴德梁行發表香港房地產2024年上半年回顧及下半年展望表示,隨著政府在2月底宣布全面撤辣,4月份住宅成交宗數陸得明顯反彈,惟5月份成交量受多方因素影響,再次從4月高位回落。甲級寫字樓市場連三季錄得正吸納量,需求主要受非核心區帶動,不過待租率高企使租金繼續受壓。

零售市道方面,隨著旅客數字逐步恢復,整體一線街舖空置率大致平穩,然而港人北上消費模式令今年1至5月香港的零售業總銷售貨額呈下調趨勢。

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表示,第二季本港甲級寫字樓共錄得5,660萬平方呎的已租賃面積,與去年末相約,反應寫字樓市場在過去數年及疫情期間大致保持平穩,而待租率上升,主要乃受到過去幾年新落成甲級寫字樓推高所致。另一方面,現時平均租金水平已較2019年高峰回落約38%,相信優質寫字樓的去貨速度較快。

報告指出,整體街舖空置率大致穩定。租金復甦以尖沙咀及中環區較為明顯,年初至今個別升3.9%和3.3%。@

責任編輯:陳玟綺

***********************************

這僕人怎得變身為太守?一介貧兒又怎成了皇帝親信呢?

在《後漢書‧獨行列傳》中,記載了一些感人的人物事蹟,在亂世中,他們的精神、義行受到上天的嘉許,人生非常精彩。對我們當下的時代,當也有一些啟迪。本文講的是一個僕人和一個貧兒的人生故事。

僕人李善:忠義赤誠 積德改命

李善是一個卑微的家僕,他為何能得到皇上的青睞成為縣令,後來又升遷為太守呢?

李善,字次孫,是東漢南陽淯陽人,原本是同縣李元的家僕。在建武年間,疫病肆虐,李元一家相繼去世,只剩下一個剛出生幾週的孤兒李續和大量財產。諸奴婢們私下共謀,想要殺害孤兒李續,瓜分財產。李善對李家的不幸深感悲傷,但自身無力制止這些陰謀,於是偷偷帶著李續逃走,隱藏在山陽瑕丘一帶,親自哺育他,餵養他乳汁。李善甘願住在潮濕的地方,讓李續住在乾燥處,無微不至地照顧他。

續雖然是個孩子,但李善待他如同老主人,凡事總是跪拜請示後才去做。鄰里感動於李善的行為,紛紛效仿他的義行。李續長到十歲時,李善帶他回到原籍,重整家業。他向官吏告發那些奴婢;官府將他們全部捕殺。當時鍾離意是瑕丘的縣令,他上書推薦李善,褒獎他的義行光武帝下詔,任命李善和李續同為太子舍人。

顯宗時,李善被徵召入公府,因能夠處理複雜事務而屢次得到升遷,最終成為日南太守。從京師赴任途中,經過家鄉淯陽,李善特地去祭拜李元的墓。距離墓地一里時,他脫下朝服,拿著鋤頭除草。到達墓前,哀傷深慟,哭得很傷心。他親自燒火做飯,準備祭祀的食物。哭泣著祭拜說:「主人夫人,善在這裡。」他在墓地盡情表達哀思,數日後才離去。

李善到任後,為政仁愛、惠民,安撫當地的異族。後來他又被調任九江太守。

貧兒劉茂忠孝無畏 亂世清流

劉茂,字子衛,是東漢時代太原晉陽人。他年幼時父親去世,他成了孤子,獨自一人侍奉母親。家境貧困,他以勞力養家,孝行在鄉里受到傳頌。貧困的環境,沒能壓制劉茂精進的動能,他時時不忘學習,成年後的他以《禮》經之專長,教授了數百名學生。哀帝在位時,他被推薦為孝廉,幾次升遷,最後成為五原屬國。母親去世後,他辭去官職守喪。守喪期滿後,他被任命為沮陽縣令。當時適逢王莽篡位,劉茂辭官隱居在弘農山中教授學生。

建武二年,劉茂返回,成為郡門下的官吏。當時赤眉軍二十多萬人攻打郡縣,殺害長官和官吏。劉茂背負太守孫福翻牆藏在洞穴中,躲過一劫。當晚,他們逃到盂縣,白天躲藏,夜晚出來尋找糧食。經過一百多天,敵人撤退,他們才得以返回府中。

次年,朝廷下詔徵求義士,孫福推薦劉茂,說:「臣在赤眉攻擊時,吏民逃竄,臣被賊圍困,命懸一線,幸得劉茂救我出城,保住性命。茂與弟弟冒著命喪賊人刀下的危險,翻山越野送糧,保住了我和家人的性命,節義尤高,應當表彰擢升,以激勵義士。」

朝廷立即徵召劉茂為議郎,升遷為宗正丞,後來升任「侍中」[1] ,直到去世。「侍中」是得到皇上信任的人,可以往來殿內東廂奏事的皇上親信(參見《通典‧職官三‧宰相》)。

李樸和劉茂他們的出身或卑賤或窮苦,然而他們卻都有著不泯沒於窮困卑下的高貴精神——發揚了忠孝節義的節操,天人共感,最終他們的善行也都得到了上天給予甜美的回報。

註釋

[1] 孟康注《漢書》曰:「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等為外朝。」

資料來源:《後漢書‧獨行列傳》

責任編輯:李梅#

***********************************

告別濕答答 內外除濕這樣做

編者按:很多民眾都聽中醫師提到過「濕氣」,卻多半對這個詞一知半解。濕氣重,人容易生病,本文教你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濕氣太重?平日生活如何有效地內外除濕,做好「體內環保」。

身體濕氣重? 自我檢查七大重點

以下七點帶您檢視自己身體的濕氣是否過重:

1.舌苔「厚厚」,一層白色。(別在看中醫之前刷舌苔)

2.大便黏黏卡馬桶。

3.全身懶洋洋,提不起勁。

4.四肢乏力。

5.每到夏天、雨天容易有皮膚相關疾病。

6.女性分泌物多。

7.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患者,常見濕氣較重。

四個NG情況加重體內濕氣

身處台灣,四面環海,水氣本來就豐沛(外濕),再加上下列NG情況,會增加體內的濕氣(內濕)。

1.嗜吃冰品、冷飲

炎熱夏天,吃冰、喝冷飲的當下,是不是感到很暢快?但同時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為什麼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呢?先建立一個觀念:腸胃是身體處理濕氣的器官。試想:0°C的冰品進入37°C的腸胃,身體需要額外的能量將冰品升溫,才能將其代謝消化,久而久之,腸胃過度耗能,處理內濕的能力下降,就會反應出舌苔厚、大便黏等症狀。

2.酷愛高糖飲食

大家有沒有吃甜點後,喉嚨卡卡的感覺,稍微清個喉嚨,可能會咳痰。痰也是濕的表現,只是較為濃稠罷了,吃過多的甜品,會增加腸胃的負擔,進而引起內濕。

3.血脂、血糖過高

高血脂、高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或是糖份高於正常值,甚至會引起高血壓。而高血脂或高血糖為什麼會加重濕氣?過多的血脂、血糖會讓血液流速降低,使血液不流暢,而這樣的不流暢感,就是濕黏的表現。

4.室內過於潮濕

台灣屬海島型國家,濕氣本來就豐沛。身處台灣,每逢梅雨季,常常覺得皮膚黏黏的,提不起勁或是身體難以伸展,這時候皮膚開始有濕疹、蕁麻疹或是臉上容易長痘痘,女性則容易有白帶或黃帶。那是因為大氣中的濕氣容易引動身體的濕氣,使得渾身不適,所以室內必備除濕機,夏天、雨天時,身體才不至於壟罩在濕氣之中。

體內有效除濕 中醫授四大法寶

1.兩種食療湯品

薏苡仁綠豆湯:將大顆薏苡仁、綠豆煮成湯,切記不要加糖,才能有最好的療效。建議一周食用3-4次。

四神湯:採用山藥、茯苓、芡實、蓮子等四味中藥材,燉煮成四神湯。此四種藥材溫和,皆有平補脾胃的功能,用以祛濕健脾。(延伸閱讀:正統四神湯你喝對了嗎? 中醫師:這樣吃不傷身

2.多運動

腸胃對應身體的肌肉,多運動強化肌肉可以增強腸胃的功能。

3.記得吃早餐

早餐時間是大腸經、胃經與脾經循行的時間,定時攝取早餐,有助於保持三條經絡的健康,如果此時無進食,身體會覺得並不需要這三條經絡,慢慢地它就不做事。(延伸閱讀:早餐一定要有澱粉?胡乃文:吃對早餐提神不易胖)

4.加粗鹽泡腳

湧泉穴。(馬光醫療網提供)

泡腳水中加粗鹽。腳掌有一個排毒穴位:「湧泉穴」,泡腳可以加速體內代謝廢物由此穴排出,有利於排毒,再加上粗鹽的效果,可防止水液回流至腳掌,進而避免腳部浮腫。

(本文摘編自《告別溼答答,內外除溼這樣做》,馬光醫療網提供)

延伸閱讀
早餐一定要有澱粉?胡乃文:吃對早餐提神不易胖
正統四神湯你喝對了嗎? 中醫師:這樣吃不傷身

推薦閱讀
看更多→「除濕一身輕」相關文章
常吃冷食、吹冷氣不利養生 中醫師授補救3法寶
中醫的痰不只是你知道的痰

責任編輯:王曉明

***********************************

小型飛機在紐約墜毀,喬州一家五口喪生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淮亞特蘭大綜合報導)6月30日(週日),喬州一家五口在前往紐約州庫珀斯敦(Cooperstown)參加棒球錦標賽時乘坐的小型飛機在鄉村林區墜毀,機上五名成員不幸喪生。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7月1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架單引擎Piper PA-46飛機於週日下午2點左右從奧尼昂塔(Oneonta)的一個地區機場起飛後墜毀。

紐約州警方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飛機殘骸和機上五人的遺體於週日晚上在梅森維爾(Masonville)被發現。警方動用無人機、全地形車和直升機搜尋偏遠的墜機地點,墜機地點位於紐約市西北約125英里(200公里)處。

遇難者身分被確認為羅傑·貝格斯 (Roger Beggs),76歲;勞拉·范·埃普斯(Laura Van Epps),42歲;瑞安·范·埃普斯(Ryan Van Epps),42歲;詹姆斯·范·埃普斯(James Van Epps),12歲;和10歲的哈里森·范·埃普斯。在觀看了12歲男孩的棒球隊在棒球名人堂所在地庫珀斯敦舉行的錦標賽後,全家正返回喬州。

「這對我們家來說是一場巨大的悲劇,五個很好的生命,尤其是年輕人的生命就此終結,」吉姆·范·埃普斯(Jim Van Epps)在談到失去兒子、兒媳和兩個孫輩時說道。

吉姆·范·埃普斯先生告訴美聯社,他的孫子們住在亞特蘭大郊區米爾頓(Milton),在學校和體育方面表現優異,10歲的哈里森是一名嶄露頭角的長曲棍球運動員。

「瑞恩和勞拉支持他們的兒子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他說。

在線記錄顯示,勞拉·范·埃普斯女士的父親貝格斯擁有飛行員執照。他自願帶全家飛往紐約州北部,與他們一起觀看了比賽。

州警方稱,這架飛機在飛往科布縣亞特蘭大國際機場途中在西維吉尼亞州中途加油時墜毀。

喬州州長坎普在社交媒體平台 X 上表示,他和家人正在為遇難者家屬祈禱,並「向所有認識和愛他們的人表示最深切的哀悼」。

責任編輯:尚明

***********************************

港警方反詐騙拘301人涉逾3.7億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香港綜合報導)為加強打擊詐騙罪行,新界南總區刑事部於6月17日至7月3日,聯同總區內其它警區,進行代號為「淺岸」大型打擊騙案及洗黑錢罪行的行動。行動中共拘捕301人,涉及220宗詐騙案及洗黑錢案,涉及騙款超過3.7億元。

新界南總區刑事總部高級警司方志堅表示,今年1月至5月,全港總共錄得逾1.5萬宗騙案,當中有約四分之一(逾3,600宗)發生於新界南總區,涉及的騙款高達港幣6.4億元,騙款數字比去年同期上升25%。涉及最高騙款額為一宗假冒大陸官員的電話騙案,騙款高達港幣7,900萬元。受騙的人包括專業人士、中學生、大學生。上述新界南總區的逾3,600宗騙案,當中四分之一為網上購物騙案,其它較多的是投資及假冒客戶服務騙案。

方志堅表示,是次行動中警方以涉嫌「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串謀詐騙」及俗稱「洗黑錢」等罪名,拘捕223男78女,年齡介乎18至79歲。他們報稱職業,包括運輸工人、地盤工人、售貨員、侍應及無業等。

行動一共偵破220宗案件,騙案類型涉及網上買賣騙案、假冒大陸官員騙案、假冒客戶服務騙案、投資求職騙案、網上情緣騙案等。今次行動所偵破案件,涉及總損失金額高達港幣3.7億元,警方成功凍結超過300萬元的騙款。行動中,警方同時檢獲一部手提電腦、一部打印機、兩個相信假冒大陸官員的偽造印章、49份偽造文件,及15部手提電話等。

警方除拘捕詐騙團夥骨幹成員,亦拘捕不少將自己銀行戶口售賣予詐騙團夥作收取騙款的人士。方形容他們是集團的重要夥伴,警方會根據「洗黑錢」罪,檢控傀儡銀行戶口持有人,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罰款港幣500萬元及監禁14年,並向律政司建議加快檢控與向法庭申請加重刑罰。

23歲本地男子涉80宗假冒大陸官員騙案

新界南總刑事總部警司姚永勤指,6月下旬有騙案受害人先後接獲2名假冒大陸官員電話,指受害人涉及大陸的洗黑錢案件。其間受害人慌張下,每日定時以通訊軟件向假冒的「大陸官員」報告行蹤,以換取在大陸時不會被捕。

其後,騙徒安排身穿西裝的「特勤人員」,並有一張偽造的「內地協警工作證」、載有受害人姓名、證件號碼等的「保密協議」,與受害人接觸。「特勤人員」以普通話介紹自己大陸檢察院「特勤人員」,並拍攝照片作實,聲稱是調查一部份。

幾日後,受害人接到電話,稱只要轉賬繳交保證金,就可免去刑責,到大陸亦不會被捕。受害人將33.5萬元轉賬後,才發現不對勁,於是報警。

之後「特勤人員」再接觸受害人,警員於是將其拘捕。被捕的23歲本地男子是電腦程式員,警方指他藏有超過80張已經簽署的「保密協議」,最早一宗案件發生於2023年12月。警方暫時聯絡到40名受害人,共損失1,700萬元,並呼籲其他受害人與警方聯絡。

網上買賣遇「彈票黨」

科技及財富罪案組高級督察鄭紫妍表示,今次行動亦偵破一宗涉及網上買賣的騙案。市民在網上購物時,騙徒會假扮賣家,在社交平台或買賣平台貼文或開設專頁出售貨品,市民會存入貨款去騙徒所操控的傀儡銀行戶口。

警方從資金流向分析,貨款快則10分鐘,慢則一日內,就會被轉走去到其它戶口。當市民因未能收到貨物而報案時,他們較早前存入傀儡銀行戶口的貨款已經無影無蹤。

警方亦調查「空頭支票」戶口持有人,發現戶口已經被銀行取消,不會有結餘支付款項;但詐騙集團仍然利用該失效戶口的支票,於另外63宗同類型的網上售賣貨物騙案中使用,所涉及騙款總共港幣230萬元。

警方在行動中,以「串謀行騙」拘捕收貨男子及其犯罪團夥成員,包括發出「空頭支票」戶口持有人。警方相信,今次行動成功瓦解一個活躍於本地以網購作幌子的詐騙集團。

警方稱,受害人之所以上當,往往因為他們只查閱銀行的「戶口結餘」,而沒有仔細看清「可用結餘」。 警方提醒市民,要注意貨款反映在「可用結餘」才算是成功收到款項,切勿單憑入數收據作實,遇有懷疑應立即中止交易。◇

責任編輯:陳真

***********************************

田納西地區檢察官因頒佈禁止幫助未成年人墮胎法被起訴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Matt McGregor報導/蘇淮編譯)田納西州即將成為美國第二個頒布禁令禁止成年人在未經孕婦父母許可的情況下幫助未成年孕婦墮胎的州,這項法律由州長比爾·李於5月簽署,於7月1日生效。

該州民主黨州眾議員阿夫丁·貝恩(Aftyn Behn)和納什維爾律師瑞秋·維爾蒂(Rachel Welty)7月1日提起訴訟,指控該法律違憲。他們提起的訴訟認為,該法律不僅使成年人幫助未成年人獲得墮胎變得非法,還將「純粹的關於這種幫助的言論」犯罪化。

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之際正值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的兩週年紀念日,1973年的這項裁決保障了墮胎的憲法權利。在美國最高法院於2022年6月推翻羅訴韋德案後,田納西州成為禁止墮胎的州之一。今年早些時候,田納西州共和黨控制的州議會通過了一項提案,規定「故意招募、窩藏或運送」未成年孕婦的成年人在州內未經該孕婦父母或監護人同意墮胎的行為屬於非法。那些被判定違法的人將被指控為A級輕罪,需要判處近一年的監禁。

7月1日提起的訴訟將田納西州中部地區11名檢察官列為被告,指控他們都無視韋爾蒂先前提出的定義新法律下哪些行為將被視為非法的要求。

根據訴訟,韋爾蒂和貝恩認為該法律「違憲地含糊其辭」,並指出「招募」一詞沒有定義。他們還認為該法規將某些言論定為犯罪,違反了第一修正案。

「該法律旨在嚇唬田納西州人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不互相幫助,」貝恩和韋爾蒂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它沒有起作用。我們仍然會在這裡互相支持,愛那些墮過胎的人,並向人們提供有關他們選擇的關鍵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當田納西州議員在眾議院辯論該法案時,共和黨法案提案人特別提到了貝恩此前的公開承諾,即幫助任何需要墮胎的年輕人出州。

「不幸的是,該機構的一名成員最近甚至發推文說,『我歡迎有機會讓想要墮胎的年輕人出州,即使這會讓我入獄,』」眾議員傑森·扎卡里(Jason Zachary)在4月表示,並補充道,「這就是招募。」

扎卡里和其他人為該法律辯護,認為有必要保護父母權利,並指出密蘇里州司法部長安德魯·貝利(Andrew Bailey)今年早些時候提起的訴訟。

共和黨人貝利指責計劃生育組織非法將未成年人從密蘇里州帶到堪薩斯州進行墮胎,而沒有父母同意。該訴訟基於一個保守派團體的視頻,該團體要求州地方法院阻止計劃生育組織從事投訴中指控的行為。

田納西州禁止在懷孕的任何階段墮胎,但葡萄胎、宮外孕以及為了終止流產或挽救母親生命的情況除外。值得注意的是,醫生必須運用「合理的醫療」判斷——有些人認為這個術語太模糊,可能會受到其他醫療官員的質疑——來決定提供墮胎手術是否可以挽救孕婦的生命或防止重大傷害。

全國生命權利委員會(National Right to Life Committee)的州立法總監英格麗·杜蘭(Ingrid Duran)告訴《大紀元時報》,田納西州的法律關乎父母同意權。

她說,該法律只適用於未成年、未獨立的未成年人,禁止除了他們的父母以外的成年人幫助他們進行墮胎。

她說,該法律很重要,因為人口販子會針對有風險的女孩,當她們懷孕時,會被強迫墮胎。她說,人口販子冒充父母或監護人,往往沒有人質疑。

「這位立法者和律師聲稱該法律違反了言論自由是錯誤的,」她說。「保護未成年人和父母權利不違反言論自由。」

田納西州地區檢察官協會在回應《大紀元時報》的評論請求時表示,不會對正在進行的訴訟發表公開聲明。

責任編輯:尚明

 

***********************************

港府擬明年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訊)政府計劃明年1月起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昨日向立法會作出根據《酒店房租稅條例》(第348章)提交決議案的預告。

財政司司長在最新的《財政預算案》中建議,明年1月1日起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稅率為3%,作為全面財政整合計劃的一部份,以期在數年內讓政府回復收支平衡。酒店房租稅預計每年可為政府帶來約11億元收入。

當局又稱,徵稅只佔過夜旅客在港消費額少於百分之一,不會影響旅客選擇香港作為旅遊目的地和在港消費的意欲。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將於10月23日在立法會動議有關決議案。決議案將於10月25日刊憲。

稅務局會為酒店和旅館業界舉行簡介會,亦會透過信函及其網站提供相關資料、設立專門電話查詢熱線,以及在稅務中心設立專門服務台,為業界提供支援。◇

責任編輯:陳真

***********************************

港初選案|彭卓棋一方求情提推廣基本法 官批投機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香港綜合報導)民主派初選案,47人被控《港區國安法》下的「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當中45人被定罪,法庭今(2日)處理第二批、參與港島區初選餘下的彭卓棋的求情。辯方以彭被捕後,受僱於香港基本法基金會、擔任「基本法學生研究中心」會長為由求情;但3名國安法法官均質疑,並形容彭是投機愛國者。

法庭昨日完成處理參與港島區初選6人中5人的求情,包括袁嘉蔚、梁晃維、鄭達鴻、徐子見及楊雪盈,今只處理彭卓棋的求情。

彭卓棋的代表大律師盧敏儀承認彭卓棋忽視法律,但指出他當時僅25、26歲,對《港區國安法》無知,誤以為自己做足補救措施,避免觸犯法例,包括在國安法實施後移除原有政綱。但是法官李運騰反駁,指彭卓棋派發其它單張,並在「撕毀政綱」中擺出示威姿勢,不接受彭卓棋放棄主張。盧敏儀並稱展示抗爭的姿態的宣傳照,是攝影師的建議下拍,但法官陳慶偉反駁彭才是老闆,由自己決定姿態。

盧敏儀又指彭只想服務市民,但是法官陳慶偉批評此說法「天真」,認為彭卓棋知道當中的利益。法官陳仲衡則認為,彭沒有退出否決財政預算案的謀劃。

官質疑彭投機

辯方提出,彭卓棋擔任「基本法學生研究中心」會長,法官陳仲衡問是何時出任,盧敏儀回應是彭被起訴後。法官陳仲衡則質疑彭如有悔意,為何不認罪。法官陳慶偉形容,彭的言詞激進,針對整個政權。

辯方嘗試指出,彭卓棋有參與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是求情因素之一。李官質疑,起訴後才出任,如何能成為求情因素?法官陳仲衡質疑,這是彭投機行為的一種,令人相信他是「愛國者」。

求情信形容彭一直「愛國」

辯方引述多封求情信,稱彭卓棋犯案不符本性。法官陳慶偉提及有信形容彭一直愛國,熱衷中港事務,但是彭形象在本案截然不同。另外,李官表示,彭卓棋主張到大灣區發展,在本案中用極端言論攻擊國家,立場反覆。

法庭週五(5日)起處理參與九龍東初選的6名被告,包括黃之鋒、譚文豪、李嘉達、譚得志、胡志偉、施德來的求情,預計需時兩天。@

社民連成員曾健成今到庭旁聽。(霄龍/大紀元)

 

前民陣召集人陳皓桓今到庭旁聽。(霄龍/大紀元)

責任編輯:陳真

***********************************

路透:兩終審法官辭任削港商業法律信心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尚智香港綜合報導)香港終審法院兩名來自英國的法官郝廉思(Lawrence Collins)及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於上月初宣布辭任後,不單引發新一輪有關香港法治狀況及司法獨立的關注,近日外媒路透社更不具名地訪問了6名本港資深商業法律師,以及相關的海外學者,他們指辭任事件將進一步削弱外界對香港商業法律界的信心。

圖為香港終審法院。資料圖片。(余鋼/大紀元)

路透社週二(2日)的一項報導指出,在香港的兩名外國終審法院法官近期的辭職事件,已令香港作為商業法律中心的吸引力受損。報導說,香港的法律界一直輔助香港確立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法律界目前已面臨多方壓力,包括資本市場低迷、其它司法中心帶來的競爭、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等,而從報導中受訪的香港律師及海外專家均指,新近出現有關香港司法獨立及法治穩健的疑問,將會令在港的外國公司增添了能否得到法律保障的疑慮。

兩名辭任法官乃全球商業法權威

報導指,辭任的兩名終審法院法官郝廉思及岑耀信均為商業法的全球權威。郝廉思曾表示他辭職源於「香港的政治局勢」;岑耀信則指香港已「逐漸變為一個極權國家」,法治嚴重受損,「壓迫的氛圍」及當局要求「司法愛國主義」,令到法官難以反對。

報導採訪了6名香港本地的資深商業法律師,6人的年資總和超過一個世紀,其中個別的年資高達30年及40年。他們對路透社表示,近日兩名法官辭職事件,令存在已久的、有關香港未來仍能否作為法律中心的憂慮,更形加劇。

越來越多企業棄香港

受訪律師指出,那些擬定商業合約、合資,以及決定到哪裏去仲裁複雜案件的諸般在港企業,現已日益選擇到新加坡、杜拜或美國的特拉華州去,而不再選擇香港,因為前者地方被視為更加中立。

其中一名有30年年資的商業法律師表示:「以終審法院作為商業上訴法院所擁有的權力而言,岑耀信及郝廉思的離任,對香港來說是災難性的。」

報律師亦訪問了國際法教授、美國智庫「威爾遜國際學人中心」全球研究員Michael Davis。他指出,政治的壓迫是會蔓延至商業範疇的(politics of repression creeps into the commercial area as well)。「有些人認為你可以把商業案件與政治或人權案件分開,但我認為這是一條危險的道路,因為所發生的情況是,政治的壓迫是會同樣蔓延至商業領域內。」

政治壓迫蔓延至商業範疇

Michael Davis說,任何有關法律保障已被減損的觀感,都會影響到商業機構對合約能否履行的信心。雖然有關國安法的法律案件壟斷了報章的頭條,但是絕大多數的香港律師是從事商業及企業的相關工作。

報律師舉出一個國際律師行如何因政治事件而業務減損的例子。2021年,總部在美國的孖士打(Mayer Brown)律師行宣布不再為香港大學決定移除紀念六四「國殤之柱」作代表律師,該律師行曾受到香港前特首梁振英批評。

政治事件損國際律師行業務

報律師指,孖士打6名現任及前任合作夥伴表示,該行的一些中共國有企業客戶(包括中資銀行),已與該行切斷業務關係。亦有知情人士稱,一些中國大陸民營企業客戶斷了與該行的業務,導致該行一些合作夥伴離開,因為這些夥伴極為倚重中國業務,他們當中有的把自己的辦公室規模縮小。今年5月,孖士打宣布分離香港業務的計劃。

據世界銀行的亞洲法治排名,香港以11,000名律師、1,600名大律師排名第三。不過,在港註冊的外國律師事務所則從2019年的91家降至2024年的74家。

在港外國律師行逐漸減少

報律師亦提及外國律師行撤離香港的例子。美國的溫斯頓律師事務所(Winston & Strawn),已於今年2月關閉了在香港的辦事處;另一所是德杰律師事務所(Dechert),現正考慮關閉在香港和北京的辦事處。

報律師又指,有關香港法治是否仍然穩健的爭議,加劇了香港法院招聘法官的難度。

香港合共有211個指定法官席位,但現時只有163名法官在任。自2019年至今年3月,案件審理的輪候日數亦增加。由於人手短缺,政府短期聘任外間的私人執業律師作暫委法官的人數在4年內倍增,由2018年的23人,增至2022年的45人。@

責任編輯:陳真

***********************************

黃大仙停電事故 港政府建議中電派心意券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日香港綜合報導)上月12日黃大仙發生電力事故,多處一度停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書面回覆議員質詢時表示,在會見中電時已建議中電參考,在2022年元朗電纜橋起火事件時向受影響住宅客戶派發「心意券」的做法,相信中電會考慮。

6月12日黃大仙發生供電事故,中電初步指與該地區兩條1.1萬伏環型電路的地下電纜先後故障有關。謝展寰表示,機電署已要求中電在事故4星期內、即7月10日或之前提交詳細調查報告。他又指自己在事故翌日已會見中電總裁羅嘉進,要求中電出資並由機電署聘請獨立顧問,複檢過去3年發生的所有電力驟降和供應中斷事故等,署方正跟進招聘獨立顧問,在12個月內完成檢討工作並提交報告。

謝展寰提到,在當日的會面,已建議中電參考在2022年元朗電纜橋起火事件時向受影響住宅客戶派發「心意券」的做法,相信中電會慎重考慮。

不過議員劉國勳認為,元朗電纜橋起火事件中,中電派發的心意券只是最低限度補償,認為上月黃大仙停電事故持續約4小時,而且影響廣泛,應為受影響住戶提供電費扣減。

另一位議員張欣宇則認為電壓驟降難以避免,相比派發心意券,更應確保中電善用資源,提高供電穩定性,改善供電設施和系統,並確保全港的升降機等終端設備能夠抵禦電壓驟降。另外,根據當局提供的數字,中電過去3年共發生26宗停電事故和電壓驟降事故,當中以2022年最多,佔11宗。

被問到會否檢討《管制計劃協議》新增的懲罰機制,將類似上述黃大仙電力事故納入懲罰機制的涵蓋範圍。謝展寰表示,鑑於中電近期頻繁電壓驟降事故,以及社會有意見認為中電應就電壓驟降事故承擔責任,局方早前已向中電提出應就重大電壓驟降事故設立懲罰方案,以納入現行的懲罰機制。

不過謝補充指,按照《管制計劃協議》,任何條款更改都需要政府和中電雙方同意方能實行,中電還在考慮政府提出的方案。◇

責任編輯:陳真

***********************************

從都市到鄉村 美國以創紀錄方式慶祝獨立日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John Haughey報導/秋生編譯)本週四(7月4日)將迎來美國第248個獨立日,預計屆時美國的出行人數將創下歷史紀錄,消費額也將超過以往任何時候,儘管許多地區還將忍受灼熱的氣溫和劇烈的雷暴天氣。

高溫和暴雨將難以抑制人們慶祝節日的熱情。

從波士頓海港節(Boston Harborfest)到聖地亞哥的大海灣煙火秀(Big Bay Boom),從西雅圖的海洋節(Seafair)到邁阿密的孔雀公園慶祝活動(Celebration in Peacock Park),再蔓延到小鎮的主幹道和社區的後院,7月4日即將迎來愛國者遊行、燒烤、音樂響徹雲霄、焰火沖天。

在傳統的紅、白、藍三色背景襯托下,慶祝活動範圍廣泛,從傳統的,如費城將舉辦「國慶節果醬音樂會」(Fourth of July Jam)——美國最大的免費音樂會,到奇特的慶祝方式,包括北卡羅來納州布賴森克里克(Bryson Creek)的「最佳甩尾活動」(Best Tail Wag)。

在俄亥俄州普特因灣(Put-In-Bay)等地的歷史重現活動中,將舉行牛仔競技表演——科迪牛仔節(Cody Wyoming Stampede),將出現火繩槍和大炮。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的全套比賽也將登場。當然,還有燒烤活動,根據全國熱狗和香腸協會(National Hot Dog and Sausage Council,NHDSC)的數據,全國將消費超過1.5億隻熱狗。

但喬伊‧切斯納特(Joey Chestnut,美國競技食客,多次打破世界紀錄)不會去吃熱狗了,至少不會參加比賽。19年來,這位16屆冠軍得主第一次不會在7月4日在紐約布魯克林康尼島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納森吃熱狗大賽(Nathan’s Hot Dog Eating Contest)上狂吞熱狗,2023年他曾在10分鐘內吃掉了62個。

由於與銷售植物熱狗的競爭對手品牌Impossible Foods簽訂了贊助協議,切斯納特被禁止衛冕。

不過,7月4日在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Key West)舉行的「世界著名酸橙派全球錦標賽」(World Famous Key Lime Pie Eating World Championship)應該不會有這樣的爭議。

WalletHub推出的年度「慶祝七月四日最佳和最差地點」排名,將洛杉磯、紐約市、西雅圖、拉斯維加斯和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列為享受七月四日慶祝活動的五大地點。

而根據城市化程度較低、更「美國小鎮大街」(Main Street U.S.A.,是各迪士尼樂園內入園後進入的一個主題園區)的標準,總部位於紐約西灣岸(West Bay Shore)的美國旗幟公司(American Flags, Inc.)選出了「20個最佳小鎮國慶節慶祝活動」(20 Best Small Town Fourth of July Celebrations)。這些「古樸奇特」的慶祝活動包括亞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Flagstaff)、新澤西州的蘭伯特維爾(Lambertville)、阿拉斯加州的霍默(Homer)、內華達州的弗吉尼亞城(Virginia City)、羅德島州的布里斯托爾(Bristol)和喬治亞州的華盛頓(Washington)等地的活動。

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稱,在6月28日至7月5日期間舉行的195場入籍儀式中,將有超過11,000人在7月4日正式成為美國人,其中許多儀式是象徵性地安排在7月4日舉行。

從日本三澤空軍基地(Misawa Air Base),到亞利桑那州梅薩(Mesa)、愛荷華州得梅因(Des Moines)、馬薩諸塞州斯特布里奇(Sturbridge)和佛羅里達州阿波普卡(Apopka),公民們將在7月4日宣誓入籍。

各種紀錄被打破

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獨立日數據中心的數據,87%的美國消費者計劃在2024年慶祝國慶,平均每人將在食品上花費90.42美元。

據NRF估計,美國人僅在7月4日當天的食品上的花費就將達到創紀錄的94億美元,其中66%的人將參加燒烤和野餐活動,44%的人表示他們計劃觀賞煙花並參加社區慶祝活動,13%的人將參加遊行,12%的人希望遠離一切,享受為期四天的週末假期。

另有31%的NRF受訪者表示,他們將購買「愛國物品」來裝飾房屋或在7月4日穿戴。

美國煙火協會(American Pyrotechnics Association)在6月底預測,美國人將在「煙花季節」(7月4日的前幾天達到頂峰)花費24億美元,比去年多出近1億美元。

該協會表示,今年煙花的平均成本比去年下降了5%到10%,下降的原因是海運費降低。

根據全美州立法會議的規定,只有馬薩諸塞州禁止公民個人燃放煙花,這意味著唯一合法的是公共煙花表演,必須得到州或地方官員的批准和監督。

美國汽車協會(AAA)估計,今年7月4日的週末「將有比以往更多的人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將有6060萬人駕車出行,574萬人乘飛機前往目的地。

美國汽車協會估計,這一數字高於2023年的5780萬人次,也高於疫情前2019年獨立日期間的5530萬人次開車出行。

美國汽車協會高級副總裁寶拉‧特維代爾(Paula Twidale)表示,「隨著暑假全面鋪開,以及遠程工作的靈活性,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在獨立日前後進行長途旅行,我們預計今年7月4日這一週將是有史以來最繁忙的一週。」

美國汽車協會指出,今年全國油價略低於去年,去年全國平均油價為每加侖3.56美元。該協會稱,截至6月27日,今年的平均油價為每加侖3.50美元。

AccuWeather預測,7月4日美國本土48個州的大部分地區,將出現「部分地區遭遇暴風雨,其它地區則會火熱得像爆竹一樣」的天氣。

加利福尼亞中央山谷的最高氣溫將在100到110華氏度(37.8—43.3攝氏度)之間。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預計7月4日的氣溫可能會突破該日107華氏度(41.7攝氏度)的紀錄。

南加州、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沙漠的最高氣溫可能達到115華氏度(46.1攝氏度)。拉斯維加斯的氣溫可能與有史以來最熱的獨立日相差幾度,最高氣溫將達到112華氏度(44.4攝氏度)。

AccuWeather還預測,南方將遭遇「烘烤」,德克薩斯州和俄克拉荷馬州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達到100華氏度(37.8攝氏度)以上,亞特蘭大的氣溫預計將達到95華氏度(35攝氏度)左右。

密蘇里州、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阿肯色州警告說,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流域的雷暴可能會在午後和傍晚給高溫帶來緩解,但有可能引發龍捲風,而在華盛頓特區、費城和紐約市,當晚的焰火表演可能會受到風暴的干擾。

原文:From Big Cities to Small Town Main Streets, America To Celebrate July 4 in Record Styl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李琳#

***********************************

港5個月錄99宗侵入性甲型鏈球菌 何柏良籲遊日戴口罩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綜合報導)日本今年上半年爆發近千宗俗稱「食肉菌」的侵入性甲型鏈球菌感染個案,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最新數據,今年首5個月香港公立醫院實驗室共檢測出99宗相關個案。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提醒市民,到日本旅遊時避免到人多的地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戴口罩。

何栢良(3日)在港台節目中指出,甲型鏈球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及傷口接觸進入人體,通常會引起輕微感染,例如皮膚感染或喉嚨發炎,但極少數情況下會發展為侵入性感染,出現肺炎和腦膜炎;嚴重的話可以導致中毒性休克和壞死性筋膜炎,長者、糖尿病患者等長期病患者的風險較高。

他解釋,甲型鏈球菌有超過250個品種,亦會出現周期性變異,不同品種的菌株在地區傳播會導致感染個案上升,繼而爆發疫情。隨著社交措施解除,經飛沫、呼吸道及人與人接觸傳播的病毒感染個案有所上升,包括甲型鏈球菌在內的傳染病也不例外。

何栢良呼籲市民保持警惕,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例如勤洗手和妥善處理傷口,減少病菌傳播的機會,出現感染症狀時感及早就醫。

近期日本的甲型鏈球菌感染個案增加,何栢良建議市民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口罩,以防飛沫傳播,注意傷口衛生和消毒,特別是喉嚨不適或有傷口者、老年人及長期病患者。

首5個月錄得644宗猩紅熱

衞生防護中心在最新一期《傳染病直擊》指出,自去年夏季以來,日本的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例有所增加,該病菌同屬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認為趨勢可能與當地放寬防疫措施有關。

猩紅熱同屬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是香港法定須呈報的傳染病。香港今年首5個月共錄得644宗猩紅熱病例;男女比例是1.9:1;年齡介乎1至71歲,患者中位數為7歲,96.4%患者是12歲以下小朋友;183宗(28.4%)個案需留院治療,但沒有嚴重或死亡個案。

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每年個案數字介乎41至272宗;2016年至2019年期間,每年個案介乎1,466至2,353宗。衞生防護中心形容,今年首5個月的猩紅熱水平與疫情期間和疫情前差不多,並指出近年5月至6月及2月至5月都出現季節性增長趨勢。

衞生署提醒,應保持良好的個人、手部和環境衞生,有症狀人士應戴口罩和及時就醫,以預防猩紅熱或其他侵入性甲型鏈球菌引致的疾病。@

責任編輯:陳真

***********************************

喬州水族館協助從烏克蘭戰火救出白鯨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勤麗亞特蘭大綜合報導)烏克蘭東北方的哈爾科夫(Kharkiv)近期遭俄軍每日砲擊,衝擊波對當地水族館裡的一對白鯨帶來莫大壓力,白鯨對聲波比人類敏感得多。15歲的雄性白鯨普隆比爾(Plombir)和14歲的母鯨米蘭達(Miranda)原本住在哈爾科夫NEMO海豚館,距離經常被砲擊的地區只有800公尺遠,聲波震動使他們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Oceanografic 動物學業務主管Daniel Garcia-Párraga博士表示,如果白鯨留在哈爾科夫,「它們的生存機率會非常渺茫。」

位於西班牙瓦倫西亞的海洋公園Oceanografic決定收容他們;Oceanografic有歐洲最大的水族館,也是歐洲唯一擁有白鯨的水族館。但如何把這對白鯨從哈爾科夫帶到西班牙,又是另一大問題。喬治亞水族館的海洋哺乳動物護理專家與最近成功的從烏克蘭運出了這兩隻白鯨,並將它們安全地護送到了西班牙的水族館。

喬州水族館高級總監丹尼斯·克里斯汀(Dennis Christen)說:「這次救援非常複雜,我們花了好幾週的時間來做準備工作。」 但整個跨國運輸過程只有2天的時間,從週一開始,到週二結束。首先由烏克蘭哈爾科夫 NEMO 海豚館將這些白鯨開車12小時送往400英里外的烏克蘭城市敖德薩(Odesa)。在那裡,由來自喬治亞水族館、Oceanografic和海洋世界的海洋哺乳動物護理專家團隊來接管,他們在前往西班牙的長途旅行中照顧白鯨。

喬州水族館的克里斯汀說:「我的心與烏克蘭護理人員和哈爾科夫人民同在,他們不得不與米蘭達和普隆比爾說再見。」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這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我很自豪能夠在白鯨前往新家的漫長旅程中提供照顧和保護。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AZA)總裁兼執行長Dan Ashe說,「感謝AZA(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成員Oceanografic、喬亞水族館和海洋世界,他們召集了世界上最精英的海洋哺乳動物專家團隊,與烏克蘭水族館合作,成功完成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複雜的海洋哺乳動物救援行動」。

Oceanografic 的醫療、營養和行為專家團隊正在幫助白鯨從所經歷的創傷中恢復過來。據新聞稿稱,兩名烏克蘭護理人員也在接下來的幾週內幫助過渡。

責任編輯:尚明

 

***********************************

喬州參議院發起監管人工智慧提案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呂尚明亞特蘭大編譯報導)喬州參議院研究委員會於6月26日制定了一個廣泛的框架,以確定州政府應如何監管新興的人工智慧技術,以保護公眾而不扼殺創新。

「(人工智慧)將能治癒癌症,」研究委員會主席、羅斯威爾(Roswell)參議員約翰·阿爾伯斯(John Albers)在該小組的第一次會議上表示。 「然而,它也有造成巨大傷害的傾向。 ……它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響和改變事情。」

去年,多個立法委員會就人工智慧問題舉行了聽證會,在今年的立法會議期間,喬州眾議院提出了一項法案,將使用人工智慧生成的「深度造假」(deepfakes)在政治廣告中冒充候選人的行為定為刑事犯罪。眾議院《986號法案》在眾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但在參議院被否決。

新的參議院研究委員會在6月26日就人工智慧將影響喬州立法者提出的任何立法中需要解決的廣泛政策領域達成一致,包括醫療保健、公共安全、教育和交通。

喬州參議院政策和立法分析辦公室主任海莉˙威廉斯 (Hayley Williams) 告訴參議院小組,雖然歐盟議會去年 3 月通過了人工智慧立法,但科羅拉多州是美國唯一這樣做的州。

威廉斯表示,歐盟《人工智慧法案》將於 2026 年生效,該法案根據人工智慧系統對公眾構成的風險進行監管。構成「不可接受」風險的人工智慧系統被完全禁止,而被認為構成「最小」風險的系統則不受監管。不遵守規定的歐洲公司將面臨巨額罰款,而科羅拉多州的法律不會對違規行為處以罰款。

西爾維尼亞(Sylvania)的共和黨參議員麥克斯·伯恩斯 (Max Burns) 表示,研究委員會的目標應該是促進在喬州的人工智慧發展的創新,而不是像歐盟模式那樣強調施加限制。

但亞特蘭大民主黨參議員傑森·埃斯蒂夫斯 (Jason Esteves )表示,監管人工智慧系統以保護公眾也必須是重要目標。

「政府的首要職能是保護公民,」他說。「我們應該確保保護公民免受人工智慧的潛在影響。」

阿爾伯斯表示,他計劃在今年夏天和秋天安排研究委員會召開七到八次會議,然後小組向參議院全體會議提出建議。下次會議定於 7 月 17 日舉行。

責任編輯:郝莉

***********************************

喬治亞州上訴法院暫停川普共同被告案件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Jack Phillips報導/呂尚明編譯)喬州上訴法院暫停了針對前總統川普和其他十幾人的案件中一名共同被告的案件,這給富爾頓縣地方檢察官法妮·威利斯(Fani Willis)在反對自己資格被取消的爭鬥中帶來了一個挫折。

6月26日,喬州上訴法院批准了川普同案被告、咖啡縣(Coffee County)選舉主任蜜絲蒂·漢普頓(Misty Hampton) 的請求,暫停她的案件,等待取消威利斯女士案件審理資格的上訴結果,因為威利斯被指控有不當行為。

漢普頓女士被控串謀選舉詐欺、共謀與電腦相關的犯罪,以及違反喬州的敲詐勒索法。她不認罪。

富爾頓高等法院法官斯科特˙麥卡菲(Scott McAfee)寫道,他將繼續為幾名川普案被告提出一些預審動議,其中包括漢普頓女士。她沒有參與取消威利斯資格的動議,於是她請求上訴法院介入。

六月早些時候,喬州上訴法院暫停了前總統川普和其他幾人的案件,因為他們對麥卡菲法官三月允許威利斯女士繼續審理此案的裁決提出上訴。川普在上週稍早在對法官判決的上訴中開了第一炮。

6月24日,以史蒂夫·薩多(Steve Sadow) 為首的代表川普的律師在向喬州上訴法院提交的一份意見書中表示,威利斯女士在針對川普的選舉案件中「破壞了這些訴訟程序的完整性」。聲明中寫道:「導致她被取消資格的情況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傷害,這是她有能力避免的。」

簡報隨後提到了有關威利斯女士證實與該案前特別顧問內森·韋德(Nathan Wade)有曖昧關係的指控。富爾頓縣法官麥卡菲三月裁定威利斯女士可以繼續審理此案,但韋德先生必須離開,同時補充說「撒謊的味道」(odor of mendacity)仍然存在。

自從一月份川普共同被告邁克爾·羅曼(Michael Roman)最初指控威利斯兩人的關係造成了利益衝突以來,川普的律師和他的共同被告的律師一直在謀求將威利斯女士除名。

威利斯女士和韋德先生在法庭證詞中都否認了有關他們從這項安排中獲得經濟利益的指控,並對辯護律師關於他們關係時間的說法提出異議,該說法表明他們的關係早於他們聲稱的時間。

截至6月27日,富爾頓縣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尚未提交回應簡報。然而,四月,她的辦公室反駁了川普向喬治亞州上訴法院提交的資料,並表示川普的努力毫無根據。

她的文件稱:「初審法院沒有錯誤,目前的申請僅反映了申請人對初審法院正確適用既定法律對事實的不滿。」「由於申請人完全沒有承擔說服責任,本院應拒絕中間審查。」

至於韋德先生,前富爾頓縣特別檢察官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表示,他認為自己與威利斯女士的關係並非不道德,並聲稱取消資格的動議只是分散注意力。他也表示,他們的關係與案件本身無關。

「我相信,透過證詞和其他採訪,公眾已經清楚地認識到這顯然只是一種干擾,」他在6月中旬接受CNN採訪時表示。「在本案中,這不是一個相關問題。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事實和案件的起訴書。」

責任編輯:郝莉

***********************************

逛Costco時五種令員工和購物者惱火的行為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美國會員制倉儲式大賣場Costco(好市多)是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全球第七大零售商以及美國第一大連鎖會員制倉儲式量販店,一直備受各族裔消費者青睞。每天,Costco都會接待大量顧客,員工和購物者對其它顧客哪些行為感到惱火呢?

善待員工也讓員工能更好地服務客戶。顧客調查顯示,Costco的員工很不錯,性格開朗,樂於助人。不過,即便性格再開朗,看到一些顧客不禮貌行為時,也會惱火。

根據Reddit上員工和顧客發的帖子,以下是人們在Costco做的最令人惱火的一些事情。

1. 在離開門店時找不到收據

costco很受消費者歡迎,門店幾乎在任何時候都有很多顧客,加上Costco的購物車十分龐大,在門店某個地方出現擁堵會令人惱火。

人們最不想發生擁堵的地方在哪裡?就在出口處。

雖然將收據安全地存放在包內或口袋中可能是人的一種天性,但在Costco購物時請不要這麼做,尤其是當門衛檢查你的收據時。當你把收據放在某個地方,卻一時找不到,將造成堵塞。

不論是Costco的鐵桿粉絲,還是普通購物者,都經歷過一件事,即買完東西推著車購物車離開Costco店鋪時,總會有員工在門口檢查購物收據。(Tim Boyle/Getty Images)

2. 在收銀處找不到會員卡

在收銀處找不到會員卡也令人尷尬和惱火。一種新發現的、有爭議的客戶行為是將會員卡放在收銀處傳送帶上。這種做法在今年早些時候在網上引發一場爭論,當時客戶和員工都表示不贊成這麼做,因為卡很容易掉到傳送帶下面。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結帳會出現延遲。簡而言之,親自向收銀員出示會員卡,是一種更人性化的做法。

Lawrence Costco
圖為新澤西勞倫斯市的Costco店內購物者在等待結帳。(郭茗/大紀元)

3. 停車場上的表現

因為太受歡迎,Costco的停車場一般比較擁擠,找不到停車位是常有的事情。有的顧客想出「創意」點子,將車停到Costco放置購物車的大棚裡,令員工惱怒。在停車場快速開車也不受人待見。

不過,Costco停車場車位比其它超市相對更顯寬敞。

在Costco停車場,設置了若干放置購物車的車棚。一個規範的顧客在將買的東西從購物車內卸下後,會將購物車放回車棚。但也有不少顧客將購物車隨意留在停車場,這不僅令工作人員為難,對其他顧客的車輛也造成風險。

4. 試吃樣品時堵塞過道

逛Costco的主要好處之一是可以品嚐各種免費樣品,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將小吃攤位附近變成聚會場所。最好拿著小吃慢慢走,慢慢吃,以免堵塞過道。(推薦閱讀:關於免費小吃 Costco不會告訴你的五個事實

如果顧客將吃剩的小吃隨手放在店內其它商品上,也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免費試吃。(Tim Boyle/Getty Images)

5. 不必要的匆忙

購物不是一件可以匆匆完成的事情,這在所有超市和百貨店購物都是如此,但在Costco這樣的大型倉儲式商店購物尤其如此。

當你在Costco過道匆忙穿行時,很容易撞到別人。特別是推著大型購物車時,車子就更容易撞上人。

在排隊時由於走得太急而大聲喘氣,也不是禮貌行為,所以Costco不是快速大掃貨的地方。

責任編輯:李沐恩#

推薦閱讀:

***********************************

哈馬斯宣傳片被曝展示中國產炮彈 引發猜疑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展示的一段宣傳影片中出現中國產彈藥,引發外界猜疑。

長期關注中東局勢的一家網站「以色列作戰室」(Israel War Room)在社交媒體X帳號上發布消息,哈馬斯發出一段題為「我們繼續準備」的宣傳影片,展示了哈馬斯武裝人員使用的中國產75式105毫米無後座力炮彈。

據該影片顯示,哈馬斯武裝人員的操作台附近擺放著大約100枚破甲彈彈頭,但並沒有出現75式105毫米無後坐力炮。其中一名武裝人員正在將這些彈頭刷上綠漆,並貼上標籤。

根據公開資料,75式105毫米無後坐力炮是中共軍方於1975年設計定型的反裝甲武器,配有尾翼穩定破甲彈和榴彈,火炮底盤由BJ212A輕型越野車改裝。

#BREAKING: Hamas releases video titled 「Our Preparation Continues」 showing their use of Chinese-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105mm Type 75 「HEAT」 anti-tank missiles. pic.twitter.com/DHD2NnhQ66

— Israel War Room (@IsraelWarRoom) July 1, 2024

無獨有偶,哈馬斯麾下的準軍事部隊「卡桑旅」(Al Qassam Brigades)在一週前曾發布另一段宣傳影片,影片中展示其武裝人員在拉法南郊Tal Za’arab地區使用中國產「紅箭」系列反坦克導彈摧毀以軍步兵戰車及其它裝甲車輛。

公開資料顯示,紅箭-8反坦克導彈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於1984年投入批量生產的半自動有線制導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系統,由步兵組攜帶用三角架等多種發射平台發射,該型號曾出口到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朗等國。

6/25/2024 –
哈瑪斯軍事部門「卡桑旅」(Al Qassam Brigades)發布的影片顯示其武裝人員在拉法南郊Tal Za’arab地區使用中國製「紅箭」系列反坦克飛彈摧毀以軍步兵戰車及其他裝甲車輛。

中國「紅箭」,被稱為中國的「標槍飛彈」 (Javelin)。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反裝甲和反建築武器。 pic.twitter.com/yo0UIWNulB

— Harrison (@harrisonll00) June 26, 2024

自從哈馬斯武裝分子於2023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後,以色列國防軍(IDF)曾突襲哈馬斯位於加沙的倉庫,發現了大量中國產武器、彈藥、軍用級通信設備和其它情報收集設備。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今年1月,以色列調查人員透露,以色列國防軍在加沙戰場上從哈馬斯手中繳獲了大量中國制的武器,其中包括衝鋒鎗和榴彈發射器。

報導引述以色列情報界消息人士的話說,「這令我們感到很意外,因為(以中)戰前關係很好,但我們發現了大量的中國武器。問題是,武器是否是中國(中共)直接提供給哈馬斯的?」

責任編輯:房夏焥#

推薦閱讀

毛寧被16次問及巴以衝突 中共拒譴責哈馬斯
以巴衝突 巴勒斯坦感謝中共特使的表態支持
中共曾籲哈馬斯放棄暴力?17年前官宣被翻出
中共暗中支持哈馬斯 或將以色列推向反共陣營

***********************************

悉尼帕拉馬塔輕軌線正式命名L4 下週一試運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楚君澳洲悉尼報導)悉尼西區的一條新輕軌線路正準備向乘客開放,新州政府表示,新線路不僅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更為數以萬計的居民提供更便捷、更連通的出行方式。

新州交通廳週四(7月4日)宣布,帕拉馬塔(Parramatta)輕軌線路正式命名為L4,並將於下週一(7月8日)開始試運行。

新線路將從早上5點至凌晨1點在韋斯敏(Westmead)和卡林福德(Carlingford)之間雙向運行,途經帕拉馬塔市中心。

新州州長柯思民(Chris Minns) 表示,「西悉尼的居民應該擁有這樣的公共交通,最後的測試意味著L4 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全面投入使用。」

新州交通廳長海倫(Jo Haylen)則表示,測試完成後,新輕軌線路將通過現有的T1線與韋斯敏站連接,到2032年,韋斯敏站將成為連接T1和新L4以及未來地鐵西線的車站。

她說:「試運將使我們能夠通過情景演練對系統進行微調,確保在安全方面做到萬無一失。」

全長12公里的新輕軌線路包括16個站點,投入運營後,乘客可在高峰時段每7.5分鐘乘坐可靠、現代和舒適的有軌電車出行。

政府表示,新的帕拉馬塔輕軌線路將為西悉尼地區創造150個工作崗位。

在2024—2025年度預算中,新州政府承諾向帕拉馬塔輕軌第二階段投入21億澳元,以進一步連接悉尼西區埃明頓(Ermington)、梅爾羅斯公園(Melrose Park)、帕拉馬塔和奧林匹克公園之間不斷發展的社區。

7月1日,帕拉馬塔教堂街北區(輕軌沿線)的土地重新規劃政策生效。作為振興該地區計劃的一部分,新規划允許建造多達1,800套新住宅,而新輕軌線路L4將確保該地區的新住宅與帕拉馬塔中央商務區、韋斯敏醫療保健區、學校和大學校園緊密相連。

責任編輯:宗敏青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

【佳人傳】 作詩千首 持齋修道的汪端

清代詩壇有一位才女,長於書香之家,嫁入詩禮之族。她身邊的親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這個文學家族中,一顆光華熠熠的明珠。

她與詩歌,註定結下不解之緣。她留下文集十卷、詩作千篇,大概是歷史上存詩最多的女子;她遍覽明詩、輯成詩選,成為閨閣中罕見的獨具詩學與史學眼光的詩評大家。

她就是汪端,一個為詩歌傾盡心血的傳奇女子。

七歲善吟詠 才比謝道韞

汪端,字允莊,一字小韞,生於錢塘的一個仕宦家族。她的祖父汪憲和父親汪瑜都是博學多聞、淡泊名利的風雅之士,他們無意在官場建功立業,早早歸隱家園,琴書為伴,吟詠為樂。汪氏非大富大貴之家,其藏書樓——振綺堂,卻以藏書之豐享譽江南,是培養汪氏子弟的最珍貴的寶庫。

汪端幼年作詩「娟娟涼影侵衫子,寒玉梢頭月正明」,營造出清冷明淨的氛圍。圖為南宋 劉松年繪《真跡冊》之一局部。(公有領域)

汪端的母親梁應鋗同樣出自名門,家族中亦是治國能臣、風流文士、嫻雅才媛輩出。梁氏雖然在汪端六歲時早逝,生前卻非常注重子女的教養。汪端尚在襁褓之中,就受到了良好的啟蒙教育。

根據汪端的文集序言所載,梁氏親自口授唐韻,嬰兒時期的汪端,已能辨識四聲。汪端能走路的時候,在庭院中玩耍,看到花蕾初綻,「對之凝笑,口絮絮若有所諷」(《自然好學齋詩鈔》序)。

梁氏去世後,汪瑜一生未續娶,並親自擔起培養子女的責任。他不滿足於一般閨秀的識文斷字,為汪端延請塾師,讓她像男孩子一樣明經讀史。教師嚴厲,經史艱深,即使是早慧的神童也難免感到枯燥。汪端更是「性好兒嬉」,課後便以燃草弄蟻為樂事,汪瑜見了也不忍過於苛責。

不過,汪端在詩賦方面的才華逐漸顯露:一是過目不忘,讀《海賦》《哀江南賦》兩遍,就能熟練背誦,不漏一字;二是博覽宋代以來各朝詩歌,七歲即賦詩。她的詩集,收錄了16首十歲以前的詩歌,鍊字用句已經頗為老練,不似出於稚齡孩童之手。

如《烏夜啼》:「烏心思反哺,繞樹最依依。」用質樸深情的詞句表達反哺的孝心。再如《為伯姊紉青題幽篁坐月畫卷》:「娟娟涼影侵衫子,寒玉梢頭月正明。」月影娟娟,涼氣侵衫,營造出清冷明淨的氛圍。

東晉才女謝道韞,因一句「為若柳絮因風起」留下了詠絮才的典故。汪端在童年時期,也因吟詠春雪而傳為美談。「寒意遲初燕,春聲靜早鴉。」她以春燕遲來的細節,烘托初春料峭的寒意,詩思細膩靈巧。

微濕融鴛瓦,新泥殢鈿車。」屋頂覆雪,錯落的青瓦微微濕潤;雪化於道,華麗的鈿車在泥路上艱難行進。汪端以慧眼捕捉春雪中的自然景象,生動而富有雅趣,她也因此詩獲得「小韞」的稱號。

無憂無慮的閨閣時光,在汪端十六歲那年,因兄長、父親的相繼去世戛然而止。汪端的姨母梁德繩,把汪端接入家中撫養,直到她出嫁。幸運的是,姨母家也是頗有才情的家族,梁德繩通詩詞,號稱「閨中龍門」;丈夫是兵部員外郎許宗彥,同樣是博古通今的文人雅士。

在姨母家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汪端的詩藝更為精進。她流連於盈架的書籍,每天醉心於誦讀詩集,被家人戲稱為「書癡」;她作詩以姨母為師,總是廢寢忘食地修改詩作,直到滿意為止;她也和姨父探討歷史,經常以獨到的史學觀點,在論辯中勝出。

十八歲那年,汪端嫁給門當戶對的才子陳裴之,成為江南名流中的一對金童玉女。梁德繩親自為汪端送嫁,在明湖設宴餞別,並贈詩勉勵。她盛讚汪端的才學:「七歲裁小詩,往往有佳句」「論史多持平,頗合風雅趣。」

她更諄諄教誨:「尚須勤婦職,才名非所據。」女子出嫁,將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所以她希望汪端勿矜才名,而是恪守婦德,成為一名盡職盡責的賢妻良母。

也曾吟詩論藝,也曾為孝長齋

說起汪端的良緣,還要感謝兩家長輩的撮合。汪端的夫家陳氏,更是享譽海內的文學家族,而且她的公公陳文述,是繼袁枚之後的又一位倡導女性文學的大家。他廣收弟子,非但陳家女眷,當地的才女名媛,也大多是他「碧城仙館」門下的女弟子。

成婚六年,汪端和陳裴之依然保持著坐論詩文的習慣。圖為南宋 劉松年繪《真跡冊》之三局部。(公有領域)

這樣一個鼓勵女子成才的文士,幾年前就聽聞汪端的文名和德行,認為她與兒子陳裴之年相若、貌相似、才亦和,堪稱天作之合,於是請人提親。當時汪端剛滿十五歲,汪瑜非常慎重地拜訪陳家,「考察」未來女婿。

汪瑜素有知人之鑒,他看到陳裴之的《春藻堂初集》後,不禁讚歎:「此子天才英絕,後當獨秀江東。」當場應允了這樁婚事。陳裴之,字孟楷,號小雲,文名蜚聲藝苑,也是陳家一位才學滿腹的少年郎。他和汪端的結合,是琴瑟和鳴的相契,也是詩文往來的相知。

汪端是幸福的,從一個文學家族走進另一個文學家族,自身才華不僅沒有因為婚嫁而埋沒,反而擁有更廣闊的施展空間。新婚不久,汪端的婆婆龔玉晨即命她,為心愛的《花海扁舟圖》題詩。

新婦提筆,用清婉明麗的詩句描繪萬樹梅花的仙境:「恍疑三千白鳳從天來,振羽繽紛集瑤圃。又疑羅浮仙子顏冰玉,一笑嫣然隔修竹。」她又含蓄表達隱逸志向及隨侍婆婆的孝心:「生平亦抱煙霞癖,應許同遊侍著書。」(《姑大人命題花海扁舟圖》)

這對才子夫婦,也過著相敬如賓、聯詩唱和的美滿生活。陳裴之敬重、欣賞妻子的才華,兩人經常對坐暢談,商討對方的詩稿。陳文述的《裴之事略》載:「閨房之中,各以詩稿就正,擘箋分韻,恆至夜分。」

成婚六年,汪端和陳裴之依然保持著坐論詩文的習慣。正月上旬的一個夜裡,他們論說的氣氛融洽而熱烈,汪端忽然有感而發,即興寫下兩首律詩。她自言「明珠翠羽非吾好,善病工愁未是癡」,闡述作詩的偏好,不喜辭藻堆砌的華麗詩句,也不愛多愁善感的纖弱詩風。她陶醉於夫妻之間的文學交流,「花落琴床春展卷,香溫簫局夜談詩」,幸福之感不言自明。

正是閨閣教育和夫家支持,汪端成為高產的女詩人。自七歲吟詠到四十六歲臨終之際的《口占告逝》,她的創作幾乎貫穿一生,反映了不同人生階段的經歷與心路。她的詩集《自然好學詩鈔》,更像是一部用詩歌寫就的自傳。

風雅生活的另一面,卻是才高福薄的命運,令汪端夫婦黯然神傷。陳裴之科考不第,志向難伸,又長年在外奔波,三十多歲客死他鄉,成為汪端永遠的傷痛。汪端雖生二子,卻是長子彌月而夭、次子病弱多疾,汪端自己也鬱鬱寡歡,憂思成疾。

在汪端二十五歲那年,公公陳文述病重,數月難癒,甚至到了藥石無靈、群醫束手的程度。為此,陳裴之虔誠地向神明禱告,祈求藥方;汪端更是發願,為公公守齋祈福。四年來,她和陳裴之分室而居,每日持經誦讀,夫妻二人的孝行與精誠,終於換來陳文述的康復。

詩選傾心血,晚年惟有修行好

這次齋戒,是汪端生命中一次重要的經歷,不僅為汪端埋下修行的種子,還促使她完成了一件大事,即編輯《明三十家詩選》。

汪端曾和同為才女的好友吳藻,一同在環境幽美的虛白樓一同禮誦,並賦詩紀之。圖為清馮箕繪《仕女四屏圖》之三《浴罷依鬢》局部。(公有領域)

她在年少時,就讀遍明人詩集,很多詩集她讀過一遍就棄置一旁,只留下高青邱(高啟)、吳梅村(吳偉業)的集子。隨後,她又棄了吳梅村之集,獨尊高青邱之集。父親汪瑜問其原因,汪端答:「梅村濃而無骨,不若青邱淡而有品。」(《孝慧汪宜人傳》)

清淡而有風骨,是汪端推崇的詩歌品格,高啟作為身遭厄運的一代大儒,也讓汪端追慕、嘆惋不已。然而明清以來的詩壇,並不重視高啟的品格與詩作,成為汪端心中一大憾事。抱著「誓翻五百年詩壇冤案」的壯志,汪端開始親自編選明人詩集。

她晨書暝寫,歷五六年寒暑方完成。這段時間,汪端甚至患失眠症,可見傾注心血之多。《明三十家詩選》分初、二集,正選加附集共收錄劉基、高啟、李東陽、李夢陽等一百人的作品。每位詩人都有小傳、前人品評、作者點評、主要詩作等內容。

汪端選詩的標準獨樹一幟而且十分嚴格,主張「清者詩之神」「真者詩之骨」,並注重知人論世,對詩人品行事跡的褒貶揚抑融入評傳中,可見明代賢奸治亂之跡。

才女群體中,吟詠花月者不乏其人,但是像汪端選編詩集、影響主流詩壇的女子,則是鳳毛麟角了。因而這部詩選備受時人讚譽,「所論磅礴千古,眼光如月」(《自然好學齋詩鈔》序)「而諸家之本無色矣」(《孝慧汪宜人傳》)。

不獨詩歌、詩評,汪端還創作小說《元明逸史》八十卷,展現出在文學、史學領域的卓越才華。遺憾的是,汪端卻在晚年親自焚毀這部長篇小說,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陳家素有奉佛修道的家風,許多家庭成員皈依宗教,持齋修行。汪端在陳家耳濡目染,也在遭遇喪子、亡夫、病痛等一系列沉重打擊後,走入了修行法門,希望尋求靈魂的真正解脫。

年來悟得安心法,習靜無如病裡閒。」(《初冬病中作》)從此,汪端潛心道法,專注於禮懺誦經。她並未中斷創作,但是她開始減少文字寫作,反思平生罪過。

她曾和同為才女的好友吳藻,一同在環境幽美的虛白樓一同禮誦,並賦詩紀之。「鵲爐香篆翠氤氳,水閣風清梵響聞。」高閣臨風照水,清曠殊絕,最宜靜心修習,汪端和好友全神貫注地誦經,感受到修行人獨有的純淨與神聖。「他日女真仙院去,妙經心印諷斜曛。」(《虛白樓賦詩記事》)她由衷地希望女伴他日飛升,早早脫離塵世的苦難,反映了兩人修道之誠以及情誼之深。

當時社會,流行「才名相妨」的觀點。因而在人們心中,才子、才女大多薄命。在佛教中,「綺語」列為四口業之一,主要指閨門、愛慾等詞藻浮華綺靡的「雜穢語」。世人若沉湎其中,便會折損福德,生出禍患。

汪端是詩歌大家,又是修行中人,對這些理念有更深切的感觸。正是「苦耽佳句成何事,鏡裡流光鶴髮添」,她認為自己沉醉於文字,非但沒有排遣愁苦心情,反而更加憔悴。整理書稿時,汪端依照修行所悟的標準,焚毀了不適合留存於世的部分。

那部《元明逸史》,同樣被付之一炬。「累身文采須勤懺,好誦金經侍鴿王。」(《悼鸚鵡》)汪端放下了對詩文的執著,能夠心無旁騖地清修、禮懺。她的內心,似乎因為修行而越發寧靜平和。《名媛詩話》評價汪端的詩集,末卷有「飄飄出塵之致」。

人間羅綺原如夢,天上神仙不忌才。」(《虎邱弔劉碧鬟墓》)汪端彷彿大夢初醒,看透世情,在「一生惟有修行好」的感悟中,度過餘生。她因文字而揚名,也能在文字中頓悟、超脫,不愧是一位有大智慧的真才女。

參考資料:《自然好學齋詩集》《孝慧汪宜人傳》《香畹樓憶語》等。

點閱【佳人傳】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推薦閱讀:

***********************************

【思想領袖】中共從內部摧毀美國瓦解戰策略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資深記者Jan Jekielek採訪報導)調查記者、政府問責研究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Institute)所長、新書《血錢:為什麽當中共國殺害美國人時,強權卻視而不見》(Blood Money: Why the Powerful Turn a Blind Eye While China Kills Americans)的作者彼得‧施韋澤(Peter Schweizer),剖析了中共政權從內部摧毀美國的「瓦解戰」戰略——從用芬太尼殺害美國年輕人,到利用社交媒體TikTok針對美國發動「認知戰」,並激化美國的抗議活動,以達到分裂美國的目的。他呼籲人們警惕並採取行動。

他首先談到了中共高度且全程參與了對美販售芬太尼。

他表示,中共主導了整個鏈條的每一環節。首先,製造芬太尼的前體化學品90%來自中國;運抵的墨西哥曼薩尼約(Manzanillo)港,是由一家中國公司運營的;然後,在墨西哥的中國人將前體加工成芬太尼;同時,中共為毒販提供壓片機和藥丸模具,幫助其將芬太尼加工成外觀像止痛藥的藥丸後販售給美國人。這些毒販也使用中國的通訊設備和加密應用程式,因為他們知道中共不會與美國執法部門分享這些通訊。最後,再由中共的國有銀行幫助毒販洗白毒資。

然後,他提到了在西方的有組織的中國人犯罪集團,無論是從事人口販賣、非法販運,還是毒品分銷,其許多高層都與中共領事館及安全部門有著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這些黑社會成員回到中國時,中共會保護他們。這是中共針對西方的複雜戰爭形式的一部分,對西方造成了極大破壞。

他分析道,中共在各個層面都無法與擁有軍事和科技優勢的美國展開競爭,其軍方1999年出版了《超限戰》一書,描述了中共為此擴大了對戰爭的定義,包括毒品戰、環境戰等一切非常規戰爭,無所不包。而2010年出版的名為《瓦解戰》的書,則設定了他們的戰略目標,就是瓦解美國,分裂美國。

封面上寫著古代軍事思想家孫子的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就是其瓦解戰的真諦:中共的目標是在內部瓦解美國。要通過芬太尼製造死亡,或通過媒體煽動美國國內暴力,還要通過加劇社會分裂和混亂,讓美國人彼此對立起來。中共將這一切都緊密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其超限戰。

他說,在所有中共針對美國和西方所使用的各種非常規武器中,最有害和最有效的是TikTok。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是一家與中共軍事/情報機構密切合作的中國公司。

該應用程序的演算法的目的,是讓西方用戶上癮,鎖定和塑造美國年輕人的思想,以達到自己操縱西方社會的目的。它已經滲透到美國文化的核心,成為美國兒童和年輕人生活的核心部分。

在2020年的騷亂期間,TikTok上就有關於如何參與犯罪行為的教學視頻。

而在美國看到的許多激進抗議活動甚至可以追溯到2020年之前,都是兩個非常激進的團體所為。其中之一名為FRSO(自由之路社會主義組織)。另一個稱為PSL(社會主義與解放黨)。這是兩個明確表示效忠中共的組織,並從它那兒獲得資金。2020年許多最暴力的激進抗議活動都是由FRSO和PSL組織的。

這些抗議活動仍在繼續。他們現在是打著支持哈馬斯或支持巴勒斯坦權利的旗號。去年11月,關於這個主題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都有FRSO和PSL的領導者參與,目標是在美國播下分裂和不信任的種子。

施韋澤指出,這不是一場抽象的未來戰爭,這是一場正在發生的戰爭。他呼籲人們警惕並採取行動。

《美國思想領袖》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琳#

***********************************

《繁花》在大陸爆紅 香港收視率卻觸底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佟亦加報導)由香港電影人王家衛執導及擔任監製的首部電視劇《繁花》在大陸收視爆棚。但該劇自6月3日起每逢週一至週五晚九點半在香港無線(TVB)翡翠台播出後,收視率成香港年度倒數第一。

出生於上海的香港導演王家衛,耗時10年打造的30集大陸劇《繁花》自今年1月在大陸播出後熱度驚人,迄今微博話題閱讀量破115億,抖音話題播放量達191億。而以胡歌、唐嫣、馬伊琍、鄭愷等上海籍明星為主的演員陣容更是倍受關注,胡歌稍早以《繁花》獲得白玉蘭獎視帝。除了男主角獎,該劇還摘下最佳電視劇、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最佳編劇(改編)等獎項,風頭無兩。

據陸媒《第一財經》報導,香港TVB總經理曾志偉6月中旬受訪時透露,《繁花》是TVB史上最貴的一部外購劇。他表示:「一定是最貴的,王家衛的作品一定是最貴的,這個不用講了。但是這個作品在世界各地都受到關注,沒理由香港不播。作為香港最大的傳媒公司,就算多花錢(購入)都是值得的。」

總是戴著招牌墨鏡的王家衛,拍攝作品的超長周期一直頗受爭議。不過,拍攝期間,胡歌的粉絲曾這樣安慰胡歌:「好飯不怕等,慢工出細活,目前心態很穩,畢竟『墨鏡王』是知名的『拖延症』。」(先前報導:王家衛新劇追求完美 胡歌拍到歲數轉字頭

報導指,在大陸播出後,由於王家衛的建議,TVB原本還打算播出原汁原味的上海話版本,但因遭當地審批部門拒絕,於是採用了普通話和上海話的雙語播放模式,其實這已經是TVB的破例嘗試。

不過可惜的是,《繁花》在香港的收視率遠遠低於預期。過去一週,其收視率僅維持在10點出頭的水平,只相對於TVB自製劇平均收視率的大約二分之一。

數據顯示,翡翠台2023年收視率最好的電視劇是《新聞女王》,其播出階段每週的平均收視率數據是:24.4點、25.1點、24.7點、25.1點、25.2點,平均25.2點;翡翠台2023年收視率最低的電視劇《女法醫JD》,其單週平均收視率是:20.2點和17.2點,平均18.7點。

數據對比表明,王家衛導演的《繁花》收視率跌破2023年翡翠台播出電視劇的最低點。如果對比《新聞女王》,《繁花》目前的收視率與該劇已經差了將近一半的觀眾。因此有人形容《繁花》正在創造TVB的「另一種奇蹟」:「最貴的價格,最低的收視率。」

面對《繁花》劇集主演的粉絲爭辯說「畢竟《繁花》已經在內地播出了,讓它在翡翠台再次播出還能有幾個收視率啊」,有網友拿最有可比性的電視劇《天龍八部》進行對比。

《天龍八部》同樣是大陸先行播出的電視劇,也是TVB的外購劇,其收視率分別是:17.9點、16.4點、17.7點、17.8點、18.1點、19.5點、19.2點,平均19.5點。即使該劇的收視率創造了翡翠台去年倒數第二,但也比《繁花》10點出頭的收視率高出一大截。

有香港觀眾質疑,TVB作為一家粵語電視頻道,壓根兒就不應該播放普通話版本的作品。

一位香港網友留言說:「衝著王家衛和胡歌,我早就看完了這劇,看第一集的時候覺得看不下去,但是堅持看了第二集之後,覺得真的相當不錯。裡面是以九十年代的上海為背景,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上海元素。不可否認,滬語版本更為原汁原味,個人覺得就算普通話版本也普通很多,但是放在翡翠台播出真的不合適。」

也有大陸網友評論:「TVB為了尊重藝術,愣是來了個大膽嘗試——不設粵語配音,直接普通話+上海話原聲上陣。這操作,簡直就是給香港觀眾上了一盤沒有『蘸料』的火鍋,雖然食材新鮮,但少了那層熟悉的味道,總感覺差點意思。」

還有觀眾表示:「香港觀眾對粵語劇情的熱愛,是根深蒂固的。在他們眼裡,粵語不僅僅是語言,更是情感的紐帶,文化的標籤。」

責任編輯:葉紫微

推薦閱讀:

***********************************

新研究發現這種古代草藥有助於神經再生

一種地中海草本植物,幸福薊(blessed thistle)——即藏掖花(Cnicus benedictus),長期以來一直被用於世界某些地區,以促進健康的消化。它也是本篤會利口酒(Benedictine liqueur)的一種成分。現在,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草藥的一種新的、意想不到的潛在用途:再生受損的神經纖維。

幸福薊的關鍵成分是化合物薊苦素(cnicin),這是苦味植物的一種成分,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它可以在動物模型和人類細胞中再生神經纖維。這項名為「薊苦素促進功能性神經再生」的研究最近發表在《植物醫學》(Phytomedicine)雜誌上。

「值得注意的是,靜脈注射薊苦素可顯著加速各種物種嚴重神經損傷後的功能恢復,包括切斷神經的吻合(anastomosis,手術重新連接)。」研究人員寫道。

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稱,作為紫菀家族(aster family)的一員,幸福薊已經被認為具有抗炎和抗癌特性。它以提取物或茶的形式服用。它也被稱為卡丹(cardin)、聖薊(holy thistle)和聖本篤會薊(St. Benedict’s thistle,傳統上由本篤會僧侶種植),但不應與其表親水飛薊(milk thistle)混淆,水飛薊用於清潔肝臟和促進哺乳母親的產奶。

德國科隆大學醫院藥理學中心主任、薊苦素研究的新作者之一迪特瑪‧費舍爾(Dietmar Fischer)教授告訴《大紀元時報》,幸福薊通常用於治療胃腸道疾病。

然而,「我不知道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證明了這一功用。」他補充道。

相反,菲舍爾與菲利普‧戈布雷希特(Philipp Gobrecht)及其同事一起,對確定是否可以以全新的方式使用幸福薊感興趣。

加速神經細胞癒合

神經細胞修復的關鍵是軸突(axon)的再生,軸突是神經細胞中將脈衝傳遞到其它神經的部分。據發表這項新研究的作者稱,目前臨床上沒有藥物可以再生軸突,但他們已經分離出一種在紫菀家族植物中發現的酶,可以加速軸突生長。

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神經損傷後必須儘快再生。「儘管周邊神經系統中受傷的軸突通常具有顯著的再生能力,但完全的功能恢復往往難以實現。」他們說。

這是因為維持和再生軸突的雪旺(Schwann)細胞只能促進生長大約三個月。他們寫道:「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恢復支配神經(reinnervation)沒有發生,損傷通常會導致終生不完全恢復和神經瘤的形成,這可能導致神經性疼痛的發生。」

幾年前,菲舍爾告訴《大紀元時報》,他的團隊發現,GSK3酶活性的增加會加速受損坐骨神經中軸突的再生。

「一旦我們闡明了潛在的機制,我們就能夠尋找模仿這種效應的物質。我們就是這樣發現了薊苦素。」他說。

菲舍爾補充說,這種物質對神經再生的影響是一個全新的發現,這一發現需要進一步研究。

為了進行這項最新的研究,研究人員使用符合動物護理指南的方案,對小鼠、大鼠和兔子的坐骨神經進行了手術損傷。手術後,動物每天接受靜脈注射或口服一定劑量的薊苦素或小白菊內酯(parthenolide),後者是一種在小白菊(feverfew)植物中發現的物質,已被證明可以加速軸突再生。

接受薊苦素治療的動物從癱瘓和神經病變中獲得的功能恢復,與接受小白菊內酯的動物相當。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小白菊內酯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不足」的缺點,研究人員解釋說,這意味著它只能通過腸胃外給藥(通過注射或輸液)。

然而,薊苦素可以口服或靜脈內給藥,使其成為一種很有前途的神經損傷實際治療藥物。

研究人員還測試了薊苦素對人類視網膜細胞的影響。他們將這些細胞暴露於薊苦素或小白菊內酯超過四天。菲舍爾說,經過薊苦素處理的細胞比對照組「顯示出明顯更長的神經突」,這表明薊苦素可以促進軸突生長。

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由於這項研究是在動物和來自尸體的人類視網膜細胞上進行的,因此在受傷患者中的實際應用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研究人員相信他們正在取得進展。菲舍爾告訴《大紀元時報》,他和他的同事們現在正在尋求資金,以開展人體臨床試驗。

雖然幸福薊目前以膠囊形式提供(作為助消化劑推廣),但菲舍爾說,對於神經損傷的人來說,服用它沒有意義。他的團隊先前的研究表明,薊苦素僅在一定劑量範圍內對促进軸突生長有效,而這個範圍很難確定。他說,服用太多或太少都是無效的。

他希望進行的人體試驗的目標之一,是確定薊苦素在人体中有效的最佳劑量。

其他研究小組的研究表明,薊苦素也有可能治療腫瘤、寄生蟲感染,甚至毒蛇咬傷。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Ancient Medicinal Blessed Thistle May Regenerate Injured Nerves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韓玉#

***********************************

農村推集體經濟 分析:中共再從農民身上榨錢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圓明採訪報導)近日,中共出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並將於明年實施。該法強化集體經濟,引發外界擔憂。分析認為,共產黨的地方支部控制資產、運營獲利,從農業上再挖錢,農民卻很難分割財產。

6月28日,中共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自2025年5月1日實施。該法規共八章67條,所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指以土地集體所有為基礎,代表成員集體行使所有權,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制的區域性經濟組織。

在財產經營管理和收益分配方面,對於集體所有的土地、建築物、資金等,規定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所有,不得分割到成員個人。但規定可以探索經營性財產參股等途徑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此法一經出台,立即引發熱議。原廣東律師劉士輝在X平台發帖表示,該法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一種「市場主體」,又是「特別法人」,但「不適用破產法」。說它是經濟組織吧,它不適用破產法,說它是官僚機構吧,它又搞經營活動。所以該法定義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就是打著農民幌子由黨棍經營的賠錢機器,又是一個四不像的怪胎。

他指出,任何國家的公司法或者合夥企業法都規定股東或者合伙人可以退股或者退夥,抽出屬於自己的股份和出資。本法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退出,但不得要求分割本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集體資產。說穿了,農民想拿回自己的那份土地難比登天。

劉士輝擔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行使土地發包、農村宅基地的申請和使用、決定集體經營性土地的出讓和出租事宜、分配使用集體收益以及土地被徵收徵用的土地使用費等,可以說權力非常大,必然會養肥很多農村黨官僚。

旅居澳大利亞的作家袁紅冰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習近平正在把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部體制推向戰時狀態。這次對農村的法規實際上是要使整個農村在戰爭狀態下,對農村進行更加嚴密的控制。

分析:強化集體經濟 走回頭路

大陸學者戴維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國的集體經濟就是官員說了算,政府說了算。中國本來就一直就是集體經濟,現在把村集體經濟上升到法律層面,目的是為了要從農業上再挖錢。現在強化集體經濟,是在走回頭路。

他回顧,人民公社完全是公有制,農民餓肚子、生活艱難,小崗村才走了土地包幹到戶。先是大包幹,緊接著叫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來叫三十年不變土地承包,最後叫土地確權,就是把土地使用權確定給農戶,不是所有權。

戴維認為,集體經濟是有百害而無益的,就像人民公社社員出工「磨洋工」一樣,產量一直上不去。現在就是有集體經濟的法,有集體經濟的名義,但是實質上不產生經濟。

他說,「全球的農業,真正的農業,它是保證人的生活的基本所需,不是一個經濟創收的產業。連美國這麼龐大的土地,這麼先進的農業,它都不是一個主要的稅源。可是在那個流氓地方,它要想盡辦法讓龐大的國家機器運轉。」

「中國農村的土地大多數都以各種名義轉租轉包,被大戶或者有些人用做其它了。農三代、農四代絕大多數適應了城市生活,連如何種地都不會了。大戶機械化耕作的由於量大,算下來總量還有點盈餘,小農戶就沒有盈餘。家庭聯產承包就是名存實亡的東西。」

著名維權律師陳光誠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這個法律的推出,本身就不是為了保護老百姓的權益,而是為了剝奪老百姓的權益。從某種程度上是對土地承包法的一種閹割。40年來,老百姓以為土地使用權歸他了。但是共產黨重新告訴你,土地是國家的,是集體的。

他表示,曾經和土地承包法的立法者討論過,當時確實有一個設想,為將來土地私有化打一個基礎。共產黨要想通過政府層面、通過政策把老百姓土地拿走,就產生了很多障礙,除了「搶」。這些年來,共產黨一直不斷地通過規劃、擴建,來搶占老百姓的土地。

大紀元近期報導,山東省蒙河雙堠水庫工程占用大量河灘林地,施工方大舉抽河沙販賣。林地是當地農民的承包地,承包期未到,賠償款打到村集體的帳戶了,卻沒給老百姓一分錢。

陳光誠表示,從農村來講,主要是經營土地,林地、果園、草地,比如,很多地方果園面積比較大,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如果村集體控制了果園,這些也是有很大的利益的。

「這些村官,他們有整個一套操作系統,實際上也整個黑社會化了。」他說。

大陸房地產崩盤 中共打農村的算盤

兩位專家都認為,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已經崩盤,整個經濟陷入困境。城市的地已經賣無可賣了,現在開始打農村的主意。

陳光誠說,「這有可能是城市擴建的慣性所致。實際上對老百姓就是一種控制權,把老百姓生產資料完全控制在自己手裡,老百姓的依附性就會更強。現在出去打工都很難找到工作,就只能在家裡承包它的地來耕種。」

戴維說,「房地產不行了,相關產業鏈全都垮了。工業開發區也不行了,沒有稅收了。唯一每年還出產一點農產品,你一日三餐是要吃。它(中共)又想把眼睛盯到農業上,讓它們能夠苟延殘喘,續一段時間命。」

6月20日,中國安徽省鳳陽縣官方宣布,自願放棄宅基地安置並進城購房的農村居民,一次性可得5萬元購房獎勵。此前,也有其它城市推出類似的政策,如湖北省鄂州市、江蘇南通等。

戴維分析認為,第一,現在的官員只顧當下,不會長遠考慮。他們都知道沒有明天,還想最後一次博弈,再敲詐一次,從農民身上再壓榨一波買房的,把這些房子賣出去。第二,是為了把農民跟土地剝離開,把村集體的土地收歸,地方官員在土地上看能不能再榨出點油來。

「農民離開農村,離開自己的老家,就徹底跟那個土地斷根了嘛,你再也不可能回去再經營你的土地了。你回去住都沒地方住了,也就是從感情紐帶上,以及從居住紐帶上,全部斬斷、鏟除了。」他說。

責任編輯:房夏焥#

***********************************

袁斌:稅務總局撐腰 倒查稅收風波愈演愈烈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近期,多家公司收到了稅務部門需補交若干年前稅款的通知書,涉及金額數千萬至近十億人民幣不等。

寧波博匯化工今年3月收到一份《稅務事項通知書》,要求其補繳稅款5億元,最終該企業選擇擺爛,宣布停產,導致股市開盤後股價數次跌停,下跌幅度近20%。

6月13日,維維股份公告稱,原控股子公司被相關部門要求補繳1994年至2009年15年間的稅款逾8500萬元。最早被追繳的稅款至今已有30年。

一時間,網上出現大量關於「企業納稅是否要倒查30年」的討論。經濟專家擔憂,如此毫無依據的亂查稅如果擴大化,會導致市場和人心更不穩。在民間,一些商業界人士已經心生恐懼,萌生退意。

據大陸媒體報道,6月18日,針對部分地區「倒查30年」及企業補稅問題,中共國家稅務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解釋和回應。

該負責人明確表示,近期稅務部門沒有組織開展全國性、行業性、集中性的稅務檢查,更沒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近期的查稅補稅是稅務部門依法依規正常履職行為,是對以前年度欠稅的催繳和存在的稅收政策適用風險的提示告知。

國家稅務總局強調,作為稅務部門,依法組織收入是其基本職責,企業依法納稅也理應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對於引發爭議的問題,稅務總局建議通過法律途徑積極妥善解決,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中共國家稅務總局的這番表態,非但沒有打消民營企業的疑慮,反倒讓本已神經脆弱的他們更加惶恐不安。

此話怎講?

國家稅務總局雖然明確否認有倒查20年、30年稅收的安排,但也沒有叫停各地倒查20年、30年稅收的舉措。非但沒有叫停,而且聲稱近期的查稅補稅是稅務部門依法依規正常履職行為,企業依法納稅理應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這就等於明確肯定了各地倒查稅收的做法,等於在為他們撐腰壯膽。

不難想像,有了國家稅務總局的力挺,各地稅收部門自然就可以有恃無恐地甩開膀子大幹了,倒查的規模和力度勢必越來越大。

事實正是如此。

國家稅務總局表態後,除了上市公司,街頭巷尾的小微企業、個體戶也紛紛被勒令補稅。

一張網傳的稅務稽查通知書顯示,深圳寶安區石岩街道稅務部門竟然對一家牛肉麵館調帳簿,準備徵稅!

6月19日,一篇《多地微小企業陷入補稅風波,老闆們叫苦連天》的文章寫道,有來自全中國各地的企業老闆或者內部相關人士紛紛在網上叫苦,除了大公司外,不少中型與微小企業也被要求進行補稅。有網友介紹,自己不僅被要求補稅,還被判處刑罰,「我一個百來人小廠,給查了12-14年的發票問題,按當時17%稅點補了稅金89萬,法院罰金15萬,作為法人的我給罪行二年四個月緩四年社區矯正,不能離開居住區四年,受這打擊,我工廠瞬間縮小,人員只縮小到20來人,因為不能離開區域,業務主要地深圳東莞完全失去,現準備關門」。

網友評論說,「割韭菜嫌慢了,開始殺雞取卵了」、「這回是連雞一塊吃了。蛋,已經不夠了」。「豈止民營企業家,連小商小販都在瑟瑟發抖中」、「民間投資已經毫無增長了,還敢這樣釜底抽薪,很可怕」。

6月20日,經濟學者、東南大學教授華生在微博發文說,今天開了一個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閉門研討會。沒想到的是,幾乎每個人都提到了最近全國很多地方稅務倒查30年對企業和市場信心的強烈衝擊和影響。自己提出國家稅務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發布了正式消息及時澄清了這件事。但一位負責人表示,沒有組織開展全國性、行業性、集中性的稅務檢查、更沒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但是,這位負責人同時表示,近期有關查稅補稅,「均屬稅務部門例行的依法依規正常履職行為」。華生寫道,現在各地稅務部門自行去做,想查多少年、查誰都是正確的。如此下去,在目前地方財政緊張的情況下,這種可以選擇性執法的倒查風會越刮越大,而且由於被查的幾乎全是民營企業,市場和人心就更加不穩定。

微博網友「快樂老頑童1968」21日發帖說,今晚和一幫朋友吃飯,一桌12個人其中有八個做零售和製造業。大家談及此次倒查稅事件,都感到心寒恐懼。本來生意就處於微利保本的苦逼熬階段,如果倒查稅現象蔓延開的話,大家都萌生退意。

近年來中國經濟一路下滑,北京為了拯救經濟,不的不出台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措施,可是與此同時,各級地方政府為了解決財政吃緊的問題,卻又大張旗鼓的倒查企業的稅收,甚至成立「警稅合成作戰中心」,將納稅人視為了作戰對象,以稅務和警察聯合辦案的方式打擊所謂的「涉稅違法犯罪行為」。如此左右出拳,顧頭不顧尾,充分暴露了當下中共的施政亂象,純屬作死的節奏!

責任編輯:金岳

***********************************

世界小姐張梓琳晒帶娃照 稱8歲長女是苗條姐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又淳報導)7月3日,世界小姐張梓琳在社交平台分享帶娃的照片,並幽默配文:「我的兩個小閨密放假嘍。準備迎接一年中最忙碌的兩個月。」經常與網友互動的她還調侃,8歲的長女不是「胖妹」了,現在已經變成了「苗條姐」。

張梓琳之所以稱七八月是一年中最忙的兩個月,想必是因為兩個孩子都開啟暑假模式。對於孩子放假是很多媽媽感到頭疼的事情,張梓琳似乎顯得很興奮也很期待,還稱兩個女兒是自己的閨密,看得出她非常享受「媽媽」這個身分。

在張梓琳分享的與小女兒的合照中,雖然她穿著休閒,但顯得又高又瘦又美,並露出溫柔和幸福的微笑。

張梓琳3歲小女兒也繼承了媽媽的美貌,身穿粉色T恤和牛仔褲,小小年紀就已顯出好身材和好氣質,肌膚白嫩,表情也十分可愛。張梓琳還另外晒出一張小女兒露出高清臉龐的照片,小妹妹扎著兩個小辮子萌態十足,雖然被擋住了雙眼,但能看到她的臉型、鼻子和嘴巴,一看就是一個美人胚子。

此外,張梓琳還晒出大女兒看書的一張照片。不知從何時起,張梓琳晒「胖妹」開始給她擋臉了。8歲的Evelyn現在估計上二三年級,即便坐著也能看出高個子和長手臂,雖然臉被書遮擋,但Evelyn小而精緻的臉蛋依稀可辨。

張梓琳還分享一張美美的自拍,落落大方的她對著鏡頭甜笑,狀態大好,容貌完全沒有變化。

張梓琳與網友互動時笑說,8歲的大女兒已經抽條,不是胖妹了。(網絡截圖)
張梓琳與網友互動時笑說,8歲的大女兒已經抽條,不是胖妹了。(網絡截圖)

有網友直呼「好美啊姐姐」,張梓琳還特意去問「你說的哪個姐姐」;網友幽默回應「大姐姐和兩個小孩姐都美」並順便問第4張照片是不是「胖妹」。經常與網友互動的張梓琳笑說,大女兒已經不是「胖妹」了,「現在是苗條姐了」。

當初大女兒剛出生時,張梓琳曾在微博晒出愛女伸出長腳、睜開渾圓雙眸可愛模樣的照片,當時張梓琳覺得女兒胖胖的,就總是叫她「胖妹」。女兒頭上綁著粉紅蝴蝶結髮飾,引來網友直呼大長腿明顯遺傳了爸爸媽媽。

今年40歲的張梓琳身高182公分,最初以田徑出道時,放棄保送進入清華大學的機會,選擇了另一所大學的經濟學專業。她後來選擇當模特,捧得第57屆「世界小姐」總決賽冠軍,成為第一個獲得「世界小姐」的中國人。

張梓琳曾因身高原因,一直很難結識男友。2010年靠朋友安排相親飯局,才與圈外男友聶磊相識。2013年,兩人結束三年的愛情長跑,她於2016年4月生下女兒「胖妹」後,常與粉絲分享小寶貝的成長點滴。事業和家庭兩得意的她表示,愛情對她而言是真正的奢侈品,婚姻和家庭讓她的世界變得更豐富。如今,有了疼愛她的丈夫和可愛的女兒,她說自己非常知足。

張梓琳偶爾也會晒出銀行高管丈夫的照片,聶磊比182公分的張梓琳還要高出不少。張梓琳管丈夫叫「聶哥」,稱他最有魅力的時刻就是抱娃、哄娃、餵娃和換尿不濕的時候。

責任編輯:葉紫微

***********************************

王友群:中共最腐敗 民眾「三退」可自救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筆者初步統計,今年1-6月,中共法院審判的億元以上貪官達16個,法院認定的受賄金額共計49.97億元。

其中,中國華融國際控股公司原總經理白天輝,受賄11.08億餘元;國家菸草專賣局原副局長何澤華,受賄9.43億元;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李再勇,受賄4.32億餘元;中共央行原副行長范一飛,受賄3.86億元;雲南省中煙工業公司原副總經理顧波,受賄3.54億元;山東省青島市人大原副主任張錫君,受賄3.17億元;湖北省原副省長曹廣晶,受賄2.16億餘元;招商銀行原行長田惠宇,受賄2.1億元;遼寧省政協原副主席孫遠良,受賄1.87億元;上海市人大原主任董雲虎,受賄1.48億元;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孫述濤,受賄1.29億元;中國銀行原董事長劉連舸,受賄1.21億元;中國男足原主教練李鐵,受賄1.2億元;茅台集團原董事長高衛東,受賄1.1億餘元;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周建琨,受賄1.08億元;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原副總經理李東,受賄1.08億元。

有人計算過,中國華融集團原董事長賴小民10年貪了近18億元,每天貪49萬元,按8小時工作制算,每小時貪6萬元。白天輝4年就貪了11億多,每小時貪38萬元,創造了貪錢速度最快的世界紀錄。

放眼全世界,除「中共國」外,沒有第二個國家有這麼多的億元貪官;除「中共國」外,沒有第二個國家的貪官刷新中共貪官創造的貪錢世界紀錄。

習近平2012年上台後,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反腐打虎運動,聲稱: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但是,腐敗分子不是越反越少,而是越反越多。2021年,習查辦的副省部級以上高官及其他中管幹部25人;2022年,這個數字增加到33人;2023年,這個數字猛增到47人;今年1-6月,這個數字躍升到36人。這還不包括那些沒有公開報導被查消息的高官。

比如,去年12月29日,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公告,罷免張振中、張育林、饒文敏、鞠新春、丁來杭、呂宏、李玉超、李傳廣、周亞寧九名軍方全國人大代表職務,其中上將三人、中將四人、少將兩人。

但是,為什麼這九名高級將領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公告沒有說明。中紀委、軍紀委都沒有發布他們被查的消息。

又比如,今年6月27日,中共黨媒報導,前後兩任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國防部長魏鳳和、李尚福,被開除黨籍、軍籍,剝奪上將軍銜,移送司法機關審查。

報導稱,李尚福是去年8月31日被立案審查的,魏鳳和是去年9月21日被立案審查的。但此前中共一直沒有公布他們被立案審查的消息。

再比如,據海外媒體報導,前中共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原國防大學政委、空軍上將劉亞洲,因嚴重貪腐,已被秘密判處無期徒刑。對此,中共《人民日報》等最重要的黨媒都沒有對外發布消息。

去年火箭軍大案爆發以來,迄今為止,海內外已知的,火箭軍的三任司令員魏鳳和、周亞寧、李玉超,都因嚴重貪腐被拿下。那麼,這三個司令員下面有多少高級軍官是嚴重腐敗分子?

去年原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部長李尚福被查辦。那麼,李尚福的手下有多少高級軍官是嚴重腐敗分子?從已公布的李尚福的「罪行」看,他除了收受巨額賄賂外,還涉嫌行賄罪。那麼,他向誰行賄?他是否向他的前任裝備發展部部長、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行過賄?

原空軍司令員丁來杭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他已因嚴重貪腐被拿下。那麼,丁來杭擔任空軍司令員時他的手下有多少高級軍官是嚴重腐敗分子?

魏鳳和、李尚福等都是習近平親自提拔重用的高級將領。他們都是嚴重腐敗分子,非習近平提拔重用的高級將領有多少嚴重腐敗分子?

為什麼習近平反腐打虎十多年後軍隊的腐敗分子越抓越多?

根本原因有三條:

第一,絕對的權力必然導向絕對的腐敗。

中共一直在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黨如何「絕對領導」軍隊?簡言之,黨領導軍隊的一切,什麼都管。具體而言,黨管軍隊幹部的選撥、任免、懲戒;黨管軍隊的立法、執法、司法,黨管軍紀委,黨管軍事檢察院,黨管軍事法院,黨既當運動員,又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如此一身而三任,想不腐敗都難,不腐敗是偶然,腐敗是必然。

黨「絕對領導」軍隊的體制,是中共軍隊必然產生腐敗最重要的土壤。

第二,江澤民以貪腐治軍把軍隊變成腐敗的爛泥坑。

江澤民擔任中央軍委主席時,因為他沒有帶兵打仗的經歷,在軍中沒有根基、人脈和威望。為了籠絡軍隊將領為其效忠,江以貪腐治軍,放縱高級將領玩權、貪財、好色,把中共軍隊變成權、錢、色交易的大賣場。

江提拔重用的中共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郭伯雄,就是軍隊最嚴重的腐敗分子的典型代表。

2016年7月6日,時任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在一個理論座談會上說,在郭伯雄、徐才厚掌控中央軍委的十年裡,「軍隊成了什麼呀?軍隊成了一個大賣場……什麼東西都有價,什麼東西都可以標價。在他們的把持下,軍隊成了一灘爛泥,這灘爛泥不是敵人陷進去拔不出來,而是我們自己陷進去拔不出來」。

第三,最根本的一條,中共一直堅持以「假、惡、鬥」為本質特徵的馬列主義為指導。

中共是一個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黨。馬列主義的說教,不管出了多少萬卷書,不管它表面上說得多麼天花亂墜,實質上就是三個字:「假、惡、鬥」。

中共當政75年,曾經偽裝成將帶領中國人民建設自由、民主、富強新中國的最進步的政黨,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假話黨,全世界最沒有道德和法律底線的邪惡黨,全世界最好鬥,與天、地、人鬥其樂無窮的鬥爭黨。

以前中共黨魁江澤民為例。江澤民一生幹了三件大壞事:(1)江是中共黨政軍最高層最嚴重腐敗分子的總後台;(2)江是當代中國最大的賣國賊;(3)江是迫害信仰「真、善、忍」的法輪功修煉群體的罪魁禍首。

江下令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以大規模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方式殺人,犯下了「這個星球上前所未有的」群體滅絕罪、酷刑罪、反人類罪。

江是一個對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犯下了滔天大罪的大魔頭。2022年11月30日江死後,中共竟然稱讚江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從江澤民時代起,中共軍隊已經變成全世界最腐敗的軍隊。時至今日,中共軍隊的「腐敗之癌」不僅沒有絲毫好轉,相反,「癌細胞」已從骨髓擴散到表面,已到癌症晚期的末後,任何人也無力回天了。

中共軍隊由於它的封閉性、集權性、強制性、等級性、工具性等特點,其腐敗比地方上的腐敗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共軍隊淪為全世界最腐敗的軍隊,同時也意味著,中共成了全世界最腐敗的黨。

到如今,中共昏召連連步步錯,舊惡之上添新惡,正在加速向「中國共產黨亡」的終點飛奔。中共歷史上犯下的所有罪惡,欠下的所有血債,到了最後大清算的時候。

這種大清算有兩種形式:一是人治,二是天治。

人治就是法律的大審判。中共解體後,肯定會有一系列震驚世界的法律大審判,那些對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犯下嚴重罪行的中共惡人,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天治就是天災中的大淘汰。中共解體過程中,那些執迷不悟、堅持作惡的中共黨徒,以及追隨中共害人的壞人,必將在包括瘟疫在內的各種天災中被淘汰掉。

在這新舊歷史交替、人類即將步入「沒有共產黨」的新紀元的關鍵時刻,作為中國人,如何才能自救呢?

2004年大紀元發表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揭露中共「假、惡、鬥」的本質,全球興起退出中共黨、團、隊大潮(三退大潮)。

據大紀元退黨網站統計,至今已有4.3億中國人退出中共黨、團、隊組織。

「三退」是與罪業深重、血債纍纍、腐敗至極的中共決裂,不做馬列子孫,做回炎黃子孫,重新回歸信神敬神的中華傳統,得天佑神助的最好辦法。

2004年至今的20年,「三退保平安」的福音,已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許許多多善良的中國人,早已匯入「三退」自救的偉大歷史洪流中,喜獲新生。

對於還沒有「三退」但良知尚存的中國人,我奉勸你們抓緊時間,儘快退出中共黨、團、隊,為了自己、家人及後代子孫,選擇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你們可以用真名或化名在大紀元退黨網站上聲明「三退」,也可以在全球退黨服務中心網站上聲明「三退」。這兩個網站的網址分別是:

https://tuidang.epochtimes.com/
https://www.tuidang.org/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

***********************************

茶療養生不麻煩 玫瑰、烏梅皆可變成養生茶

佛教在漢朝傳入中國,從此便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茶與佛教修身養性的要求極為契合,僧人飲茶可助其靜心除雜,當然會倍加喜愛茶。

唐宋時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很多寺院專門設有「茶堂」,以備香客品茶、論佛之用。中晚唐時,百丈懷海和尚創立《百丈清規》,寺院的茶禮從此趨於規範。

自古名寺出名茶,中國不少名山寺廟都種有茶樹,出產名茶。無論在茶的種植、飲茶習俗的推廣、茶宴形式、茶文化對外傳播方面,佛教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茶療養生

玫瑰烏梅茶

【材料】:正山小種2~3g,玫瑰花5朵,烏梅3顆。

【做法】:將烏梅入鍋,加適量水煮至沸騰,關火取烏梅汁;把烏梅汁沖入盛放正山小種的杯中,撒上玫瑰花浸泡後即可飲用。

【茶療功效】:有助於消除腹部脂肪。

妙用保健

抗衰老:正山小種有較強的抗衰老功效,其抗衰效果不亞於蒜頭、青花菜和胡蘿蔔等。

抗菌:用茶湯漱口可防病毒引起的感冒,並可預防蛀牙,因正山小種有抗菌之效。

防心梗:飲用茶湯1小時後,測得經心臟的血流速度改善,可驗證正山小種有一定的預防心肌梗塞的功效。

品飲賞鑑

1.準備

正山小種2~3g,茶壺1個,茶匙1把,茶杯、茶荷各1個等。

2.投茶

用茶匙將正山小種置入茶壺中。

3.沖泡

用沸水沖泡乾茶,沖水約八分滿,泡3分鐘左右。

4.分茶

將泡好的正山小種倒入杯中,七分滿即可。

5.賞茶

縷縷清香沁人心脾,嫩軟紅亮的葉底更是賞心悅目。

6.品茶

待茶湯冷熱適口時,慢慢小口飲用,用心品茗,回味綿長。

茶點茶膳

紅茶鵪鶉蛋

紅茶鵪鶉蛋。(台灣東販提供)

材料

鵪鶉蛋20個,正山小種2g,豬油30g,鹽、醬油、薑片各適量,桂皮、大茴香、小茴香各少許。

製作

1.鵪鶉蛋洗淨後放入冷水鍋中,開火,水煮沸後再煮3分鐘,然後把鵪鶉蛋撈出浸泡在冷水中至涼。

2.將蛋殼輕輕剝去後再放入鍋中,加入正山小種、豬油、醬油、鹽、薑片、桂皮、大茴香、小茴香,加水以淹沒蛋為準。

3.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至香味四溢時即成。

口味:口感細膩,香氣飄逸。

(網站專文)

<本文摘自《中國茶入門圖鑑:從喝茶到懂茶的中國茶文化手冊》,台灣東販提供>

責任編輯:曾臻

書封。(台灣東販提供)

推薦閱讀

●茶香迷人學問多 焙茶師教你像專家一樣品茶

●想要一夜好眠?睡前喝這杯花草茶

●茶喝錯當心副作用 中醫:1種茶護肝又養脾胃

***********************************

為何美國人不滿意當前的小費文化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畏編譯報導)幾天前,泰德‧羅斯曼(Ted Rossman)在新澤西州紐瓦克機場吃三明治時,被嚇了一跳。

路透社報導,羅斯曼是金融資訊網站Bankrate的高級產業分析師,他在登機前去自助服務亭買零食,自己掃碼付了帳,結果被要求付小費。

由於交易中沒有其他人參與,只有一台自動販賣機對他眨眼,這讓羅斯曼大吃一驚。「人們被要求給小費的場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羅斯曼說,「有些瘋狂的例子是10年前你從未想過的,而且還越來越難躲開。」

根據Bankrate的一項新調查,美國人顯然已經受夠了,5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都對小費持一種負面看法,有些甚至有多方面的負面看法。

與2021年相比,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在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地方,熱心給小費人的比例正在下降。對於送餐員來說,這一數字在這段時間內從59%下降到51%;對於計程車或共乘司機來說,這一比例從48%降至41%;對於飯店客房清潔工來說,這一比例從28%降至22%;對於咖啡店的服務生來說,這一比例從23%降至20%。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美國的小費問題真的失控了。」馬薩諸塞州貝德福德美國私人財富公司的理財規劃師卡什夫‧艾哈邁德(Kashif Ahmed)說,「我知道很多人大部分工資都來自小費,但商家已經開始在沒有額外服務的情況下索要小費。」

對這種情況的不滿情緒似乎很普遍。在另一項WalletHub調查中,74%的美國人表示小費問題已經失控,57%的人表示商家只是用小費取代工資,27%的人在看到(要求付小費的)屏幕時,他們反而會減少小費額數。

需要明確說明,這並不是想對那些辛勤工作的客戶服務生的打擊。美國聯邦政府規定,能獲得小費的最低工資僅為每小時2.13美元,有數百萬人依靠小費維持生計。

但大眾似乎懷疑,商家透過讓顧客出錢來支付員工薪資,從而減少自己的成本。在Bankrate的調查中,37%的受訪者表示,商家應該提高員工薪資,而不是過度依賴小費。

通貨膨脹在推高幾乎所有東西的成本,不斷被要求付費也正在引起強烈反彈。

在無所不在的小費需求下,以下是三件需要考慮的事情:

觸控螢幕不是你的老闆

「小費膨脹」背後的一個隱藏秘密是平板電腦觸控螢幕上預設的小費金額,你可以有幾個不同的選項,例如18%、20%、25%甚至30%。

但你不必照著觸控螢幕的預設去做,所以不要被這些預設給迷惑了。這些預設旁邊通常有一個「自訂」小費按健,即使商家把它放到不起眼的地方,你也可以找到它,並輸入你認為最合適的小費金額。

不付也不是錯

在這些付帳的時刻,當你身後排著長隊,很多人盯著你的一舉一動,咖啡師也在瞄你時,你會感到非常內疚和羞愧,你不想看起來很小氣。

但如果情況是不需要付小費的,或者你沒有多餘的錢可以支付,不要因為害怕別人會怎麼想而感到有情緒壓力,從而必須付小費。

運用你的最佳判斷力

不要因為現在人們對小費的過多要求而感到憤怒,從而影響到你給小費的舉動,要謹慎判斷哪些情況真正需要給小費,如果有必要,那一定要慷慨解囊。

「你需要給在觸控螢幕上輸入訂單的人小費嗎?不一定。如果有機會,你完全可以自己輸入訂單。」德克薩斯州普萊諾(Plano)的理財規劃師安德魯‧赫爾佐格(Andrew Herzog)建議道,「但你真需要給為你理髮、送披薩或為你服務的人小費嗎?很可能是必要的。付小費應該適用於你自己不能或不願意做的事情。」

責任編輯:林妍#

推薦閱讀:

***********************************

獨立日 為何美國人喜歡燒烤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報導)在獨立日之前,美國國務院旗下網站Share.America介紹了美國人喜歡燒烤(BBQ)的原因。因為在美國,沒有什麼比戶外燒烤更能代表夏天的風景。

無論你走到哪裡,都能看到人們在自家後院或公園的燒烤爐上烹飪令人垂涎欲滴的烤肉。

燒烤同樣也是美國獨立日(Fourth of July)的傳統之一。據爐具、露台和燒烤協會(Hearth, Patio and Barbeque Association)的統計,54%的美國人都會在這一天燒烤肉類和蔬菜。

電視節目《煙燻計劃》(Project Smoke)的主持人斯蒂芬‧雷克倫(Steven Raichlen)說,「燒烤」一詞源自泰諾印第安語(Taino Indian)的「barbecoa」,有一位西班牙探險家在1516年首次介紹了加勒比地區的原住民烹飪技術。

德裔移民在19世紀將香腸變成了燒烤食材。雷克倫說,許多德國移民抵達德州並以屠宰業為生,這為現今的德州風味燒烤奠定了基礎。牛胸肉、香腸和排骨是「德克薩斯三寶」(Texas trinity)。

而在南卡羅來納州和北卡羅來納州,豬肉是當地人的最愛,在更南部的阿拉巴馬州、喬治亞州和密西西比州,雞肉與豬肉一樣受歡迎。

除了不同的肉類喜好,不同地區的木頭也帶來了不同的風味。南方常見的是山胡桃木熏制,德州常用牧豆樹或橡木熏制,北方則常用楓木熏制,味道都各不相同。

位於密蘇里州佩里維爾(Perryville)的餐廳Ewald’s BBQ提供一系列經典美味,例如碎切豬肉、熏火雞和牛肉。該餐廳於1946年開業。創辦人埃瓦爾德‧布赫海特(Ewald Buchheit)走遊美國各地,並在二戰期間擔任過美國陸軍廚師。

他的孫子埃里克(Eric Buchheit)說,他爺爺在軍隊服役期間獲得的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下子就讓餐廳生意興旺起來。

他們的餐廳儘量保持原始,比如仍然採用山胡桃木熏制,而且沿用祖傳食譜,例如醋味涼拌捲心菜和奶油土豆沙拉。

埃里克說,他們的燒烤風味被形容為「偏甜,像堪薩斯城風味」以及一種「孟菲斯和堪薩斯的混合風味」。

他說,燒烤不僅僅是關於味道、木柴甚至肉品,而是關於食物——以及一起烹飪食物——帶給你的感覺。

「真正的美國燒烤沒有一定之規」,埃里克說,「你把食材放入熏爐,只要傾注愛、親情和歡樂,那麼你就是在享受燒烤時光。」

責任編輯:林妍#

***********************************

麻州今年首現兩種毒蚊子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綜合報導)麻州公共衛生部7月2日和3日分別公布,今年州內首次發現攜帶「西尼羅河病毒」(WNV)和「東馬腦炎」(EEE)的蚊子,因而提醒居民注意防蚊。

公共衛生部公告說,6月25日從昆士(Quincy)採集的蚊子樣本測出了西尼羅河病毒;6月30日在南部城鎮卡弗(Carver)採集的蚊子樣本測出了東馬腦炎病毒。

這兩種病毒都主要由蚊子傳播。人類感染這兩種病毒的病例並不多,但一旦感染,就很可能出現嚴重症狀,甚至死亡。

公共衛生部表示,2023年麻州報告了6個人類感染西尼羅河病毒的病例。麻州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都沒有東馬腦炎病例,而2020年報告了5個病例。這兩種病毒都可以感染所有年齡層的人,也可能感染動物。

防範蚊蟲叮咬

夏季人們的戶外活動增多,蚊子活動也增強,因而公共衛生部提醒居民注意防範蚊蟲叮咬。專家建議人們在戶外活動時,盡量穿長衣、長褲和襪子,並使用環保署(EPA)批准的防蚊噴霧劑。蚊子的活動高峰時間,是從黃昏到清晨的夜間時分,因而人們要在這段時間更加留意防蚊。

人們也要防範蚊蟲飛入室內,主要措施是安裝和維修防蚊紗窗,以及清理住房內外的積水。蚊子通常喜歡在積水中產卵。尤其在降雨之後,更要及時清理積水。

此外,人們還應為動物做好防蚊工作。夜間,飼主應讓動物留在室內。飼主可向獸醫諮詢關於動物防蚊劑和WNV、EEE疫苗的信息。假如懷疑動物感染了這兩種病毒,飼主依法應儘快向麻州農業資源部報告。◇

責任編輯:馮文鸞

***********************************

美兩黨議員籲司法部就針對TikTok投訴採取行動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週二(7月2日),美國兩黨議員致函司法部(DOJ)敦促其就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轉交給該部門的針對TikTok及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的投訴迅速採取行動。

該投訴的核心是指控TikTok違反了《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 COPPA)。

聯邦貿易委員會通過調查後對TikTok及其母公司做出了上述指控。

聯邦參議員愛德華‧馬基(Ed Markey,民主黨,馬薩諸塞州)、參議員比爾‧卡西迪(Bill Cassidy,共和黨,路易斯安那州)以及眾議員提姆‧沃伯格(Tim Walberg,共和黨,密歇根州)和眾議員凱西‧卡斯特(Kathy Castor,民主黨,佛羅里達州)聯名寫信要求司法部「儘快」處理聯邦貿易委員會於6月18日提交的投訴。

議員們在信中表示,鑒於TikTok此前曾違反《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且保護兒童在線隱私至關重要,「我們敦促司法部儘快調查這些指控,並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護兒童在線隱私」。

議員們強調,鑒於正在發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機 ——美國衛生局局長在6月將其稱為「緊急情況」——司法部應徹底審查FTC的轉介,如果確定TikTok違反了COPPA,應迅速採取行動糾正這些違規行為。

2019年,委員會與當時名為Musical.ly的TikTok達成和解,後者因違反《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而支付了570萬美元的罰款,這是委員會根據該法獲得的最高罰款。

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的說法,五年後,TikTok仍未遵守《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

6月,聯邦貿易委員會宣布將投訴轉交給司法部,該機構表示,「調查表明有理由相信被點名的被告正在違反或將要違反法律,因此提起訴訟符合公眾利益。」

此前,TikTok的發言人曾反駁了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指控,並表示公司「對該機構選擇提起訴訟而非繼續與我們合作尋找合理解決方案感到失望」。

這四位議員是兩黨在兩院中推動通過更新版的COPPA 2.0以加強兒童在線隱私保護的主要人物。

目前,兒童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兩黨共同支持並推進的議題,但兒童網絡安全法案仍在等待提交兩院進行投票表決。

責任編輯:任子君#

***********************************

政府機構是否應定期發布AI算法登記冊?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夢熙編譯報導)據NZ Herald 6月24日報導,人工智慧(AI)正在迅速發展,尤其是在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方面,新系統頻頻出現。新西蘭最近發布的幾份報告,為實施AI提供了路線圖,強調公民有權知道AI的使用地點及其表現。

在公共衛生服務領域,AI的應用正在不斷擴大,已經成為一個重大新興議題,評估AI系統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因為直接影響健康結果。建議新西蘭政府定期發佈公共部門使用的所有AI演算法登記冊,這將有助於確保AI系統的透明度、公平性和效能,從而增強公眾信任。

總理首席科學顧問最近發布的,在有關AI和醫療保健的報告中,提出了許多具體的建議和關鍵的原則。此外,一些地區衛生服務機構已經建立了AI工具開發和實施的治理框架,並優先考慮毛利人的聲音、醫療服務使用者及其家庭的需求,該框架現已被國家Te Whatu Ora|HealthNZ 人工智慧專家顧問小組採用。

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立一個登記冊並進行嚴格的評估時機已經成熟。

責任編輯:藍克

***********************************

【馬克時空】環太軍演著眼實戰 擊沉兩棲突擊艦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目前正在進行的2024環太軍演,最終將擊沉一艘退役的4萬噸級塔拉瓦號兩棲突擊艦,這讓我想起了美國人摧毀美利堅航空母艦的故事。

美國人摧毀了以自己國家命名的航空母艦,這個做法是不是太奇葩?而且更令人震驚的是,美軍用了4個星期的時間也沒擊沉這艘美利堅號航母,最後不得不用炸藥從內部炸沉了它,可見美國航母的堅固!

舷號為66的美利堅號,也被稱為美國號,是1960年代美國建造的小鷹級航母的3號艦,它是美國最後一艘不以人名來命名的航空母艦,也是美國最後的傳統動力航空母艦。

美利堅號1965年服役以後,為美國奔忙了三十年。它服役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中,不過也在太平洋部署並曾服務於越南戰爭,她還參加過海灣戰爭的沙漠盾牌行動和沙漠風暴行動等戰役。在越南戰爭期間,它曾三次被部署到太平洋,在超過1萬架次的飛行中,機組人員投下了數千噸彈藥,還創造了零飛機損失的紀錄。

美利堅號在1996年8月退役,又過了近十年後,最終在2005年,被美國海軍利用來進行受控爆炸研究,以了解航母的抗爆性和抗沉性,在受控爆炸過程中獲得的資料和發現有助於未來的航母設計。美利堅號表現出極强的抗爆性和抗沉性,它現在躺在大西洋海面下5000多米處,作為美軍不朽遺產的象徵。

儘管要徹底擊沉一艘超級航母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要讓航母失去戰鬥力則容易得多。水雷、炸彈、反艦導彈,這些武器雖然不會摧毀航母,但都可能讓航母失去戰鬥力。在海戰中,非接觸性爆炸對軍艦的毀傷最嚴重,因為水的密度是空氣的800倍,並且不可壓縮,因此水能高效傳遞炸藥爆炸產生的能量。一些近失炸彈對艦體的破壞效果,甚至比炮彈直接命中還大。

為了逼真的模仿實戰,對新型軍艦進行全艦衝擊試驗,來檢驗戰時生存力的做法,在美國海軍由來已久。具體做法就是,在離軍艦一定距離和深度的水下設置爆炸物,引爆後檢查艦體和艦上設備抵抗爆炸衝擊波的能力。美軍最新型的超級航母福特號在2021年就進行了三次全艦衝擊試驗,分別在2021年6月、7月和8月進行。使用的炸藥量都是18噸,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相當於里氏3.9級地震。其中,8月的衝擊測試,炸藥安放的距離更靠近航母。

今年環太軍演的重頭戲是「擊沉演習」(SINKEX),要把已經退役的美軍4萬噸級塔拉瓦號兩棲突擊艦作為演習靶艦來擊沉。塔拉瓦號只比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小一點,與中共現役的075型兩棲突擊艦差不多,這也被視為向中共傳達信號,就是美國及盟軍能很快擊沉共軍登陸艦。

就在此時,衛星照片拍到中國新疆沙漠中的美國航母福特號模型被摧毀,中共在沙漠中進行攻擊訓練可能是例行訓練,但在這個時候摧毀福特號模型,很顯然有打輿論戰,與環太軍演抗衡的用意。既然沒辦法實彈擊沉大型軍艦,那就打打模型也好。

視頻內容還有:

• 被擊沉是美利堅號的最後一次任務

• 擊沉美利堅號航空母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 美國航母著眼實戰 要過全艦抗衝擊試驗

• 2024環太軍演 擊沉4萬噸兩棲突擊艦

【馬克時空】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s/QbjYDNxOJB

【馬克時空】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馬克時空-Mark-Space

【馬克時空】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arkspace5/

【馬克時空】X平台:https://twitter.com/Mark__Space

【馬克時空】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王曦

***********************************

【菁英論壇】籌謀武統 中共軍隊狠抓政治學習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6月27日中共政治局召開會議,外界都認為是為三中全會做準備,會議最大爆點是處理了兩名國防部長,共軍上將魏鳳和與李尚福,兩人都被開除黨籍軍籍,剝奪上將軍銜、二十大黨代表資格;罪名都是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以及涉嫌行賄受賄等。中共軍隊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對中共正在籌劃的台海戰略有什麼樣的影響?

軍中大清洗堪比斯大林 比文革更嚴酷無情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新唐人《菁英論壇》中表示,李尚福和魏鳳和的罪名中有兩個是最重要的,一個是辜負黨中央、中央軍委的信任。大家都知道,這個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其實就是習近平的,這兩個人都曾經是習近平最信任的,都是習近平視為在軍中最重要的力量。第二個罪名是對抗組織審查,這條罪名在落馬的軍隊將領中被使用的也特別多,特別普遍。為什麼要對抗審查,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出賣別的人。因為軍隊文化中,軟弱、背叛都被鄙視,軍隊文化裡面勇敢、忠義是最重要的,所以對抗組織審查在軍人中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如果一抓就尿褲子就腳軟,那估計也不會是好軍人。2017年,中央軍委總政治部主任張陽被抓去審查直接上吊自殺。還有火箭軍副司令員吳國華也是自殺的,這都是典型的對抗審查。

全世界軍隊其實都是講究義氣的,以前中國軍隊要拜關公的,中共軍隊雖然不讓拜關公,也不拜關公,但其實也差不多,因為軍隊的運作最重要的就是信任,是同袍,一起作戰的時候呢,把生命交給戰友了,沒有起碼的信任,沒有相互救助的這種義氣在裡面,軍隊是根本不可能打仗的。

郭君說,現在世界上的政權基本上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錢為基礎的,一種是以槍為基礎的。中共是典型的以槍、以暴力為基礎的政權,這種政權權力鬥爭的焦點就是槍,就是暴力機器,所以權力鬥爭越激烈,軍中的清洗也一定會越激烈,這方面斯大林是最典型的。1934年,斯大林搞肅反運動,軍隊中5個元帥幹掉了4個,軍長級的將軍三分之二、師長級的將軍八成都被抓了,大部分都被槍斃了。

從中共建政到文革後期中共軍隊也是被肅清的重點,不少高級將領自殺,包括很著名的高崗、陳昌浩、羅瑞卿、陶勇。但那個時候毛澤東基本是可以控制軍隊的,他和斯大林還不一樣。斯大林上台之前沒有掌握軍隊,蘇聯紅軍真正的總司令是托洛斯基,是斯大林的政敵,所以斯大林把托洛斯基鬥倒了之後,軍隊就成了重點清洗的地方。而毛澤東不同,毛澤東從延安開始就掌握了軍隊,即使這樣文革中對軍隊的衝擊仍然還很大,因為毛澤東之下的各派勢力鬥爭同樣也很激烈,所以對軍中的爭奪也非常激烈。現在中共的情況比毛澤東時期更嚴重,更像斯大林時期,所以軍隊的清洗只會比文革更嚴重,更無情。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菁英論壇》表示,據一些媒體統計,自從習近平2012年上任以來,至少查了170多名將軍。自2023年底至今,軍方將領和軍工企業高層非常密集地被整肅,火箭軍和裝備部是重災區,其中有9名高級將領被撤職同時還被罷免了全國人大代表資格,他們是:張振中(中將)、張育林(中將)、饒文敏(少將)、鞠新春(中將)、丁來杭(上將)、呂宏(少將)、李玉超(上將)、李傳廣(中將)、周亞寧(上將)。另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燕生等四名軍工巨頭也被撤銷全國政協委員。近期還有消息傳出,6月27日,前總參政治部主任耿燎原在家中自殺。

籌謀武統台灣 三中全會劍指張又俠?

前中共海軍中校參謀姚誠在《菁英論壇》表示,李尚福和魏鳳和被定罪,並不是因為軍隊中的腐敗問題。軍隊腐敗體現在管人、管錢、管物等方面,不只裝備部門,後勤部門也是一個貪腐的大頭,不亞於裝備部門,但為什麼後勤部一個沒有被抓的?不管是在火箭軍還是裝備部,還是在海空軍,就是海空軍這些人被抓的,也基本上在裝備部門任過職。

那麼歸根結底是什麼呢?我們以前講過,火箭軍的畏戰情緒特別突出。因為中共想打台灣的話,海空軍不是美國、日本的對手,它只有一個殺手鐧火箭軍,火箭軍是美軍首先打擊的對象,美軍絕對要把火箭軍打癱掉,不然對美軍有威脅。尤其是前兩年美國發布了一份255頁的火箭軍的詳細資料,對火箭軍的震懾很大,他們不想打仗。2019年的戰略研討和演習以後,大家得出的結論是打不了台灣,在查火箭軍的時候,軍隊裡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將軍們不願意打台灣。這次給李尚福和魏鳳和加的罪名,擺在前面的就是政治問題。政治問題是什麼呢?就是跟習近平沒保持一致,不想執行習近平解放台灣的戰略。

姚誠說,習近平查了火箭軍,查了裝備部以後,發現根子還是在裝備部門,主要的還是張又俠。兩個國防部長抓了以後,下一步就是在三中全會有一個了結。三中全會肯定要處理張又俠,怎麼處理我們現在不知道,我覺得張又俠最好的出路就是辭去中央軍委副主席,安排一個閑職。但是如果習近平要較真兒,他曾經說過反腐沒有上限,那李尚福和魏鳳和有這麼大的問題,根子在張又俠,就看習近平怎麼處理了?所以說到了三中全會,軍隊的反腐就要告一段落了,我覺得習近平也沒辦法再做了,他需要準備打仗了,因為他認為武統台灣的契機已經到了。

習近平現在基本上到了這個程度,他要是在三中全會上把張又俠都拿下來以後,誰敢違抗習近平的命令?軍隊有一個慣例,就是服從為天職,一旦戰爭打響以後,你不執行命令,那就是軍法處置。當然我相信很多人不願打,但是反對無效。就已經做到這種情況了。

我此前說過,2025到2027年,甚至還可能會提前,習近平可能會發動武統台灣的戰爭。近日,中共的海警部隊在金門海域把台灣的一艘漁船給拉走了,就是登船以後,直接把船拉走了,這就是進一步了。我們講中共武統台灣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封鎖,封鎖不是目的,封鎖是為了慢慢地縮小包圍圈,然後主動碰瓷。碰瓷的時候,你比如48海里,24海里毗鄰區,12海里領空領海,那台灣打不打?中共現在就等著台灣發第一炮。所以現在這個形勢越來越急,台灣越來越危急了。

灌輸高層政治意志 全軍狠抓政治學習

姚誠在《菁英論壇》中表示,中共軍隊內對中央是口服心不服。習近平上台以後,每年都要以軍委主席的名義發布軍委一號令,近兩年不發了。軍事訓練是和平時期部隊的一個根本性的工作,戰爭時期是以戰代訓。我們以前在部隊時軍政比例是三七開,七分訓練軍事工作,三分政治工作,現在部隊基本上讓道給政治學習,統一思想,跟黨中央保持一致,上面一個文件接著一個文件往下發,基本沒有軍事訓練。

這一段時間,我有一個在部隊當幹事的朋友說,司令部的參謀現在爽得不得了,政治部的幹事忙得要死,參謀們天天打撲克、打籃球,部隊訓練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這個問題的根源不在於部隊,是上面沒有心思抓部隊,從中央軍委就不重視訓練了。所以下面太清楚中央軍委的態度了,政治學習不放鬆,貫徹黨中央軍委指示,主要是落實在政治上。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在《菁英論壇》表示,這樣的情況其實在中共軍隊內有發生過好幾次。第一次是林彪和羅瑞卿之間,就是因為這個打的一塌糊塗,到底是政治重要,還是訓練重要。當時有非常多的高級將領被打倒,像羅瑞卿跳樓,紅衛兵去抓他時說他只講訓練不講政治,把他打得很慘,結果羅瑞卿跳樓摔殘廢了。

石山表示,雖然中共現在不搞軍事訓練只搞政治,但是不妨礙他們要挑起戰爭,因為在文革當中,他們依然還是打了珍寶島等戰爭,所以高層的政治意志是最重要的。我記得當年二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那個總司令叫三本五十六,他就是反對打美國的,但是只要下了命令,他還是認真地做整個計劃,還是要打,這就是軍人的特徵。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轉載和引用《精英論壇》文章,請保持原文內容,並標明出處。

***********************************

美國住房負擔能力跌至2007年以來最低點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我能買得起多少錢的房子?」這是當今許多美國人面臨的最緊迫問題之一。對於普通收入的美國人來說,目前他們買一棟房子的負擔能力比17年來的任何時候都要低。

美國的購房環境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尤其是在可負擔性方面。在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房地產市場中,買房成本占據了當地平均工資的43%,遠高於28%的可負擔性標準。

Attom公司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由於房源持續短缺,房屋中位價推升至創紀錄的36萬美元。費用增長以及徘徊在7%左右的按揭利率,已經超過了收入的增長。

該公司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包括按揭付款、財產保險和稅收在內的普通住房成本平均占工資的35.1%,是2007年以來最高比例,高於去年同期的32.1%。

Attom首席執行官羅布‧巴伯(Rob Barber)在一份聲明中向彭博社表示,最新數據「對買房人提出了明顯挑戰」。

「在春季買房季,買房人需求增加,這些趨勢通常會加劇。」他說,「然而,今年的趨勢對於購房者來說尤其具有挑戰性。」

Attom表示,在分析的589個縣中,有582個縣,即98.8%,在第二季度的可負擔性低於其歷史可負擔性平均水平。

西部和東北部的高房價市場的可負擔性下降幅度最大,包括加利福尼亞州的橙縣(Orange)和阿拉米達縣(Alameda),以及紐約州的布魯克林縣(Brooklyn)和拿騷縣(Nassau County)。

「我能買得起多少錢的房子」

「我能買得起多少錢的房子?」回答這個問題不是很容易,因為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從經濟和人口變化到環境問題和技術進步。

在房源短缺、按揭率徘徊在高點之際,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爆發後興起的遠程工作潮也改變了住房市場的動態。由於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在遠離辦公場所的地方工作,曾經被認為過於偏遠或不受歡迎地區的房屋需求也隨之上升。

人口結構的改變也不容忽視。千禧世代是目前人口最多的世代,正進入買房黃金時期。他們的偏好和經濟環境正在重塑市場。許多千禧世代喜歡方便使用便利設施的城市和郊區生活方式。他們承擔的學生貸款也比前幾代人更多,這影響了他們可以分配多少資金來買房。

展望未來,經濟承受能力仍將是一個核心問題,它不僅影響著個人的買房選擇,也影響著更廣泛的經濟政策和社區發展戰略。

隨著房價的持續上漲,人們的經濟承受能力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被住房市場拒之門外,人們對替代性住房解決方案的興趣與日俱增,例如共同住房和小型住宅,它們提供了更可持續、更經濟實惠的居住安排。

責任編輯:林妍#

***********************************

澳航在紐推出會員積分預訂航班計劃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夢熙編譯報導)據NZ Herald 6月26日報導,澳洲航空公布了其在新西蘭推出的,一百萬忠誠會員計劃Classic Plus,會員能夠使用積分預訂航班。

該計劃在今年4月於澳大利亞首次推出,這是澳航35年來旅客計劃最大的一次變革。雖然在澳大利亞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新西蘭會員現在可以更輕鬆地,使用積分預訂前往倫敦、東京、紐約和新加坡等地的航班,即使在高峰期也是如此。

從七月起,乘客可在從新西蘭出發的澳航國際航班上,預訂Classic Plus獎勵座位,雖然通常需要比現有的Classic獎勵座位更多的積分,但由於可用性更高,Classic Plus在整個常旅客計劃中代表了更高的價值,並有資格升艙,積分根據淡季和旺季有所不同。

澳航在新西蘭積累了大量的忠實用戶,其子公司Jetstar也提供澳航積分。澳航會員計劃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格蘭斯 (Andrew Glance) 表示,新西蘭是澳大利亞以外,澳航常旅客會員數量最多的國家,此次為新西蘭人提供了更多使用積分飛往任何地方的機會。

澳航的合作夥伴包括 BNZ Rewards、雅高酒店、Avis 和 Budget Car Rental、Airbnb 以及全球數千家酒店。

責任編輯:藍克

***********************************

因餐食變質 達美國際航班緊急改道迫降紐約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綜合報導)美國達美航空公司(Delta Airlines)一架從底特律飛往荷蘭的國際航班週三(7月3日)早上在紐約緊急迫降,原因是乘客食用了機上提供的變質餐食。

達美航空在一份聲明中說:「週三早上,在有報告稱主客艙的部分機上餐食變質後,從底特律(Detroit)飛往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達美航空136號航班改道飛往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JFK)。」

這架航班於週二晚上11點左右從密歇根州底特律市起飛,在飛行幾小時後,機組人員確認主客艙的一部分航空餐已經變質,因而不得不掉頭,於凌晨4點左右降落在紐約肯尼迪機場。

目前尚不清楚136號航班上有多少乘客吃了變質食物,也不清楚有多少人感到不適。

不過,據紐約消防局(FDNY)表示,當緊急醫療救援人員在肯尼迪機場等來這架迫降的航班時,他們為12名乘客進行了治療。

達美航空表示,該公司正與食品供應商合作,隔離這些餐食並立即展開調查。

改道飛回美國的決定是在諮詢了醫學專家後做出的。達美航空已就迫降事件向乘客道歉。

「這不是達美航空所熟知的服務,我們就給乘客帶來的不便和旅行延誤致以誠摯的歉意。」達美航空在聲明中表示。

涉事航班是一架空客A330飛機(Airbus A330),機上載有277名乘客。達美航空表示,已為這些乘客提供了酒店房間,並為他們預訂了備用航班。

根據航班跟蹤網站FlightAware的數據,達美航空136號航班後來計劃於週三下午3點從肯尼迪機場起飛,預計將於週四清晨抵達阿姆斯特丹,晚點約16個小時。

責任編輯:林妍#

***********************************

假釋、保釋或監禁期間犯罪將受更嚴厲懲罰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夢熙編譯報導)據NZ Herald 6月26日報導,政府將「鼓勵」而非強制要求法官對假釋、保釋或監禁期間犯下的罪行,實行累加判刑,因為這會對監獄犯人數量產生影響。

犯人在服刑期間,通常會同時執行幾項罪行的刑期,而非逐一服刑。新西蘭優先黨的政策是要求罪犯在假釋、監禁或保釋期間犯下的罪行必須逐一服刑,國家黨在其聯合協議中也同意了這一政策。

司法部長保羅·戈德史密斯(Paul Goldsmith)日前表示,由於這會大量增加在監獄服刑的犯人數量,該政策已被廢除,但如果發現有必要,將採取進一步行動。戈德史密斯宣布了幾項措施:

法官可適用的刑期折扣上限定為40%;

防止對年青人(18 至 25 歲)和悔罪行為重複減刑。減刑只允許使用一次。

新增針對獨自負責工作或家庭和生意關聯的人員犯罪,加重犯罪處罰。

鼓勵對在保釋、監禁或假釋期間犯下的罪行,實施累積刑罰。

修改量刑原則,更多考慮受害者的利益。

戈德史密斯表示,預計未來10年,每年將新增1,480至1,730名囚犯,年成本在1.65億至1.92億紐幣之間。政府願意做出這項投資,以確保社區安全,讓罪犯真正的為其行為承擔後果。最新的司法部門預測顯示,未來10年內,平均刑期將保持穩定。

儘管公眾對更嚴厲的延長刑期的需求存在爭議,但戈德史密斯表示,「法律和秩序」是人們在選舉期間最關心的第二大問題,他對前進的方向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藍克

***********************************

歐盟對華電動車新關稅即將生效 製造商回應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徵收的額外關稅將於週四(7月4日)生效,一些汽車製造商對此已做出回應,表示將採取應對措施。

歐盟委員會6月12日宣布,將從7月4日起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7.4%至38.1%的臨時關稅,新關稅將在歐盟現有10%關稅的基礎上實施。此舉措是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的初裁。

這項臨時關稅最長可實施4個月,屆時歐盟委員會將決定是否徵收正式關稅。在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一案中,決定的期限為11月3日。臨時關稅只有在調查結束並決定徵收正式關稅時才會被執行。

以下是路透社報導的汽車製造商對關稅的回應:

特斯拉(Tesla)

這家汽車製造商計劃提高Model 3的價格,以彌補歐盟新關稅導致的成本增加。

到目前為止,特斯拉是唯一一家宣布漲價計劃的汽車製造商,但分析師預計,其它在中國生產的汽車製造商會將部分額外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奇瑞汽車(Chery Motors

這家以低成本著稱的中國汽車製造商表示,與西班牙汽車公司EBRO-EV Motors成立合資公司,通過在西班牙生產電動汽車,應有助於抵消對歐盟進口汽車的關稅。

奇瑞汽車副總裁張升山(Charlie Zhang)表示,位於巴塞羅那的生產基地預計將在年底前開始生產。張升山補充說,該生產基地不足以應對該公司在歐洲的中長期計劃,因此公司正在尋找可能的第二個生產基地。

極星(POLESTAR)

這家瑞典汽車製造商由中國的吉利控股,在第一季度出現經營虧損後,該公司發言人表示,將需要採取「緩解措施」來抵消關稅和車價壓力。

公司發言人補充道,這些措施可能包括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但不包括進一步裁員。

上汽集團(SAIC Motor)

接近該公司的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與比亞迪類似,這家中共國有企業的子公司名爵(MG)尚未決定是否提高在歐盟銷售的電動汽車的價格。MG目前面臨38.1%的臨時關稅,再加上10%的現行關稅。

亞迪汽車(BYD)

這家中國汽車製造商目前面臨的關稅上調幅度最低,在10%的現行關稅基礎上上調17.4%。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該公司尚未決定是否提高在歐盟銷售的電動汽車的價格。

消息人士補充道,在臨時關稅於7月4日生效之前,該公司不會做出任何決定。

據《日經新聞》週三(7月3日)的報導,比亞迪在泰國羅勇府投資4.86億美元的工廠預計將於週四投產。這是比亞迪在泰國投資的首個東南亞工廠,該工廠年產能為15萬輛,其中大部分車輛將出口到東南亞其它國家及歐洲。

對於歐盟來說,如果零部件價值的60%或以上是從應徵稅的國家進口的,且組裝的附加值不超過25%,則被認定存在逃避關稅的行為。

責任編輯:任子君#

***********************************

印度總理莫迪下週訪問莫斯科 與普京舉行峰會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香蓮編譯報導)印度媒體報導,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將在數日內訪問俄羅斯,這將有助於消除人們對印度與西方走得太近而疏遠俄國、把空間讓給中國的擔憂。

路透社週三(7月3日)報導,儘管印俄雙方都已確認,但訪問日期尚未確定。印度媒體說,莫迪將於下週在華盛頓舉行北約峰會前後訪問莫斯科,烏克蘭問題將是這次峰會的主要議題之一。

在西方國家試圖孤立普京的同時,中國、印度、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國卻不斷地與俄羅斯拉近關係。根據官方數據顯示,這些國家和地區與俄羅斯的貿易額正在上升。

莫斯科的印度問題專家阿列克謝‧扎哈羅夫(Aleksei Zakharov)說:「對莫斯科來說,這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在華盛頓峰會期間,可以在媒體上展示普京總統接見印度等國領導人的形象。」

他表示:「印度的目的是確保俄羅斯不站在中國一邊,即使不明確支持印度,也要在印中領土爭端中保持永久中立。」

自2020年印中發生邊境爭鬥以來,兩國關係一直很冷淡。

自從2000年以來,印俄兩國領導人每年都會舉行高峰會,最近一次會晤是在2021年普京訪問德里時,之後因疫情中斷。

新德里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分析家南丹‧烏尼克里希南(Nandan Unnikrishnan)表示,莫迪很少訪問莫斯科,這「讓人猜測印俄關係出現了某種偏移」。他說,「因此,我認為莫迪的訪問將結束這種猜測。我們不想因為另一種關係而破壞我們與任何一方的關係,無論是俄羅斯、美國或其它國家。」

週二,克里姆林宮表示,深化經貿關係將是莫迪這次訪問的關鍵主題。其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區域安全和全球安全問題始終是這類會議的重要議題。

消息人士說,印度增加了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數額,預計在莫迪訪問期間,他將尋求得到每桶石油3至3.5美元的折扣。

印度也一直熱衷於向俄羅斯出口藥品、機械和其它商品。截止3月底的上一財年,印俄雙向貿易額激增33%,達到657億美元,其中印度的進口額為614.3億美元。

責任編輯:任子君#

***********************************

吳惠林:附錄一 艱苦的經濟自由路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作者按:在一九九三年,本書作者邀藍科正先生和黃美齡小姐將弗利曼的一九六二年名著《資本主義與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 1982年版)譯成中文,去函請弗利曼寫了這篇中文版序,此序由藍先生譯成中文,本人作部分修正,由於此序發人深省,也充分反映弗利曼一貫的理念,很可以代表其心境,今徵得藍先生同意,作為本書附錄一。

我很高興,《資本主義與自由》中文版能在台灣發行。雖然該書英文第一版發行於三十年前,但書中所揭櫫的理念乃是永恆的。那些理念適用於三十年前,也適用於今日的環境,而就某些層次言,可說更切合當前的局勢,政府干預市場的年代已因輿論而有所改變;當年批判政府干預屬於極端且激進的論點如今已廣被接受。儘管如此,政府干預的行為並未隨著觀念的改變而同等變化。

相反的,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政府的角色自一九六0年代以來,非但沒有減弱,且有增強之勢,今天的政府花掉國民所得的一大部分,採取更多的管制,且更細膩地干預到個人生活。

最重大的行為變革發生在原本是共產主義的國家,包括蘇聯和其衛星國,以及中共。那些國家試圖以自由市場取代中央集權控制,來獲取最大可能的利益,位處於西半球的我們對這些發展深感得意。共產主義的瓦解使我們相信,我們正在進行的任何事情都是正確的。其實不然,似乎我們正努力走向五十年前的共產主義國家之形態,而共產主義國家卻正在努力走向七十五年前我們所處的國家之形態。

我對台灣的了解不深,因此我不敢說台灣的情形是否亦如上述的西方國家之態勢。然而,以美國為例,我確信反轉目前的方向且改行縮小政府規模和減少侵犯個人事務是極為迫切的作法。我們的行為有必要配合我們所說的話。

在台灣發行《資本主義與自由》也許像是運送煤炭到電氣化的城市,因為台灣過去四十年來遵循本書所闡釋的理念,已經變成二十世紀的經濟奇蹟之一,一如香港、新加坡、二次大戰後二三十年的西德,以及過去二十年來的智利。不過,這樣的成果並不是說本書的理念就不相干了。美國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例子顯示,一旦透過市場機能贏得繁榮之後,常有強烈傾向走向社會主義國家之形態,要維持市場機能的運作可能比導入市場機能來得困難。我非常希望本書的發行能夠幫助台灣保有、且擴大其人民的自由和經濟的自由。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朱穎

***********************************

罷工結束西捷航班續取消 加國機場旅客焦急無奈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高曉雯、李君成加拿大溫哥華採訪報導)儘管西捷航空(WestJet)機械師罷工週日已結束,但航班取消卻未結束。週一(7月1日),溫哥華國際機場(YVR)依然滯留著一些焦急而無奈的乘客。

西捷航空表示,週一有292個航班被取消,週二有27個被取消,截止東部時間週一上午11點,該公司已取消加拿大各地1,078個航班,影響超過10萬名乘客。

睡兩晚機場實在吃不消

剛剛從中國探親返回加拿大的Luna此時已心力交瘁。她在燈火通明的機場大廳排著長隊,希望能在西捷航空改簽櫃檯前得到一點積極的信息。

她對大紀元記者說:「(服務人員)剛跟我說,最早的航班是週三。今天才週一啊。我在這兒待兩晚,那不可能啊,對吧?而且我還有工作,所以影響非常的大。」

2024年7月1日傍晚,大量滯留在溫哥華國際機場的乘客在西捷航空公司櫃檯等待更改航班。(高曉雯/大紀元)

Luna此次旅程頗為不順,她訂了一個三連程航班:坐大韓航空從上海走,到仁川機場後飛溫哥華,然後再從溫哥華回薩斯卡通去上班。因機械故障,大韓航空延誤了五個小時,她被迫臨時改簽。

剛抵達溫哥華,她到西捷官網查詢才發現航班取消了。「沒有給我們任何的Email啊,或者是信息啊,或者是簡訊啊,是我自己去查的。」她說。

再查其它航空公司的機票,著實讓她吃了一驚,「這種短途的兩個小時的經濟艙票,今天的都一千刀以上了。」她說。

已經非常疲憊的Luna只想有地方好好睡一覺。「當天找酒店最貴,在機場熬兩個晚上,我不一定熬得了,因為我畢竟28小時之前從家走的,屁股都坐爛了,我覺得整個的航運情況跟疫情前比還是差了很多。」

西捷航空表示,自上週五罷工以來,該公司的180架飛機中,有130架停飛。

Luna說,航班取消對訂連程的人,尤其國際航線的人來說影響更大,「因為他那邊的酒店啊,什麼都訂好了」。

聽聞因罷工而取消航班是不給賠償的,但她還是想爭取一下。「如果賠償給到位的話,我是可以(接受)的。」她說。

改簽櫃檯前的隊伍移動很慢。「基本上一個客戶半個小時左右都搞不好,因為它沒有什麼方案。你得有航班你才能改簽的了啊。」Luna說。

西捷航空表示,目前員工已經重返崗位,「我們航空公司的團隊正在全天候工作,儘可能高效地將停泊在加拿大各地的130架飛機安全地帶回天空。」

「遇到事要冷靜」

2024年7月1日傍晚,大量滯留在溫哥華國際機場的乘客在西捷航空公司櫃檯等待更改航班。(高曉雯/大紀元)

王女士原本計劃乘坐6月29日晚10時的航班從多倫多回溫哥華度過一個國慶長週末,再返回基洛納工作,沒想到6月29日中午接到西捷航空手機簡訊,告知航班可能有變化。

她說:「過了半小時就告訴我被改到另一個航班了,30號的班機,晚上8點起飛。然後禮拜天(30號)凌晨又告訴我取消了。」

這個時候找西捷客服解決問題很難。「西捷打通了以後沒人接,然後LiveChat(即時聊天)說這種情況太多了,讓你Self Service(使用自助服務)。或者你可以設置讓他們回電話,轉天給我打,也是要等。」

等待電話接通的時間很長,更毋提食宿安排,王女士最終掛斷了電話。她對大紀元記者說:「沒有,什麼也沒有,找不著真人。」

當時西捷罷工仍在持續,為了不耽誤工作,她不得不重新購買了加航航班,票價「比原來的貴了三四倍」。

談及此時的心情,王女士說:「反正是回來了。最深刻的感受就是遇到事要冷靜,不能著急,因為已經這樣了,你就接受這種現實。」

「然後你自己再解決,找辦法解決。」她說,「就是不能急躁啊、抱怨啊,一定要心態平和。因為你出門不一定遇到什麼事,突發事件都是意料之外的,其實都是難免的。」

前遭「航空罷工」後遇「鐵路罷工」陪讀爸爸因禍得福

家住溫哥華島的陳爸爸一心要陪11年級的女兒上魁北克參加青少年項目,組織者要求所有學生30日必須抵達。他預定了西捷航空29日早7點的飛機。

他對大紀元記者說,早上4點半剛起床,女兒就衝過來說,航班取消了。

作為飛行達人,陳爸爸處變不驚,他沒有找西捷航空,而是直接尋找替代航班,碰巧加航當日9點還有兩張票,立馬下單,每張價格還便宜了100元。

雖然有驚無險,陳爸爸仍然不太滿意。「取消航班應該給賠償。」他說。

輾轉到魁北克已是當地晚上。他帶著女兒去提租車,未想信用卡出錯,租不了車。離最終目的地還有好幾個小時車程,這可如何是好。

組織者讓他趕緊到火車站。

他說:「因為幾個從多倫多來的學生,遇到鐵路工人罷工,晚點了,所以接他們的大巴還在火車站等著。」

陳爸爸就這樣帶上女兒,花了200元打車費,終於趕上了這趟因罷工而等待著他們的大巴。

「本來租車費用是500元,這下我還節約了300元,因禍得福了。」他感嘆道,「人在旅途,萬事多變,就(心態)平和一點吧。」

西捷航空公司總裁:這種情況是毀滅性的

西捷航空公司總裁兼集團首席運營官Diederik Pen在6月29日的一份聲明中說:「這種情況是毀滅性的。工會的不理智行為給我們的客人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他們錯過了婚禮慶典、重要的醫療預約、家庭團聚和期待已久的假期,同時還滯留了成千上萬的加拿大人,他們失去了支持或回家的航班。」

AMFA工會說:「我們對罷工給加拿大國慶日假期期間公眾出行造成的干擾和不便感到遺憾。」

工會表示,此次罷工促成的協議,給西捷機械師帶來更好的福利和立即加薪15.5%,明年加薪3.25%,五年任期的最後三年每年加薪2.5%。

「我們相信,如果沒有罷工,就不可能有這樣的結果。」AMFA說。

「時間很巧合,因為談判過程沒有遵循可預測的時間表。(但)我們很高興罷工只持續了48小時,服務現在可以恢復正常。」◇

責任編輯:李盈#

***********************************

紐葡萄酒南托爾黑皮諾世界葡萄酒大賽獲獎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夢熙編譯報導)據NZ Herald 6月26日報導,新西蘭南島的麥克阿瑟嶺南托爾黑皮諾(McArthur Ridge Southern Tor Pinot Noir) 2022 年,在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賽中,榮獲「最佳展示獎」,擊敗來自法國的競爭對手,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黑皮諾酒之一。

Decanter世界葡萄酒比賽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葡萄酒比賽,今年共有超過18,000款葡萄酒參賽。

McArthur Ridge葡萄酒莊位於亞歷山德拉山谷( Alexandra Valley),其涼爽的氣候和引人注目山地地形賦予了葡萄酒的獨特風味。 Decanter的品酒筆記描述道,這款酒呈現半透明的深紅色,具有溫暖的紅色漿果、紅櫻桃和根香料的香氣,口感柔和且甜美,主要來自其酸度,而不是相對低調的單寧。

這款酒的性價比也很高,價格不到40紐幣,可以在任何優質的葡萄酒經銷商處買到。

責任編輯:藍克

***********************************

美6月ISM服務業指數降至48.8 低於預期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根據週三(3日)發布的美國6月份服務業ISM商業報告,由於商業活動萎縮,訂單減少,美國服務業在上月創下四年來最快萎縮速度。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ISM)最新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6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比5月份的53.8%下跌5個百分點,至48.8%。這是過去三個月來第二次出現收縮。

該指數低於50的榮枯線表明經濟萎縮,6月份的指數遠低於彭博社經濟學家此前的預測。

根據ISM的6月份商業報告:

商業活動生產指數(Business Activity Index)是49.6%,比5月份的61.2%暴跌11.6個百分點,為2020年4月以來首次,也是最大跌幅。

新訂單指數(New Orders Index)為47.3%,比5月的54.1%下降了6.8個百分點。自2022年12月以來,服務提供商的訂單首次出現萎縮。

這些數據與5月相比出現了急劇且明顯的逆轉,當時整體指標升至九個月高點。

就業指數(Employment Index)為46.1%,比5月的47.1%下降了1個百分點,這是在七個月內第六次出現收縮,且6月的收縮速度加快。

ISM服務業務調查委員會主席史蒂夫‧米勒(Steve Miller)在商業報告中指出,6月份服務業各項指數的惡化也進一步表明,美國經濟正在顯示出更多動力不足的跡象。

根據7月3日發布的數據,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 GDPNow模型預測,2024年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1.5%,而7月1日的預測為1.7%。

加上本週早些時候公布的ISM製造業指數連續第三個月萎縮,該機構對服務提供商的調查顯示,由於借貸成本高企、商業投資放緩,以及消費者支出不均衡,導致需求疲弱。

與此同時,服務提供商用於購買材料的價格指數(Prices Index),6月份為56.3%,較5月份的58.1%下降了1.8個百分點,價格指數降至三個月低點,表明通貨膨脹逐漸降溫。

責任編輯:李琳

***********************************

為何中共對中國國債市場火爆倍感焦慮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中國十年期國債市場火爆,卻引發了中共政策制定者的強烈焦慮,因為他們擔心會出現類似2023年硅谷銀行(SVB)倒閉危機。

與硅谷銀行類似,中國的中小金融機構在長期政府債券上投資了大量資金,因此很容易受到利率突然變動的影響。

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週一(7月1日)開始借入債券,然後拋售,以壓低國債價格,試圖提高國債收益率。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這種狂熱的做法表明,北京的擔憂在日益加劇。

週一,在岸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2.18%,為2002年開始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2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一直在歷史低位徘徊。

華泰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繼強告訴CNN說,週一的舉措表明中共央行「希望避免發生硅谷銀行式的危機」。

在中國,因房地產不景氣、股市投資不可靠,大部分資金正在集中於國債市場。購買國債的主角是農村金融機構。與國有大型銀行相比,農村金融機構的客戶基礎和實力都更弱。

另一方面,由於企業資金需求停滯,找不到優質的貸款對象,這些銀行也不得不將資金集中於國債市場。

自4月份以來,中共央行已發出十多次警告,稱債券泡沫可能破裂,從而導致金融市場不穩定,並破壞中國經濟不平衡的復甦。

央行行長潘功勝6月底在上海的一個金融論壇上說:「目前,我們必須密切關注一些非銀行實體大量持有中長期債券所帶來的期限錯配和利率風險」,這些實體包括中國保險公司、投資基金和其它金融公司。

中共擔憂銀行買了太多國債 一旦加息將巨虧

硅谷銀行是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最大的銀行破產案。硅谷銀行倒閉的根源在於,它曾投入數十億美元購買美國政府債券,本來以為這是一筆穩妥投資,但當美聯儲開始加息以抑制通脹時,硅谷銀行持有的債券價格下跌,反而侵蝕了銀行的財務。

中共央行一直擔心投機性的國債投資,並認為如果國債熱潮得不到遏制,中國經濟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硅谷銀行危機。

CNN說,北京方面擔心,如果國債泡沫破裂,導致國債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這些放貸者可能會遭受巨大損失。

麥格理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表示:「由於房地產危機,信貸需求疲軟。因此,銀行不得不購買更多債券,因為資金被困在銀行間市場。」

他補充說,同時投資者也預測中國經濟存在「通貨緊縮前景」,這促使他們紛紛購買長期主權債券。

根據國有券商浙商證券對央行數據的分析,今年上半年,金融機構(主要是地方銀行)淨購買主權債券1.5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61%。

胡偉俊估計,中國「約4000家中小型銀行」將特別容易受到利率風險的影響。一旦開始加息,這些銀行將巨虧,承擔風險。

《證券時報》在一篇社論中稱:「資金湧入債券市場形成的泡沫正在積累利率風險。」

責任編輯:林妍#

***********************************

「女巫鎮」塞林市大幅提升導遊費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紅梅編譯報導)每年8月到10月萬聖節前,麻州著名的「女巫鎮」塞林市(Salem)都會迎來大量遊客。為控制人流量,減少對當地居民造成的衝擊,塞林市政府近期決定提升導遊執照費用。

大量湧現的徒步旅行者正為塞林市居民帶來一些煩惱。市長潘加洛(Dominick Pangallo)表示,該市2006年發放給徒步旅行導遊的執照只有28張,而去年則有230多張。

在這18年以來,導遊執照費並沒有增長,一直保持在10美元。

「我們正在努力執法,以確保每個人都遵守相同的規則,不阻礙公共道路,遵守現有法令,但這也需要付出代價。」潘加洛說。

他表示,維持秩序的費用,應由旅行社行業承擔,而不是納稅人。因此,從2025年1月1日開始,塞林市的導遊執照費將大幅上漲:從10美元漲到350美元。

「女巫鎮」塞林市(Salem)每年萬聖節前都會迎來大量遊客。(劉景燁/大紀元)

「我們完全震驚了。」女巫城市徒步旅行社(Witch City Walking Tours)創始人克勞利(Beth Crowley)對媒體說。她認為,雖然市政府18年都沒漲價了,但應採取漸進措施,而非突然大幅漲價。

儘管價格大幅上漲,但克勞利並不認為這會導致公司倒閉。她的公司有37名員工,每人都需要單獨的執照。「是37乘以350。」她說。從2025年1月1日起,每年她都要支付這些款項。

市長潘加洛表示,雖然徒步旅遊是當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些居民抱怨遊客過多的問題,比如走路時被推下人行道,或忍受旅遊者的噪音——擴音器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不使用擴音器,那麼導遊就必須大聲說話。克勞利說,她的公司通常使用擴音器,但在某些街區除外。「我們確保我們非常尊重居民。」她說。

市長表示,近期不會限制徒步旅遊公司的牌照數量,但並不排除這種做法。◇

責任編輯:馮文鸞

***********************************

安省人在美國住院 保險拒付62萬元帳單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安省一名男子在美國機場準備飛回加拿大時,心臟驟停,導致62萬元的住院費。意想不到的是,保險公司拒賠。

據CTV News報導,儘管理查德·畢曉普(Richard Bishop)欠下巨額住院費,但醫院救了他的命。

73歲的畢曉普說:「我正在康復。我斷了10根肋骨,但我正在康復中。我很好。」

在旅行的最後一天,畢曉普在奧蘭多機場心臟驟停。救急人員經過14分鐘的心肺復甦,才使他醒過來。

他和他的妻子阿麗娜(Alina)都購買了團體旅行保險。他們在離開加拿大前,也確認了保險沒問題。他們認為,所有帳單都由保險公司負責。

當他們收到總計62萬零11元的帳單時,才發現自己不在保險範圍內,因為畢曉普之前患有與心臟相關的疾病。

阿麗娜說:「他們告訴我,他們不會支付住院費用,因為心臟病專家說我丈夫的情況不適合旅行。」

他們表示,如果早點知道保險公司不支付帳單,他們會乘坐緊急航班回國,讓畢曉普在加拿大接受治療。

保險公司GreenShield不對此事發表評論,理由是涉及客戶的隱私。不過,另一家旅行保險公司Travel Secure Inc.的總裁馬丁·費爾斯通(Martin Firestone)表示,更換藥物、就診或進行醫療檢查,都可能使保險索賠無效。

「僅有旅行保險是不夠的。」他說,「你必須小心地確保,自己確實在保險的涵蓋範圍內。」

不過,費爾斯通表示,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有人在美國欠醫院一大筆錢,他們通常可以通過協商,降低需付金額。特別是,如果你告訴醫院你的索賠被拒,你可能可以少付幾十萬元。

責任編輯:岳怡

***********************************

加拿大去年錄得逾八千毒品死亡 年增7%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Jennifer Cowan報導/周行編譯)根據政府數據,加拿大與鴉片類藥物相關的死亡人數持續上升,2023年平均每天約有22人喪生。

加拿大公共衛生局(PHAC)最近發布的報告顯示,去年全國因鴉片類藥物中毒的死亡人數為8,049人,比2022年增加了7%。

聯邦、省和特區藥物中毒特別諮詢委員會表示,自2016年以來,與鴉片類藥物相關的死亡人數一直攀升,在2020年COVID-19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該數字曾急劇上升,此後一直居高不下。

鴉片類藥物過量致死案例中,87%發生在卑詩省、亞伯塔省和安省。去年,82%的藥物過量致死案例與芬太尼有關。

報告發現,自2016年國家開始監測以來,與芬太尼有關的藥物過量死亡人數增加了44%,但近年似乎已趨於平穩。在2023年,61%的此類死亡也與興奮劑有關。

報告稱,鴉片類藥物中毒住院人數比2022年增加了16%,共有6,312人,平均每天17人。

2023年,因鴉片類藥物過量的急診室就診量和急救呼叫量,分別上升了17%和18%。急診室就診量為28,345人次,急救響應量為41,938次。

年輕男性藥物過量率最高

衛生局的報告稱,過量服用芬太尼,在男、女性中均有發生,但男性、尤其是50歲以下的男性更為常見。72%的死亡發生在男性中,其中29%的男性年齡在30至39歲之間。

2023年,因鴉片類藥物中毒到急診室就診的人,主要是年輕男性。統計數據顯示,68%的就診者為男性,74%的就診者年齡在20至49歲之間。

更年輕和更老的人,也使用芬太尼。加拿大衛生部2023年的一份報告稱,在與貝爾維爾(Belleville)相鄰的金斯頓、弗隆特納克(Frontenac)、倫諾克斯(Lennox)和阿丁頓(Addington)地區,「年僅17歲、年長78歲的人」,也因鴉片類藥物過量而死亡。

混合藥物的影響

藥物中毒特別諮詢委員會將持續的鴉片類藥物危機,歸咎於「危險的非法合成藥物供應」。

報告說:「芬太尼等強效藥物和其它新興合成鴉片類藥物,充斥著非法毒品市場。這導致毒品供應越來越難預測,對吸毒者來說,危害更大。」

2018年至2022年,鴉片類藥物過量死亡病例中發現的最常見混合,是芬太尼與甲基苯丙胺、可卡因或其它精神活性物質混合。

專家表示,混合藥物中毒比單一藥物更難治療,最終導致更多人死亡和住院。

今年2月,安省東南部小鎮貝爾維爾進入緊急狀態,因為當地急救服務部門在24小時內,回應了17宗藥物過量呼叫。在2023年11月的第一週,急救部門處理了90多起該類呼叫。

黑斯廷斯(Hastings)縣急救隊隊長卡爾·鮑克(Carl Bowker)告訴《大紀元時報》,貝爾維爾的藥物過量危機,源自鴉片類藥物中含有一種「對納洛酮沒反應」的物質,納洛酮用於逆轉或減輕此類藥物的毒性。

責任編輯:岳怡

***********************************

應氏盃八強產生:台、韓、日各剩「獨苗」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葉誠允報導)7月3日,第10屆「應氏盃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第2階段比賽在上海應氏大廈重燃戰火,八強全部產生。中國大陸棋手獨占5人;台、韓、日三國各剩「獨苗」,其中,衛冕冠軍申真諝九段完敗於中國大陸希望之星王星昊九段,繼「LG盃」後再次遭遇一輪遊。

「應氏盃」自1988年舉辦,每4年一屆,素有「圍棋奧運會」之稱,獎金額度居各項世界圍棋大賽之首。本屆盃賽恰逢第10屆,因此擴軍至58位棋手,是歷屆規模最大的一次。在第1階段預賽中,14位棋手脫穎而出,與上屆冠、亞軍組成十六強。

7月2日,第2階段比賽拉開戰幕,主辦方舉行開幕式及抽籤儀式,台北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應柔爾女士作為賽事贊助方致辭。

2024年7月2日,第10屆「應氏盃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第2階段比賽在上海應氏大廈拉開戰幕。賽事贊助方台北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應柔爾女士致辭。(海峰棋院提供)

這一階段比賽先後在上海應氏大廈和應昌期先生故鄉寧波兩地舉行,16位棋手通過三輪淘汰賽,將產生躋身決賽的二人。根據同國棋手避免交戰的原則,具體抽籤結果如下:
• 柯潔(中)VS(韓)申旻埈
• 謝科(中)VS(韓)金真輝
• 許嘉陽(中)VS(韓)朴廷桓
• 王星昊(中)VS(韓)申真諝
• 李軒豪(中)VS(韓)元晟溱
• 彭立堯(中)VS(台)許皓鋐
• 劉宇航(中)VS(日)一力遼
• 李欽誠(中)VS(中)廖元赫

2024年7月2日,第10屆「應氏盃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十六強戰抽籤結果出爐,16位棋手一字排開,捉對廝殺。(海峰棋院提供)

本輪焦點戰為申真諝與王星昊的對決。王星昊2004年出生,是中國大陸的希望之星,在5月底的棋手排名中位居第七,這是他首次參加「應氏盃」比賽。

本局經過猜先,申真諝執黑先行,序盤黑棋碰入左下角,但王星昊對此變化明顯了然於胸,申真諝並未占得便宜。二人落子如飛,招招幾乎都命中人工智能(AI)的最佳選點,形勢依然兩分。

中盤階段,黑73長,似乎忽略了AI給出的A位騰挪好手,被白74果斷脫先,補強了右下白棋,隨後白76搶占到全局要點,逐漸占據主動。

2024年7月3日,第十屆「應氏盃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十六強戰,申真諝(黑)VS.王星昊(白),第73至77手。(大紀元製圖)

此時黑棋再想衝入左邊白陣,已非易事。實戰至白96,王星昊果斷棄掉上方兩子,將黑棋封鎖,圍出七路巨空。此時黑97如果能於B位搶占大場,及時轉身,仍可一戰。但申真諝一意孤行,黑103反倒落了後手,被白104再次脫先,局面已難以挽回。

2024年7月3日,第十屆「應氏盃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十六強戰,申真諝(黑)VS.王星昊(白),第95至104手。(大紀元製圖)

此後,王星昊頭腦清晰,弈得滴水不漏,未給對手任何機會。行至白180手,申真諝見翻盤無望,遂推枰認輸。王星昊敢打敢拚,取得一場完勝。

在另外幾場對決中,台、日、中三國圍棋第一人許皓鋐九段、一力遼九段和柯潔九段均戰勝對手,躋身八強。韓國棋手遭遇「滑鐵盧」,除老將元晟溱九段逆轉李軒豪九段外,其餘棋手盡墨。

晉級八強的棋手中,中國大陸有5人之多,占據半壁江山,而台、韓、日三國各剩一人獨闖龍潭。賽後,舉行了八強戰的抽籤儀式,具體對陣如下:
• 李欽誠(中)VS(台)許皓鋐
• 許嘉陽(中)VS(日)一力遼
• 謝科(中)VS(韓)元晟溱
• 柯潔(中)VS(中)王星昊

7月4日舉行八強戰的爭奪,6日至9日將移師應昌期先生故鄉寧波,進行三番棋半決賽。

本項賽事由中國圍棋協會主辦,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贊助,冠軍獎金40萬美元,亞軍獎金10萬美元。

比賽採用「應氏計點制」圍棋規則,黑棋貼8點,平點黑勝,無讀秒。其中,資格賽至八強戰,每方基本用時2小時,每延時20分鐘,則扣罰2點,最多延時三次;半決賽,每方基本用時2.5小時,每延時25分鐘,扣罰2點,最多延時三次;決賽,每方基本用時3.5小時,每延時35分鐘,扣罰2點,最多延時三次。

責任編輯:李熔石

***********************************

【名家專欄】每個人可做16件事來團結美國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Lawrence W. Reed撰文/原泉編譯)現在的美國人憤怒且分裂,這可能是自南北戰爭以來最嚴重的時候。持有堅定的觀點,特別是捍衛真理,並不是什麼壞事,但不能彌合分歧、和平解決分歧同樣並非美德。如果你想成為解決問題的一部分而非問題本身,請看我的「待辦事項」清單。

1. 選擇一位與你意見相左的人展開對話,交朋友,即使雙方都沒有改變主意。

2. 尋找共同點,避免使用蔑稱,並假設他人懷有善意,除非他們的行為表明並非如此。

3. 將美國視為一個不完美、未完成的產品,美國的未來取決於對那些最初使它自由和特殊的原則的尊重。沒有一個國家是完美的,世界歷史上很少有國家像美國那樣為生命和自由做出如此大的貢獻。

4. 在利用政治關係和影響力從市場上獲得別人非自願給你的東西之前,請三思而後行。任人唯親會削弱對你的尊重,也會削弱被其腐蝕的自由企業制度的尊重。

5. 評判一個人,要看他的「人格內涵」和行為優劣,而不是看出身、血統、信仰、膚色或政治立場。

6. 提升個人品格在你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果一個社會詆毀諸如誠實、謙遜、耐心、責任、寬容、勇氣、感恩、自律以及尊重他人的生命、權利、財產和選擇等美德,那麼這個社會就不可能繁榮。

7. 選擇自由而不是權力,選擇說服而不是武力。想辦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更自由,因為沒有自由的生活難以想像,也無法生存。

8. 把政治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認識到完整的家庭、充滿活力的自願組成的社團、社區參與、充滿關愛的人際關係,以及在政治分裂的領域之外創建和維持的機構的不可估量的價值。

9. 每天問自己:「我是否配得上自由?」如果不能誠實地回答「是」,那就全身心投入自我提升吧。改變世界始於改變自己。

10. 捍衛所有人的言論自由。如果你發現自己試圖恐嚇、封殺或嚇唬別人,讓他們順從,那就及時擺脫這種衝動,以免淪為反社會的怪物。不「封殺」任何人,除了那些堅持要封殺別人的人。

11. 崇尚真理,真誠探求真理。決不讓真理被所謂的「無關緊要」或「不過是一時的主觀臆斷」所掩蓋或破壞。沒有「他的真理」或「她的真理」,只有「真理」。

12. 尋求不同的意見。那些試圖污名化或封閉他人思想的人,或者那些假裝膚色、性別和宗教才是最重要的人,都是最重要的「多樣性」的敵人。

13. 熱愛和平勝過熱愛暴力、衝突、強迫和不寬容。努力建造這樣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個人選擇做正確的事是出於他們的內心,而不是被迫。

14. 拒絕虛無主義、憤世嫉俗和悲觀主義。善良和品德高尚的人可以為未來帶來積極的變化。從現在做起﹐永遠不會太早,也永遠不會太晚。

15. 以史為鑒,不要改寫歷史。過去的教訓能讓我們在未來成為更好的人。不要因為一座古老雕像而大驚小怪,永遠不要讓「現代主義」的毒藥腐蝕你的觀點。

16. 讚美「不平凡的人」。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那些「不平凡的人」——他們敢於向權力說真話、創新和發明、化失敗為成功,為社會創造價值。例如,任何人都不應鼓勵孩子追求「平凡」,應尊重並鼓勵出類拔萃者。

前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喬治‧米切爾(George Mitchell,緬因州)曾經說過:「我相信沒有不能結束的衝突,它們是由人類發動和進行的,它們也可以被人類終結。無論衝突有多麼久遠,無論仇恨有多麼強烈,無論傷害有多麼深重,和平終能戰勝一切。」

我希望他是對的。但無論如何,只要我們在內心和彼此之間滋生衝突,就不可能有任何和平。任何形式的和平都不可能長期從外部強加於人,和平必須從內心開始,從良知開始,從一個個有良知的人開始,然後向外擴展成為一種行動。

這16條建議構成了供每個讀者應考慮的行動方針。

作者簡介:

勞倫斯‧⾥德(Lawrence Reed)每週為「El American」撰寫專欄文章。他是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經濟教育基金會(FEE)的名譽主席,著有《真正的英雄:勇氣、品格和信念的勵志真實故事》(Real Heroes: Inspiring True Stories of Courage, Character, and Conviction)和暢銷書《耶穌是社會主義者嗎?》(Was Jesus a Socialist?)

原文:16 Things Individuals Can Do to Help Bring America Together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

***********************************

新澤西海濱步行街上的一道風景線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衛泳新澤西報導)2024年6月30日,新澤西州部分法輪功學員今夏首次來到海濱高地鎮(Seaside Heights),向眾多遊客介紹法輪功(也稱法輪大法),並揭露中共長期迫害法輪功的真相。法輪功學員祥和的煉功場面和優美的音樂,構成了海濱步行街上一道與眾不同的難得風景線。遊客們紛紛主動要求學功,或在反迫害簽名表中簽名。

新澤西海岸(Jersey Shore)分布著眾多優質沙灘,是美國東北部夏季旅遊的熱點去處,其中海濱高地鎮是一個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海濱小鎮,以長達2.5英里的木板街著名。眾多的俱樂部酒吧、商鋪餐館和娛樂場所,形成了繁華熱鬧的海濱步行街(Boardwalk),備受遊客的青睞。

活動當天,數十位法輪功學員在海濱步行街的最熱鬧區一字排開,演示法輪功的5套功法。學員們帶來的獨特祥和的煉功場面,吸引了遊客們的目光。不少人駐足向學員了解有關法輪大法的更多信息。

新澤西州法輪功學員在海濱高地鎮木板路上展示功法。(衛泳/大紀元)
新澤西州法輪功學員在海濱高地鎮木板路上展示功法。(衛泳/大紀元)
新澤西州法輪功學員在海濱高地鎮木板路上展示功法。(衛泳/大紀元)
新澤西州法輪功學員在海濱高地鎮木板路上展示功法。(衛泳/大紀元)
新澤西州法輪功學員在海濱高地鎮木板路上展示功法。(衛泳/大紀元)
新澤西州法輪功學員在海濱高地鎮木板路上展示功法。(衛泳/大紀元)

學員們向過往的遊客介紹法輪大法的同時,也揭露中共殘酷迫害法輪功的真相,並徵得簽名幫助制止在中國長期發生的迫害和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罪行。

法輪功學員向遊客介紹法輪功,講真相並徵集簽名反迫害。(衛泳/大紀元)
法輪功學員向遊客介紹法輪功,講真相並徵集簽名反迫害。(衛泳/大紀元)
法輪功學員向遊客介紹法輪功,講真相並徵集簽名反迫害。(衛泳/大紀元)
法輪功學員向遊客介紹法輪功,講真相並徵集簽名反迫害。(衛泳/大紀元)
法輪功學員向遊客介紹法輪功,講真相並徵集簽名反迫害。(衛泳/大紀元)
法輪功學員向遊客介紹法輪功,講真相並徵集簽名反迫害。(衛泳/大紀元)
法輪功學員的祥和煉功場面吸引遊客們主動要求學習功法。(衛泳/大紀元)
法輪功學員的祥和煉功場面吸引遊客們主動要求學習功法。(衛泳/大紀元)

主動要求學習功法的大學生沙卡-沃西(Shakar Worth)表示 , 他能感受到這是一種很好的功法,感覺很平和,「這是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看到學員們在夏日驕陽下演示功法很辛苦,他主動買來冰水,為每位學員送上以示敬意。

主動要求學習功法的大學生沙卡-沃西(Shakar Worthy,右一)。(衛泳/大紀元)
主動要求學習功法的大學生沙卡-沃西(Shakar Worthy,右一)。(衛泳/大紀元)
大學生沙卡-沃西(Shakar Worth)看到學員們在夏日驕陽下演示功法很辛苦,他主動買來冰水,為每位學員送上以示敬意。(淨琪/大紀元)
大學生沙卡-沃西(Shakar Worth)看到學員們在夏日驕陽下演示功法很辛苦,他主動買來冰水,為每位學員送上以示敬意。(淨琪/大紀元)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醫學預科生阿坦·利維(Atan Levy) 在學煉功法後說,「我感到非常放鬆,原有的許多精神壓力好像都消失了。讓我頭腦放空,感覺很棒!」他表示回家後要進一步上網了解法輪功。

一同前來的羅格斯大學商科專業學生喬·普倫德加斯特(Joe Prendergast) 表示,自己從未習練過打坐,但他馬上能輕鬆雙盤打坐,他也表示這是一種神奇的體驗,「我感覺棒極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體驗!我要進一步了解和學習這一功法。」

社會工作者傑米(Jamie) 說,「我能感受到能量的流動。加入他們煉功短短幾分鍾,就能感到身體局部有熱量湧動,令人感到非常愉快.」在了解到法輪功學員在中國長期受到嚴重迫害後,她毫不猶豫地在反迫害征簽表中簽了名。她還期望能為反迫害做更多的事。

社會工作者傑米(Jamie,右二)和男友主動要求學習法輪功,並簽名支持反迫害。(衛泳/大紀元)
社會工作者傑米(Jamie,右二)和男友主動要求學習法輪功,並簽名支持反迫害。(衛泳/大紀元)

卡車技術專家基思·雷恩(Keith Ryon)說, 「我對法輪功有一定了解,知道他們信仰平和與慈愛。不幸的是,中共不喜歡他們,因為他們不受中共控制。」◇

責任編輯:耶晨

***********************************

美媒:中國通過地下網路購買英偉達高端芯片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香蓮編譯報導)自從2022年美國政府禁止英偉達(Nvidia,又譯輝達)公司對中國出口高端芯片以來,中國買家就從地下網絡,通過供應鏈盲點規避美國的出口管制,從海外走私管道購買英偉達的先進人工智能(AI)芯片。

《華爾街日報》週二(7月2日)報導,一個由買家、賣家和快遞員組成的海外地下網絡,繞過美國政府對英偉達芯片的限制,為中國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研究機構和科技公司等提供英偉達高階芯片。

據報導,目前,至少有七十多家分銷商在網上公開宣傳他們出售英偉達芯片,《華日》與其中25家分銷商取得直接聯繫。經過核實,許多賣家表示,他們每月供應的英偉達高階芯片達數十塊。

《華日》經調查發現,英偉達芯片的地下供應量非常穩定,賣家大多接受訂單,並承諾在幾週內交貨。有些商家還出售整台伺服器,每台通常有8塊英偉達高階芯片,售價約30萬美元。

雖然賣家出售英偉達處理器的數量有限,但對一些需求低的AI新創公司或研究機構,完全夠用。

根據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分析,估計每年走私的AI芯片數量中位數為12,500塊。

報導指出,英偉達不直接向全球的AI客戶出售單片的高效能資料中心芯片,而是把芯片賣給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和美超微電腦(Super Micro Computer)等第三方,後者再把完全打造好的AI服務器或AI系統送交到客戶手上。

據業內人士指出,這些設備供應商經常超量採購英偉達芯片,以避免需求意外大增,或製造過程遇到困難。他們說,如果最終買家安排將服務器及內含的英偉達芯片送到其它地方,設備供應商也無法掌控。

戴爾和美超微表示,他們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一旦發現非法行為就會採取行動。

英偉達表示,根據美國出口管制,它主要與知名合作夥伴合作遵守規定。其發言人說:「我們對所有交易,無論大小,都採用相同的標準,並希望我們的合作夥伴也這樣做。」

拜登政府對英偉達芯片出口限制的執行,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商務部和半導體供應鏈上的公司。國際貿易律師表示,從法律上講,外國政府和司法轄區並不需要實施美國的管制措施,也不會把向中國銷售這類芯片視為刑事犯罪。

《華日》採訪了一位新加坡芯片經紀人,他與東南亞的芯片分銷管道和系統整合商有聯繫,可以幫助中國客戶獲得芯片和服務器。

這位經紀人說,他的客戶包括AI公司、研究機構和芯片代理商,其中一些利用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和台灣設立的實體來規避美國的芯片限制。

他表示,下單後,他幫助買家安排物流,由專人將產品送到目的地,並由他幫忙準備報關文件並與運輸公司聯繫。

一些賣家說,這個體系依賴不完整的報關文件,以避免驚動政府部門。據《華日》報導,在3月的兩筆交易中,中國深圳一商家從新加坡收到20塊英偉達GPU,從台灣一家出口商收到40塊,但沒有標明芯片型號。

賣家表示,這些芯片是英偉達高階A100處理器,是受到最嚴格限制的芯片之一。

《華日》還發現許多芯片經銷商,在深圳和北京等中國主要AI研究中心開設實體店。通常A100芯片售價為2.25萬美元,H100芯片售價為3.24萬美元,與這兩款芯片約1萬美元和2.5萬美元的正常價格相比高出不少。賣家表示,由於供應變得穩定,地下市場價格比去年夏天降低了一半以上。

當被問及如何取得芯片時,一位北京經銷商說:「確實難了很多,但別傻了,總會有辦法的。」他還說,在過去幾個月,每個月他都能收到一批貨,每批有幾十顆芯片。

一些賣家提供三年品質保證計劃,包括更換有缺陷的產品和故障維修,但不涉及英偉達。買家表示,他們擔心非官方售後服務的不確定性。

根據《華日》查閱的官方採購文件顯示,去年底美國收緊出口限制後,中國研究機構和大學繼續從中國經銷商購買英偉達高階AI芯片。英偉達從未正式向中國發貨,因為出口限制在該芯片在全球銷售之前就生效了。

文件還顯示,中國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一直是英偉達人工智能芯片的主要買家。

責任編輯:李琳#

推薦閱讀:

***********************************

安全和競爭之憂 德國審查中國製造風機交易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中國供應商贏得一項為德國北海海上項目供應中國製造的風力渦輪機的交易,引發德國經濟部「密切關注」。該部週三(7月3日)表示,這項交易關乎關鍵基礎設施安全和公平競爭問題。

根據德國資產管理公司盧卡拉(Luxcara)與明陽風電(Ming Yang)之間的交易,中國公司將向德方供應16台渦輪機,每台容量高達18.5兆瓦,定於2028年安裝。

德國經濟部一位發言人告訴路透社,「聯邦政府將非常仔細地考慮這項決定。一方面,(這)關乎關鍵基礎設施問題。另一方面,必須保持公平的競爭環境。」

德國經濟部有權審查和阻止被認為對國家安全有影響的交易。德國經濟部發表這一評論之際,中歐貿易緊張局勢在擴大,最近的緊張局勢主要集中在電動汽車方面,歐盟已提議對中國進口汽車徵收關稅,以回擊中共政府不公平補貼問題。

週三早些時候,歐洲風電行業遊說團體批評了這一交易,稱中共藉助這筆交易獲得了德國關鍵基礎設施的使用權,而且歐洲的供應鏈已經準備好為這一項目提供渦輪機。

「德國和歐盟必須考慮是否將風能視為戰略行業,以免為時已晚。」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在一份聲明中說,歐洲風電行業需要各方公平競爭。

此前,歐盟委員會於4月要求提供信息,以審查中國風力渦輪機製造商在歐盟五國可能存在扭曲市場的做法。中共稱此舉為「歧視」。

盧卡拉表示,這個名為Waterkant的北海項目將為約40萬戶家庭提供電力,有助於德國實現到2030年通過再生能源滿足80%電力需求的目標。

盧卡拉稱,在經過國際招標和廣泛的盡職調查後,該公司簽署了協議。

德國叫停大眾向中共出售燃氣渦輪機業務

同樣出於安全考慮,經濟部週三叫停大眾汽車將旗下燃氣輪機業務出售給中共大央企的計劃。

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表示,德國總體上歡迎投資,但對「公共秩序」至關重要的技術必須加以保護,這也是該交易被叫停的原因。

據路透社報導,這項將德國業務出售給中共特大型央企中船重工(CSIC)龍江廣瀚燃氣輪機有限公司(GHGT)的計劃於2023年6月宣布,價格未公開。擁有燃氣輪機業務的大眾汽車子公司曼恩能源方案公司(MAN Energy Solutions)在同年9月表示,政府將對這一出售計劃進行仔細審查。

一些德國政界人士擔心,中共可能不會將燃氣輪機用於民用目的,而是用於為軍艦提供動力。

責任編輯:林妍#

***********************************

美聯儲:直到更有信心通脹會降到2%才降息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週三(7月3日)公布的美聯儲議息會議記錄顯示,美聯儲官員在6月份的會議上表明,儘管通脹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速度還不夠快,不足以促使他們降低利率。

根據6月11日和12日舉行的美聯儲議息會議記錄,與會者在這次會議上承認美國經濟似乎正在放緩,「物價壓力正在減弱」,但仍建議在承諾降息之前採取觀望態度。

「與會者確認,還需要看到更多有利數據才能使他們更有信心地相信,通脹率正在可持續地向2%邁進。」會議記錄說,並特別指出,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疲軟是「產品和勞動力市場的一系列發展」中的一項,支持通脹正在下降的看法。

儘管如此,與會者強調現在降息是不合適的。他們認為,儘管有跡象表明經濟正朝著增長放緩和價格壓力降低的方向發展,但由於迄今為止改變幅度不大,因此沒有必要採取降息舉措。

這份會議記錄反映出參與討論的19位政策制定者意見不一。有些甚至表示,他們傾向於在必要時加息;有些官員則強調需要耐心;還有一些官員說,需求進一步疲軟可能會導致失業率大幅上升。

「幾位與會者指出,如果通脹持續處於較高水平或進一步上升,可能需要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範圍。」會議記錄說,「一些與會者表示,貨幣政策應隨時準備應對意外的經濟疲軟。」

美聯儲的目標是將年通脹率降為2%。自2021年初以來,美國的通脹率一直高於這一水平。與會官員表示,近期數據有所改善,但他們希望有更多證據表明這種情況將持續下去。

在6月份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上,政策制定者也提供了未來幾年經濟預測和貨幣政策的最新情況。會議後公布的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在今年或有一次降息。

3月份,過半的美聯儲官員預計今年將降息三次,但在通脹數據重新反彈後,官員們調降了降息的次數預期。

點陣圖顯示,有更多官員預計2025年將降息4次,利率將略高於4%,這比上一次會議後公布的點陣圖略高。

包括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內的多位官員表示,持續令人鼓舞的通脹數據將為降低利率提供信心。

鮑威爾週二(7月2日)表示,最近的數據表明通脹正在重回下行軌道,但他同時也強調,決策者在開始降息之前需要更多證據。

儘管美國經濟持續穩定增加就業機會,但近幾個月失業率卻小幅上升。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主席瑪麗‧戴利(Mary Daly)上週警告說,勞動力市場正接近轉折點,進一步放緩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失業率。

「幾位與會者特別強調,隨著勞動力市場的正常化,需求的進一步減弱,現在可能會產生比近期更大的失業反應。」會議記錄說。

記錄還顯示,官員們仍在爭論美聯儲政策對經濟的抑制程度。

下一次美聯儲議息會議將於7月30日至31日舉行,預計屆時政策制定者們將決定維持基準利率不變。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CNBC和彭博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

開車撞死一家四口 舊金山華裔老婦被控罪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馨編譯報導)加州舊金山地區檢察官週二(7月2日)宣布,對一名79歲的華裔婦女提出四項有關交通肇事過失殺人的重罪指控,該女子被控於今年3月高速駕車駛入西門戶(West Portal)社區人行道,並撞死了一家四口。

據當地在線媒體《舊金山標準報》(The San Francisco Standard)報導,根據舊金山地區檢察官布魯克‧詹金斯(Brooke Jenkins)的指控,3月16日,現年79歲的瑪麗‧方‧劉(Mary Fong Lau,音譯)在該市西門戶社區超速行駛時,不慎將車開入人行道,撞上了在公交候車亭等車的一家四口。

四名受害者包括迭戈‧卡多索‧德奧利維拉(Diego Cardoso de Oliveira)、瑪蒂爾德‧蒙卡達‧拉莫‧平托(Matilde Moncada Ramos Pinto)和他們兩個年幼的兒子,一個一歲,一個只有三個月大。當時這家人正在車站等候公交車,準備去舊金山動物園。

詹金斯在宣布指控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交通肇事過失殺人的重罪指控,是導致發生這次撞車事故的嚴重疏忽所造成的結果。」

3月18日,警方以涉嫌交通肇事過失殺人重罪、魯莽駕駛造成人身傷害重罪以及其它交通違規行為為由逮捕了劉,但隨後將她釋放,而且直到本週二尚未將她拘留,因為此前檢察官並沒有正式指控她犯罪。

舊金山警察局局長比爾‧斯科特(Bill Scott)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已經對劉發出逮捕令,警方正在與她的律師合作,將把她拘押。根據網上的囚犯記錄,她於週二下午6點55分在監獄登記。

劉的律師薩姆‧蓋勒(Sam Geller)在提供給《舊金山標準報》的一份聲明中說,劉向受害者的全體家人、朋友和社區表示哀悼。

詹金斯強調他提出的都是重罪指控,並指出劉涉嫌高速駕駛。

該檢察官稱,對劉的毒理學檢測結果顯示,毒品和酒精並不是導致事故的原因。調查人員也沒有發現劉的車輛有任何機械故障,而是認定劉有過錯。

詹金斯解釋說,從劉最初被捕到現在被起訴,中間由於調查工作而經歷了漫長的等待,這包括對劉的醫學檢查、毒理學報告的審查以及對她的汽車及其維修記錄的檢查。

這位地區檢察官補充說,如果調查不徹底就提出指控,他可能在事後不得不撤銷指控,而劉的家庭則會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沒有看到預期的結果而再次受到傷害。

責任編輯:林妍#

***********************************

德州最高法院維持兒童變性手術禁令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Zachary Stieber報導/鐘心萍編譯)德克薩斯州最高法院6月28日裁定,德州禁止醫生為兒童進行變性手術的法律並不違反德州憲法。

德州最高法院法官Rebeca Huddle在多數意見中寫道,「立法機關做出了一個允許的、合理的政策選擇,以限制兒童可以進行的某些類型的醫療程序,特別是考慮到性別焦慮及其各種治療模式的相對新生,以及立法機關明確的憲法權力來規範醫療實踐。因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該法律並沒有以違憲的方式剝奪父母或醫生的權利。」

該法律禁止對認為自己是或可能是不同性別的兒童進行一系列手術和藥物治療,包括閹割和激素治療。該法律於2023年9月生效。

德州地區法官Maria Cantú Hexsel先前裁定,起訴該法律的父母和孩子很可能在挑戰中獲勝。她在裁決中寫道,該法律可能違反了德州憲法,「侵犯了父母就其子女到照料、監護和控制權做出決定的基本權利」。

德州最高法院隨後在審理此案時發布命令,駁回阻止該法律生效的企圖。在新的裁決中,多數意見表示,他們沒有權衡對性別焦慮兒童的適當治療方法。

「我們需要回答的問題顯然是一個法律問題:本案中的原告是否已經確立了他們的權利,認為立法機構禁止某些治療性別焦慮兒童的作法違反了德州憲法,」法官Huddle說。

裁決稱,雖然父母有在不受政府干預的情況下照顧和控制自己孩子的基本權利,但「這種權利並不是絕對的」。

「當我們社會的發展提出了新的和以前未考慮過的問題,即父母自主權與立法機關規範醫療實踐的權力之間的適當界限時,我們的憲法不會使立法機關無力提供答案。」裁決書寫道。

德州憲法規定,「本州任何公民不得在未經法律正當程序的情況下被剝奪生命、自由、財產、特權或豁免權,或以任何方式被剝奪公民權。」

多數意見認為,該案的原告未能識別受憲法保護的權益。Huddle法官還表示,立法者可以規範成人和兒童的醫療治療,而原告尋求的是「針對相對新定義的醫療狀況的相對新的醫療程序和治療方法」。

法官Debra Lehrmann在一份反對意見中表示,這一裁決「實際上取消了目前對性別焦慮兒童可用的所有醫療選擇」,並「假裝剝奪父母獲得這些治療的權利與禁止父母讓孩子紋身沒有區別,」她認為該法律違憲。

德州總檢察長Ken Paxton對這一裁決表示慶祝,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法院維持了一項法律,「通過禁止青春期阻滯劑、跨性別激素和對未成年人們進行殘害手術,保護兒童免受危險的性別混淆程序的影響。」

「我們將永遠保護德州的兒童免受這些不可逆轉的程序的影響,」他說。

幫助提起此案的Lambda Legal高級律師兼憲法法律業務主任Karen Loew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裁決將對德州的跨性別兒童及其家人產生「毀滅性影響」。

「法院選擇讓政治家而非父母和醫生決定未成年兒童的醫療決定,這是對壓倒性醫學共識的公然無視,威脅到德州跨性別青少年的健康和生命,」她說。

***********************************

幼教摒棄現代育兒觀念 選擇在家務農教育孩子

【大紀元2024年07月02日訊】(Anna Mason報導/大紀元記者梓依明編譯)一位來自俄克拉荷馬州的媽媽表示,從課堂轉向家庭農場生活,她從未後悔過。

34歲的勞拉‧雷塞爾(Laura Ressel)在成為全職媽媽並經營自己的山羊奶香皂小生意之前,曾擔任幼兒園教師十年——如今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滿足。

雷塞爾女士和她的丈夫托尼‧雷塞爾(Tony Ressel)——一位35歲的電氣工程師,擁有5個漂亮的孩子。他們摒棄了現代的育兒觀念,轉而奉行信仰、勤勞、自立和傳統價值觀的教育理念。

但對於這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和羊奶香皂公司的創始人來說,事情並非一開始就如此。

「在過去的十年裡,我活得很卑微。」她告訴《大紀元時報》,「養育第一個兒子約瑟夫(Joseph)時我是單親媽媽。當時我很年輕⋯⋯並且非常迷茫。我曾吸毒、狂歡,但自懷上他之後,我不知怎麼地找回了信仰和理智。」

「我的丈夫是我認識的最好的人。他誠實、忠誠且非常勤奮。他愛我,愛我們的孩子,更愛上帝⋯⋯上帝給了我無盡的祝福,我要盡我所能將這些祝福傳遞給他人。」

雷塞爾夫婦和他們的五個孩子:一個女兒、四個兒子。(勞拉‧雷塞爾提供)
雷塞爾女士於2022年創立了自己的香皂企業Oh Loverly Day Soap Co.(勞拉‧雷塞爾提供)

雷塞爾女士說,現代文化對年輕女性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她對那些「性生活汎濫、孤獨的年輕媽媽或墮過胎的年輕女性」表示同情。

她說:「她們被欺騙了。我相信,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幸福在於找到一個好男人,過上安定的生活。」

信仰引領的美好生活

雷塞爾女士說,當約瑟夫一歲時,她遇到了她現在的丈夫。她「一直很感激」丈夫能夠給她第一個兒子一個家。她曾祈求上帝讓她遇上「一個好男人、好爸爸」,就在她幾乎要放棄時,雷塞爾先生出現了。小約瑟夫是他們婚禮上的戒指持有人。

除了她「誠實、忠誠、勤奮」的丈夫,雷塞爾女士一直特別感謝她的父親。她說父親一直陪伴著她,在她需要的時候給予她支持。

雖然這對夫婦在家耕作和教育孩子的生活有時很艱難,但他們覺得用自己雙手創造的生活是美好的。

雷塞爾女士說:「那些須臾的美好時刻,比如蹣跚學步的孩子笑咯咯、美麗的夕陽、寓教於樂的談話及真正友情的感覺,這些讓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這對夫婦說,他們通過家庭生活來踐行自己的信仰。(勞拉‧雷塞爾提供)

有些人可能會對他們的做法嗤之以鼻,但當許多人只是夢想過上可持續的、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時,雷塞爾夫婦卻真正做到了返璞歸真。

雷塞爾女士說,他們並非刻意決定自給自足,可在買下20英畝的土地後,下一步自然是養幾隻動物。現在,他們家有「幾十個」毛茸茸的朋友,一個「巨大的」花園,以及許多可供孩子們參與做的家務。

「我們喜歡我們的莊園」,這位忙碌的媽媽說,「因為這裡什麼都有:牧場,後面一條終年流淌的小溪,一座可以探險的大山,以及房子周圍的一些樹林。」

「買下土地後,我們開始養鷄和山羊。現在我們養了鴨子、鵝、火鷄、一頭名叫莫莉(Molly)的奶牛和一大群尼日利亞矮山羊。我們還有兩隻漂亮的大丹犬和幾隻在穀倉裡跑來跑去的貓。」

(勞拉‧雷塞爾提供)

忙碌的媽媽兼女企業家

雷塞爾一家秉承熱情好客、樂於與人分享的傳統美德。雷塞爾女士喜歡烹飪、烘焙和儲存食物,並引導孩子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我們讓孩子沉浸在大自然世界中,培養他們欣賞真善美,而不是被周圍的虛假世界所迷惑。」她接著解釋說,她和丈夫都不是在農場長大的,他們是第一代農場主。

「這是一個巨大的學習過程,經歷了很多起起伏伏。」

雷塞爾女士在準備羊奶香皂。(勞拉‧雷塞爾提供)

雷塞爾女士說,她對年幼孩子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不必完美」,讓他們能夠靈活地學習和玩耍。

他們的日常安排是每天早上醒來,早餐前做一個多小時的家務,然後完成全天的例行任務:學習閲讀、寫作、數學、歷史、科學和音樂。然而,如果孩子們花上一天的時間在後院搭建樹屋,那對她來說也完全可以接受。

「我相信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需要更多的學校教育時,情況會有所改變。」她說。

雷塞爾女士認為她的教育方式是「介於兩者之間。我不會每個上學日都嚴格要求,但也不是完全放任自流。」

她最喜歡家庭教育的一點就是,能夠和孩子們在一起:

「我喜歡能和孩子們如此親近。他們與我無話不談,我們的關係非常融洽。」

「我喜歡每天早上看著他們在早餐桌上聊天,彼此建立友誼,而不是和學校裡那些三年後都不認識的孩子隨機坐在一起。這種關係會持續一生,我很高興能夠親眼見證。」

儘管一直忙於家務,這位富有創造力的母親還是在2022年創立了自己的香皂公司。雷塞爾女士利用家裡豐富的山羊奶,將營養豐富的山羊奶與橄欖油、椰子油、大麻籽油、蓖麻油和可可脂混合,調配出滋養、溫和的香皂配方。然後她加入黏土和膠體燕麥以促進皮膚健康,再加入堿液、色素和精油,最後製作成條狀,並加入乾花和香草,以達到美觀的效果。

所有香皂都是在農場的一間改造成香皂工作室的小屋中製作的。

「山羊奶直接取自山羊,有時當天就能製作成香皂。沒有比這更新鮮的了。」雷塞爾女士說。

雷塞爾女士的每一塊香皂都是在家中的工作室製作而成。(勞拉‧雷塞爾提供)
(勞拉‧雷塞爾提供)
(勞拉‧雷塞爾提供)

雷塞爾女士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也願意待在自己的香皂工作室中,但她也很高興能有機會在週末走出家門,去手工藝品展和農貿市場出售自己的手工香皂。

她說:「托尼也會去集市幫忙,他和我一樣喜歡集市。有時,我們還會帶上孩子,他們總是玩得很開心。這已經成為全家人的活動,我們都非常喜歡我們的小家庭生意。」

健康的家庭文化

儘管這位從幼兒園教師轉型為企業家的女士從顧客那裡得到了令人鼓舞的反饋,但她曾一度認為,人們可能會因為她的信仰而拒絕她的產品。

「我以為他們會取笑我,但事實恰恰相反。」她說,「在我看來,當今的大眾文化非常渴望健康的家庭文化。我覺得這種趨勢正在改變著——鐘擺似乎正在向另一個方向擺動。

「人們正在醒悟,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是空虛和淺薄的,人們想要更多。他們渴望家庭和友誼⋯⋯他們開始意識到上帝愛他們。

「我想告訴每個人,走出去,生活在現實世界裡,不要再在智能手機中尋找你永遠找不到的東西。回歸傳統,回歸家庭生活,放下手機,和家人一起祈禱,愛上帝,對鄰居友善,做真正的朋友。這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雷塞爾一家(勞拉‧雷塞爾提供)

原文:Preschool Teacher Rejects Modern Ideas of Parenting, Turns to Homesteading and Making Handcrafted Goat Milk Soap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韓玉#

***********************************

台灣民眾立院外再集結 警告勿沒收人民罷免權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中華民國立法院內政委員會4日排審選罷法修法。台灣民團號召民眾今天(3日)晚上再度回到立法院外提出要求,他們訴求「反對將罷免門檻提高」,並呼籲不要沒收人民的罷免權,拒絕民主倒退。

藍委提案調高罷免門檻 內政部:視社會共識審酌考量

中華民國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天針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實務現況精進」舉行公聽會,邀請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等人列席報告。吳堂安表示,罷免是憲法明定賦予人民的權利,現行公職選罷法有關罷免各項門檻規範,是基於避免門檻過高限制人民行使罷免權的考量。罷免通過門檻為「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數,且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1/4以上」。

吳堂安說,考量民意是隨不同環境變動,在罷免投票時選民同意、反對或中立不投票,都是對罷免案通過與否的表態。針對罷免通過的規定,是否再增列「罷免有效同意票數須多於被罷免人選舉得票數」要件,以調高通過門檻,應視社會共識程度,審慎衡酌。

中華民國立法院內政委員會4日將排審攸關提高罷免門檻的選罷法修正草案。中國國民黨團今天表示,不預設立場,將會針對罷免連署制度提出精進方案,完善選罷制度。

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提案提高罷免門檻,除了現行制度的「同意票數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人數1/4以上」,提案新增「有效同意票數必須超過被罷免人當選得票數才算通過」,形成罷免「雙門檻」,且規定當選一年內不得進行罷免的提議與連署。

民團呼籲立委勿沒收人民罷免權

中華民國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024年7月4日將排審選罷法修法,台灣公民 陣線等民團3日晚間號召民眾重回立院外、濟南路上 抗議,並舉行「反對沒收罷免權 公民開講」晚會,許 多民眾到現場聆聽宣講、高喊口號。(中央社)
中華民國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024年7月4日將排審選罷法修法,台灣公民陣線等民團3日晚間號召民眾重回立院外、濟南路上抗議,並舉行「反對沒收罷免權公民開講」晚會,許多民眾到現場聆聽宣講、高喊口號。(中央社)

台灣公民陣線等多個民團及小黨在立法院外召開記者會表示,罷免制度是直接民權的展現,公民就公職人員的言行操守、議事態度、表決立場予以監督檢驗,使公職人員知所節制,並使嚴重悖離民意的公職人員負起政治上的責任。他們今晚兌現反國會濫權行動6月21日離開立法院時所做出的承諾,再次號召民眾重回立院外抗議。主持人於晚間9時左右宣布現場有超過1,500人。

中華民國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024年7月4日將排審選罷法修法。台灣公民 陣線等多個民間團體3日晚間到立院外抗議,現場參 與民眾高舉海報,反對罷免門檻提高,拒絕民主倒 退。(中央社)
中華民國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024年7月4日將排審選罷法修法。台灣公民陣線等多個民間團體3日晚間到立院外抗議,現場參與民眾高舉海報,反對罷免門檻提高,拒絕民主倒退。(中央社)

台灣公民陣線表示,他們日前做出承諾:只要立法院推進包括沒收人民罷免權、濫權國會特偵組、民主防衛法治倒退、核電廠破格延役、花東三條例、歸還救國團不當黨產等民主倒退中的任何一項,必將採取行動。

2024年7月3日,台灣公民陣線在立法院濟南路招開記者會,告知再次號召民眾回到濟南路,緊盯藍白立委,表達對於提高罷免門檻的抗議。圖為台灣公民陣線執委賴中強。(宋碧龍/大紀元)
2024年7月3日,台灣公民陣線在立法院濟南路招開記者會,告知再次號召民眾回到濟南路,緊盯藍白立委,表達對於提高罷免門檻的抗議。圖為台灣公民陣線執委賴中強。(宋碧龍/大紀元)

台灣公民陣線執委賴中強指出,他們這一連串行動有2個重要意義:第一,就是看到台灣的民主危機,看到中共代理人在台灣要奪取、破壞民主。第二,要讓台灣民主往前走,不可永遠陷此泥淖中。他們要捍衛民主和罷免權。賴中強說,內政委員會8名立委,千萬不要沒收人民的罷免權,若放水通過提案就是與民主為敵。

台灣公民陣線新北工作隊副隊長蕭任佑指出,一般大選是雙方或多方競爭者動員,且全國都在選舉,所以投票率較高,罷免案實際上僅有一地、一方在號召投票,投票率自然較低,以兩項不同投票率基礎的數字相比拚,其實就是要讓罷免極困難,要沒收人民罷免權。

蕭任佑表示,檢視近年三次立委罷免的案例,選舉時的投票率都高於六成甚至近八成,然而罷免投票率幾乎都低於五成,換言之根據經驗選舉與罷免的「投票數」是完全不同的母數,在此狀況下卻修法要「罷免同意數大於當選得票數」才算罷免通過,這擺明公開宣布沒收台灣人民的罷免權利。

蕭任佑指出,罷免本來就非常不容易,台灣戰後近八十年間,被罷免成功的立法委員及縣市首長屈指可數。罷免制度現實存在的主要功能,其實是讓公職人員知所節制,不要嚴重背離選區選民民意太遠。

2024年7月3日,台灣公民陣線在立法院濟南路招開記者會,告知再次號召民眾回到濟南路,緊盯藍白立委,表達對於提高罷免門檻的抗議。圖為現場民眾表達抗議。(宋碧龍/大紀元)
2024年7月3日,台灣公民陣線在立法院濟南路招開記者會,告知再次號召民眾回到濟南路,緊盯藍白立委,表達對於提高罷免門檻的抗議。圖為現場民眾表達抗議。(宋碧龍/大紀元)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指出,罷免權的存在,是為了保障公共利益和維護民主價值,更是人民對政治人物進行監督的重要工具。所以時代力量反對任何形式的「提高罷免門檻」。她呼籲,「所有因為關心這個議題來到現場的大家,4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即將審議相關草案,我們一起監督,一起捍衛公民罷免權。」

社會民主黨召集人徐雍反對提高罷免門檻,認為是在對中共入侵開大門,從3月在金門海域至今的種種執法衝突,都是中共破壞過去執法默契與規則,測試台灣的底線與漏洞,對比中共與菲律賓發生的南海衝突,也將可能會發生在台灣海巡身上。

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林裙靜強調,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在於公民的參與與監督,而這次的修法明顯是想剝奪公民行使這些權利的能力,綠黨堅決反對立委這種自我保護式的修法。

責任編輯:林妍#

***********************************

最高法院將佛州和德州社交媒體法發回下級法院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Matthew Vadum報導/鐘心萍編譯)美國最高法院於7月1日向下級法院發出了對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監管社交媒體平台如何調節內容的法律的挑戰,認為下級法院未能對這兩起案件進行適當分析。

最高法院的一致裁決由法官Elena Kagan撰寫。儘管判決結果以9比0的投票結果通過,但並非所有法官都同意背後的理由。

這是美國最高法院首次審查將社交媒體公司視為「公共載體」的州法律,這一改變可能允許各州對平台實施公用事業式的監管,並禁止它們基於用戶的政治觀點進行歧視。

左翼和右翼的觀察家和活動人士一直在密切關注這些案件。

爭論的焦點在於美國人在網路上自由表達自己的權利以及社交媒體平台對其所託管內容做出編輯決定的權利都處於危險之中。這些相互競爭的權利均受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

當各社交平台一致行動於2021年1月封禁唐納德·川普總統(Donald Trump)、在2020年屏蔽《紐約郵報》一篇可能改變選舉結果的有關亨特·拜登(Hunter Biden)筆記本電腦的文章、以及壓制有關COVID-19病毒起源、治療方法和疫苗的不同意見時,共和黨和保守派感到憤怒。他們認為,社交媒體平台已成為新的公共廣場,因此用戶的言論享有憲法保護。

另一方面,民主黨和自由派則聲稱,這些平台在消除所謂的仇恨言論和所謂的錯誤訊息方面做得不夠,他們認為這些是緊迫的社會問題。

對佛羅裡達州法律的挑戰是《Moody訴NetChoice LLC》;對德州法律的挑戰是《NetChoice LLC訴Paxton》。2月26日,法官們聽取了近四小時的口頭辯論。

代表社交媒體公司和電子商務企業的貿易協會聯盟NetChoice對佛州的一項法律提起訴訟,該法律規定如果社交媒體平台取消政治候選人的平台資格,將構成違法行為,可處以每天25萬美元的罰款。該法還規定了對其他用戶去平台化的限制,並要求一致應用審核規則。去平台化是指從社交媒體平台中刪除或禁止某個人或團體。

美國第十一巡迴上訴法院暫停了部分法律的實施,佛州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巡迴法院推翻了佛州法律的部分內容,認為「除了少數例外,政府不能告訴私人或實體該說什麼或如何說。」

即使是「最大的」平台也是「第一修正案保護其權利的私人行為者……他們所謂的內容審核決定構成了受保護的編輯判斷行為」。

美國第五巡迴上訴法院採取了相反的立場,認為德州的反去平台化法律符合憲法,並駁回了「公司擁有隨心所欲行使第一修正案權利審查人們言論的觀點」。

這兩個州的法律都要求平台解釋其內容審核決定,平台認為這項要求過於繁瑣。

***********************************

【名家專欄】歡慶獨立日 祝福美國未來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nie Holmquist撰文/信宇編譯)我的手機裡有兩個視頻短片,已經放了一年多了,我時不時會調出來看一看。每次看到這些視頻,我都會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情不自禁地眼含淚花,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這些讓我熱淚盈眶的視頻片段,就是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The Star-Spangled Banner)和美國愛國進行曲《星條旗永不落》(The Stars and Stripes Forever)的簡單錄音,是幾年前的7月4日下午我在一個湖邊涼亭的音樂會上錄製的。

我激動落淚有多個原因。首先的就是因為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愛國者和國家音樂愛好者。獨立日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即使樂隊只是由社區音樂家組成,歌手也只是來自當地社區,然而聽到這些音樂,回味這些美國經典歌曲的歌詞,令我情不自禁地想到,生活在這個國家是多麼巨大的榮幸。

另一方面,我的淚水也充滿滄桑淒涼,因為我不知道我們還能繼續享受這種慶祝活動多長時間。事實上,這兩段視頻中的觀眾大多數已經步入退休年齡,這讓我不禁擔心,一旦老一代人離去,我們這一代人和更年輕的一代人是否還會如此真誠地紀念美國的生日。

人們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在獨立日多愁善感大驚小怪?」這樣做不是過於傷感,不是對一個漏洞百出的國家產生的一種虛假榮譽嗎?

人們當然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待國慶節;事實上,我們中的許多人如今可能甚至不想慶祝國慶,因為這樣做會讓我們無比懷念近年來我們所失去的一切。但是你知道嗎,我們國家的一位開國先賢甚至在《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1776年)簽署、蓋章和遞交之前就面臨著類似的挫折和挑戰。

在1776年7月3日寫給妻子阿比蓋爾(Abigail)的信中,後來成為美國第二任總統的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1735—1826年)談到了獨立日,以及他如何展望以後的國家生日紀念日。然而,許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的是,亞當斯還討論了《宣言》簽署前的障礙和令人沮喪的環境。

亞當斯似乎認為,《宣言》本應在幾個月前簽署。亞當斯暗示說,如果沒有失去這麼多時間,本可以結成有益的聯盟,本可以在加拿大領土上取得寶貴的進展。

然而,在通往宣言的征程中,最令人失望的莫過於美軍遭遇的天花(smallpox)疫情。

「這場致命的瘟疫使我們的毀滅更加徹底。」亞當斯寫道,「這是上天對我們的皺眉警示,我們應該時刻銘記在心。」

我不禁想到,這與我們目前所處的這個時代具有不少相似之處。我們也經歷了自己的現代「瘟疫」COVID-19(中共病毒)全球疫情,這個事件讓我們許多人意識到,多年來我們在美國享有的自由是多麼珍貴。事實上,我們這些希望看到美國進步和成功,為真、善、美而奮鬥的人,卻不斷受到挫折,因為我們的努力受到了那些似乎以推進邪惡為唯一目標的那一批人的阻撓。

面對這些挫折,我們很容易會舉起雙手,選擇放棄。

「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我們常常捫心自問,「為真理和正義而戰是沒有用的,因為邪惡會不斷獲勝。記住我們的開國先賢曾經擁有的勝利、希望和夢想也是沒有用的,這些都已經死了,永遠離開了我們。」

然而,當我們受到這種錯誤思想誘惑時,我們也應該記住亞當斯在講述了《獨立宣言》發表前幾個月的困難和挫折後語氣的轉變。他尋找光明的一面,認識到發生在殖民者身上的壞事只是「上天皺著眉頭」,實際上「隱藏著一張笑臉」,這是英國近代詩人威廉考珀(William Cowper,1731—1800年)在詩歌《上帝行事奇妙深奧》(God Moves in a Mysterious Way,1774年)中的名句。

亞當斯繼續說道:

「然而另一方面,《宣言》推遲到這個時候發表,也有許多巨大的好處:首先,許多誠實、善意但軟弱、錯誤的人所懷有的和解的希望,已經逐漸地、最後完全熄滅了。其次,全體人民已經有時間成熟地考慮獨立這個重大問題,通過在報紙和小冊子上討論,通過在議會、大會、安全和檢查委員會、鎮和縣會議,以及私人談話中辯論,磨練了他們的判斷,消除了他們的恐懼,激發了他們的希望。再次,這將鞏固聯邦,避免六個月前的宣言可能引起的騷亂。」

今天,我們的國家也面臨這個局面。在過去的幾年裡,動盪和爭論一直是國家政治的代名詞,以至於我們甚至很難在七月四日的國慶節日裡感到振奮。但是,這種動盪是否也在促使我們和我們的同胞以積極的方式去思考、銘記和行動,就像時間和環境逐漸讓當年的殖民者意識到他們需要行動起來,哪怕這意味著要犧牲他們的生命、財富和神聖的榮譽?

我認為很有可能就是這樣。

因此,在我們即將迎來又一個國慶節假期時,我們不要以悲觀厭世的情緒來迎接它。相反,讓我們以亞當斯所建議的方式來紀念它,把它「當作拯救日」,用「向萬能的上帝獻身的莊嚴行為」以及「盛裝遊行、表演、遊戲、運動、禮炮、鐘聲、篝火和照明」來隆重慶祝這個節日。

換而言之,打開一些愛國音樂,烤一些熱狗,找幾個朋友一起聚聚,回顧我們國家歷史上發生的偉大業績。順便祈禱一下,願上帝賜予我們力量和勇氣,讓我們能夠克服困難,永不放棄,這樣我們就能像開國時期的先民一樣,看到困境中也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們去發現和品味。

作者簡介:

安妮‧霍爾姆奎斯特(Annie Holmquist),是一位來自美國中心地帶(America’s Heartland)的文化評論家,她熱愛經典書籍、建築、音樂和價值觀。她的文章可以在線上平台Substack上的Annie’s Attic找到。

原文: Let’s Joyfully Celebrate July 4th While Praying for the Strength to Surmount the Difficultie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

***********************************

荷蘭新任首相斯霍夫籲對中共要「當心」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荷蘭新任首相迪克‧斯霍夫(Dick Schoof)表示,荷蘭在就國家安全問題與中共打交道時必須「格外當心」,因為荷蘭政府將面臨敏感芯片製造設備出口的問題。

斯霍夫在週二晚些時候宣誓就任荷蘭新首相。他之後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我非常清楚,我們在歐洲東部邊境必須格外當心,但在就國家安全問題與中國(中共)打交道時也必須格外當心。」

斯霍夫此次是由蓋爾特‧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右翼自由黨(PVV)領導的新聯盟黨任命擔任荷蘭首相的。

威爾德斯在去年11月的大選中大獲全勝,但為了推進談判,他放棄競選首相。

四個黨——自由黨(PVV)、自由民主黨(VVD)、「新社會契約」(NSC)和「農民公民運動」(BBB)組成的聯盟選擇了不屬於任何黨派的前情報局長斯霍夫。

中共是威脅

作為前情報局長,斯霍夫深諳中共網絡黑客帶來的威脅。2019年4月2日,他領導的「荷蘭情報與安全總局」(AIVD)在向荷蘭政府提交的年度報告中建議:不要使用像中俄這樣對荷蘭頻繁進行網絡黑客攻擊的國家的技術和設備。AIVD進一步警告說,來自中俄的數字間諜企圖對網絡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2019年11月,斯霍夫在鹿特丹召開的荷蘭轉型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討論了經濟利益帶來的國家安全問題,特別是在涉及中共時。

他說,Jihad(傑哈德)恐怖主義威脅一度「消耗了我們的大部分能力,但我們現在看到威脅在向(中共)外國干涉和間諜活動轉變」。

美國是盟友

相反地,他認為美國是值得信賴的夥伴。「美國是我們值得信賴的夥伴,我們的夥伴關係非常重要。」斯霍夫對彭博社說。

荷蘭一直是美國重要盟友。在美國限制中共獲得芯片(晶片)技術之際,荷蘭限制本國芯片設備製造商阿斯麥(ASML Holding NV)向北京出口先進光刻機,以打擊中共的半導體野心。

AIVD先前警告說,中共通過竊取荷蘭的商業機密來削弱荷蘭的獲利能力。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半導體公司,阿斯麥不止一次指控其知識產權在中國被盜。

2019年,一家美國法院裁決,東方晶圓旗下的Xtal竊取了阿斯麥的商業祕密,並判其賠償這家荷蘭公司8.45億美元的損失。東方晶源被中共視為中國最有前途的科技企業之一。

斯霍夫在2019年的鹿特丹轉型論壇上表示,「我們只需學習應對這樣一個事實:它(中共)的價值體系與我們在荷蘭或西方世界(的價值體系)不同。我們必須以真正的政治方式來處理這個問題。」

減少移民

由斯霍夫領導的新政府受威爾德斯及其合作夥伴的委託,將大幅減少移民。

新內閣的目標是援引緊急立法限制移民流入,並尋求退出歐盟的移民政策。

斯霍夫在回答有關他的優先事項的問題時向彭博社表示,荷蘭選民已經明確表示,「他們希望減少移民,增加住房」,「所以這些是我們計劃中將討論的非常重要的主題」。

斯霍夫接替了荷蘭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後者將於今年稍晚接替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祕書長。

斯霍夫對彭博社說,「我們也堅決支持北約。」他補充說,他將於下週前往美國參加北約領導人峰會。

繼續支持烏克蘭

另據路透社報導,斯霍夫週三在電話中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保證,荷蘭將繼續支持烏克蘭。

斯霍夫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說,「我向(澤連斯基)保證,荷蘭對他的國家的支持堅如磐石;我們將繼續在政治、軍事和財政上支持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侵略,無論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也無論需要支持多久。」

澤連斯基則在X上說,他祝願斯霍夫在工作中取得成功,並已安排會面「進一步發展我們的夥伴關係」。他補充說,烏克蘭指望荷蘭擴大對烏克蘭飛行員的F-16噴氣式戰鬥機培訓任務。

荷蘭政府早些時候向羅馬尼亞的一個培訓設施提供了F-16戰鬥機,烏克蘭飛行員和地勤人員正在那裡學習如何在戰鬥中駕駛和維護飛機。

荷蘭推動國際聯盟向烏克蘭提供F-16戰鬥機,以加強其對俄羅斯的防空能力。

即將卸任的荷蘭政府週一表示,將很快提供承諾的24架戰鬥機中的第一批。

責任編輯:林妍#

***********************************

德州延長邊境安全災難聲明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Tom Ozimek報導/鐘心萍編譯)德克薩斯州州長Greg Abbott延長了德州南部邊境的災難聲明,理由是非法越境人數激增,對當地社區構成持續威脅。

州長在6月28日的公告中寫道:「這些認證的情況繼續存在,並構成持續且迫在眉睫的災難威脅。」

Abbott於2021年5月31日首次宣布邊境安全災難,此時距「孤星行動」啟動近三個月後,該行動允許部署更多資源和戰略來打擊湧入德州的非法移民。

Abbott當時表示,由於聯邦政府的「開放邊境政策」,邊境沿線的土地所有者每天都看到他們的財產遭到破壞和損壞。

Abbott表示,聯邦政策「為危險的幫派和販毒集團、人口販運者以及芬太尼等致命毒品湧入我們的社區鋪平了道路」。

白宮沒有回應置評請求。拜登政府成員否認了總統的邊境政策加劇了非法移民問題的說法。

自從首次發布邊境安全災難聲明以來,Abbott已多次延長聲明期限,並修改了受影響縣的名單。

目前德州州長宣布邊境安全災難的縣有:Aransas縣、Atascosa縣、Bee縣、Brewster縣、Brooks縣、Caldwell縣、Cameron縣、Chambers縣、Coleman縣、Colorado縣、Crane縣、Crockett縣、Culberson縣、DeWitt縣、Dimmit縣、Duval縣、Edwards縣、El Paso縣、Frio縣、Galveston縣、Goliad縣、Gonzales縣、Hidalgo縣、Hudspeth縣、Jackson縣、Jeff Davis縣、Jim Hogg縣、Jim Wells縣、Kenedy縣、Kerr縣、Kimble縣、Kinney縣、Kleberg縣、La Salle縣、Lavaca縣、Live Oak縣、Mason縣、Maverick縣、McCulloch縣、McMullen縣、Medina縣、Menard縣、Midland縣、Pecos縣、Presidio縣、Real縣、Refugio縣、San Patricio縣、Schleicher縣、Shackelfod縣、Sutton縣、Terrell縣、Throckmorton縣、Uvalde縣、Val Verde縣、Victoria縣、Webb縣、Wharton縣、Wilbarger縣、Wilson縣、Zapata縣和Zavala縣。

原2021年5月31日聲明中提供的所有命令、指示、暫停和授權仍然有效。

孤星行動最新進展

在延長邊境安全災難聲明的同一天,Abbott概述了「孤星行動」的最新進展,其中包括向邊境地區部署德州國民警衛隊成員,以及安裝鐵絲網、浮動屏障和邊界牆。

他於6月28日表示,自2021年3月啟動「孤星行動」以來,多機構共同努力,已逮捕了超過514,900名非法移民,逮捕了超過44,600名犯罪分子,並提出了超過38,900項重罪指控。

Abbott也表示,德州執法部門已查獲超過5.04億劑致命劑量的芬太尼。

州長辦公室表示:「孤星行動繼續填補拜登政府拒絕確保邊境安全所造成的危險空白。」「否則,每一個被逮捕或拘留的人,以及被查獲的每一盎司毒品都會進入德州和全國的社區。」

Abbott等共和黨人指責喬·拜登(Joe Biden)總統和他的政府使非法移民問題變得更加嚴重,而民主黨人則指責國會共和黨人在邊境問題上虛偽。

民主黨人指出,共和黨在邊境安全問題上的強硬言論,同時指出國會共和黨人阻止了拜登總統支持的一項邊境安全法案,該法案將下令暫停庇護申請,並在每日過境人數超過5,000人次時自動拒絕非法移民入境。

共和黨人反對這項措施,認為這項措施力度不足,並警告稱,該措施甚至可能將每天允許5,000名非法移民入境的情況編入法典,從而使情況變得更糟。

邊境安全法案失敗約四個月後,拜登總統發布行政令,一旦連續7天日均遭遇人數超過2500人,就關閉美墨邊境的庇護申請。庇護申請的凍結將持續下去,直到日均遭遇量在至少一周內保持在1,500人以下。

拜登於6月4日簽署了該聲明,並立即生效。

繼2023年12月創下超過301,000人次的歷史新高後,近幾個月每月非法越境人數大約在17萬人次至19萬人次之間波動。

雖然6月非法入境人數尚未公佈,但國土安全部長Alejandro Mayorkas最近表示,有「積極」的早期跡象表明,拜登政府最近的行政令正在減少非法移民的流動。

***********************************

存過熱隱患 加拿大召回數千台熱泵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報導)加拿大衛生部正在召回數千台熱泵(heat pump)。這些熱泵存在過熱風險,涉及多個品牌的多種型號設備。

熱泵是一種能夠在冷暖季節調節室內溫度的設備。

此次召回,涉及大金(Daikin)、愛瑪(Amana)和嘉民(Goodman)品牌的多種型號設備。

問題熱泵的製造商是美國德州的大金舒適技術製造公司(Daikin Comfort Technologies,簡稱DCT)。

加衛生部表示,電源中斷可能會導致問題產品在電源恢復時發熱,即使設備處於冷卻模式,這使消費者安全受到威脅。

召回稱,在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期間,DCT在加拿大售出了約5,549台問題產品,在美國賣了約56,028台。

截至2024年6月13日,DCT尚未收到加拿大境內過熱或有人受傷報告;在美國,也尚未收到過熱或有人受傷報告。

加衛生部提醒,問題產品可以獲得糾正更新,如果不需要立即使用,消費者應關閉並停止使用召回產品。

DCT正在為所有連接到Wi-Fi的問題設備,遠程更新設備的軟件。設備未連接到Wi-Fi的消費者,可在美國中部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8點至下午4點30分,撥打DCT免費電話1-855-545-0235;或登錄該公司網站http://www.goodmanmfg.com/fit-recall或https://daikincomfort.com/,獲取信息。

責任編輯:岳怡

 

***********************************

民調:提前省選不利福特 保守黨或事與願違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報導)聯絡策略公司(Liaison Strategies)最新民調發現,目前福特所領導的安省保守黨,以11%的優勢領先康寶麗(Bonnie Crombie)領導的安省自由黨,但如果提前至2025年舉行省選,保守黨領先優勢會縮小一半以上,甚至出現令人震驚的結果。

該公司民調團隊負責人大衛·瓦倫丁(David Valentin)在週二(7月2日)發布的民調結果中表示,福特的領先優勢會從11%下降至5%;提前舉行省選,可能會出現福特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根據民調結果,如果福特決定提前省選,讓選民提早前往投票站,安省保守黨在安省北部、多倫多、漢密爾頓和尼亞加拉將受到最沉重的打擊。

瓦倫丁說:「在安省北部,保守黨的支持率將從第1名跌至第3名;在多倫多,保守黨不是落後自由黨3%,而是落後10%;在中南部,保守黨領先3%的優勢,將變為新民主黨(NDP)領先6%。」

他提到了自由黨提前省選慘敗的前車之鑑。1990年,時任安省省長的大衛·彼得森(David Peterson)呼籲提前投票,但最終輸給了李博(Bob Rae)領導的NDP,NDP出人意料地組成了多數政府。

瓦倫丁表示,當年,因為提前選舉的費用,自由黨飽受批評。

如果福特選擇提前選舉,會不會出現令人震驚的結果呢?瓦倫丁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安省下一次省選定於2026年6月舉行,但福特並未排除明年春天提前舉行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岳怡

***********************************

中共外交官在法國策劃遣返凌華湛 被曝遭驅逐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法國媒體《世界報》(Le Monde)週二(7月2日)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說,兩名中共外交官員被要求離開法國,原因是他們在法國企圖強制遣返一名中國異議人士回國。

報導說,中共國家安全部在巴黎辦事處的主任和副主任被法國驅逐出境。據法國外交部(Quai d’Orsay)的一位消息人士證實了此事,但稱這一程序是雙方「私下同意的」,不是正式的官方「不受歡迎」程序。

報導稱,該命令來自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為了不觸犯北京政權的敏感神經,該命令必須保密。

中共國家安全部在巴黎辦事處的主任和副主任被指控在3月份策劃了一起強行遣返一名中國異議人士回國的行動。

中共當局辯稱是誤解,但無濟於事。

3月22日,一個不尋常的場景引起了戴高樂機場國家邊防警察(DNPAF)的注意。在警察的眼皮底下,一名中國面孔的男子被七人制服,不顧他怎麼反抗,這些人都要將他帶到登機口。法國邊境警察介入,終止了這場強行遣返計劃。這位被解救的中國異議人士是26歲的凌華湛。

而這整個過程都被法國媒體現場拍攝,並在電視台播出。

《世界報》說,經過調查,策劃這起綁架行動的頭目是中共駐巴黎大使館的國家安全部主任和副主任。他們在法國擁有外交聯絡官身分,持有官方護照,享有外交豁免權。

參與營救凌華湛的另一名中國異議人士王靖渝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說,被驅逐的中共外交官員是劉輝和陳鳳鍾。

「這是對抗獨裁中共政權的巨大勝利!」他寫道。

凌華湛在獲救後接受新唐人專訪時,詳細披露中共特務如何威脅和收買他,並在法國對他進行拘禁、毆打和酷刑折磨。

「我呼籲法國政府和法國警方依法抓捕這些中共間諜、中共海外警察,該驅逐的就要驅逐出去。希望國際上,對中共海外警察打擊力度要加強。」凌華湛說。

責任編輯:林妍#

推薦閱讀:

***********************************

警方獲准清除多大校園內親巴勒斯坦營地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報導)安省法院近日批准了多倫多大學申請的一項禁令,警方將能夠清除校園內的親巴勒斯坦營地。

據加通社報導,安省高等法院法官馬庫斯·科恩(Markus Koehnen)週二(7月2日)發布禁令,命令抗議者在7月3日下午6點之前拆除營地,並禁止他們在晚上11 點至早上7 點之間阻礙人員進出多大校園、搭建新的帳篷或建築或未經許可使用大學場地。

法院還賦予警方權力,可以逮捕和驅逐任何了解該禁令但不予遵從的人。

法官在裁決中表示,雖然沒有證據表明營地參與者存在暴力或反猶太主義行為,但抗議活動已經剝奪了多大掌控國王學院環路(King’s College Circle)地區發生的事情的能力。

科恩稱,如果允許保留營地,對多大造成的傷害將大於如果拆除營地對抗議者造成的傷害,並指出抗議者仍將被允許以不涉及營地或過夜的方式進行示威。

週二晚上,營地抗議者已在拆除外面圍欄上的標牌。

多倫多警方週二晚間發聲明表示,將執行法院令,但希望抗議者自行離開,以避免警方採取行動。

裁決發布後,抗議者發言人之一、多大學生穆罕默德·亞辛(Mohammad Yassin)在營地表示,該團體的「決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

親巴勒斯坦抗議者已經在多大校園安營紮寨長達兩個月,在國王學院環路地區設立了帳篷,呼籲多大從那些受益於以色列的資產中撤資,並切斷與以色列學術機構的聯繫。

校方曾與抗議者進行會談,試圖通過對話結束營地。在抗議者無視多大的非法侵入通知和離開最後期限後,多大向法院申請了禁令,要求法院授權警方採取行動。

責任編輯:岳怡

***********************************

歐盟報告披露中共對經濟的廣泛干預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在宣布對中國製造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之前,歐盟委員會於4月發布了一份長達712頁的報告,內容涉及中共政府向中國企業提供的多層補貼。

據路透社7月3日報導,該報告是針對反傾銷案例,但貿易專家將其視為電動車反補貼調查的支持文件。報告向中共發出信號,表明歐盟是認真的。這也為處理未來的案件敞開了大門。

報告說,中共權力的一個重要支柱是控制所有政治機構、軍隊、國有企業和公共機構的人事任命。這是通過所謂的幹部制度實現的。

以下是該報告的一些主要發現:

支持國營企業

中共政府向國有企業或它有效控制的企業(即使是少數股權企業)提供間接和直接支持。這包括通過國有銀行為國有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而無關獲利能力如何。此外,省和地方政府也提供財政援助。

例如,當蔚來(Nio)汽車製造商2020年遭遇「財務困境」時,合肥市對該公司進行了救助,通過多個實體將對蔚來的投資提高到24.1%的股權。蔚來於是將總部遷至安徽省。六家國有銀行的當地分行同意向這家虧損公司提供104億元人民幣(16億美元)的信貸額度。

共產黨對國有企業的控制

國有企業在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產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而共產黨又對國有企業(包括其持有少數股權的企業)實行高度控制,並與這些企業的管理階層緊密相連。

上汽集團憑藉其前英國汽車品牌MG(名爵)的所有權,去年在歐洲的銷量約占中國製造汽車在歐洲總銷量的三分之二,該公司董事長陳虹(Chen Hong)也是上汽集團的黨委書記。

中國有四大傳統汽車製造商,被稱為「四大」:上汽、東風、一汽集團和長安汽車公司。中國還有一些重要的電動車製造商,包括蔚來、華晨、奇瑞、廣汽和江淮汽車。

支持電動車

自2005年以來,中共政府通過五年計劃,重點扶持電動車製造商,包括「中國製造2025」倡議以及國家和各級地方的各種補貼。電動車的直接補貼始於2010年,至今仍然有效。

中共政府去年將電動車購買稅免稅期限延長至2027年,光是2022年就達119億美元。

「購買稅豁免的進一步延長表明,政府不斷干預新能源汽車市場,以確保其經濟活力。」報告說,免徵購買稅還有助於壓低新能源汽車的價格。

評級機構

中國大多數信用評級機構都是國有的。這意味著,大多數評級「嚴重偏向評級範圍的最高端」。

截至2020年底,96%的中國債券被評級為「AA」或更高,其中38%的信用債券具有「AAA」評級。相比之下,在美國市場獲得如此高評級的公司不到10%。「因此,從中國信用評級的評級中得出的信用風險信息……不能與歐盟或美國等其它市場的評級直接比較。」

更好的信用評級有助於企業獲得融資。

責任編輯:林妍#

***********************************

新移民感謝李大師:願謹記教誨 積善修德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萍採訪報導)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的《為甚麼會有人類》在大紀元上發表是在一年前的1月份。那時候大陸青年宮凱還在國內,剛開始以為這篇文章是法輪功學員應該讀的,但他不是,所以就沒有仔細看內容,只看了標題。

半年之後,宮凱一家成為走線大軍中的一員來到了美國,讓他有機會面對面地接觸了法輪功學員。特別是參加了今年法輪功學員「紀念4·25和平上訪25周年」的活動之後,他說他才下決心用自己「現代人抖音式」的、「幾乎不會閱讀」了的大腦第一次拜讀這篇2000多字的文章。

這一看就看了4遍。看過之後,宮凱感覺,自己前三十幾年都白活了。

「渾渾噩噩至今三十餘載,內心深處的疑問從未有人對我解答,直到我讀了李大師的文章之後才徹底找到答案!」他說,「我感覺如得天機」,「每讀一遍就領悟得更深。」

當年的大陸小粉紅青年宮凱最近拜讀了4遍《為甚麼會有人類》一文,感覺如同當頭棒喝。(林丹/大紀元)

*李大師為人類著急 天機如當頭棒喝

宮凱自稱自己曾是一個「小粉紅」,受中共毒害多年之後才得知真相清醒過來。不過在他小的時候,也曾經有過對人類來源的遐想。

在他3、4歲的一天,宮凱站在一道溝渠前面,向下看著雨後流淌著的洪水。突發奇想:現在的大人這麼高,當他們當小孩時,他們的父母在哪裡?他們的父母的父母又在哪呢?他們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的……人類的源頭在哪裡呢?在我有記憶之前發生了什麼?將來又會發生什麼?我沒有看到的就不存在嗎?⋯⋯

在一遍遍拜讀《為甚麼會有人類》之後,宮凱感覺如同「當頭棒喝」。

「為什麼會有人類?簡簡單單7個字,猶如萬斤沉重」,「我相信這是作為每一個人類一分子的最原始的靈魂自問。」宮凱說,「我感覺我得到了李大師的耳提面命,雖然我還不是大法弟子,但也有當頭棒喝之感。」

「李大師很少這樣對非法輪功學員直接啟示,也從未有這麼長的發言,是他感覺到世界到了『滅』的邊緣了,人類到了禮崩樂壞的『死』的階段了。」宮凱認為,「李大師真的在為我們著急啊!這是何等的先知精神?」

*人類和萬事萬物都是創世主所造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有人類?宮凱讀後理解到:是創世主指派神造了人類;人類是神的兒女,由佛來帶領我們覺醒,創世主在考核著我們。

對於人類,無神論和進化論是不能自圓其說的。他表示,這個物質世界建構得這麼完美,不是進化論可以解釋的。

「人類生命的複雜程度難以想像且精巧萬分,一堆原子怎麼可能變成有血有肉的人類?」宮凱說,如果地球在更大的範圍內是一粒沙子的話,那麼不可能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就像「撒哈拉沙漠裡面只有一粒沙子有生命,其它沙子都沒有生命,這想想都太令人恐怖了。」

所以,宮凱讀過李大師的文章後確信:「這一切絕對是神所為!」同時他又理解道:神很多,也會隨宇宙滅亡,那麼這個世界肯定是有比神更高一層的「至大」。

「李大師告訴我們:這個『至大』就是創世主。」宮凱說,「李大師的文章清楚地揭示出來,原來這一切都是創世主巧妙地安排好的,以及安排這一切的意義。」

*我願意追隨李大師 積德行善 廣傳佛法

宮凱認為,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是因為「我們有文明、有溫度、有溫暖」,因此他對李大師教人向善的教誨深信不疑。

「李大師教導我們:做人一定要做好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不要去害人,這個我深信不疑」,「就是以感恩向善的行為,消除罪業,重塑自己,獲得救贖,再回眾天國為目的。這樣的行為,當然為社會所接受,為大眾所讚賞和支持。」他說。

「同時李大師告誡人們、勸喻世人,如果用不擇手段的方式去獲取,不僅為世人所拋棄,實際上也會受到神的拋棄。」

可是回頭看中國大陸,共產黨把人心都扭曲了,歷次的政治運動禍害了幾億中國人。他說,「我和我的祖輩都是受害者,我還差點成為其中的一員,如果中共不亡,我的子子孫孫也都將是受害者。」

宮凱說,中共就是來毀滅人類的,而李大師和他率領的大法弟子群體在向世人揭露中共、勸人向善中起到的作用,「在當今世界而言,沒有任何一股力量可以超越」。

「在這亂世中人要保持善念,得到神的救度,可不能再隨波逐流了,因為每個人都會迎來創世主的審判;做得不好,創世主會降下懲罰。」宮凱再一次感歎道,「李大師給人洩露了天機啊」,「李大師的文章指出人類危險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希望。」

「在往後的歲月裡,我願意追隨李大師,謹記大師的教誨,積善修德。」宮凱說,同時發願,要「廣傳佛法,為人類遠離災難、得到救贖做出我力所能及的一份微薄之力」。

最後宮凱想說:「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感謝李洪志大師棒喝之恩!」

責任編輯:孫芸#

***********************************

【名家專欄】中共四處討好卻收效甚微

【大紀元2024年07月01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原泉編譯)北京一定感受到了壓力。無論是國內經濟,還是對外貿易或投資,各方面都表現不佳。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商人曾經對中國經濟的巨大熱情都已經消退。

美國對中國貿易的明顯對立情緒不難察覺,作為回應,中共官員近幾個月來開始拉攏發達國家各個領域的商界和政界領袖。在這些努力中,如果說北京沒有遭到斷然拒絕,那也沒有感受到太多的熱情。

北京絕望一搏的根源顯而易見。在國內,嚴重而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導致購房和建築工程減少。房地產危機造成財富損失,再加上其它原因,導致中國消費者不願消費,而中共對私營企業的敵視態度也削弱了企業主擴大投資或僱用新員工的意願。

由於美國、歐盟和日本對中國貿易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排斥,而且這些地區的企業正在積極實現海外業務的多樣化,將生產採購從中國轉移出去,使得中國的出口放緩。

由於缺乏國內、國外經濟的支持,導致了北京最近的「魅力攻勢」,目的是重新贏回曾經幫助中國快速發展的外國人的熱情,來幫助提振經濟。

在去年11月於舊金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習近平與美國商界領袖會晤,向他們保證中國歡迎他們,並為他們提供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今年早些時候,他邀請了一大批美國商界領袖到北京,傳達同樣的訊息。就在那之後不久,習近平前往歐洲向政商領袖傳達了同樣的信息。

雖然美國人和歐洲人都給予了他積極、禮貌和友好的接待,但這兩次努力都沒有得到實質性的回應,投資流動和貿易都沒有太大起色,甚至根本沒有起色。

最近,中共政府對韓國和日本也進行了同樣的嘗試。中共總理李強在首爾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此類會晤,李強此行旨在促進三國之間的貿易,吸引投資進入中國。

在許多方面,李強向韓國和日本做出了與習近平向美國和歐洲做出的同樣的承諾,但他更進一步,試圖重振三方自由貿易協定,該設想最早是在2012年提出的,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陷入停滯。與此同時,李強強調了這三個國家共同的亞洲傳統,似乎在努力削弱其中任一國或兩國與美國的密切經濟和外交聯繫。

在首爾,每個人都彬彬有禮,如同之前美國人和歐洲人的態度一樣,但李強顯然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關於在貿易和清潔能源方面開展合作的言論也都是些老生常談,會議沒有任何具體成果,甚至連一項計劃都沒有,更不用說承諾了。儘管李強堅持將經濟、貿易與外交和安全分開,但安全問題仍然讓會議變得不愉快。

尹錫悅和岸田文雄都向李強施壓,希望中共幫助朝鮮減少導彈試驗和其它敵對行為。李強並沒有回應這些擔憂,只是警告韓國不要「將貿易政治化」(好像北京永遠不會做這樣的事)。岸田提到了中共最近在台灣周邊舉行的軍事演習,並提醒李強,台海兩岸的任何活動對日本和國際社會都「極為重要」。

他可能還告訴李強,日本甚至比美國更直接地致力於台灣的防務,令李強煩惱的是,如果這些問題和其它安全問題得不到解決,他所尋求的各種經濟方面的進展就無法繼續下去。

毫無疑問,如果中共政府過去在貿易問題上不那麼高壓、要求不那麼過分、不那麼隨意將貿易武器化,那麼這些示好會更有成效。例如,在疫情期間,中共切斷了關鍵物資的出口;中共政府堅持要求在華經營的外國公司與中方合作夥伴共享專有技術和商業祕密。

此外,因領土爭端,北京曾切斷了對日本的稀土供應,現在,在某種程度上,中共政府正在為這種行為付出代價,未能獲得它想要的外國投資。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寫文章,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博客。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

原文:Desperate for Love in Beijing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只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

***********************************

中國6月客車銷量下降8% 連降3個月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報導)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乘用汽車(客車)6月份零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8%,連續3個月出現衰退。

7月3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公布了6月乘用車銷量數據。

6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75.5萬輛,同比下降8%,連續3個月出現下降。今年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開始下降,同比降幅為5.7%,5月同比降幅縮小至3%,但6月降幅再次擴大。

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13.0萬輛,同比下降5%,1—6月累計批發1,171.4萬輛,同比增長6%。

新能源汽車方面,6月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86.4萬輛,同比增長30%,環比下降6%,新能源乘用車市占率達49.2%;1—6月累計零售411.9萬輛,同比增長33%,環比1—5月零售銷量下降了1%,表明新能源乘用車零售出現趨緩。

1—6月乘用車累計零售982.8萬輛,同比增長3%,環比1—5月零售銷量下降了2%。

中國乘用汽車市場銷量下降的背後,是中國汽車工業的無序擴張、內卷。

此前6月7日,在「2024年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中國最大民營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創辦人兼董事長李書福通過視訊演講時,批評中國汽車工業的內卷問題是全球第一,價格戰更是一浪高過一浪。他認為,這種無窮無盡的內卷和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導致偷工減料、造假售假、不合規的無序競爭,對產業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

李書福認為,任何產業的健康發展都必須在投入產出比方面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當今的中國汽車產業不缺製造,但欠缺有創新力的汽車零件生態環境和原創能力的汽車安全科技公司;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雖然是中國汽車產業鏈提升的重要機遇,但目前也面臨諸多困境。

責任編輯:李琳#

***********************************

通脹降溫下 為何美國人仍覺得食品價格高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吳畏編譯報導)拉塔莎‧華納(Latasha Warner)是一位典型的美國婦女,正在竭盡所能降低食品購買成本。她不再去餐廳用餐,也不買名牌產品,只買打折肉品。而且,還要去那些在郊區的更大、更實惠的連鎖店購物。她表示,儘管一次花200美元購買食品,但這些還不足以讓她、丈夫和兩個孩子維持一週的生活。

《今日美國》報導,華納女士住在肯塔基州,她有一份工作,每小時賺17.54美元,在這種高通脹的時代,她的收入不足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她說,購買食物用了薪水的一半左右,使得她無法負擔其它費用,從汽車維修到度假等。

「一顆生菜要2.50美元,誰能買得起?」她說。

根據白宮最近的一份報告,食品價格自2022年達到高峰以來已大幅降溫,再加上工資上漲和部分類別商品價格的下跌,這意味著食品的高通脹對美國人的影響會「逐漸減少」。

儘管價格漲幅有所降溫,但調查顯示消費者仍在努力適應當今食品的高價格。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調查主任Joanne Hsu表示:「消費者仍然非常關注高物價,有相當高比例的人持續告訴我們,高物價正在侵蝕他們的生活品質。」「高物價將繼續影響很多人的生活。」

食品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根據勞工部的數據,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間食品價格上漲1%,低於前12個月5.8%漲幅。

5月的數據也顯示,在過去一年薪資成長4.1%,超過了通脹。白宮報告表示,普通員工需要大約3.6個工作小時才能購買一週的食品,與2019年所需的工作時間相同。

對消費者來說還有更多好消息:聯邦數據顯示某些食品價格正在下降。例如,蘋果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13%以上,而火腿價格下降6%。白宮也指出,包括阿爾迪(Aldi)、塔吉特百貨(Target)和沃爾瑪在內的一些零售商正在大幅降價,但最新的實際數據並未反映這一點。

阿爾迪食品連鎖店美國總裁戴夫‧里納爾多(Dave Rinaldo)上個月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越來越多的專家警告,高通脹將持續存在,我們現在已經是連續第二年在已經很低的價格上進一步打折了。」

36歲的布里奇特‧基納(Bridget Keener)是一位專注於食品的網紅,她一直密切關注食品的價格,她發現近幾個月來物價有所回落。

自2017年以來,她的目標是每月以大約300美元或更少的錢餵飽四口之家,並將任何省下來的錢用於下個月的購物。在Facebook上,有近90,000人在她的群組「Frantic Frugal Mom」裡,關注基納女士的食品、膳食計劃等。

基納女士表示,她透過靈活地替換、在多家商店購物、安排購物時間以便更好地找到降價食品,並及時把購買的食品放入冷凍箱,這樣可以減少潛在的食物浪費,從而能夠維持預算。她還實行「反向膳食計劃」,即購物時尋找優惠,然後根據購買情況制定膳食計劃。

與2019年相比,食品的價格上漲約25%,近年來的高通脹仍讓許多消費者記憶猶新。

「那些回顧疫情前物價的人是最沮喪的人。」Hsu說,「那些以一兩年前的物價為參照的人們經常會告訴我們,「『情況沒有以前那麼糟糕,也沒有那麼痛苦了。』」

不是每個人的薪資漲幅都能趕上通貨膨脹,低收入美國人往往更容易受到食品價格上漲的影響。美國勞工部2022年的數據顯示,食品開銷占收入分配底層五分之一的人口支出的11%,而一般美國人支出的比例為8%。

消費者更關注食品價格上漲

自疫情爆發以來,物價上漲已經沉重地、全面地打擊了各類消費者,住房成本升高了,汽車成本也升高,保險成本也在升高。但當被問及過去一年哪項支出成長最多時,普渡大學食品需求分析與永續性中心調查的56%消費者指出是​​食品,即使政府官方數據並非如此。

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約瑟夫‧巴拉格塔斯(Joseph Balagtas)表示,雖然保險、住房和兒童保育等其它支出的增長速度更快,但消費者往往會更注意到食品價格上漲,因為人們會頻繁購買食品。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調查的結果表明,消費者注意到自2022年以來通脹有所緩和,但仍然對高物價感到沮喪。據該研究中心表示,6月的一份初步報告顯示,47%的消費者提到高物價是個人財務狀況不佳的原因,高於1月至4月期間的38%高點。

「很多消費者告訴我們,情況很艱難,特別是因為物價持續居高不下。」Hsu說,「我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東西對消費者來說仍然相當昂貴,而且占他們每月預算的比例比以前更高。」

華納女士表示,她很高興食品價格上漲正在放緩,但感覺為時已晚。「除非價格開始回落,否則這仍然無濟於事。」她說,「生活成本已經變得太高。」

責任編輯:林妍#

***********************************

日本各界悼念胡友平 批評中共「仇日」宣傳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呈工綜合報導)在蘇州日本人校車遇襲事件中,因挺身阻止罪犯而負傷的胡友平遇難後,日本政要、媒體、民間紛紛表達敬意和哀悼。中共稱此案是「突發事件」,是「無差別」行凶,非針對日本人。對此,日本民眾廣泛質疑,認為這是中共為了維穩在搞輿論管控。

日本大使館降半旗 政要表悼念

日本駐華大使館6月27日在微博上刊文,對胡友平女士的不幸遇難深感痛惜,並向其大義之舉表示敬意,「相信她的勇氣與善良也代表了廣大中國民眾」。同時,大使館為她降半旗致哀。

日本駐華大使金杉憲治(Kenji Kanasugi)還代表日本政府及國民,向胡友平的英勇獻身表示深切的敬意及衷心的哀悼。

他還表示,中方警方初步判斷是一起「偶發事件」,期待儘早公布事件詳情。並強調日本大使館將盡全力保護在華日僑的安全。

日本政府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Yoshimasa Hayashi)6月28日表示,胡友平「救治無效逝世,對此難禁深深悲哀」。「胡友平女士挺身而出,避免了對校車上日本兒童的傷害。對這一勇敢行動再次深表感謝與敬意。」

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Yoko Kamikawa)也在6月2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悉聞胡友平女士「醫治無效離世,讓我悲痛不已」,表示深切哀悼。對她的勇敢行動,表示由衷的感謝與敬意。

日本國會議員山田宏(Hiroshi Yamada)在X平台上寫道:「我謹致誠摯的哀悼。」他衷心感謝胡女士挺身保護日本母子免受暴徒侵害的勇氣。

同日,眾議院議員牧原秀樹(Hideki Makihara)也寫道:「我謹對胡女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祈禱。」

日本民主黨眾議員玉木雄一郎(Yuichiro Tamaki)也表示:「我對胡友平女士的勇敢行動表示感謝和敬意,並從心底為她的靈魂祈禱。」他還特別強調,「假設過激的仇日思想成為導致其犯罪的一個因素,我們也敦促中國(中共)當局儘快採取適當措施。」

《產經新聞》刊發社論 悼念胡友平

日本四大報紙之一的《產經新聞》6月30日發表社論,向保護日本人民免受暴徒侵害的胡友平女士表示哀悼。

社論說,胡女士挺身阻擋了企圖登上校車的凶手。否則,對校車上日本人學校的孩子們的傷害將會擴大。(我們)稱讚和感謝胡女士富有勇氣的行動,對胡女士身亡,深感遺憾並致以誠摯的哀悼。

社論還提議:日本政府可以派遣政務三要員(大臣、副大臣、政務官)、大使等到胡女士墓前,向家屬遞交誠摯的感謝狀。「希望能夠繼續和胡女士這樣善良的人們交往。」

「胡女士讓日本人體認到善良、有勇氣的中國人之存在。這是應該被世代相傳的事情,但這次襲擊本身卻十分令人憤慨,而且存在許多問題。」

社論說,歹徒被捕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稱警方認為是「偶發事件」,「但事實果真如此嗎?人們仍然懷疑這起犯罪事件是出於仇日情緒。」今年4月,就在此次事發現場不遠處,一名日本男子被不相識男子刺傷,頸部受輕傷。

襲擊校車事件發生後,在中國網上出現了稱讚襲擊日本人的聲音。

社論表示,「如果是中國(中共)政府多年的仇日教育激起了犯罪嫌疑人對日本民眾的仇恨,那情況就更嚴重了——這將導致日本民眾可能無法安心在中國生活、旅遊。」為此,首先應該通過審判等,將蘇州系列事件的全貌公之於眾。

其它日本媒體的反應

《朝日新聞》7月1日報導,蘇州發生襲擊日本人學校校車,及胡友平死亡後,中國社交媒體開始限制發布仇日言論。(中共)當局可能出於對網路上激進仇外言論和行為的警惕,而採取了反制措施。

百度6月30日宣布,已封鎖了約300個煽動中日對立、極端民族情緒的帖文。聲明稱,有言論誹謗阻止襲擊的胡女士為「日本間諜」,還有「日本人應該全滅」等帖文。

除百度外,還有網易、騰訊、B站也做了同樣處理。

對此,資深記者吉岡桂子(Keiko Yoshioka)點評道:中共的輿論管制是一道熟悉的風景。將「愛國無罪」用於威脅對日外交,但當反日遊行變成暴力活動時,就實施管制。這種操作「就像開關水龍頭一樣」。

現代商務網站7月2日刊文認為,中共政府試圖掩蓋蘇州襲擊日本母子事件中的反日情緒。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對胡友平家屬表示慰問,但對日本人受傷者及家屬沒有一句慰問的話,這十分異常。就好像日本人被刺傷是理所當然的一樣。關於行凶動機等,至今沒有發表。

民間呼籲表彰胡女士 批評中共仇日教育

無論是日本,還是中國,人們普遍關注蘇州襲擊事件當事人的作案動機。蘇州警方稱其作案動機或是對社會不滿,事件正在調查中。警方稱嫌犯沒有家人、沒有工作,加深了其孤獨感。此案可能不是針對日本人,而是「無差別」行凶。

對此,大多日本民眾持懷疑態度,普遍認為中國最近發生的刺殺美國人和日本人事件是中共的仇美、仇日的煽情式的報導等的疊加效應。

很多日本民眾在讚揚胡友平女士的同時,還呼籲日本政府表彰她。

有日本網友說,胡友平女士的行動是超過國界的人道行為,是應該被稱讚的。她的勇氣與獻身值得永遠講述,強烈希望日本政府正式表明謝意。「胡友平女士,感謝你的勇氣與獻身,你的行為將深深銘刻在我們心中,你的事蹟將被繼續講述給未來一代。」

還有日本網友分析認為,「如果中國(中共)政府(對日本受傷母子)表達『慰問』,那就等於向日本低頭,違背了以反日來加強對國內控制的政策。另一方面,如果繼續奉行『愛國無罪』政策,就會導致日本政界和商界的『反華』情緒蔓延。中國(中共)政府目前擔心的是『去中國化』,尤其是在經濟危機正在加速蔓延的今天。」

還有日本網友認為,中國是共產黨一黨專政,在日本等自由國家無法想像的事情,在中國那樣的國家都可能發生。日本應該從反日情緒高漲的國家把生產線轉移到國內。

責任編輯:連書華#

***********************************

深圳統計局發布人均收入公告 遭網民質疑

【大紀元2024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塑報導)近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公告,去年深圳公營機構平均年薪約17萬,私企員工年薪9萬餘元。相比2022年,實際增長5.2%和3.5%。該數據遭網民質疑。

6月30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2023年深圳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公告稱,2023年深圳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74,640元,實際增長5.2%。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4,215元,實際增長3.5%。

對比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報告資料,深圳市就業人員的年均收入高於國家平均值。

中共統計局發布的2023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為120,698元和68,340元。

對於深圳公布的統計資料,很多網民擔出質疑,紛紛在網易跟帖上留言道:

「(我)終究是拖了後腿。」「現在都在全面降薪降福利,擱你這就工資上漲,還是平均?老闆的錢更多了是吧,又來平均!」「沒聽說誰漲工資,只聽說誰被裁員了。」「誰在漲啊?我從2021年開始就沒漲過一毛錢了。」

「下次最好把統計人數變化的資料也一起公布,以免因為收入群體就業率減少導致統計到的薪酬數值上升,而出現統計學假象的結論。」「深圳失業率在大幅上漲。」「國企也在降工資啊,到底是哪裡在加薪?」

責任編輯:李琳#

***********************************

菲參議員稱中共計劃用高超音速導彈攻擊菲目標

【大紀元2024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菲律賓一位知名參議員在社交媒體TikTok上發視頻稱,她知道中共計劃用高超音速導彈攻擊菲律賓,頓時引起了轟動。菲律賓軍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

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的姐姐、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伊梅‧馬科斯(Imee Marcos)在一段短視頻中提出了這一說法,該視頻在TikTok上的觀看量已超過94萬,在Facebook上的觀看量已超過10萬。

據菲律賓新聞社的報導,菲律賓武裝部隊(AFP)週三(7月3日)表示,已準備好與馬科斯參議員就其聲稱的25個地區可能成為中共高超音速導彈的目標一事進行了解和評估潛在威脅。

菲律賓新聞社引述AFP發言人弗朗西爾‧馬加雷斯‧帕迪拉(Francel Margareth Padilla)上校的話說,「關於參議員伊梅‧馬科斯聲稱,由於《強化防務合作協議》(EDCA)中的軍事基地和西菲律賓海局勢,中國(中共)的高超音速導彈可能瞄準25個地區,菲律賓武裝部隊對此表示嚴重關切。我們準備與馬科斯參議員合作,以獲取詳細信息並採取適當行動,確保國家安全。」

中共國防部、外交部和中共駐馬尼拉大使館沒有立即回應路透社關於視頻的置評請求,小馬科斯總統辦公室和馬科斯參議員辦公室沒有回應置評請求,美國大使館表示目前不予置評。

該視頻是馬科斯參議員在週二(7月2日)菲律賓和中共就南海領土爭端舉行會談期間發布的。

菲律賓外交部週二發表聲明稱,菲律賓與中共就南海問題舉行了會談,雙方同意「緩解南海緊張局勢」,儘管「仍然存在重大分歧」,但在控制緊張局勢方面取得了「實質進展」。

馬科斯參議員在視頻中說,「隨著西菲律賓海緊張局勢升級,我看到中國(中共)計劃使用高超音速導彈。」她還指出,中共已在菲律賓群島周圍確定了25個目標,將用高超音速導彈攻擊這些目標,靠近台灣的北部島嶼巴丹群島將是首批目標之一。但馬科斯參議員沒有提供任何證據來支持她的說法。

西菲律賓海是指馬尼拉專屬經濟區內的水域。

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週二表示,中共當局把目前在南海與菲律賓的對峙,當作侵略台灣的「彩排」。

菲律賓國防部發言人阿塞尼奧‧安多隆(Arsenio Andolong)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無法對馬科斯參議員的視頻做出評論或回應,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或讀過她提到的計劃。」

此前,中共指責菲律賓與美國簽署軍事協議,從而「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北京還對盟國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在菲律賓部署美國「颱風」(Typhon)導彈的行為表示不滿。

根據1951年簽訂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有義務幫助菲律賓抵禦對其士兵和船隻的武裝攻擊,美國也多次重申對盟國的這一「堅定承諾」。

美菲於2014年達成《強化防務合作協議》(EDCA),美軍可以使用5個菲律賓軍事基地,包括在那裡輪派軍隊、預置與儲備武器裝備,用於美菲聯合軍演、幫菲律賓反恐和提供人道援助,也用於美國在地區的軍事行動,包括提供補給和其它後勤支持。

隨著中菲在南海爭議海域的緊張局勢的加劇,去年,在菲律賓的美軍基地增加至9個。

責任編輯:李琳#

***********************************

廚房壞習慣會致癌?用對冰箱廚具 遠離毒物危害

廚房裡的某些壞習慣,容易讓人致癌?

美國毒理學會認證的毒理專家招名威(台灣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中講解如何正確使用雪櫃(冰箱)、怎樣洗菜和炒菜,教大家從日常生活中改變幾個小習慣,就可以減少有毒物質對身體的損害。

不要忽略癌症的信號

今年3月出版新書《媽媽抗癌失敗了》的招名威在節目上憶述,母親生前不吃甜食、不喝酒也不吸菸,家人對她突然患上胰臟癌感到錯愕。

招名威觀察到,母親在65歲退休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出現了一些不尋常的跡象,比如:頻繁發燒──每兩三個星期就發燒一次,再加上吃很多東西,體重卻沒有增加。起初,他並沒有陪母親直接走進腫瘤科檢查,只是猜想發燒是否跟免疫、內分泌或細菌感染有關,所以去看了泌尿科和腸胃科,但仍無法發現原因,最後才到血液腫瘤科檢查。醫生聽了母親的狀態後,覺得事有蹊蹺。在母親完成斷層掃瞄和磁力共振檢查後,醫生發現她的胰臟旁邊長了一顆腫瘤。

招名威形容,癌症通常是靜悄悄出現,從外表看不到,也不容易在早期發現。因此,要格外注意警惕一些癌症的徵兆。

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資料,癌症可能導致的常見症狀包括:

• 不明原因體重增加或減輕

• 不明原因發燒或盜汗

• 嚴重且持續的疲勞

• 皮膚下有腫塊或增厚部位

• 排便或排尿習慣變化

• 不明原因出血或瘀傷

• 持續咳嗽或聲音沙啞

• 吞嚥困難、進食後疼痛、食慾改變

• 皮膚變化如發癢、發紅等

壞習慣使用雪櫃 危害健康

日常生活中,人們養成了許多壞習慣,如使用雪櫃保存食物,一旦習慣不良,可能讓患癌的風險增加。

招名威特別強調,不要以為所有放進雪櫃裡面的食物都可以長期保存。其實雪櫃內是一個非常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和黴菌。只是因為雪櫃內溫度低,細菌和黴菌比較緩慢生長。

招名威提醒,有些食物不適合放入雪櫃裡面。比如,剩菜和剩飯如果沒有用保鮮膜包好放進雪櫃,幾天之後上面便會長出細菌、黴菌,吃下這些剩菜、剩飯,一定對身體不好。

黴菌毒素主要是透過飲食、呼吸或皮膚接觸人體,影響健康。有研究指出,長期接觸室內有毒黴菌,會增加患上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亦有研究表明,人體接觸由黴菌產生的黃麴毒素,與罹患膽囊癌有關。黃麴毒素也是肝細胞癌的危險因子。

此外,已開封的五榖雜糧(包括綠豆、黃豆、紅豆等),如果沒有密封好便放進雪櫃的話,細菌和黴菌便會跑進去,在低溫之下慢慢生長。招名威曾見放進雪櫃裡的黃豆,家人拿出來時變成了「黑豆」,上面有很多發黴的斑點。他說,五榖雜糧不一定放雪櫃,如果冷藏一定要用密封罐保存。

招名威還提醒,注意藥物的保存。除了蛋白質藥或眼藥水一定要放進雪櫃,其它的止痛藥、感冒藥等藥物,一般只須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就好了,不必放進雪櫃。招名威也親眼看見,藥丸和膠囊上面長了一點一點的黴菌。

水果方面,招名威建議就算只有部分發霉,都直接把整個水果丟掉,別以為切掉發霉部分就好了,因為黴菌細長的根能夠穿過水果厚厚的皮,進入果肉。所以即使切掉發霉部分後食用,也可能吃到部分黴菌。若長期吃這類食物會令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現氣喘、皮膚紅腫、異位性皮膚炎等問題。

至於芝士和麵包,就算黴菌看起來生長在淺層,但招名威認為,無法判定它們是否在更深層的地方生長,所以建議如果有發霉跡象,應全部丟掉。

小心農藥殘留 增患癌風險

民眾可能會通過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接觸到農藥,而損害內臟器官。研究人員分析,有機磷農藥可誘發發炎,影響淋巴球功能,並與微生物和免疫系統相互作用,增加氧化壓力,擾亂雌荷爾蒙途徑,損害腦功能,並增加細胞癌變的風險。另有研究指出,農藥接觸與胰臟癌、腦癌等癌症風險增加有關。

招名威指出,農藥在體內慢慢累積,會降低人體免疫系統的活性,其邏輯跟黴菌一樣,會令免疫細胞消滅細菌的能力下降。

農藥可分為「水溶性」和「油溶性」,而大部分農藥都是後者,噴在農作物上之後,可以抵抗下雨的沖刷。因此,只是用水清洗其實不足以去除農藥。招名威建議,清洗時應加入一點點的天然清潔劑或小蘇打,但無須加入過多,若加太多,蔬果會爛掉。

招名威講解清洗步驟:先把蔬果浸泡在加入天然清潔劑或小蘇打水中,再用百潔布輕輕刷洗蔬果,然後用水流沖洗5分鐘,這樣可以去除八成至九成農藥。他坦言,雖然農藥不能百分之百被去除,只能儘量去掉,但足以減少對健康的傷害。

開抽油煙機 肺癌風險小

《自然》雜誌旗下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2020年曾刊登一篇來自台灣的研究報告,其中指出:長期接觸烹飪油煙,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很多婦女就算不吸菸,卻因為經常下廚而罹患肺癌。

該研究還發現,在烹飪時使用抽油煙機,可以降低得肺癌的風險50%以上。

招名威指出,平時在炒菜「爆香」菜色的時候,會先放入油和大蒜,然後靠過去聞味道,再大火快炒,但這一系列動作都會損害健康。他深入解釋,因為高溫烹煮時冒出的油煙,主要成分是PM 2.5、苯駢芘、多環芳香烴和甲醛。長期吸入油煙,當中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引起肺部細胞發炎、細胞凋亡、DNA氧化損傷而引發肺癌。因此發現,經常烹飪的家庭主婦不吸菸、不喝酒,也患上肺癌。這類情況在亞洲地區較為普遍。

為了減少油煙相關的毒物損害,招名威建議,廚房中應安裝優質的抽油煙機,並且應將抽油煙機安裝在爐灶側面,水平式吸走油煙,能更有效防止油煙進入呼吸系統。

此外不要用「爆香」方式炒菜,可以改用「水炒」。炒菜時可以在開火熱鍋後,先放入青菜,再倒入少許清水。接著把鍋蓋蓋上,幾分鐘後,等蔬菜半熟時,再添油下去拌炒,可以減少油煙。

哪些廚具對人體有害?

某些廚具中的有害物質,可能伴隨食物進入體內,增加患病風險,因此對廚房用品的選擇也很重要。

招名威建議,鍋具方面一定要選用有認證的不鏽鋼鍋子,因為不鏽鋼耐熱性比較好,也不容易沾鍋。相反,鐵鍋容易沾鍋,經常刷洗鍋子,會留下一些刮痕,當下次烹煮時,那些刮痕可能會釋放出重金屬來,重金屬隨著食物吃進體內,造成身體的損害。

還有一些炒菜用具的材質,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招名威指出,部分不沾鍋的鐵氟龍塗層中,可能含有有毒化學物質全氟辛酸(PFOA),這種毒素會在人體內累積,增加致癌的風險。

另外,招名威表示,鋁具不耐刮傷,而且如果遇上酸性物質,可能釋出氧化鋁,容易造成認知障礙症等神經性疾病。美耐皿餐具則含有三聚氰胺,使用三聚氰胺水平超標的餐具,可能導致腎結石、腎衰竭等疾病,甚至死亡。此外,顏色鮮艷的塑膠餐具,使用的顏料中可能含有重金屬,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責任編輯:吳宓辰、周侃霏

***********************************